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73年,汉中发现两匹三国石马,学者:魏延的冤屈原来早已被洗清

1973年,汉中发现两匹三国石马,学者:魏延的冤屈原来早已被洗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90 更新时间:2024/1/21 8:57:39

魏延,蜀汉大将。在诸葛亮执政时期,曾经的“五虎上将”逐渐凋零,蜀汉只有魏延仍能苦撑危局。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一个天生具有“反骨”的叛将。对于魏延,诸葛亮打一开始就不信任他。因此,诸葛亮在利用魏延的同时,还总想将之坑死。在上方谷,诸葛亮以魏延为诱饵,准备将他和司马懿父子一起烧死;而诸葛亮死后,他更是设下计谋,让马岱杀死了魏延。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与魏延并无矛盾。相反,诸葛亮对魏延还相当重用。而魏延与诸葛亮唯一的矛盾,或许就是子午谷奇谋。虽然诸葛亮否定了魏延的冒险计划,但并未否定他这个人。诸葛亮历次北伐,魏延总是作为主力和先锋。

从性格上来说,魏延为人高傲,性情粗暴,与同僚结合不来。但当魏延受到同僚攻击,诸葛亮却总是出手维护。例如车骑将军刘琰曾用言语攻击魏延,却反而被诸葛亮大骂一顿,甚至被骂得失志恍惚。

[var1]

除了刘琰以外,魏延还与主簿杨仪有着极深的矛盾。前文也说到,魏延几乎与所有同僚都处不来。但是魏延有诸葛亮维护,因此一般人都不敢招惹他。然而杨仪却非常人,他就常常敢于魏延顶牛。这是因为杨仪在统筹后勤方面确实有才能,如果魏延是诸葛亮的左膀,那么他就是诸葛亮的右臂。

因此,杨仪经常凭借口舌之利讥讽魏延。而魏延说不过杨仪,便大摆武夫的嘴脸,抽出剑要杀人,吓得杨仪涕泪横流。对于文武两员大将的争吵,诸葛亮选择各打五十大板,谁也不维护。毕竟蜀汉人才太少,不能轻易诛戮。

由于杨仪与魏延的冲突实在太过有名,甚至都传到了孙权的耳朵里。一次,孙权在酒宴中对蜀汉使节费祎说:

“告诉诸葛丞相,贵方的魏延、杨仪均是牧竖小人,虽然有点鸡鸣狗盗之才,但终究上不了台面。诸葛丞相活着的时候,他们或许会很消停,如果丞相一旦不在了,这两家伙必然造反。因此,我希望你们早作打算!”

[var1]

果然,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和杨仪便闹出了大乱子。根据《三国志》的魏延本传记载,诸葛亮去世后,让杨仪统领军队,撤回汉中,并由姜维负责直接指挥,而魏延则负责断后。杨仪担心魏延不听,于是派费祎去探魏延的口风,而魏延果然怒道: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当自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之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在魏延看来,诸葛亮死后,自己无论从官位、爵位还是战功来说,都是蜀军中最高的。诸葛亮一死,自然应由魏延掌管军队,继续北伐。而在魏延看来,诸葛亮的死,正是施展他的午谷奇谋的最好机会,决不能放弃。即使不能北伐,也不可为他一向厌恶的杨仪做断后。

[var1]

杨仪见魏延不从,于是率领大军开拔,将魏延丢在了身后。而魏延则带兵烧毁栈道,先行回军,并且表奏杨仪谋反。杨仪也赶紧率领大军昼夜兼程往回赶,表奏魏延谋反。一日之内,两封告发奏章送到成都,后主刘禅问询侍中董允和留府长史蒋琬

二人都认为杨仪所言属实,魏延谋反。刘禅赶紧派蒋琬带领部队出成都往北走,防备魏延攻取成都。要和杨仪一决高下。但是王平却对着魏延的军队大喊:丞相尸骨未寒,尔等就敢造反?士兵们相对一视,果然一哄而散。相比于魏延,他的士兵更敬畏诸葛亮,况且他们的父母妻儿还在蜀汉。跟着魏延打杨仪,岂不是自寻死路?

无奈之下,魏延只好带着儿子和几个亲信逃亡汉中,却最终被马岱追及,身首异处。当魏延的首级被送到杨仪面前时,杨仪得意地踩着魏延的头颅狂笑道:

“庸奴!复能作恶不?”

之后,杨仪又杀光了魏延的三族,将魏延的谋反办成了铁案。

那么魏延真的谋反吗?答案是否定的。魏延想做的,只是实现他北伐的理想。诸葛亮死前,魏延曾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头上生角。对此,军中占卜师赵直诈他说:你头上生角,乃是敌人不战自破的征兆。但是赵直回头却对朋友说:“角字,拆分来就是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而这个梦,似乎给魏延以误导,以为自己一定能带兵击破司马懿,实现诸葛亮未尽的事业。因此当杨仪率军南返,魏延才会表现得如此没有头脑,他实在不想让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付之东流。

对于魏延的冤屈,甚至连刘禅也想通了。他认为:“魏延如果真的造反,为何不北上投降魏国,反而向南边进发?他的目的只是诛杀杨仪,不算造反”。

[var1]

而《三国志》同时代的《魏略》则有更惊人的记载,也就是诸葛亮病重时,曾对魏延说:

