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破釜沉舟加之援军不断聚集,秦军则士气低落,故取得巨鹿之胜

项羽破釜沉舟加之援军不断聚集,秦军则士气低落,故取得巨鹿之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16 更新时间:2024/2/19 16:49:36

章邯发动伐赵之战,在战略上是大错

章邯是秦之第一名将,率兵镇压东方叛乱后,接连击破起义军之核心力量,楚王陈胜、齐王田儋、魏王魏咎先后败亡。项梁立楚怀王后,成为反秦起义军中实力最强者。然而,在定陶之战中,项梁被章邯所击杀,楚政权风雨飘摇。

正在攻略陈留郡的项羽、刘邦获悉项梁死讯,大惊失色,放弃攻城,匆匆东撤,把都城从盱眙迁往彭城,严加守备。吕臣守卫彭城东,项羽守卫彭城西,刘邦守卫砀县。倘若章邯乘胜而进,项羽、刘邦等能否守得住彭城,确实令人怀疑。岂料这个时候,章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认为项梁既死,大柱倒了,楚政权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当务之急,是要消灭北方的赵政权,以免反秦势力死灰复燃。

在复活的东方六国中,燕、韩两国毫无实力,楚、齐、魏被章邯打残了。在章邯看来,只有赵国威胁比较大,故而他放弃继续攻打楚政权,率王离、苏角等将领,引兵北渡黄河,直扑赵国。如此一来,给了楚政权予重振旗鼓的机会。很快章邯就会发现,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赵国,而是项羽。

赵国的殊死抵抗,拉开巨鹿之战的序幕

在诸反秦势力中,赵国算比较强的。赵国有两个能人,一个是张耳,一个是陈余,都是秦末汉初的风云人物。

此时章邯手上的兵力已超过四十万,大军直趋赵境,如泰山压顶。强弱立判,赵国丞相张耳、大将陈余率军迎战,大败而逃。首都邯郸是保不住了,张耳与陈余遂拥赵王赵歇,退入巨鹿城。章邯入邯郸城后,把城内百姓尽数迁往河内,拆毁城廓,以绝后患。

巨鹿之战形势图

巨鹿之战,将决定赵国的命运。

为了守住巨鹿,赵国的防御还是比较积极的。赵将张耳守城,陈余则率数万人驻扎于城北,称为河北军,以作为机动部队。巨鹿城的防御工事非常坚固,易守难攻,加上内外呼应式的积极防御体系,章邯兵力虽强,要攻破巨鹿也非易事。章邯令王离等部将包围巨鹿城,自己主力部队驻扎城南。在章邯看来,只要围困几个月,巨鹿粮尽援绝,不攻自破。

对于秦军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粮食运输。只要不缺粮,巨鹿指日可下。为了确保粮道畅通,章邯修筑一条甬道,凭借高速车道,可确保粮食源源不断运抵前线。一切看上去都无懈可击,只是章邯错了一件事,他低估楚国的力量了。

各路援军奔赴巨鹿,天下命运系此一役

倘若巨鹿失守,赵国灭亡,那么秦灭六国的故事还会重演一遍。因此,各方反秦势力都明白,巨鹿一定要救。

楚政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发兵救赵。除了楚军之外,其他诸政权也纷纷派兵相援,包括齐将田都,燕将臧荼等。

上将军宋义是个颇有谋略之人,也是有野心,自认为谋略无人可及。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疲,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赵奢

宋义的战略对不对呢?应该说,有一定合理性。这种按兵不动以待时机的策略,在古今战例中多有体现,比如赵奢破秦阏与之役,西汉周亚夫平七国之乱,都曾运用过此策略。

那么,他错在哪呢?

错在他根本就不想救赵。他的意思是让秦军破赵后,再战秦军。这种动机是不纯的,对反秦战线的联合是有害的,是纯粹自私自利之举,也是他与赵奢、周亚夫两位名将不能相比的地方。以秦之强,反秦诸力量倘若不能联合对敌,势必会被一一击破,这是毫无疑问的。

项羽当然不干了,他把宋义给杀了,自任上将军,楚军的立场便从观望转向主动出击。

这时又有几支义军加入援赵之列。魏王魏豹、齐王建(战国最后一位齐王)的孙子田安都派部队增援巨鹿,张耳的儿子张敖在代郡收罗一万多人,也赶回巨鹿。应该说,各路援军的人数还是不少的。

