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安七子是谁?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

建安七子是谁?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49 更新时间:2024/1/19 5:43:13

建安七子是东汉未年建安年间(196年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在文学上有一定影响的,其中建安七子在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并且建安七子与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被视作汉朝末年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那么建安七子是谁?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怎么记忆?

建安七子是谁?

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建安七子的称号,是要从曹丕的《典论·论文》说起:“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1、建安七子:王粲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王粲善属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

2、建安七子:徐干

徐干(170年-217年),字伟长,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镇会泉庄)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识。曹操平定北方后,担任司空(曹操)军谋祭酒掾属,转任五官中郎将(曹丕)文学掾。代表作有《中论》、《答刘桢》、《玄猿赋》。

3、建安七子:阮瑀

阮瑀(约165-212) ,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阮瑀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后徙为丞相仓曹掾属。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阮瑀的音乐修养颇高,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皆是当时名人,位列“竹林七贤”,妙于音律。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4、建安七子:应玚

应玚(?-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应玚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与其弟应璩齐名。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5、建安七子: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6、建安七子:陈琳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一说盐城盐都区大纵湖)人。汉末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曾任大将军何进主簿,后追随曹操,官至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7、建安七子:刘桢

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刘桢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刘桢代表作品有《鲁都赋》、《黎山阳赋》、《遂志赋》、《瓜赋》、《大署赋》、《清虑赋》、《公宴诗》等。

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

很多人抱怨建安七子人物太多,记不住人名,其实只要你掌握了记忆的口诀,记住建安七子只是一盏茶的功夫。

1、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方法一

我们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各取其中一个字采用谐音法组成一句话来记忆。如下:笼(融)里(琳)插(粲)杆(干),鱼(瑀)羊(玚)溜(刘)。

2、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方法二

空(孔融)城(陈琳)王(王粲)需(徐干)软(阮瑀)硬(应玚)瘤(刘桢)。

3、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方法三

我们在记忆建安七子的时候也可以用故事来记忆,下面就将孔融让梨的故事重新编写一下。如下:有一天恐龙(孔融)从树林(陈琳)里捡到三颗梨,开心地拿回家做为晚餐(王粲)。

路上遇到了一位长着胡须(徐)的杆子向他问路,恐龙给长着胡须的长杆指明了方向还送给他一颗大梨。杆子回赠它一块软玉(阮瑀),软玉里面有一只老鹰抓着一头小羊(应玚)。恐龙推辞不过,于是把软玉放在一颗柳树下磨成了针(刘桢)。

建安七子的文学贡献?

建安七子在诗歌方面是有一定的贡献的,他们主要是以五言诗为主,这个五言诗是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而“七子”所作的五言是非常优秀的,比如徐干的《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得细腻深厚。另外他们也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的赋大部分都是选用日常化的东西,反映了更多社会现实,直接描写政治事件,其抒情的色彩也是非常浓厚的。

除了诗歌,辞赋外,在散文上也有一定的突出,比如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其共同的有点就是“文以气为主”。

建安七子在文学史上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的,他们在创作上是各有各的特色的,比如孔融比较擅长奏议散文,作品上体现高妙;然后王粲诗、赋、散文的抒情性是比较强的;刘桢就更加擅长诗歌方面,其气势比较高峻;陈琳、阮瑀是以发表书记闻名的,不过在诗歌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创作上不一样外,他们的风格也是有一定差异的,比如陈琳的风格是刚劲有力的,阮瑀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玚亦能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

更多文章

  • 孙登不死吴国有没有机会改写历史?孙登治国之才不输曹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孙登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继承了孙权很多优点,自幼就受到孙权的宠爱。自从孙权称帝后就立孙登为皇太子,只可惜天妒英才,孙登年仅33岁便早逝,让孙权痛苦不已。此后吴国内部又发生两宫之争,孙权下令废孙和,赐死孙霸,因为立嗣不利导致吴国此后逐渐走向下坡路。如果孙登不死,吴国说不定还有可能改写历史,孙登有治国的才能而

  • 梁武帝皇后郗徽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她在萧衍差点不敢娶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萧衍,郗徽,梁武帝

