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汉武帝要变宰相制为三公制,分朝廷为中朝和外朝呢?

为什么汉武帝要变宰相制为三公制,分朝廷为中朝和外朝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45 更新时间:2024/1/21 8:44:32

皇权、政权是千年来中国政治体制的最基本组成形式。皇帝是国家的唯一精神领袖,是国家的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宰相是政府的首脑,是政府运行的实际负责人。

自秦以后,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政权分散的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中央政府。同样,统一中央政府的出现,意味着执掌行政权力的宰相权力增大,这对于急着加强中央集权的皇帝来言是潜在的威胁。

三公就是将政府权力一分为三,丞相主管行政,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而丞相无疑是三公之首,是政府中权力最大的职务。三公制的真正确立,其实质上是进一步对丞相行政权力的进一步分割。在汉成帝时期,由御史大夫武以丞相政事繁多为由,建议设立三公制,对丞相权力进一步进行分割。汉成帝马上就同意了何武的建议,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遂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旨在分散丞相权力。

其实自秦出现统一的中央政府以来,丞相事务、权力日益增大,皇帝就采取分设职务的形式来确保中央政府高效运转,同时确保丞相的权利不过于集中。秦始皇时期就设立左、右丞相,秦二世时期又增设中丞相职务。汉承秦制,御史大夫在行使检察权力的同时,也负责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其职务就相当于副丞相。

二、中朝与外朝

中朝其实就是内朝,外朝就是丞相负责的中央政府。皇权、相权在国家的运行上,即使相互协作,又是相互制约的存在。在汉朝皇帝、丞各有个"秘书处",而两边的组织,大小不同。皇帝有六尚,分别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其中尚书就是分管书工作,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其他五尚只管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

到丞相有十三曹,分别是:西曹(主府史署用)、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户曹(主祭祀农桑)、奏曹(管理政府一切切章奏)、词曹(主词讼)、法曹(掌邮驿科程)、尉曹(主卒曹转运)、贼曹(管盗贼)、决曹(主罪法)、兵曹(管兵役)、金曹(管货币盐铁)、仓曹(管仓谷)、黄阁(主簿录众事)。由此可见,当时全国政务都要汇集到宰相,而并不归属于皇帝。皇帝只有一个笼统的尚书处,只有一个书房。

汉武帝时期,丞相已经没有之前惠帝、文帝、景帝时期的礼遇,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为了确保自己的命令得到贯彻,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皇帝的私官参与到国家的行政中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他是什么“居士”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同时也是唐朝的官员,封号“少微大夫”。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政治、社会、自然、人生等方面,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杜甫的诗歌艺术也非常高超,被誉为“诗史上的天才”。杜甫出生于一个读书人家庭,家世不错,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佳,因此他的求学之

  • 汉高祖刘邦48岁起兵反秦,为什么他到48岁才开始有出息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什么刘邦47岁才起兵,汉高祖刘邦厉害在哪里,汉高祖刘邦为什么叛乱

    按照《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48岁起兵反秦,仅仅用了七年实现了大一统,成为大汉朝的开国君主,换句话说就是,他前面的48年几乎是默默无闻的。即便是按照《汉书》的记载,刘邦起兵时也已经37岁“高龄”了,按照咱们现在很多招工标准,很多工作都已经干不成了,毕竟35岁以上往往不那么受待见。刘邦为什么这么大了才

  • 李白用一首送别诗,走进了盛唐;杜甫用一首漂泊诗,走出了盛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44年,也就是天宝三年,盛唐的两位诗人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闻一多先生称赞,这是青天里的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而戴建业教授则说,这是诗歌王国双日并耀的旷世奇观。不管是哪一种,都足以表明这一场盛世相逢,就像他们的诗词,光耀千年。从此,人们记住了“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的情同手足,还有“醉眠秋共被

  • 家世好成名早却为何结局潦草,三个转折点,走进杜甫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一生中有三个转折点,正是这三个转折点丰富了他的诗作同时也丰富了他的一生,24岁以前的杜甫过着富裕的生活,是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世代为官,他的父亲是杜闲五品官职,母亲也是名门望族的清河崔氏,但是他年幼丧母。第一个转折点:母亲去世,但是姑姑心疼他将他接到身边照顾,姑姑心疼他更甚过疼自己的孩子,其中最

  • 如果项羽当年渡过了乌江,他是否能够东山再起,最后战胜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过了乌江刘邦还能杀了他吗,项羽是怎样败给刘邦的,刘邦自刎的乌江在哪儿

    奈何天意弄人,如此英勇的项羽最终败与刘邦之手,宁死不肯过江东可歌可泣。或许出于对项羽的怜悯吧,很多人会心生疑惑,如果项羽当年度过乌江,项羽能否东山再起战胜刘邦。当年如果项羽过乌江,项羽还是无法战胜刘邦,项羽败的原因有很多,项羽自身的兵力其实对项羽的成败并不大,主要原因是项羽失去了人心。自古以来得民心

  • 历史上真实的吕布:没在虎牢关战三英,唯一一次单挑对象竟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非常精通骑射,号称飞将,后来又升任中郎将、都亭侯。董卓自知仇人很多,生怕有人谋害自己,所以饮食起居都由吕布保护。不过董卓这个人刚愎自用,曾经因为小事对吕布不满,就拔出小戟去扔吕布,当然被吕布躲过去了,然后吕布还不得不向董卓承认错误。虽然董卓的怒气下去了,但吕布却暗中积累了怨恨。后来董卓还派吕布守

  • 杜甫的诗《兵车行》揭露了唐王朝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兵车行(唐代)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

  • 作为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为什么没有办法驾驭吕布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进驻京师,要废掉汉少帝刘辫,立陈留王刘协为帝,遭到了荆州刺史丁原的反对,敢于反对董卓自然是有过硬的实力,丁原的义子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丁原和董卓打了一仗,义子吕布一马当先,杀的董卓狼狈不堪,逃出三十里才扎住阵脚,董卓发愁了,这吕布这么勇猛,要是我的人多好啊!这时候董卓手下虎贲中郎将李肃说道:主公

  • 为什么说明亡于万历,从这里可以看出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亡于万历真实事件,明灭亡于万历还是嘉靖,万历为什么没有被推翻

    由其是风雨飘零的大明,在经过张居正的改造,还出现了短暂的中兴,这不管对朝廷还是对百姓,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可是万历这个脑残皇帝,在张居正死后,立马就将他老师,辛苦建立的改革系统,给全面否定。这种突然而来的毁灭打击,几乎将短暂中兴的明朝,给一下子打废了。而且凡是关于张居正的一切,全部给于废除,从此看就知

  • 历史书不会告诉你:明太祖朱元璋家族居然都绝后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太祖和朱元璋是什么关系,家族绝后,朱元璋家族族谱

    元至正二十七年,也是明朝建立的前一年,朱元璋称吴王,为先祖修葺陵墓,并撰写了《朱氏世德碑记》,从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对朱元璋先祖谱系有个基本的描绘:祖父朱初一生朱五一/朱五四(朱元璋父亲)朱五一生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曹国公主/太原公主朱五四生朱重四(朱文正之父)/朱重六/朱重七/朱重八(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