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昭襄王的试探,完璧归赵其实是场阴谋,赵国已是外强中干

秦昭襄王的试探,完璧归赵其实是场阴谋,赵国已是外强中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68 更新时间:2023/12/11 2:29:29

秦国君王被称为虎狼之君,这不仅仅是因为秦国强劲的军事实力让其他诸侯国畏惧也是因为秦国君主将帝王权谋之术运用的炉火纯青让人害怕。作为战国最后的赢家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连出六位明君,一步一步将秦国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六国。

[var1]

在这六位君主中,超长待机的秦昭王作为除秦始皇外,教科书中经常提到的最大的幕后黑手为人们所熟知。将楚怀王囚禁至死,间接逼死屈原的是他;攻陷东周王都,迁九鼎于咸阳,结束周朝八百年统治的是他;窃符救赵的幕后黑手是他等等一系列。难道秦昭襄王就没有吃瘪过吗?肯定有人会提到完璧归赵,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var1]

初步试探,完璧归赵

公元前二三八年,赵惠文王从楚国得到了一块绝世美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了这件事情后,就派人给赵王送了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国明知道这是一个骗局但是迫于秦国的压力又不得不给出回应,顿时朝堂上陷入两难。而此时宦官令缪贤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给赵王,说是蔺相如有万全之策解决可以当前的危机。于是身负重大使命的蔺相如来到秦国。

[var1]

接下里就是一个戏精们的对决,这边蔺相如不卑不亢,见秦昭襄王想要空手套白狼,就要来个玉石俱焚,拿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来个硬碰硬。另一边,秦昭襄王赶紧好言相劝,安抚蔺相如的情绪,吩咐手下拿出地图划出要割让的十五座城池。又对蔺相如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年轻人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蔺相如也不是个矫情的人,有个台阶就下了,他提出赵王送和氏璧的时候斋戒了五日,秦王也应该斋戒五日,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才会交出和氏璧。

[var1]

秦昭襄王答应了,五日后,蔺相如开门见山,我看您老人家没有交换的诚意,我已经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不过这事也好解决,您要是还想要这璧先被城池给赵国,秦国远远强大于赵国,赵国不敢不交出璧。此话一出,秦兵立马就要捉拿蔺相如。结果秦昭襄王就说了,算了,如今就是杀了蔺相如也于事无补,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关系,还是让蔺相如回去吧!

再次试探,赵国外强中干

历史是连续剧且没有大结局的那种,完璧归赵后,对于赵国而言,并非是什么好事。“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这是秦国对赵国的初步试探,和氏璧只是一个由头,让秦昭襄王认识到如今的赵国虽然还有譬如蔺相如的人才在,不过是少数,不足为惧。赵国毕竟经历过胡服骑射,赵军实力如何还需要试探一番。如今看来赵国境内文臣武将能报的上名字的也就是蔺相如,廉颇赵奢了,明显已经是外强中干,攻打赵国的时机也快到了。

[var1]

长平之战大破赵军

不久秦赵两国因为韩国上党之争爆发了长平之战,此时的赵国,蔺相如病重,赵奢已经死了,老将廉颇又打不赢秦军,年轻的将领挑来挑去只有一个赵括。就是那个纸上谈兵的,其实赵括也并非没有才能,只是遇上了白起。青铜pk王者,这得开多少外挂才能赢。长平之战是决定秦赵两国生死的大战,秦赵两国都将自己大半的国力压上去了。白起用计将赵军围困,赵军四五次不能突围。又将赵军主力的粮截断,迫使赵军主力断粮四十六天后只能投降。

[var1]

秦军主帅白起在赵军投降之后,认为赵军多血气方刚之士,就此放他们回去日后一定会成为秦国祸端,于是下令将赵国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回赵国。

[var1]

长平之战后,秦国前后斩杀赵国士兵45万人,赵国精锐士兵全灭,国内十年再无青壮男丁。后来白起乘胜追击攻打邯郸,打算一举消灭赵国,赵国无人能敌,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老弱妇孺拿起武器,万众一心,与秦军决一死战。后来秦昭襄王采纳了范睢的意见,和赵国议和罢兵。赵国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此战后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今日互动话题:长平之战中白起坑杀赵军降卒是否正确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九章算术》具有天然性和实用性,并采用数形结合的直观把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九章算术》是我国现有传本的古算书中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对后世历代数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以算筹为工具,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数学体系的形成。经过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数百年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九章算术》比较系统地总结和概括了这段时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数学成果。这一时期的社会