    郗徽是梁武帝萧衍的结发妻子,嫁给萧衍后给她生了三位女儿。郗徽从小就喜欢读史传,而且善于写隶书,李昱和萧缅都曾想娶郗徽为妃,但都被郗徽的父亲给拒接了。直到郗父看上了萧衍,这才答应两人结为夫妇。不过郗徽性格比较强势,萧衍当上皇帝后还曾担心郗徽的威严,所以不敢娶妾,这在历史上也是比较少有的情况。那郗徽究竟

  • 商鞅师承什么流派?商鞅的老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商鞅,商鞅的老师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改革家、思想家,秦国正是因为实行商鞅变法才逐渐强盛起来。很多人好奇,商鞅的老师是谁,他又是师承哪个流派的呢?其实商鞅师承法家,他是当时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还是卫国国君后代,据说李悝、吴起对商鞅的影响很大。商鞅原本是公叔痤推荐给魏惠王的人才,可惜魏惠王并没有重视商鞅,此后他才来到秦国

  • 锄麑怎么读?锄麑事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锄麑,锄麑怎么读

    锄麑是春秋晋国人,这两个字读作chúní。锄麑的职业在当时非常特殊,是一名专业刺客,也被很多人视为刺客的鼻祖。当时晋灵公对赵盾已经起了杀心,便派出锄麑刺杀赵盾。只不过锄麑发现赵盾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忠臣,如果刺杀忠臣他将良心不安,但不完成任务则是对晋灵公的不忠。所以锄麑便陷入

  • 萧规曹随什么意思?曹参为何留下萧规曹随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曹参,萧规曹随

    曹参是汉朝开国功臣,也是汉朝第二位相国,人称“曹相国”。不过历史上对于曹参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也是因为曹参留下了一个“萧规曹随”的说法。汉朝建立初期,全国百姓在经历长时间的战乱以后,终于可以休养生息,回到一个正常的生活秩序中。所以初代相国萧何顺应民意,

  • 齐国名将匡章实力如何?匡章攻秦时白起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匡章,白起

    匡章是战国时期齐国名将,人称章子。如果大家有看过《大秦帝国之纵横》应该会对这个人有印象。实际上匡章的军事才能非常出众,他曾率领齐军在垂沙之战中击败楚国,后来又攻破函谷关逼秦国求和,这两次战役都体现出了匡章强大的统兵能力。不过有人好奇,匡章在攻打函谷关时秦国名将白起在哪?为什么他没能阻挡匡章的进攻呢?

  • 历史上真正的包拯是怎样的?与传说中的包拯有哪些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包拯

    在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清官估计就是包青天莫属了,包青天的原名叫做包拯,传说他从小就没有父母,是跟着兄嫂一起长大的。包拯皮肤非常的黑,就像古代的锅底一样黑,而且脑门子上还长着一个月牙,外人还起了个外号叫做“包黑子”。包拯做官是不委权贵,惩治贪官,为来百姓做实事,为老百姓做主。而

  • 陶渊明为何不想当官,只想归隐田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陶渊明是东晋至南朝宋初期的著名诗人,我们在课本上肯定都学过陶渊明的诗。很多人不理解陶渊明为什么向往田园生活,不喜欢当官,他最后一次出仕实在彭泽当县令,但仅仅任职80多天后便离职了。古人一般都把出仕当做自己能够出人头地的一大途径,为什么陶渊明反而不屑于当官呢?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一生最高的成就便

  • 窦建德是一个怎样的人?窦建德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窦建德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据说窦建德是东汉名臣窦融的后代。窦建德在河北、山东等地起义后,和隋唐军队之间的战争长达12年之久。不过隋炀帝的暴政能被推翻,窦建德也是功不可没。他虽然带领义军获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因为缺乏远见,还是犯下一些错误,导致最后战败而亡。很多人还不太了解窦建德的为人,下面就为大家

  • 管仲为何被称为“圣人之师”?看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五霸之首,齐国国力也一度达到鼎盛。管仲开辟了法家的先驱,更是被誉为“圣人之师”。不过这个“圣人”恐怕和儒家倡导的圣人含义是格格不入的,孔子就曾评价管仲“管仲之器小哉&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