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76 更新时间:2024/1/24 13:02:54

不过在不少史料当中,还是能够找到一些这方面的记载的,比如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国大臣尉缭是这样描述的: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有虎狼心。

著名学者郭沫若对此问题也有过研究,在他的著作《十批判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挚鸟膺”应该是现在医学上所说的“鸡胸”,是软骨症的一种典型的特征;而“蜂准”描述的应该是马鞍鼻;“豺声”应该表明患有气管炎。

郭沫若的这一推论在当时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

事实上患有软骨症的病人,因为骨头发育异常,所以胸型、鼻型都会变异,连带着就会患气管炎或者支气管炎,所以这个推论是符合逻辑的。

也正因为如此,在拍摄电影《荆轲刺秦王》的时候,创作者有意将秦始皇塑造成一个体质羸弱的君主形象。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郭老的想法,因为在另一部著作《太平御览》中,对于秦始皇的长相却是这么描述:

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准,长八尺六寸,大七围。

按照秦制,1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来换算,秦始皇身高1.98米;而“虎口”意思是嘴很大;不过“日角”和“隆准”不好理解,它代表着什么呢?

首先,“日角”指的是额头的中央,也就是左右两个眉毛正中间上方的部位,隐隐隆起,高耸而有气势。

“隆准”就是鼻子很丰隆,准头很齐,鼻梁挺直,直上印堂,两眼之间的山根部分没有凹陷。

而这两个词合起来,在《相书》中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称呼——龙颜,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帝王标准的长相。

如果这个记载属实的话,秦始皇其实应该是一个身材魁梧、高鼻长目的“西北大汉”形象,比如电影《英雄》当中塑造的秦始皇形象就是这样的。

《英雄》中秦始皇

可对比《史记》的记载,这两个形象相差甚远,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呢?这位千古一帝,他的长相到底如何呢?

为了解开这个千古谜团,考古专家找到了很多证据。

第一个证据就是一幅秦始皇画像,这幅画像曾经出现在很多博物馆和历史书籍上,可以说是流传程度最广的一幅作品。

秦始皇画像

画像中的秦始皇穿着极其华贵的帝王服饰,脸有点方,有点像现在常说的国字脸,鼻子确实很高。

整体来看,画里的秦始皇的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威武刚毅,那这幅画反映的是真实的秦始皇吗?

很可惜,经过一番查证之后,这幅作品是现代画家根据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的摹本推演而来的。

也就是说,这幅画并非是参照秦始皇本人画的,而是根据其他一些帝王的长相想象而来的。

但是专家接着说了,更为关键的是,被当做参照物的《历代帝王图》并不可信,为什么呢?

《历代帝王图》又称《十三帝王图》,里边一共收录了从西汉到隋朝的十三位帝王的画像,包括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等等。

但事实上,经过专家研究,他们认为这些帝王画像都是画家根据史料记载和自己的揣摩绘制出来的,并非是按照他们真实样子画的。

艺术追求的是美,是表现,另外,现代画家画古代历史人物,因为没见过,所以没有任何的客观依据,而唯一的依据就是自己的主观想象。

在画作中也能找到了一些可疑的地方,比如:作为开国君主的魏文帝曹丕,历史上的他被称为“一代枭雄”,因此他的眼睛画得非常突出,眼神显得非常犀利,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

而陈后主的画像,一个亡国之君,他的眼睛就会显得非常黯淡、没有精神,十分萎靡消沉。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这些画作的确都有画家十分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在里边,所以说可信度不高,那画像不可信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可靠的线索呢?

此时,有专家提出,在考古界有一种用来复原古人长相的技术,那就是颅面复原。

也就是在得到一个真实的古人头骨后,利用现代科技计算推演,从而复原出真实的样貌。

面貌是人们相互识别的最直接的依据,颅骨它是与生俱来,成年后不变,是稳定的,它是支撑面貌的内在依据。

颅骨的结构决定了面貌,这样我们就能利用颅骨的特征来生长面貌,颅面复原依据的原理就是,人体解剖学规律。

这种方法其实已经考古界广泛运用了,比如乾隆的香妃复原像,还有马王堆墓主人辛追夫人复原像。

虽说并非100%准确,但是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对此专家是这样解释的:

通过颅骨还原出来的人物,相似度至少能达到80%,首先,颅骨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它能限制个人的想象空间;

其次,软组织的厚度是在真实的样本上,用科学的方法采的样,也能把个人的主观臆想限制到最小。

所以,通过颅骨复原做出来的像,虽然我们没法用真人来证实或证伪,但是从逻辑指向上看,它应该没问题。

这样的话,如果有秦始皇的头骨,咱们就可以准确地知道秦始皇的长相了吗?

