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骗了我们,空城计诸葛亮没用过,而这些人用过

三国演义骗了我们,空城计诸葛亮没用过,而这些人用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33 更新时间:2024/1/19 12:56:35

说到“空城计”,我们是不是首先会想到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那一幕?

电视剧里的情节是这样,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的夙愿,率领大军北伐魏国,但是由于诸葛亮错用了马谡致使蜀军失掉了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街亭,而这时候曹操手下军师司马懿乘势带领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赶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可谓要兵没兵、要将没将,只有一些文臣和老弱残兵驻守在城里。眼看司马懿有攻城的可能,机智老道的诸葛亮略加思索便传令打开城门,把旌旗全部藏起来。而后命令二十个士兵扮作老百姓的模样在那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则带着两个小书童拿了一把琴坐上了城头,在那抚琴,故作镇定。而此时的司马懿的先行军到达了西城城下,看到诸葛亮在城头上谈笑风生、镇定自若的抚琴,便按照常理做了分析说:诸葛亮一生甚为谨慎,也不曾做过冒险之事,现在城门大开,城里必有伏兵,于是在没有放一箭的情况下,司马懿居然下令撤军了。诸葛亮凭借此空城计名闻天下,但此事终归小说家演义,无史料记载。而是历史上也确实有人使用过“空城计”,下面八戒带大家看看历史上有谁真真实实的使用过此计谋。

我们要说这第二位的名气可比叔詹大的太多,三国时期也有使用空城计的实例,但不是诸葛亮而是曹操。曹操使用空城计对付的是吕布。话说当时曹操的势力还不大,只是已经有自己的地盘,而与他相邻的就是吕布的地盘。当时正值各路诸侯拼杀抢地盘的时候,所以吕布就想吞并曹操,于是就率兵前来攻打,不巧的是因为时值秋天,麦子已经成熟,曹操为了军粮便将自己的大部分军队都派到了城外忙着割麦子。只留了很少的军队守城,突然遇到吕布率领军队来攻打,当时城里的人都人心惶惶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而曹操自己也非常着急。不过枭雄就是枭雄,曹操在这种极度危险的时候还是保持了镇定。他让自己的家眷和城中的很多人都到城墙上去莺歌燕舞,同时还命令打开城门只命少量的士兵守城。吕布到了以后看到此情此景知道曹操为人向来狡诈,又看了看边上的树林密不透风,心里恐防有诈,于是没有进攻曹操的城池,而是带领自己的部队回去了,曹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第三位使用过空城计的则是曹操手下大将文聘,和曹操相比,文聘的空城计就要更加的原汁原味了。公元226年秋天,孙权率领5万大军攻打江夏,负责镇守江夏的正是文聘,当时秋雨连绵,江夏城外的防御工事大多被雨水泡坏,还没来得及维修。孙权来攻,考验文聘的时候到了,守住江夏是文聘的第一要务,正面交锋则是一场恶战,怎么办呢?他苦思之下,忽得奇计。于是他让城中所有人都藏起来,让城中一片死寂,自己则在府中卧床不起。孙权看到此景顿时起了疑心,文聘向来以忠诚而闻名,是曹操信赖的将领,授命镇守江夏,今知道我来攻打江夏却不做任何防备,城中必然有诈,要么便是外面埋伏了奇兵,孙权不敢继续攻打,便带着大军撤退了。

第四位使用过空城计的是唐朝名将张守珪,提起张守珪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是要说起他的儿子那可是大名鼎鼎。他的儿子就是安史之乱的带头人安禄山,当然安禄山是他的义子。张守珪算是安禄山的伯乐,就是他一手把安禄山培养成才的,只可惜他不是算命先生,他不知道自己培养的居然是个乱臣贼子。话又说回来,张守珪少年从军,其一生基本上都在戍守边关而且屡立战功。

在张守珪43岁的时候,当时的吐蕃经常的侵犯唐朝的边境,由于张守珪常年对外作战,经验丰富,所以便被调任前去镇守瓜州。在张守珪上任时瓜州刚刚被吐蕃攻打过,所以城墙以及防守工事基本上都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坏,急需修补。因为不知道吐蕃军队什么时候还会再来,所以张守珪一上任就马上下令部队开始加固城墙修补工事。可是谁知道刚刚开始动工没多久,这边的吐蕃军队又杀了回来,而此时刚刚经历战火的瓜州城已然是抵挡不住了。《旧唐书》说到“城中人相顾失色,虽相率登陴,略无守御之意”也就是说,城中的老百姓乱了,张守珪却临危不乱。张守珪曰:“彼众我寡,又创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也。”他急中生智命令将士在城头上摆上酒宴,然后安排歌姬跳舞,他与众将领在城上喝酒欢乐,而此时吐蕃军队已经把瓜州围起来了,但是看到这般情景带队的吐蕃将领顿感疑惑,生怕有诈就下令退兵了。在吐蕃退兵之时他下令乘胜追击,然后命令部分将士摇旗呐喊造出很大的声势,这样以来,吐蕃军队纷纷以为中计,四散奔逃,张守珪大获全胜。

