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阳殷墟:这次甲骨文考古发现,让中华文明历史往前推了3300年

安阳殷墟:这次甲骨文考古发现,让中华文明历史往前推了33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97 更新时间:2024/1/16 17:12:50

一百多年前,1899夏季的一天,北京城内一个名叫王懿荣的人得了一场疟疾,家人就赶紧去菜市口旁的达仁堂中药店抓药。查看药方的时候,一味名为“龙骨”的药引起了王懿荣的注意。

王懿荣观察到这些“龙骨”其实就是各种甲骨,但这些甲骨上的划痕似乎不是随手涂画,而是一种有序的编排。王懿荣是当时朝廷的国子监祭酒,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位金石学家,对于各种铜器碑石,以及铜器碑石上的文字有很深的研究。

他的职业敏感性告诉他此事不简单,他派人去达仁堂中药店把其他的“龙骨”全部买了回来。仔细观察后,王懿荣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些甲骨上的符号可能是一种比金文更为古老的文字,它形成的时间极有可能接近传说的商朝。

很多人现在都知道商朝的存在,可在1899年,商朝对他们来说还是一种传说,或者说是史诗中寥寥几句的记载。至于是否真的存在,无人查证。所以这个甲骨的发现如果真的是商朝文字,那么就可以证明商朝的确存在过,毋庸置疑,这会把中国的文明历史往前推至少几百年,其中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刘鹗在《铁云藏龟》中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这些甲骨上的奇怪划痕,就是殷人刀笔文字,也就是商代遗物。但刘鹗的说法遭到了许多人的争议,因为当时不知道它的出土地,许多学者都无法验证他的说法是否正确。直到1908年,罗振宇通过调查发现,得出甲骨出自于安阳小屯。

得知了甲骨的价值后,许多古董家前往收购。许多村民就不停地胡挖乱掘甲骨。更糟糕的是,许多洋人也盯上了这儿。据统计,从1900年至1928年,安阳小屯村大约发生了九次大规模的私人挖掘,小挖小掘更是不计其数。总共出土了甲骨10万片左右,有26000片甲骨流落到12个国家。

1928年,当时中国的最高学术科研机构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南京成立了。研究所的所长是傅斯年,他上任后,将发展甲骨列为头等大事。中国现代考古史这才有了开端。

傅斯年指派骨甲学者董作宾去河南安阳先行考察一番,看看经过村民的大肆挖掘之后,是否还有甲骨的存在。董作宾根据一番考察和访问,写了一个甲骨远远没有被挖完,而且非常值得研究的报告给史语所。

傅斯年看到董作宾传过来的报告又开心又忧愁,开心自是不用说,忧愁是因为人选问题。二十世纪初,中国还没有专门学习现代考古的人,也根本没有一支自己的考古队伍。那么傅斯年最后到底是如何进行的考古工作?

傅斯年选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名为李济。李济,1989年出生于湖北钟祥,1918年前往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三年本硕博连读,后又转到哈佛大学用三年的时间获得人类学博士的学位。虽然学习优异,可他学习的学科都和考古无关,那么李济后来又是如何接触到考古学的?

哈佛毕业后,立即决定回祖国发展。也就在这时,他认识了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丁文江。他们俩认识没多久,初出茅庐的李济由此竟然指出了丁文江做的人体测量数据有微小的错误,经过重新核对,是因为自已制作的人体卡尺不够精确,这让丁文江对他刮目相看,丁文江作为科学界的前辈,热情的带他认识科学界的朋友,并渐渐把他领上了考古之路。

1929年秋,小屯村迎来了一个重大发现。他们发掘了四块体型巨大、字迹众多的大龟板。它们便是解开甲骨之谜的关键。经过众多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确定甲骨上的文字的确为商朝文字。

中国有记载的历史,就此推到了3300年前。而同时,专家通过对安阳小屯村的地理位置判断,还得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商朝在历史上曾有过迁都的记载,新都城“殷”就是现在的安阳小屯村。难道说这个地底不仅埋藏了许多甲骨,还掩盖了一个商朝的遗址吗?

想到安阳小屯村下面可能掩盖的价值连城的东西,考古队员们都越来越兴奋了。1934年3月,新一轮的发掘工作开了。数十天后,一个震惊中外的消息从考古队伍中传出,这下面竟然是中国最早的王陵

正是当时的发现,才能证实商朝就在今天的安阳小屯村,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商王朝的真实存在。就在挖掘工作渐入佳境之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也在不断前进。考古学家们只得能挖一点是一点,而就在战前的最后一挖,挖出了一个震惊全球的发现。

1936年6月12日下午4点,发掘工作即将结束。一个距地表六米多的大坑就是著名的YH127坑,坑里有一具身体蜷曲的人骨架以及大量的骨架。

但是这么多的骨架如何取出来是个大问题,经过一番讨论,考古队伍决定先从大坑的四面往下挖,最终挖成一个连泥带骨的甲骨柱。后又找木匠制成了一个大木箱子,经过四五天的努力,甲骨柱终于被完整地装入了箱子。又用了两天把这个重达六斤的箱子抬到五公里外的火车站。

千辛万苦后YH127甲骨坑,最终被安全运到位于南京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专家们共剥离出有字甲骨17096片,出土甲骨数量之多,被誉为“地下档案库”。同时也标志着殷墟的发掘,达到了抗前的最高水平。