更多文章

  • 如何从商鞅变法让大秦崛起!规划中华民族崛起的蓝图!走向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商鞅三次见秦孝公,前两次都在讲述天下之道。一次讲述圣人之道,一次讲述王道!都被秦孝公给否认,但是最后一次传授霸道被秦孝公视为自己,简单总结来说就是攻防战略的革新。[var1]商鞅变法在防御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鼓励耕种,重农抑商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管控国家生存根基的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从

  • 北大教授韩茂莉新著《大地中国》:开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壮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4月7日,韩茂莉教授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晓珊,共同做客北京PAGEONE书店,以“只有理解地理,才能理解历史”为主题,为读者朋友们开启了一次跨越历史时间与地理空间的壮游。[var1]新书分享会现场历史文化发展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地理韩茂莉教授早年曾先后师从历史地理学者

  • 经典历史故事:一只白麋鹿,却差一点导致了楚国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595期)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在乾溪流连忘返,蔡国大夫观起的儿子观从为了报杀父之仇,于是进入郢都杀死太子禄并拥立比作为楚国的君王。由于楚灵王平日倒行逆施,因此他的部下纷纷离开了他,楚灵王众叛亲离。最终楚灵王在山中飘零,然后他在心灰意冷中自缢而死。楚灵王后来楚国的君主之位辗转落在了楚平

  • 战国瑰宝青铜戈晒宝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青铜兵器是古代青铜器收藏中的一大门类。“国之大事,在戎与祀”,在青铜时代,战争频仍,为了获胜,当时的贵族毫不吝惜珍贵的青铜,铸造了大量的兵器。虽然经历了战争和时间的消耗,但仍然有遗存。青铜戈即是其中的一种。在中国古代,戈是车兵作战用的一种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格斗兵器

  • 被称为“弱宋”,但经济发达,那么宋朝的经济为何这么发达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从根本原因上来看,这得益于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不是开始于明朝,而是始于宋朝。当时的国家内部农业、手工业、商业相较于前朝来说都有着明显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经济发展繁荣。除此之外,宋朝在对外贸易中也举得了优秀的成绩。疆域狭小虽然限制了宋朝经济的横

  • 历史人物 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后赵武帝“石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早年经历石虎的祖父石(“勹”里面一个“背”字)邪,父亲石寇觅。石勒的父亲石周曷朱将石虎视为己子抚养。石虎年七岁时,有善相者曰:“此人貌奇有壮骨,贵不可言。”永兴年间,与石勒相失。[var1]永嘉五年(311年)十月,刘琨送石勒母王氏及石虎于葛陂,时年十七岁。石虎性残忍,好驰猎,游荡无度,尤善弹,数弹

  • 胡惟庸称自家水井中全是酒,诱骗朱元璋伺机篡位,真相究竟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暗示胡惟庸,电视剧朱元璋中胡惟庸的扮演者,胡惟庸帮朱元璋征收船

    朱元璋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开国君主,他结束了自宋朝以来的纷乱,但同时也喜好杀戮,特别是对待功臣,朱元璋的手段极其残忍。胡惟庸一案就是典型的代表,关于胡惟庸一案,历史上也有不少野史记载,比如《明史纪事本末》。胡惟庸自称家里的水井十分神奇,不冒水而是冒酒,特地将这件事情告诉朱元璋,要他来院子里欣赏这番奇景。

  • 战国红颜·真实的芈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芈月传》芈月剧照2004年8月,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边的神禾塬上发现了一座规模相当惊人的古墓,东西长135米,南北宽110米,四条墓道,按照古代的殡葬制度,只有诸侯王以上的陵墓才可以建四条墓道。从大墓的陪葬坑里边,考古人员还清理出了六副完整的马骨,这也就意味着墓主人生前坐的马车是六匹马拉

  •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游览天下,地理学造诣不输徐霞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顾炎武简介,古代思想家是顾炎武吗,顾炎武与人书原文及翻译

    徐霞客早亡十几年,没有顾炎武这样遭遇到国破家亡的境地。在那个沧海横流,风雨如晦的时代,顾炎武经常携带两头骡子,一箱书到处考察山川地理,人文典故,探索能够经世致用的实学。顾炎武曾作文表述自己: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的一生调查实践生涯。徐霞客的行迹和顾炎武则比较相反,徐霞客主要的方向是往南或者往西进行考

  • 一个文盲居然能与孔子和老子并驾齐驱,并被称之为东方三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圣是哪三位,新儒学三圣,老子与孔子同时代人

    今天我们来继续聊一下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在中国儒释道被称之为三教,其中儒教和道教都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孔子和老子。而佛教的代表人物释迦牟尼是印度人。佛教能在中国落地生根,一定有中国人的特殊贡献,谁才是代表中国佛教的标志性人物呢?中西方很多学者把这个桂冠给到了一个人。他就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