“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

其后,诸葛亮又让魏延“摄行己事,秘不发丧”。也就是说,诸葛亮实际是让魏延执掌兵权,而不是杨仪。然而杨仪因为与魏延不合,竟造谣说魏延准备投降魏国,因此率众攻打魏延。

《三国志》和《魏略》到底哪个是真相?学者们仍众说纷纭。但是两者却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魏延的死乃是千古奇冤。最终害死魏延的杨仪,被刘禅冷藏,不再重用。后来,杨仪又因为屡次说怪话,被刘禅处死。

[var1]

1973年,在陕西省汉中市北门外2公里的石马乡,魏延的坟墓被发现。在坟墓附近,又挖出了两尊汉代风格的石马,一残破,一完整。据当地老百姓说,两尊石马,一尊代表杨仪,一尊代表马岱,让他们为冤死的魏延赎罪。

但是学者们却认为,这尊石马,应当是蒋琬所立。毕竟在蜀汉时,魏延已经平反昭雪。而石马,也代表着魏延为蜀汉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因此可以说,魏延的冤屈实际在1000多年前,已经被洗清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最后的名将:一生战功无数,可惜败给项羽,死于楚汉相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刑徒军退敌有关于章邯的历史记载是从他担任秦朝担任少府开始,在此之前章邯有过哪些事迹已经不可查。当时陈胜手下的周文军队已经打到了函谷关,而章邯仅仅只是一个将作少府,负责督促秦始皇陵的建造,算是一个文官,用诸葛亮《出师表》里面的话来说就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章邯临危受命,带着

  • 共话屈原文化传承与发展!专家学者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秭归发布)4月8日至12日2023宜昌秭归·屈原及楚辞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在秭归举行[var1]240余名屈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云聚秭归共话屈原文化传承与发展究竟说了哪些内容一起来围观吧[var1][var1]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要不断推进屈原文化建设和屈原文

  • 唐朝爱情故事:李生让姬,韩翊纳妾,将军夺爱,一个女子三人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翊个人资料,五个唐朝的爱情小故事,韩翊沫儿

    李生让她住进了别墅,和韩翊一起吃喝玩乐,还把韩翊安排到了柳氏隔壁的房间。韩翊年轻的时候,也是出了名的,来拜访他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柳氏在门口偷看了一眼,对丫鬟说:“这位韩先生,怎么会是个穷困潦倒的人?”相互暗生情愫。[var1]暗生情愫对于韩翊,李生一向看重,从不吝啬自己的东西。后来,他知道两人的

  • 他与孔子死于同个日期,却是背负骂名最多的帝王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在历史上是个承上启下的朝代,上接南北朝,下开唐朝。隋文帝杨坚一统宇内,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以来中华大地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状态,却终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享国三十七载,便迅速败亡,给了李唐王朝一个再造中原的机会。[var1][var1]历史上王朝后期才爆发的矛盾在短短几十年内就积聚的确实不多。像贫

  • 胁坂安治:韩国人眼中最强的日本战国将领,丰臣秀吉的贱岳七本枪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胁坂安治韩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鸣梁》反派之一是胁坂安治,2022年韩国热门电影《闲山》最大反派甚至可以说男二也是胁坂安治,胁坂安治在许多韩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都出现过。不过胁坂在日本名气并不大,虽然胁坂安治是丰臣秀吉钦定的的“贱岳七本枪”之一,贱岳七本枪七人分别是福岛正则、加藤清正、胁坂安治、片桐

  • 韩槐凖——从南洋胶工到陶瓷研究专家(百年航程有“侨”精彩(57))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回国后的韩槐凖1892年,韩槐凖出生在海南文昌凤鸣村,家庭虽不富裕,但他自幼好学,兴趣广泛。1913年,21岁的韩槐凖从县学堂毕业后,开办了一家染坊,但由于技术滞后,染坊经营不善,还欠下了债务。为了谋生,1915年,韩槐凖前往英属马来亚,这里因地理位置近、交通便利和乡戚关系,是海南人出洋

  • 历史上的今天:孔子逝世,其后人因何顶撞多尔衮还丢了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没落的旧时贵族,孔子虽于年轻时便步入鲁国政坛,不过一直到死,他的政治主张都未被任何一个诸侯国真正采纳。孔子尝历时十四年,周游列国,无奈并无诸侯响应,甚至曾困顿不堪,囿于陈蔡,竟遭绝粮,差点死在途中。[var1][var1]彼时正值大争之世,群雄并起,不惜相狩。流行的是霸道,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而至

  • 嬴政要想成为秦国真正的王,他要扫除哪些障碍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时候李斯来到秦国,在李斯的开导下,嬴政终于确定自己的目标,那就是统一六国,成为天下的王。可是他也知道要想成为天下的王,首先必须成为秦国真正的王。他要清除哪些障碍呢?第一,嫪毐集团。嫪毐是嬴政母亲赵姬的男宠,本来是吕不韦推荐给赵姬的。假扮宦官进宫,与太后赵姬私通,倍受太后宠信,被封为长信

  • 秦国灭六国的先后顺序,远交近攻,步步为营,全是算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一、韩国。公元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领秦军灭韩国,俘获韩王安,韩亡,所得韩地以其地置颖川郡。韩亡。虽然韩非子也在劝说秦王嬴政不要攻打韩国,被李斯和姚贾迫害而亡。[var1]二、赵国。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乘赵地饥荒派部分军队围邯郸,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公元前228年(秦

  •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第二名张仪 ,魏国贵族后裔,鬼谷子学生,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次年去世。[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