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史记》中赞扬李广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历代文人墨客也对李广赞不绝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一诗句响彻古今!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是唐朝诗人卢纶对李广的赞赏!
由于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李广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推崇!
既然李广受到如此推崇,那么对于“飞将军李广打败仗、被活捉、迷路,是运气不好,还是能力差”这个问题如何理解呢?
鲜花以为对于这个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李广作为军人,军事素质,百里挑一。
李广曾经跟随汉文帝征剿匈奴,文帝对李广的表现大加赞赏,对李广感叹说:“你要是生在高祖一朝,凭你的武功,封一个万户侯没有问题。”
景帝时期,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叛七国之乱,也是战功卓著。
典属国公孙昆邪进谏景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
武帝时期,李广镇守右北平,那里老虎很多,李广常常出门射虎,为百姓除害!
李广与匈奴征战,曾被匈奴抓了俘虏,李广能逃脱回家。
以上种种表现可以看出,作为军人的李广确实是“天下无双”!
二,李广作为将军,戍守边疆,万无一失。
景帝一朝,李广长期戍边,曾任陵西、代郡、雁门、云中等地太守。
李广在任职期间,战功卓著,以致匈奴不敢越过边境半步。
武帝时期,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是李广镇守右北平,称李广为“汉朝的飞将军”,不敢接近右北平。
这一切,说明作为将军的李广镇守边疆,能确保边境安宁,是戍守边疆的杰出将领。
三,李广作为统帅,攻城略地,不堪重任。
汉武帝时期,李广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受到重用,多次带兵野战,但没有一次不是以失败而告终。
汉武帝精心策划的马邑之谋,任命李广为骁骑将军,带兵征战匈奴,李广无尺寸之功。
以后四年,李广再次带兵出征,被匈奴抓了俘虏。
元朔六年,汉武帝任命李广为后将军,跟随卫青征战匈奴,毫无建树。
之后两年,李广再次出征匈奴,由于张骞延误时间,李广带军奋力拼搏,才没有被匈奴包饺子。
这次虽然有功劳,但是过错也不少,最后是功过相抵,不奖不罚。
最后一次跟随卫青出征,却迷失方向,贻误战机,李广因此羞愤自尽!
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作为统帅的李广确实不具备攻城略地的谋略。
李广之所以戍边战功卓著,攻城略地,毫无建树,其主要原因是李广爱护士卒,受到士卒的拥戴,这样的部队,被动戍边,是合适的。但是李广的致命弱点是不能从严治军,军队松散,没有纪律性。
伟人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李广不能从严治军,所以李广的部队就不能形成强大进攻力量。
与李广齐名的将领程不识说过:“李广治军十分简单省事,如果敌人突击他,他就无法阻挡敌人的进攻了!”
程不识的话揭示了李广打败仗、被活捉、迷路等问题的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