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朝开国五大异姓王黑风大王奥敦黑风之一统女真诸部

金朝开国五大异姓王黑风大王奥敦黑风之一统女真诸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29 更新时间:2024/2/21 8:49:46

奥屯黑风,又译为奥敦黑风。生于1068年卒年不详,女真氏,祖居上京胡里改路(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奥屯黑风因立有军功被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封蒲城为其的食邑(今陕西省渭南市下属县),奥屯黑风于是举族迁往蒲城居住,居于蒲城温汤里(今永丰镇温汤村)。因奥屯黑风跟随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攻伐辽国多立有大军功,同时也是因奥屯黑风世代为奥屯氏部长因此被金太祖封为王爵称之为“黑风大王”(注岳飞斩杀的黑风大王并不是一个人)。奥屯黑风为金代开国功臣,进封王爵,位极显要。

女真人的姓氏分为白号之姓与黑号之姓,奥屯氏属于黑号之姓,黑号共十六支奥屯属于其中的一支。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白号与黑号是什么关系呢?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金朝之先祖,出自靺鞨氏。靺鞨原本号称勿吉。勿吉者为古肃慎地原住之民。勿吉有七大部之众,一粟末部、二伯咄部、三安车骨部、四拂涅部、五号室部、六黑水部、七白山部。隋代的时候改称为靺鞨,这个时候七大部已经合并一统。唐朝初期又再次分裂这时两部超强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他五部弱小。粟末靺鞨后来附于高丽国,姓大氏。李绩大破高丽国,粟末靺鞨保卫东牟山。后来渤海兴起称王,传国有十余世。立有文字、礼乐、官府、制度。并设立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进行管辖。

黑水靺鞨世居肃慎部之地,东方濒海南部连接高丽,亦附于高丽国。曾经出兵十五万大军帮助高丽王对抗唐太宗统率的东征唐军,但被唐军大败于安市。唐玄宗开元中期,黑水靺鞨派遣使者前来朝拜,唐玄宗设立了黑水府,以黑水部长封为都督、刺史,并设置长史一名监之。赐都督姓李氏,名献诚,李献诚经领黑水经略使统治黑水府。后来渤海国强盛吞并黑水,朝贡唐朝也就此断绝。唐朝灭亡之后到了五代之时,北方的契丹族崛起尽取渤海诸地,从此之后黑水靺鞨尽附属于契丹人。而在这时候其在南者户籍编入契丹,被称之为熟女直(女真的避讳写法);其在北者不在契丹户籍的,被称之生女直。生女直地处在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这也就史书之中所谓“白山黑水”的出处,就按这个地理方位出现的。

早期女真氏分为数十个各不相统属的部落,完颜氏族在女真诸部之中并不地位最为突出的一个。直到乌古乃成为完颜代部落酋长之时,完颜氏这才发展成为强大的部落,并征服和联合十几个部族组成部落联盟。强大的武力也使得乌古乃成了部落联盟之长,并被辽朝授予节度使称号。乌古乃利用辽朝的支持,加紧实施统一女真诸部的战略。乌古乃死后,他的儿子劾里钵继任联盟长。劾里钵与他的弟弟盈歌又战胜活刺浑水的纥石烈部,巩固了部落联盟,就在攻打纥石烈部之战时奥屯氏出兵相助立有大功。

这时的部落联盟已扩大到包括30个部落了。而且内部的阶级分化日趋明显,一个奴隶制国家的雏形已开始形成。从辽国天祚帝即位以后,契丹贵族开始对于生女真各部落的压榨勒索越来越重。生女真地区的土产,如人参、貂皮、名马、北珠、俊鹰、蜜蜡、麻布等等,除依照定期定量向辽朝进贡而外,辽朝东北边境的官吏和奸商在朝廷的纵容下,还经常到榷场中用超低的价格去强行收购,被称之为“打女真”,这早就在女真百姓心里之中种下仇恨的根。

辽朝天庆三年/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完颜部长乌雅束因伤病逝,一时间完颜部部长之位空悬,完颜阿骨打情同兄弟的奥屯黑风在关键的时候出兵相助全力支持完颜阿骨打接任部长。当年十月完颜阿骨打继兄长乌雅束之位后出任女真诸部联盟长。完颜阿骨打令奥屯黑风率领兵马继续攻打纥石烈部长阿疏,奥屯黑风在鸭子河大败阿疏,阿疏率残部逃往契丹境内。完颜阿骨打又各个击破巩固完颜部的联盟,奥屯黑风多次率兵相助得胜立有军功,后来完颜阿骨打接受辽朝“惕隐”的官称,经过多年的经营阿骨使女真各部落的联盟非常巩固。女真氏族有了足够的力量起来反抗辽朝的压迫。

辽朝天庆四年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当年六月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派使臣授予阿骨打节度使官职。阿骨打派出奥屯黑风和习古乃等人前去出使辽朝,奉命索要逃奔到辽朝的星显水纥石烈部长阿疏,并借此探听辽朝内部的虚实。奥屯黑风和习古乃回报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昏庸无能朝政日渐废弛。阿骨打听完奥屯黑风等人的回报之后大喜,立即下令建筑城堡、打造兵器军械、屯集粮草、招兵买马,已经开始准备南征攻辽朝。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听到有朝臣进言说女真已有不臣之心,但是这位昏君只是命令萧挞不野率领契丹、渤海兵八百人进驻宁江州以防备女真。完颜阿骨打调集女真诸部兵马,下定决心攻打辽国,最先派出了奥屯黑风率兵进驻宁江。由于篇幅的限制咱们下回分解,且看奥屯黑风如何大破辽兵助金太祖定鼎乾坤。

