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纸上谈兵将军”赵括新见解(一)

关于“纸上谈兵将军”赵括新见解(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30 更新时间:2024/2/12 7:57:49

大多数人认为成王败寇,失败者没有发言权。赵括成功了的话会荣载史册,但既然失败了,就要背负起这个责任,为四十多万赵军亡魂负责。

要想弄清楚历史的真相已然不可能了,因为史书关于赵括的记载太少了,而且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其他六国的所有史实资料全部被搬入咸阳,而后被楚霸王项羽付之一炬了,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赵括带领的长平军团失败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赵括是不是真的只会纸上谈兵,他的军事能力真的这么弱吗?他是否被人们误解了两千多年?

想要弄清楚,要先了解这场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歼灭战——“长平之战”。

[var1]

我们可以试着带这六个方面的问题阅读下文:一、赵国当时是否有最优解,换除了廉颇和赵括之外的其他人,能否既守住上党郡又能保存赵军主力(或者击退秦军)。二、赵括的主动出击是盲目的吗?是战略失误吗?三、如果一直坚持廉颇的守法到底可行不可行?能不能把秦军耗到退军?四、赵孝成王用赵括为将只是听信秦国间谍这么简单吗?五、秦赵交战这么久,其它五国为何隔岸观火,既不攻打赵国趁火打劫,也不联合起来一起对抗秦国阻止它继续扩张。六、赵国当时不接受上党郡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

我将从历史背景、战役过程、军事实力、国力对比、将领统帅水平这几方面一一分析长平之战。

历 史 背 景

首先把长平之战的时间往前推进30年也就是从公元前289年开始,为什么选这一年?我认为这一年秦国开始了它全面东征六国的步伐(预热阶段)。公元前293-公元前273,分别发生了三场大规模战斗,分别是伊阙之战(白起击杀魏韩联军24万)、鄢郢之战(白起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击杀军民数十万,秦国获得大片土地)、华阳之战(白起击杀魏赵连军15万人)。这三场战役秦国全部获胜,极大的削弱了魏、韩、楚、赵四国。后期魏韩楚三国长平之战没有介入和这三战有一定关系(其他因素后面会说),而齐国为什么没有参与呢?公元前284年齐国因为齐威王好战吞并宋国,引起五国讨伐,几乎被灭国,元气还未回复。

再来说韩国,韩国是秦国东出的一大障碍,秦国要出兵的话必定要借道韩国。在奉行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之后,在公元前263秦国出兵北路军队攻打太行,使韩国上党军队无法南下,南路军队攻打荥阳,韩国都城军队无法北上,之后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前夕,秦国又派白起对韩国发动了进攻,一举夺下了野王将韩国上党郡和韩国一分为二,上党郡成了一块飞地。

韩王非常惊恐,立马派使者前往秦国求和,愿意献上上党郡求秦国罢兵。但是上党郡的两任太守都不愿意归顺秦国,第二任太守冯亭誓死守卫上党郡,遂决定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国得到上党郡既能粉碎秦国的企图,又能把赵国拉到韩国战车上,简直一石二鸟啊。

赵孝成王见到冯亭派来的使者之后,立马召集群臣商议。平阳君赵豹认为接受上党郡的弊大于利,接受了上党郡等于直接同秦国宣战,还是隔岸观火比较好。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则认为应该接受,上党郡有17座城池,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获得,而且秦军并非不可战胜,富贵险中求值得一试,最后赵孝成王采纳了赵胜和赵禹的建议,接受了上党郡,同时派廉颇领兵协同冯亭防守上党郡。此乃长平之战的导火索,长平之战由此爆发!

有人认为赵国当时不接收上党郡的话,其实秦国也不会继续攻击赵国,长平之战是因为赵孝成王贪图上党郡的土地而引起的。上党郡的地理位置其实对秦赵两国来说都非常的重要,秦国一旦占据上党郡,则可以俯瞰赵国国都邯郸,进可攻退可守,使赵国非常被动(邯郸保卫战其实就是秦国得到上党郡的结果);但是赵国占领上党郡之后秦国也非常难受,不但前面的努力白费给赵国做了嫁衣,而且赵国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对秦国的河西地区发动攻击,秦国只能被动防守。谁占领了上党郡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谁赢了长平之战,谁就大概率一统天下。所以赵国接受上党郡其实是赵国君臣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个无解,秦赵两国赌上国运的一战早晚会来。