项羽并非莽撞之人,而是打得非常聪明

人们印象中的项羽就是一马上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似乎谋略不足。若细细分析过项羽的征战史,就会发现他在大的战略上比较差,特别是后来楚汉争霸表现得很明显,但是他的战术一直是第一流,很难有人超过他。要知道项羽也是读过几天兵书的,对战争的领悟能力之能,非他人所能及。

项籍

项羽很快就发现敌军的弱点所在:粮食。打仗时人多当然是优势,章邯四十几万大军,光这架势就能吓死人。但是人多有人多的问题,吃饭问题不是小问题。章邯是聪明的将领,他修甬道来解决运粮问题,十分高明。项羽也很高明,我就绝你的甬道。

争夺甬道之战,便成为秦、楚大战的序幕。据《史记》的说法,“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数绝”二字,可见双方是多次交锋,甬道数次易手。在楚军的猛攻下,围困巨鹿城的王离部开始断粮。

人是铁,饭是钢,要是没有吃的,再强大的军队也会立马崩溃。这时,项羽已经觉察到,反击的机会成熟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

项羽派悍将英布、蒲将军率前锋部队两万人率先渡河。章邯闻讯,急派军前来阻击,英布与蒲将军奋力击败秦军,为后续部队渡河打下基础。此时,赵国大将陈余又派人前来请求项羽火速进军,项羽乃命令全体楚军悉数渡河。这一战,非但关系到赵国的生死,也是秦楚兴亡的关键。秦军最精锐的部队与楚国最精锐的部队都聚集于此,势必是一场昏天暗地的大血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必死的决心,哪来超凡的勇气?项羽下令,破釜沉舟,烧毁帐篷,所有将士,只随身携带三天干粮。前面是四十万的虎狼敌人,后面是滔滔河水,过了河,别想着有热腾腾的饭,别想着有温暖的帐篷。往后退,只有死路一条,要生路,就得把前面的敌人杀光,杀出一条活路。

当时前来救援巨鹿的各路援军,见到秦军漫山遍野的营垒,谁也不敢发动进攻。甚至在项羽发起绝地反击时,他们仍然小心谨慎,按兵不动。英雄与凡人的区别就在于此,英雄能造时势,而凡人永远随波逐流。

章邯

不过,要说这些援军一点用处也没有,也是不对的。他们至少可以袭击秦之粮道,同时章邯也得分兵防着他们啊,还是有点用的。

项羽的楚军虽然人少,但是有几个优势:第一,秦军人数虽多,但围城既久,久攻不克,士气凋零。而楚军则是新锐之师,以逸待劳,劲头十足。第二,秦军粮食供应不上,面黄肌瘦,战斗力大打折扣;楚军数绝秦之粮道,应该抢了不少粮食,吃得膘肥体壮。第三,楚军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前进才能生存,虎狼之性被激发出来;秦军兵疲马困,没有斗志。第四,外围反秦之援军不断聚集,人数越来越多,对秦军士兵心理上也产生巨大的压力。

应该说,项羽不是光靠匹夫之勇,他是有胜算的。他对自己麾下子弟兵的战斗力是非常了解,也充满自信。这支英勇无畏之军队,是可以以一击十的。事实也是如此。项羽猛攻围困巨鹿城的王离部,楚军呼声振天,以一当十,如猛虎下山,勇不可挡。项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无人可挡。楚军与秦军交锋九次,大破秦师,杀秦将苏角,俘秦将王离,秦将涉间自焚而死。

章邯虽是百战名将,也只得仰天长叹,败逃而去,这时他最后悔的事,应该就是当初实在应该一鼓作气,攻下彭城,灭了楚政权。

当时救援巨鹿的十数路义军,无不惊骇于项羽之骁勇。当战场的尘埃散去,项羽以楚国上将军之名义召见各路义军首领,“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当他们亲眼看到项羽虎啸天下的英雄气概,谁不惊恐,谁不折服呢?巨鹿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之一大奇迹,而项羽作为灭秦之英雄,将永载史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朱棣要选腿脚不便还肥胖多病的朱高炽继位?看他庙号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朱高炽是一个宽厚仁孝的小胖子 朱高炽是朱棣标准的嫡长子,别看朱棣一生妻妾不少,但他最爱的女人还是嫡妻徐氏,他一生共生育了九名子女,其中有七名子女都是徐氏所生,尤其是他一生的三个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能吸引朱棣一生的女人自然也不是平凡女孩,朱高炽的生母徐氏乃是明

