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明显的性格缺陷无法拯救蜀汉,反而会加速蜀汉灭亡

魏延明显的性格缺陷无法拯救蜀汉,反而会加速蜀汉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54 更新时间:2024/2/20 6:27:33

一些野史称,在明朝末期,当李自成的闯军包围北京城时,皇宫内的许多宦官出城投降;其中一个就这么感慨:“魏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这也许是所能看到的、最离谱的替魏忠贤洗白的说辞。魏忠贤带给明朝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就如同对一个本就百病缠身的肌体再下一剂毒药、让其彻底失去了自我运行的能力,难道因为当时的躯体还没彻底倒下,就说这剂毒药其实是良药?

然后再聊重点:魏延挽救不了蜀汉,他只是一个军人,而且是有明显性格缺陷的那种,他支撑不起一个外有强敌、内部复杂的政权。

以正史视角来看,魏延作为刘备的嫡系、蜀汉阵营的元老,久经沙场、骁勇善战,可以说是不弱于关、张、马等人的名将。当初刘备在世,当考虑派谁镇守至关重要的汉中时,曾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没有选择忠诚、勇猛、善战都挑不出毛病的张飞,而是选择了当时只是牙门将军的魏延。史书称,这一任命公布后,“一军尽惊”。

魏延用实际表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守汉中先后共十五年,“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让曹魏兵马难以踏足一步;诸葛亮驻扎汉中时,他曾被委任为督前部,深入羌地,还击败了能力出众的魏国大将郭淮......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他的军事才华。

魏延

而随着关、张、马、黄等老将陆续淡出历史舞台,以及刘备兵败驾崩,蜀汉军队越发人才凋零,能担任统帅的也许仅剩诸葛亮和魏延;而当诸葛亮去世后,像魏延这种有阅历、有战功、有名望的将领,可谓是蜀汉老一辈中仅存的珍贵军事人才。但他为啥一直未被授予独当一面的重任呢?

诸葛亮一直节制魏延,并在死后指定其他人为继承人,主要有两方面考虑:

第一,魏延与诸葛亮的军事战略思想差异巨大。无论是治国还是领军,诸葛亮的特点都是布局稳健、思虑周密,谋定而后动,绝不轻易冒险,而且“事无巨细,亮皆专之”。这不单是性格所致,而是在蜀汉政权屡屡遭受重挫、内忧外患步步紧逼的现状下不得已的选择。“诸葛一生唯谨慎”,手里没俩钱的人,自然会一分当作两分花。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致命的,在于魏延的性格。

第二,面对复杂的政治局面,魏延的综合素质过于欠缺。

将才、帅才并不是一个概念。身为将才,可以专注于战场,料敌机先、勇猛强悍,他可以是个偏才;而对于帅才而言,还得具备整合资源、协调各相关方的能力与格局,他必须是个全才。

以关羽为反面例子。他对刘备的忠诚、自身的军事才能都相当过硬,但作为镇守荆州、手握蜀汉政权安危命脉的一方统帅,他全然无法领悟孙、刘联盟的重要性,既没在平时处理好与孙权的关系、反而口出恶言,发动襄樊之战时又不作充足的防范,而且还跟镇守大本营的同僚闹翻。结果,当他与曹军正面苦战之际,背后遭到了孙权、糜芳的携手背叛,腹背受敌、最终兵败身死,还给蜀汉造成了不可承受之惨痛代价。

刘备

魏延之所以在前期表现得耀眼夺目,原因其实很简单:复杂的政治关系、人事矛盾被刘备摆平了,他只需要面对战场、研究敌人即可。在这种新场景下,魏延的忠诚、勇武等优点被充分彰显,逐渐成长为军中支柱、战功赫赫的名将。

但当刘备驾崩后,失去了大树的魏延不得不直面复杂的政治生态,他的自负、孤傲、刚直、暴躁等特点彰显无遗。

比如,在自己奇袭子午谷的提议被否定后,魏延身为下属,毫不掩饰地认为诸葛亮怯懦胆怯、颇有微词,经常长吁短叹、表示自己屈才了;而且,魏延自恃自己的资历、能力,对其他同僚都采取漠视甚至敌对的态度,“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跟很多官员都产生了摩擦。当遇到同样自负的杨仪时,俩人谁也不退让,直接撕破了脸、势同水火。

就这种态度,在封建时代的军政权力中枢肯定会给自己招黑、引起同事的反感与提防;而身处权力漩涡中心的魏延这么做,只会让蜀汉政权中的其他力量势力都对其心怀畏惧,进而将其视作异类、必须除之而后快。

因此,临终的诸葛亮,把自己的政治、军事衣钵分别传给了蒋琬费祎姜维;他预料到自己死后魏延将无所畏惧、不听调度,便嘱咐杨仪届时“军便自发”。

魏延

当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拒不从命,无视士气低落的现实,竟要胁迫费祎配合自己;随后见计划难以成功,便率自己部下返回,并且烧绝阁道、作势斩杀杨仪。当这样的消息传到成都时,董允、蒋琬等以处事公正、为人老成而知名的重臣,竟然都选择了信任杨仪,可见当时的魏延已经把自己折腾成了孤家寡人。

