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汉朝历史之:汉武帝与神秘的蛊术

揭秘汉朝历史之:汉武帝与神秘的蛊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91 更新时间:2024/2/12 5:04:54

揭秘汉朝历史之:汉武帝与神秘的蛊术,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史书中,记载着一种神秘的巫术,它不但以其诡异,血腥和残酷的面目出现,有的时候更是影响了朝局,成为其时的统治者讳莫如深的东西。而在民间,关于它的传说更是数不胜数,老百姓们也是谈之色变。

这种巫术就是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蛊术。“蛊”这个汉字的繁体字字型为上下结构,上面三个“虫”,下面一个“皿”字,是一个象形字,意为多种虫子存于同一器皿中。《左传·昭公元年》中有“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的文字,是历史典籍中有关蛊术最早的记载。

最初,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后来,谷物腐败后所生的飞蛾以及其他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进而被夺去生命,因此又将蛊称为蛊毒。先秦时期、蛊虫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虫,而后经过蛊毒迷信的发展,又衍生出造蛊害人的观念,根据考证,战国时代的中原地区已有人使用和传授造蛊害人的方法。

盅术的神秘力量引发了当朝统治者的重视,在迷信神鬼的封建时代,这种术法是被严禁和管制的。历史上也发生过不止一起因蛊术引发的宫廷祸乱,最著名的莫过于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乱。

汉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长安汉宫接连发生震动天下的木偶巫蛊案,这些事情是由一个名叫朱安世的游侠引起的,案件甚至牵连到朝中的宰相公孙贺父子。公孙贺当时在朝为相,很得武帝信任,他的儿子公孙敬声也官至太仆,父子二人权倾朝野。但公孙敬声有贪贿之性,私自挪用了一千九百多万钱的军费,因而被关进长安诏狱。

当时另有一件要案的主犯朱安世在逃,汉武帝下令必须逮捕到案。公孙贺爱子心切,向汉武帝保证由他将朱安世逮捕归案,但必须释放公孙敬声。汉武帝应允了此事,但这却触怒了朱安世。他归案后,反向汉武帝诬告公孙敬声和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通奸以及公孙敬声在庙里行法诅咒汉武帝早死,并在汉武帝经常经过的道路上埋木偶为巫蛊。这些事情都是莫须有的,但当时正值汉武帝晚年,对于死亡的恐惧是他的一块心病,他信以为真,便将公孙贺父子和阳石公主都杀了。

第二件巫蛊案,是由汉武帝的一个近臣江充引起的。江充在朝担任治安和警卫工作,很得汉武帝信任。随着他权力的扩大,逐渐变得骄纵起来,连太子也不放在眼里,因而得罪了太子刘据。两人的矛盾一天天大了起来,江充顾虑刘据有朝一日继位会对自己不利,此时又恰巧出了公孙贺父子巫蛊一案,他便借这个机会,推说宫中蛊气很重,影响汉武帝的生命安全。汉武帝再次信以为真,把这件事情交给江充处理。于是,江充伪造罪证,谎称在太子刘据宫中的地道里掘出一对木偶巫蛊,借此诬控太子加害汉武帝,促汉武帝早点死去。刘据为了自保,将江充杀死后出走,江充在宫中的党羽又伪称太子造反,杀死江充后他逃。汉武帝大怒,派兵追捕太子,逼得刘据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最后自尽身亡。

由此可见,封建社会的人们对于蛊毒的恐惧,可以说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随后历朝历代,凡涉及以蛊术伤人、作祟的案子,官府都是重判。汉代的律法规定:放蛊人及教令者,弃市;唐朝律法“造畜蛊毒”的条文里也有:造畜蛊毒(谓造合成蛊,堪以害人者)及教令者,绞;明律、清律也有惩罚蛊毒毒杀人者的律文:置造、藏畜蛊毒,堪以杀人及教令造畜者,斩。