  • 读古|明成祖朱棣为何选择太监之身的郑和,作为下西洋团队的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那就加入【30天小读计划】每天只需10分钟收获一天所需阅读营养

  • 拥有190年历史的西夏,为何消失在历史中?全因成吉思汗的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夏的历史简介,西夏为什么没有被载入正史,西夏为何没有被金灭

    一、西夏建国 唐朝末年,拓跋部作为党项的一支,东迁至夏州(今陕西靖边)一带。该部首领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受封夏国公,赐姓李,在乱世之中割据一方。宋朝建立,志在统一渴望收回夏州等地。不甘认命的党项人起兵反宋。与宋朝敌对的辽朝利用党项牵制、分散宋朝的兵力。党项则在两个大国的对抗中扩张领土他们向西夺取灵

  • 曹操和刘备临死前,喊着一个人名字,后人如果听懂,历史或能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这个人一般被塑造成的形象是一个奸诈的小人,而且为人非常的残忍,猜疑心非常的重,就算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都会赶尽杀绝。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他这个人身上也有许多的优点,比如说他就非常重视重用贤人,手底下招纳了非常多有本领的人,像司马懿就是曹操手底下比较有名的军师。只不过后来当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野心非常

  • 三国时的货币战怎么打?蜀吴造劣币掠夺财富,曹丕用一招釜底抽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扫六合,建立了统一的货币体系,将''半两钱''推行到了六国,成为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汉承秦制,但币制却没能直接的继承下来,反倒改革的相当频繁。吕后推行''八铢钱'',汉文帝允许私人铸币,景帝又收回铸币权,禁止民间铸币,再经历''郡国五铢钱''、''赤仄五铢钱'',终于确立了''三官五铢钱'

  • 王安石陪宋仁宗钓鱼,却偷偷把鱼饵吃光,宋仁宗:这人绝不可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大国,这次变法无疑是成功的。在历史上还有一次变法是与商鞅变法齐名的,那就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的变法使得北宋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然而他的变法之路也是走得异常艰辛,刚开始的时候还得不到支持,据说是跟一件事情有着直接的关系,使得王安石得不到宋仁宗的重用才出现这样的

  • 正史中的三国八位勇士,吕布赵云马超排不上号,关羽张飞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三国演义》把赵云描写成一身是胆的常胜将军,但是《三国志》等三国正史,对赵云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少到没有记载赵云武力的片言只字。赵云最大的功绩,是在长坂坡保护甘夫人和刘禅突出重围。但是熟读三国正史的人都知道,曹操当时兵力并不多,真正大杀四方的是曹纯带领的虎豹骑。曹纯已经抓获了刘备的两个女儿和全部

  • 真实的北宋:宋军—中国历史上最强的野战步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宋军,宋军重装步兵巨斧,宋军的14万步兵

    一般古代的部队有三种,分别是攻城部队、守城部队和野战部队。攻城部队依靠着强大的攻城机械,攻击敌方城池,有着非常专业的攻城技术;而守城部队,因为有着坚硬的城墙作为保护,所以是最弱的部队;野战部队,顾名思义,在外进行残酷的搏杀的部队,这样经过残忍的血雨腥风的洗礼过的部队,是最为强大的部队。都说“强唐弱宋

  • 此人杀掉曹操的爱子,却跟曹操结成亲家,最终因曹丕一句话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丕简介,曹操的后代是谁诛杀的,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

    张绣是国贼董卓部将张济的侄儿,年轻的时候便以胆略义气闻名,成为家乡豪杰的首领。董卓被杀后,张济与同僚李傕、郭汜起兵进攻长安,杀王允、驱吕布,并成功地控制汉献帝。此时,张绣追随叔父作战,以军功升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随后又跟随张济驻屯弘农。献帝东迁时,张济因有护送之功,官拜骠骑将军,后因与外戚董承等人

  • 明朝举人参加会试后,躲尼姑庵不回家,朱元璋知道后,颁了一法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下令不准民跪官,明朝怎么选拔进士的,明朝朱元璋推行什么户口制度

    明代天顺年间,有一位常熟举人叫做陈三浪,独自上京参加会试后,结果七天七夜没有回家。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还以为遭遇了不测什么的,其实他是去了一间尼姑寺,被尼姑所收留。然而,陈三浪不是去拜佛吃斋的,而是整天和尼姑饮酒作乐,厮混在尼姑堆里。7天之后,陈三浪在尼姑寺被发现,和最初进入尼姑寺完全是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