  • 秦始皇忙于统一六国时,世界其它国家在干嘛?韩国最离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千古一帝秦始皇仅仅只用十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纷争局面,秦朝实力毋庸置疑。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要快于世界其它国家,秦朝正忙于统一六国,世界各国也都在忙着各自的事。在欧洲,古罗马混得最好,类似于现代的中国,世界上公认最强大的国家就是中国与古罗马。[var1]不过双方并没有发生正面的冲突,

  • 长得帅就能当官,孝顺就能成名!三国时袁绍、曹操是如何当官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涌现出无数豪杰,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历史记载中,这些青史留名的豪杰们在年轻的时候刚刚起步为官时,大部分都是以孝行为众人所周知,然后通过察举制度进入大汉的官场。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和大汉以孝立国有关,也和当时大汉用人制度--察举制有关。大汉自从刘邦建汉以来,两汉所有的皇帝中,仅仅

  • 蔺相如拿回和氏璧的后果是啥?老师永远不会告诉你,代价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于蔺相如的资料,蔺相如读音,蔺相如完璧归赵签文解释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被称为是天下奇宝,在刚挖出来的时候被命名为“玮”,《战国策》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这个和璞指的便是和氏璧,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在正史中有很多,并且大致相同。后来和氏璧被秦始皇做成了传国玉玺,可惜的是在后唐时期彻

  • 不读三国正史就不会知道:东吴西蜀九大谋士,有八位终生都是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翻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传说中的东吴西蜀九大谋士,有八位终生担任武职,只有一个改行了——你印象中的文官,其实是位武将,而这也可能就是东吴西蜀打不过曹魏的原因。我们熟知的刘备三大谋士,诸葛亮和庞统一开始都是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当丞相之前是军师将军,法正也当过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刘备进位汉中王,法正水涨船

  • 司马家族一统三国后,为何只存在了一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到了现在,读了很多的历史以后,小编却对司马懿有了新的认识,其实他才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司马懿并非出身寒门,他的祖宗非常的有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重黎,他的家族到了周朝以后,才改我们熟知的司马。他的一个老祖宗更是跟着项羽打江山,最后也是被封了一个王。司马懿小的时候很聪明,他小小年纪就非常有壮志,同时

  • 施耐庵和罗贯中的地理知识有多差?三国和水浒的地理谬误比比皆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甚至很多初中学历的朋友都会发现,四大名著里面存在很多常识性错误,比如在地理方面,施耐庵和罗贯中就留下了大量的谬误,那么,这些谬误都有哪些,并且从何而来?图片来源于网络:四大名著一、名著中的谬误对于古人来说,这些名著里面的谬误实在算不得什么,大多数古人并没有发现这书上的谬误,不过,在现代人的视角下,这

  • 他,战国一代箭神,却被乱箭所射杀,爱狗守其尸首七日而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女箭神,后羿杀六大凶兽的故事,战国一代箭神被杀

    由于其姑姑是战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的夫人,所以毛利元就乃吉川兴经的姑父,又由于其母亲是毛利元就的妹妹,所以毛利元就又是其舅舅。因此,一开始毛利家与吉川家因为联姻的关系,相当的铁,经常一起联手对抗敌人。[var1] 但很快两家因为各为其主,和自身的利益,曾经的姻亲关系瞬间不复存在。毛利军与大内义隆军联手

  • 他是李牧的孙子,韩信也得认怂,刘邦拿他防兵仙,死后成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李牧 他叫李左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是他的爷爷,可见遗传基因多么强大,可是悲催的是他的命运跟爷爷李牧一样,上级最后都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被人家或杀或擒,爷爷惨点被杀了,他呢好一些被抓住了。秦朝末年,六国死灰复燃,他呢辅佐赵王歇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广武君。[var1] 韩

  • 他是战国后期的救火大队长,手上权力比宰相都大,可惜遇到俩坑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四大名将简历,七爷救火,救火小英雄是谁

    [var1] 没错,他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的擎天玉柱,生平无败绩的大将军李牧,据一些史书上讲,他还是残疾人,有一只手是残废的,可就是这个人,在赵国后期,哪里有危险就到哪里去,哪里摆不平,就跑到哪里,在那种情形下,居然能打的有声有色,估计就连白起也自愧不如。 [var1] 先说说赵国的形势吧,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