感谢您的观看和分享,您的支持是小树创作的强大动力,欢迎转发、评论、点赞、收藏,咱们下期不见不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下场最悲惨的3位美人,最后一位沦为了刘备的盘中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像古代四大美人的结局也都比较悲惨,即便是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在兵变之时,唐玄宗为求自保将她赐死,让她还背负了红颜祸水的千古骂名。在三国时期,也有三位美人,结局悲惨,一位被丈夫做成肉羹换来荣华富贵,一位为丈夫牺牲跳井自尽。第一位:甄宓甄宓,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她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

  • 朱高炽登基不到一年就死了,朱高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后世有关大明永乐朝一直都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永乐皇帝朱棣乃是太子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因为自永乐八年起,朱棣就一直在不断地亲征北伐蒙古,一直到他驾崩的永乐二十二年都未曾停止,朱棣本人也是在回北京的路上驾崩的,而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大明的国政,大多数时候都是由太子朱高炽主导的。当时叫做“太子监国”。所以

  • 看完《三国演义》,好像不了解孙权的夫人,她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有哪些,三国大乔和孙权秘史,孙权的樊夫人

    第一位夫人就是谢夫人了,她是原配,但一生都没有生子,却抚育了孙权妾生的儿子孙登,后来因为孙权有了更漂亮的小妾,就被冷落,抑郁而终,孙登也很早就病死了,这是东吴的不幸,因为这位曾今的太子品德才能都是被东吴百姓喜爱的。第二位夫人,是吴郡富春县的徐夫人。她的父亲叫徐琨,是吴郡的豪族,曾经跟着孙坚、孙策南征

  • 文学鉴赏:浅谈士大夫阶层在宋代的发展,看完涨姿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李鸣复在奏折中说:“国家设科以取士,公卿大夫由此其选,所以正国致君者在是,所以济时拯世者在是,所以美教化移风俗者亦在是,一时之去取,异日之理乱系焉,可不谨哉!”他还提出,如果士气沮丧,很快就会人才萎靡,没有良才可用。因此,为了稳固和加强君主的权利,必须整肃士风。受朝廷的引导和外界环境的改变,北宋时期

  • 朱元璋的儿子朱檀荒淫无道,被处以“髡刑”,“髡刑”是什么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髡”本意是剃发,而“髡刑”就是用刀将犯人的头发刮光,使之失去头发。在古代,头发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之一,因此,髡刑是一种严厉的羞辱刑罚,其效果比仅仅的鞭打和监禁更为深远。在中国古代,髡刑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刑罚,被用来惩罚各种罪犯,包括盗窃、叛逆和不敬等行为。在历史上,髡刑的应用越来越少,最终在民

  • 三国:真正的虎将只有三个半,1个成虎,2个成神成圣,半个成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最著名的八大名将,三国真正厉害的虎将,三国中死得最冤的8大名将

    三国演义在正史三国的基础之上,虚构杜撰一些内容,用其艺术的手法来完成这部伟大的著作。演义中,常有“五虎将”的说法,乃关羽、张飞、马超、赵云与黄忠。其五虎将为蜀汉势力的建设立下灼灼功绩。然而在正史中,却并无此说法。笔者今天来谈谈正史中的“虎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虎将”只有这三个,不对……三个半。三个

  • “烛影斧声”事件推演,赵光义如何通过三步走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光义文治武功,赵光义为什么叫车神,赵光义小周后第一次见面

    著名的“烛影斧声”事件,过程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再赘述了。笔者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也就是当时的局势,赵光义大权在握,只等继位。那么,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权利的顶峰的。第一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武将文臣,最亲近的助手赵光义和赵普策划了陈桥兵变,他们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赵光义封殿前都虞候,赵普任谏议大夫。赵

  • 鲁肃少年时便有侠义之风,给孙权的“榻上策”为其指明战略方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少年豪杰,侠士之风鲁肃是临淮东城人氏,生于熹平元年(172年)。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死了,由祖母抚养长大。虽有幼年丧父之痛,鲁家仍富甲地方,史书称“家富于财”。长大成人后,鲁肃一表人才,“体貌魁奇”,他深受时代精神影响,“有壮节”、“好为奇计”。时值天下动荡,乱世将至,鲁肃知道在乱世一定要有生存的本

  • 赵匡胤迁都洛阳,群臣反对,悲愤做出一预言,百年后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有着恢复汉唐疆域雄心的赵匡胤一直想迁都洛阳,却始终被群臣所反对。面对反对的群臣,悲愤的赵匡胤当着满朝文武说出了一个大胆的预言,结果没想到,在宋朝建国百年之后应验。那么赵匡胤究竟说了什么预言? 定都开封 宋朝一直都自认为是汉唐的传承者,是三皇五帝一脉延续下来的正统唯一合法继承者。在建国之初,赵宋就打算

  • 魏延明显的性格缺陷无法拯救蜀汉,反而会加速蜀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些野史称,在明朝末期,当李自成的闯军包围北京城时,皇宫内的许多宦官出城投降;其中一个就这么感慨:“魏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这也许是所能看到的、最离谱的替魏忠贤洗白的说辞。魏忠贤带给明朝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就如同对一个本就百病缠身的肌体再下一剂毒药、让其彻底失去了自我运行的能力,难道因为当时的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