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当初投降蜀汉是不得已而为之 姜维为何还对蜀汉忠心耿耿的

姜维当初投降蜀汉是不得已而为之 姜维为何还对蜀汉忠心耿耿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96 更新时间:2024/1/21 16:20:53

还不了解:姜维和蜀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姜维不得已而降蜀,为何在后来三十多年岁月里,会誓死效忠蜀汉?

姜维当年“不得已”而降蜀,结果却对蜀汉忠心耿耿,根本没想过回归魏国的怀抱,这里面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

姜维

说起姜维,很多人都会说他是穷兵黩武者,若是他不坚持北伐,让蜀汉休养生息,估计蜀汉不会这么快灭亡。这是网络中许多人的观点,但是本文对此却并不认同,本文认为,姜维乃是真正有理想的人,而且是最后一个忠于汉室之人,姜维死,大汉亡!

姜维北伐虽有穷兵黩武之嫌,但是身处蜀汉那种局势,如果不一直保持对外作战,不保持着大家的斗志,那堕落的速度,将会是非常快的。纵观华夏历史,凡是割据蜀地的势力,有几个落得了好的下场?川蜀之地太养人了,生活太安逸了,一旦放下斗志,基本就没啥前途了。

说回姜维身为魏将,却为何对蜀汉忠心耿耿,执意攻打自己的“母国”魏国?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姜维忠心汉室

姜维投降时,虽然是魏国将领的身份,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姜维出生时,还是汉家天下!姜维出生于公元202年,也就是建安七年,当时的天下还是汉家天下,曹魏还没有建立,所以说姜维从小长大,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汉室子民的身份,所以姜维天然对汉室有亲近感。后来曹丕篡汉,建立曹魏,虽然姜维的身份变成了魏国子民,但是他骨子里的汉室认同仍然没有改变!

蜀汉,这是我们后世人的叫法,在当时,蜀汉的国号就是“汉”,他们就是大汉遗民,代表着最后一块汉土,只不过我们现在为了区分西汉、东汉,所以将刘备的汉室改称为蜀汉。在当年的百姓心中,东汉这个汉室已经被曹丕灭了,只有蜀汉这个汉室了,所以说姜维其实对蜀汉并没有非常大的敌意,尤其是当他加入蜀汉集团后,更是真正的恢复了汉室子民的身份!

蜀汉集团的人,都以汉室子民自居,诸葛亮北伐,打出的口号也是匡扶汉室,所以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姜维越发认可自己汉人的身份了,彻底和曹魏划清了界限,在姜维看来,曹魏是反叛者。也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姜维走到了蜀汉的最后一刻!

当时姜维还在剑阁拼命抵挡钟会的进攻,但是刘禅却出乎意料地投降了,按理说,连皇帝都投降了,姜维也应该放下了,毕竟他也算是尽忠了。但是姜维却并没有放弃,即便魏国军队已经杀入了蜀汉,刘禅已经投降,姜维仍然在想着复国,想着匡扶汉室。

《华阳国志》: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即便是皇帝都投降了,即便是到了最后一刻,姜维仍然不愿意投降,仍然想的是光复汉室,足见其对汉室是多么的忠心!遗憾的是,姜维虽有忠勇之心,奈何大势不可逆,最终姜维光复汉室的计划失败,惨遭诛杀,不过在临死前,姜维也带走了钟会和邓艾这两员敌将,算是最后的为国尽忠吧!

二、姜维在魏国受打压,没前途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姜维之所以投靠诸葛亮,乃是被诸葛亮给逼得走投无路了。当时诸葛亮散布谣言,说姜维投降了蜀汉,搞得姜维里外不是人,只能无可奈何投降。但事实上,姜维在魏国内部本来就是受到打压的,他并不受重用,没啥前途,相比较而言,其实姜维投降诸葛亮的前途更大!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当时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跟着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结果诸葛亮出兵陇右的消息传来,太守马遵怀疑姜维等人有异心,直接和郭淮连夜逃到了上邽,令人非常震惊!

《三国志》: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

我们就看天水太守马遵的这个做法,其实就非常能体会到姜维当时的处境了,虽然姜维乃是魏将,但是他根本不受太守的重用,甚至受到太守的猜忌,这就令人非常疑惑了,既然太守猜忌姜维,又为何要把姜维带着身边一起巡视各地呢?难不成他俩有私怨?事实上,我们通过后文分析,这个太守和姜维应该是没有私怨的,他们之所以如此猜忌姜维,乃是因为魏国朝堂中人对雍凉之人的天然偏见!