但即使是这样,蛊毒也随着朝代的变迁和古人的迁徙逐渐向蛮荒之地流传,现今中国的湖南湘中、湘西古梅山地区和云南、四川南部、广西、广东一部分地区是蛊毒传说最多的地方,其中尤其以湖南苗族聚居地为最,结合当地的一些禁忌和惯例,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特的巫术……

标签: 历史古代汉朝

更多文章

  • 汉武帝连陈阿娇和卫子夫都能放弃 汉武帝为何对李夫人始终如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刘彻,李夫人

    还不了解:刘彻和李夫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彻为何厌弃陈阿娇和卫子夫,而始终喜欢李夫人,其实是政治问题。汉武帝一生有多个女人,无论是陈阿娇,还是卫子夫,都曾经被汉武帝无限宠爱。对陈阿娇,他曾说要修一座金屋来给她住,比现在土豪们说要买一套别墅给女票住,可气派多了。对于卫

  • 比霍去病还牛的名将,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比霍去病还牛的名将,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霍去病,笔者年幼时听到这个名字觉得很特别,难道他自己很容易生病?又或者他的家人爱生病吗?为什么会叫去病呢?后来才知道,他“去病”的这个名字是汉武帝赐的,当然这里面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今天不多做赘述。说起霍去病就不得不提他民族英雄的事迹

  • 乾隆皇帝最宠爱的五位后妃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乾隆皇帝最宠爱的五位后妃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近几年,清宫剧非常火爆,几乎每播出一部都能获得极高的收视率。无论是以前的《还珠格格》,还是近几年的《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乾隆和后妃们的故事,人们总是百看不厌。在历史上,乾隆也是一位风流的皇帝,他一生共有41位后妃,那么他

  • 霍去病为什么不给士兵吃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霍去病为什么不给士兵吃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纵观我国悠久历史,有不少名门将相一直被后人称赞,而霍去病,就是其中一位。大家都知道,霍去病是年少成才,虽然只在人间停留了短短的二十四载,但是他留下了许多传奇、引用的故事。提起汉朝,没有人能绕过霍去病。17岁便能一战封侯,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能

  •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明的?李明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李明,唐朝

    李明(?~682年),字为公,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书法家,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子,母为杨妃。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授曹州刺史,册封曹王, 实封1000户。唐高宗即位,外放治理梁州、虢州、蔡州、苏州,出继巢王李元吉。永隆元年(680

  • 汉朝十大名将之一:窦宪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朝十大名将之一:窦宪最后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窦宪: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对于功比卫青及霍去病的窦宪,今天的人们了解得实在是少之又少,我作为一个喜欢历史及诗词的普通爱好者,知道他的也仅有两件事,一是“勒石燕然”,此乃不世之功;二是词牌《沁园春》是由他而起,但却是件声名狼籍的丑

  • 刘弗陵作为汉朝的皇帝 刘弗陵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汉朝,刘弗陵

    还不了解:汉朝刘弗陵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昭帝刘弗陵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何存在感那么低?说到西汉的历代皇帝,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汉武帝,然后就是草根翻身做皇帝的第一人:汉高祖刘邦。如果再让大家更深入的想一下,或许还有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汉景

  • “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安史之乱”是唐朝中期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叛乱,发动这次叛乱的是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突厥人与西域胡人的后代,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仍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做了镇守边地的高级将领。特别是安禄山,他是个很会察言观色的人,使

  • 汉末三国的入仕的途径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世家大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世家大族,汉朝

    东汉时期选士唯论族姓阀阅,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两汉实行察举制,入仕的途径是举孝廉、茂才,这项制度虽然在起初能够发掘品德高尚的人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就形成了“官官相护”的局面。士族之间相互推举、联姻,士族阶级就此形成,一些世家

  •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完全不同?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安史之乱期间,唐朝廷在平叛的同时,内部的人事斗争、政治博弈一刻也没落下,甚至还越发的复杂、尖锐。其中,为了遏制武将权力在战争中的膨胀,引发的矛盾尤其突出。作为战功赫赫、力挽狂澜的两大顶梁柱,郭子仪、李光弼面对了类似的困境,但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