此后一年内吐蕃没敢再侵扰过瓜州,这也刚好给了张守珪喘息的时间,一年之后张守珪这边厉兵秣马吐蕃又派兵来战,结果被杀的人仰马翻。随后张守珪又协同其他城池的军队对吐蕃进行了几次的大会战,直接把吐蕃的主力消灭的差不多了,最后逼得吐蕃没办法主动下书求和。

以上就是历史上有记载使用过空城计的史实故事。

八戒认为所谓的空城计实际上就是在深处危境的情况下使用一些技巧来掩饰空虚,故作镇定骗过敌人。换句话说空城计就是策略蒙蔽敌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不但要求指挥者有眼光、有胆识、有策略,还要敢于冒险。实际上就是一场心理战,比的是双方的定力,比的是技巧。

以上就是八戒侃历史的全部内容,喜欢的请关注订阅!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之一,周初就已建国,八百年内却只出了一位雄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自然法则是残酷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也是在淘汰弱者,能够传承下来的诸侯国,除了卫国、越国依靠地利之外,其他国家往往都拥有强大的实力与不时出现的雄主,但有一个诸侯国非常特别,基本是长期不强、后继无人,在八百年历史上只爆发过一次,也只出现过一位雄主。这就是风萧萧兮的燕国。[var1]01

  • 渑池之会,秦国君臣一心,赵国却是蔺相如一枝独秀,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

  • 三国中最具争议的谜团,关羽的水军究竟有没有参加过”赤壁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参加过赤壁之战吗,关羽真正看不起的三国名将,陈建斌赤壁遇关羽

    最后的结果就是,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混战之后,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有三大战役最为关键,它们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其中,“官渡之战”成就了曹操,在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的袁绍以后,曹操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毫不夸张的说,这场战役是当时中国北部由

  • 三国中最神秘的女将,随曹操南征北战,传说与吕布关系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女将名字叫做吕雯,从名字上面来看,就知道她肯定是和吕布有着亲属的关系。没错,她就是吕布的女儿。从书上来看,其实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大多数的女子古时候地位比较低下,如果没有名字的话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说,关于她名字的记载是在另外一本书上才知道的,但那只不过是民间传说罢了。当年吕布击溃刘备之后,又遭到了

  • 如果蒙恬没有死,秦国最终会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蒙恬想来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战国末期到秦朝时期,秦国的一员大将,秦始皇征战六国,蒙恬也在其中。然而最终,秦始皇驾崩之后,我们也都知道,赵高秘不发丧,改了秦始皇的遗诏,断送了大秦帝国数百年的基业。蒙恬也最终是被赵高害死,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蒙恬坚决反抗,没有被赵高得逞,秦国还会不会这么早就灭亡呢?[va

  • 三国此刺客一剑封喉,不亚荆轲刺秦王,改变三国历史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可惜在关羽北伐失败之后,刘备失去了荆州三郡,失去了东面北伐的大基地,使得隆中对之中待机而起,以宛洛为主攻方向,以秦川为侧翼呼应,成为虚话,此后诸葛亮与姜维北伐最终落空。[var1]其实诸葛亮五次北伐之中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帮手,诸葛亮在前三次北伐都是遇见魏国名将曹真,曹真力挫诸葛致诸葛亮前三

  • 商鞅不听朋友“必死”的警告,5个月后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继位。秦惠王是秦孝公的庶子,他对商鞅的变法并不满意,认为他太过残酷和专制,损害了秦国的民风和礼仪。他想要废除商鞅的变法,恢复旧制,但又怕商鞅的权势和影响。于是,他暗中指使他的兄弟公子虔和公孙贾设计陷害商鞅。他们先是诬告商鞅谋反,又派人伪造秦惠王的诏书,命

  • 【积累运用】人民日报:春秋战国时期的30个典故,你知道几个?(转给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人民日报总结了其中最经典的 30个历史典故,快来收藏学习。 [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知乎上有人问:“今人为何要读典故?”有

  • 正史中,三国8位勇士如何排名?吕布赵云未入列,关羽张飞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要提到正史记载的的“三国八勇士”,我们必须得界定一个大前提——“三国时代”!从历史的角度看,“三国时代”是在赤壁之战后正式形成的。那么,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吕布、董卓、孙策等人严格来说都不是三国的将领,他们只能是东汉后期的将领。至于《三国演义》中正直勇敢的赵云,其事迹在《三国志》中记载并不多。如果

  • 让曹操成为一代霸主的三国谋士,却因太过自傲,最终找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许攸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位智囊,曾效忠于袁绍,后来投奔故有曹操最后让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也让曹操至此得以翻身,成为一位霸主。官渡之战可以说了一场改变曹操命运的一场战争,当时的曹操凭借自己的七万军队硬生生的打败了袁绍几十万的大军。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战争让曹操得以稳定自己的势力,在后人评价这场战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