综上,虽然魏延绝不可能背叛蜀汉,但他南下急行军、试图截杀杨仪的举动,只能证明他情绪化极端严重,只会逞一时之快、丝毫不顾及大局,而且对于改善自身的处境百害而无一利。就算他干掉了杨仪、活了下来,结果只有一个:让蜀汉君臣对他越发提防与恐惧,想方设法除之而后快、消除隐患和威胁,“招祸取咎,无不自己”,陈寿的评价还是挺精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仁宗在皇后寝宫遇刺,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生死两皇后 宋仁宗在位期间,一共出现了3次生死两皇后的场面,这对极其看重礼制的宋朝皇室来说,是极为不寻常的。而导致这一切的发生,根本原因还是他对自己的两任皇后都非常不满。1.第一次生死两皇后宋仁宗在位早期,刘太后临朝称制,威震天下,始终不肯归还朝政,二人之间有极大的冲突。朝政上如此也就罢了,但是宋仁

  • 项羽破釜沉舟加之援军不断聚集,秦军则士气低落,故取得巨鹿之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章邯发动伐赵之战,在战略上是大错章邯是秦之第一名将,率兵镇压东方叛乱后,接连击破起义军之核心力量,楚王陈胜、齐王田儋、魏王魏咎先后败亡。项梁立楚怀王后,成为反秦起义军中实力最强者。然而,在定陶之战中,项梁被章邯所击杀,楚政权风雨飘摇。正在攻略陈留郡的项羽、刘邦获悉项梁死讯,大惊失色,放弃攻城,匆匆东

  • 为何朱棣要选腿脚不便还肥胖多病的朱高炽继位?看他庙号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朱高炽是一个宽厚仁孝的小胖子 朱高炽是朱棣标准的嫡长子,别看朱棣一生妻妾不少,但他最爱的女人还是嫡妻徐氏,他一生共生育了九名子女,其中有七名子女都是徐氏所生,尤其是他一生的三个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能吸引朱棣一生的女人自然也不是平凡女孩,朱高炽的生母徐氏乃是明

  • 读古|明成祖朱棣为何选择太监之身的郑和,作为下西洋团队的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那就加入【30天小读计划】每天只需10分钟收获一天所需阅读营养

  • 拥有190年历史的西夏,为何消失在历史中?全因成吉思汗的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夏的历史简介,西夏为什么没有被载入正史,西夏为何没有被金灭

    一、西夏建国 唐朝末年,拓跋部作为党项的一支,东迁至夏州(今陕西靖边)一带。该部首领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受封夏国公,赐姓李,在乱世之中割据一方。宋朝建立,志在统一渴望收回夏州等地。不甘认命的党项人起兵反宋。与宋朝敌对的辽朝利用党项牵制、分散宋朝的兵力。党项则在两个大国的对抗中扩张领土他们向西夺取灵

  • 曹操和刘备临死前,喊着一个人名字,后人如果听懂,历史或能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这个人一般被塑造成的形象是一个奸诈的小人,而且为人非常的残忍,猜疑心非常的重,就算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都会赶尽杀绝。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他这个人身上也有许多的优点,比如说他就非常重视重用贤人,手底下招纳了非常多有本领的人,像司马懿就是曹操手底下比较有名的军师。只不过后来当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野心非常

  • 三国时的货币战怎么打?蜀吴造劣币掠夺财富,曹丕用一招釜底抽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扫六合,建立了统一的货币体系,将''半两钱''推行到了六国,成为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汉承秦制,但币制却没能直接的继承下来,反倒改革的相当频繁。吕后推行''八铢钱'',汉文帝允许私人铸币,景帝又收回铸币权,禁止民间铸币,再经历''郡国五铢钱''、''赤仄五铢钱'',终于确立了''三官五铢钱'

  • 王安石陪宋仁宗钓鱼,却偷偷把鱼饵吃光,宋仁宗:这人绝不可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大国,这次变法无疑是成功的。在历史上还有一次变法是与商鞅变法齐名的,那就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的变法使得北宋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然而他的变法之路也是走得异常艰辛,刚开始的时候还得不到支持,据说是跟一件事情有着直接的关系,使得王安石得不到宋仁宗的重用才出现这样的

  • 正史中的三国八位勇士,吕布赵云马超排不上号,关羽张飞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三国演义》把赵云描写成一身是胆的常胜将军,但是《三国志》等三国正史,对赵云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少到没有记载赵云武力的片言只字。赵云最大的功绩,是在长坂坡保护甘夫人和刘禅突出重围。但是熟读三国正史的人都知道,曹操当时兵力并不多,真正大杀四方的是曹纯带领的虎豹骑。曹纯已经抓获了刘备的两个女儿和全部

  • 真实的北宋:宋军—中国历史上最强的野战步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宋军,宋军重装步兵巨斧,宋军的14万步兵

    一般古代的部队有三种,分别是攻城部队、守城部队和野战部队。攻城部队依靠着强大的攻城机械,攻击敌方城池,有着非常专业的攻城技术;而守城部队,因为有着坚硬的城墙作为保护,所以是最弱的部队;野战部队,顾名思义,在外进行残酷的搏杀的部队,这样经过残忍的血雨腥风的洗礼过的部队,是最为强大的部队。都说“强唐弱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