最后:你对把安阳殷墟地址列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的榜首表示赞成吗?请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独到的见解,欢迎评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我国古代有一个国祚超过700年的政权,不是周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普遍认为高句丽属于朝鲜历史,即使古代也一直将高句丽简称为“高丽”,并与朝鲜的王氏高丽相混淆。这一问题在古代并不重要,因为辽东也好、朝鲜也罢,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郡县或者藩属;然而在今天,高句丽的历史归属变得重要起来,也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原因在于,韩国认为高句丽属于韩国历史

  • 一次东征后的难题:三位亲信大臣给出三种解决方案,周武王该听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次东征之后,商纣王的统治虽已被推翻,可商人却未能真心归顺周人。局势如此,周武王也深感无奈。没攻入朝歌之前,总想着能攻破商都就万事大吉;如今商都就在自己脚下,但这天下却依旧像个烫手的山芋,虽然近在眼前,却还是无从下手。周人灭商,就是典型的蛇吞大象。闹得不好,大象没被消化掉,自己肚皮反倒是被大象庞大

  • 周朝封建制度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封建制度为周朝特创之政治制度。在周代之前的夏商两代,虽有“共主”之名,但是各地氏族分立,大多各自为政,随自然环境而生活。商代虽然有册封诸侯之事,但是数量较少,没有统一的制度,大概经过商朝共主册封之诸侯,则为中央势力,有统治地方之责;至于各个地方的氏族,则任其自然发展,如柳宗元《封建论》所说的“盖以诸

  • 中国历史上“接近神”的8大人物,诸葛亮不在前五,谁是首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在浩瀚的天空中,出现过无数的值得赞赏的人。他们有的被载入史册,有的则被我们遗忘,但是这些人却都对我们民族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中,有的人留下了千古名句,有的人则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在我国历史上“最接近神”的8大人物到底是谁呢?谁才是第一位呢?今天我们就来

  • 三国最好色的四个男人:第4被女人掏空了身子,第1搭上儿子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小编来和大家说一下第四位好色之人,他的名字就是吕布,在吕布的一生中,本来人生可以活得很出色,活得很有作为。但是吕布却遇到了貂蝉,与貂蝉纠缠一生,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吕布掉进了貂蝉的温柔乡中,为了貂蝉不惜杀掉自己的义父,不知道吕布到底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还是一个只为美色之人。到最后吕布就死在了曹操

  • 封神中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纣王为什么要去女娲宫进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女娲娘娘突然干呕瞪了纣王一眼,纣王侮辱女娲的诗原文

    封神中对此事是这样描写的,纣王即位七年后,北海反了七十二路诸侯,太师闻仲奉命反叛。闻仲离开朝歌后,有一天早上,商容突然向纣王报告,明天三月十五日是上古神女娲娘娘的诞辰,希望纣王能够亲自前往女娲宫进香本来这件事也合情合理。毕竟,我们是听女娲补天的故事长大的,知道女娲对人族有很大的功德,礼拜是有道理的。

  • 此人是三国顶级谋士,与诸葛亮齐名,不幸惨死,墓地名字非常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十大隐藏神秘高手,正史中最倒霉的三国名将,徐庶和诸葛亮谁是第一谋士

    自古以来,华夏儿孙都以宽容为本,讲究以德报怨,不过,有些过节是注定无法一笔勾消的,例如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而比这两件事,更令人难以接受的,便是挖人祖坟。可是,有一类人比较可恨,他们专门以挖人祖坟为生,而且从不忌讳什么,他们就是盗墓贼。例如,三国枭雄袁绍之墓,就多次被他们光顾。不过,同样是三国名人之墓

  • 纣王发明的“滴水之刑”,到底多残酷?一滴水就让宫女痛不欲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中国古代奴隶制最鼎盛的时代。那无疑就是商朝了,提到商朝就不得不提到商朝的最后一位帝王商纣王了。“纣”字并不是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做帝王子辛,也称帝辛。据史料记载,帝辛身材高大威猛、记忆力超群、文思敏捷、且精通武艺,他还曾攻占东夷,但是作为一名亡国之君,他的荒淫残暴也同样流传于后世。“杀戮无辜,贼

  • 知事而不知心:周武王临终前的人事安排,埋下了后世兄弟反叛的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武王死于哪一年,武王与子鱼行踪,石族老祖和武王关系

    吴王阖闾死后,伍子胥全力扶持夫差,坐上了吴国王位。然而,夫差继位之后,听任谗臣太宰嚭摆布,为政多有失策。为此,伍子胥多次进行强谏,惹恼了夫差。在太宰嚭怂恿之下,夫差一时愤起,赐死伍子胥。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以太宰嚭不忠于吴国,又把他给杀死了。有人评价:太宰嚭之死,是“知心而不知事”;伍子胥之死,是“知

  • 刘邦是在什么情况下分封异姓王?汉朝建立后又是怎么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在实力弱小的情况下‚为打败项羽‚采取了广树项羽之敌的方法‚分封土地、立项羽之敌为王‚增强己方力量。分封土地立韩信为王以打败项羽、夺得天下是刘邦的既定策略。而求富贵封王是当时普遍存在的观念‚韩信也不例外。韩信在汉中答刘邦之问时说“今大王诚能反其项羽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