上党郡对于秦赵两国这么重要,秦国统一的步伐是要被打断呢,还是赵国痴心妄想呢?请继续关注下一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姜子牙的玄孙:身为齐国第五任国君,为何却被活活煮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被烹杀的这位齐国国君是齐哀公,名叫不辰。话说周武王伐纣后,分封诸侯,作为灭商兴周的功臣,姜子牙最先受封,成为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姜子牙死后,他的儿子齐丁公继位,在齐丁公之后是齐乙公,齐乙公死后是齐癸公,而齐哀公正是齐癸公的儿子,换言之,齐哀公是姜子牙的嫡系玄孙。作为东方的大国,齐国雄踞东方,谁敢烹杀齐

  • 春秋时期风光无限的齐国,是怎么被五国打到只剩下两座城池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时期,巅峰时期的齐国风光无限,却最终因为骄傲自满,在一瞬之间被打的几乎“国破家亡”,成了战国时期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在这场战争之中,燕国国君和将领的所作所为,称得上一声“高明”。 1.缘起 之前燕国曾因为“王位继承”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内乱。齐国瞅准机会,趁机讨伐燕国,不仅在燕国的境

  • 山东惊现3000年前古城,城中巨大祭坛保持完整,疑似姜子牙封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古城初现说起南水北调工程,大家肯定并不陌生,这项国家级的庞大工程,在我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你们知道吗,就在南水北调东线的山东段建设工程中,却发生了一件谁都意想不到的意外!这个意外迫使这项国家耗资3000亿的计划被紧急叫停。不仅如此,当地的领导班子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找来了全省最顶尖的各路考古学家

  • 姜子牙降服玉石琵琶精后,为何要扒她衣服,目的性太强,太有心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姜子牙看穿琵琶精,姜子牙电影,姜子牙媳妇图片

    有一天,一只长着熊头人身的道人在昆仑山的通天大道上行走。这个熊头道人一步一跪拜,十分虔诚。过了很久,道人终于到了昆仑山顶峰,看见一座恢弘大气的宫殿,这就是玉虚宫,这时,一个小小的孩童突然出现,引着他走向玉虚宫。到了元始天尊床前,元始天尊一看他是个熊,就很不在意的让他回去吧,但是道人被元始天尊的威严折

  • 看《姜子牙》,学知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周姜子牙简介,姜子牙为何投奔西周,周朝对姜子牙的评价

    创造性地用分封制管理周朝,那些大牛、大牛的亲戚、大牛的功臣们,可以在周朝喜提土地一块,成为诸侯国。他们自行管理,自负盈亏,很像是周朝的子公司。[var1]各诸侯国的老大,又被分为“公侯伯子男”五档爵位。能分到公的,都是天子重臣,如周公、召公这种大佬;能分到侯的,很多是皇亲国戚和功臣,如鲁侯这种小号大

  • 洪荒传说:姜子牙为什么封蚩尤为兵主?或与他的炎帝血脉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真实的历史中,姜子牙或许真的封过神,那就是《史记》中曾经记载过的齐地八神。根据史料记载,齐地八神分别是天、地、兵三主,还有阴主、阳主、日主、月主、四时主,共计八位神灵。但是,这一些称号仅仅是具体职位而已,至于他们的名字姓甚名谁,早在汉朝时期,就被人们给遗忘了。唯一载入史册的只有兵主——蚩尤。主要还

  • 春秋战国时期,姜子牙的封国,怎么就这么容易被臣子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田氏家族算是在齐国一脉相承了,历代田家掌舵人都不缺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的大政治家,无论是从大的战略布局还是到小的安排上,田家都可以做到很顺风顺水。并且审时度势趁着齐国内乱将自己的势力搞了上去,并通过数次政治的“投机倒把”行为使得田家很快在齐国站稳了脚跟,并且得到发展。从一个异性小家族发展到与齐国贵族

  • 周文王背了姜子牙800步,周朝天下800年,周文王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姜子牙的故事有很多,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特别是明代有一个叫做许仲琳的人写了一本叫做《封神榜》的书之后,在这本神魔小说的渲染下,关于周朝和姜子牙的故事显得愈发传奇。周朝是在推翻了商朝之后建立的,当时姜子牙还不是周朝的丞相,而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他原名叫做姜尚,祖上是贵族,但是到了他那一代早就

  • 《山海经》是真的吗?清朝民间发现姜子牙坐骑四不像,全国仅剩120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姜子牙约在公元前1156年出生,他的先祖曾做四岳之官,然而到了姜尚这一带,已经家道中落的十分厉害了,年轻的时候,姜尚做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楼经营过生意,总之能做的都尝试过,然而他并不是这块料,所经营的生意都失败了,最后只能像普通人一样娶一个乡野的妇人为妻,不过在这期间,他人穷志不穷

  •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公元前293年,白起在好友丞相魏冉推荐下,带兵攻打打韩、魏,依阙之战斩杀了韩国和魏国二十四万人。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var1]公元前282年楚王任用张仪合纵伐秦。前281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前2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