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孟达
孟达,这位英勇的将领原本有着足够的才能和实力,为蜀汉作出巨大贡献。他的战略眼光与法正不相上下,正是因为他的建议,使得刘备得以轻松攻下益州。
然而,孟达却因为得罪了诸葛亮而不受重用。当时刘备准备启用孟达,让孟达率军去进攻上庸地区,结果在此次作战中,孟达的手下把诸葛亮的姐夫给杀了,于是此战过后,孟达不仅没有升官,反而他原先的太守之位也被剥夺了。虽然史书中没有细说孟达为何被降职,但很明显,孟达的被贬就是和诸葛亮有关。
要是孟达活着,以他的才能来看,蜀汉后期怎么会混得那么惨?如果孟达能够得到诸葛亮的宽恕,他将会为蜀汉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刘封
刘封原本是刘备留给刘禅的一大助力。他勇敢且军事才能出众,对蜀汉的忠诚,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关羽襄樊之战中,刘封因为没有得到刘备的命令,而没有出兵支援关羽,却因此遭到了诸葛亮的陷害。
诸葛亮向刘备进言,挑起了刘备对刘封的杀心,最终导致了刘封的悲惨命运。如果刘封能够活下来,他将成为刘禅手下一位得力的助手,帮助蜀汉稳定政局,抵抗外敌。
再者,魏延
魏延是蜀汉最勇猛的将领之一,但却在诸葛亮临终前的糊涂安排中,陷入困境。诸葛亮在临终前召集众将商议撤退事宜,却没有让魏延参加,显然排除了他的参与。接着,诸葛亮将军队的大权交给了魏延的政敌杨仪,这一举动无疑加深了魏延心中的疑虑与恐慌。
魏延在得知诸葛亮死讯后,心生不满,决定出兵进攻杨仪。然而,在战斗中,魏延大败,最终不幸战死。由于魏延的离世,蜀汉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将领,使得蜀汉在后期的战事中陷入困境。
倘若魏延依然在世,魏军将不敢轻易嚣张,蜀汉的汉中也不会轻易失守。甚至,魏延发起北伐时,也许真能够吊打曹魏,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
最后,李严
李严也受到了诸葛亮的排挤。李严曾被刘备托孤,看中其强大的军事能力。当年刘备攻打汉中时,李严凭借郡县兵马成功平定了叛乱。
然而,刘备去世后,诸葛亮逐渐削弱了李严的兵权,并最终贬为庶人。若李严得以重用,凭借他的军事才能,蜀汉不会轻易沦陷,匡扶汉室的愿望也未必无法实现。
综上所述,蜀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四位重要人才被诸葛亮浪费。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只要被重用,都足以改变蜀汉的命运,使之免于灭亡。
孟达的智慧和才能本可助力蜀汉,但却因得罪诸葛亮而被放逐;刘封原本可以辅佐刘备治理蜀汉,却因诸葛亮的猜忌而被贬黜。这两位英才的去世,使得蜀汉失去了重要的支柱。
若当时诸葛亮能够包容他们的不同,信任他们的才能,让他们为蜀汉尽忠,那么蜀汉的实力将大为增强。这样的蜀汉或许能够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舞台上持久存在,甚至可能挑战魏国的统治地位。
当然,历史已经过去,对于诸葛亮的做法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他的一些决策确实为蜀汉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他也是一位致力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人物。正如古人所言:“盖聪明才子,遂多阴谋矣。”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值得我们尊敬,但他的人性之弱也应引以为戒,你们说是不是呢?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