雍凉地区,长期都是军阀割据,比如马超韩遂,这令曹魏众人非常厌恶,所以曹魏众人普遍认为雍凉的本地人不值得信任,平时只是利用他们干事而已。既然曹魏众人不信任雍凉本地人,那么像姜维这种本地成长起来的人才,肯定就得不到重用。平日里还好,大家一片和气,魏国众人不一定会表露出来对姜维等人的不满,但是当诸葛亮打过来时,情况就不同了。太守马遵和郭淮扔下众人自己跑了,这本身就是对姜维等人的侮辱了,如此不信任姜维,算怎么回事?

《三国志》: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

姜维等人发现太守抛下他们跑了,还以为太守怕死,于是又去追随太守,结果太守直接紧闭城门,不准姜维进入,这就太过分了。但凡是个正常人,应该都能感受到这份侮辱,然而姜维还是忍了,转头去了冀城,结果冀城也不让姜维进去,这一下把就把姜维给逼入了绝境!

曹魏众人摆明了将姜维他们看做是叛军,而诸葛亮的军队就在不远处了,现在姜维他们腹背受敌,若是不早做决断,势必损失惨重,经过权衡,姜维选择了向诸葛亮投降,归顺了蜀汉!

《三国志》: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於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

梳理完姜维投降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姜维完全就是被太守马遵给逼到诸葛亮这边去的!但凡马遵给姜维一点点信任,给姜维一条活路,姜维也是不会轻易投降的。从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出曹魏众人对凉州本地人的歧视,他们根本不信任凉州本地人,在他们的手下,姜维不可能有发展前途!一个不信任你的人,根本不可能提拔你,所以说跟着曹魏,姜维一辈子也就那样了,可是跟着诸葛亮,跟着蜀汉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诸葛亮对姜维非常信任,赋予了姜维非常大的权力,姜维乃是魏国降将,结果诸葛亮并没有怀疑猜忌他,就这份信任,其实就远超姜维在曹魏的待遇了!

人生在世,除了吃喝玩乐,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抱负的,虽不说一定要建功立业,但至少要有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吧,证明自己的价值吧。很显然,在曹魏姜维会受到打压,没有前途。而在蜀汉,姜维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只要姜维不傻,肯定会选择蜀汉啊!

三、刘禅对姜维的信任

在很多人心目中,姜维是诸葛亮的得意门生,是诸葛亮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但事实上,姜维在加入蜀汉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小将,算不上是一军主帅,真正将他提拔到大将军这个位置的人,乃是刘禅,真正对他鼎力支持,让他放心北伐之人,乃是刘禅!

我们很多人都了解,姜维北伐,虽有大胜,但也有大败,他的北伐成绩是比不上诸葛亮的。而当姜维北伐的后期,其实蜀汉内部的反对声音是很大的,不少人甚至弹劾姜维穷兵黩武,然而最终姜维的北伐仍然得以实施,这里面的最大原因,其实就是姜维得到了刘禅的支持!从刘禅和姜维的相处来看,他非常信任姜维,全力支持姜维!

费祎之死,其实和姜维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费祎就是死在了魏国降将郭循,而这个郭循乃是姜维俘虏带到蜀汉的,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姜维和费祎之死有关了,至少姜维也要负有次要责任!然而这件事丝毫没有影响到姜维的地位,刘禅对他仍然是宠幸如故。姜维北伐打了大败仗,众人都弹劾姜维,于是刘禅把姜维贬职,但是却没有剥夺姜维的兵权,而且不久之后又找了个机会让姜维官复原职,足见刘禅是多么的信任姜维。

大家都说刘禅最宠幸黄皓,但我们就姜维的履历来看,就他的行事作风来看,他能够在蜀汉如此顺利,其实都少不了刘禅的支持!所以说,其实刘禅最宠幸之人乃是姜维,或者说姜维和黄皓,乃是刘禅的左膀右臂,一个负责对外,一个负责对内!

生活中有一句俗语叫作“士为知己者死”,刘禅提拔重用姜维,支持姜维的理想,支持姜维的北伐,对姜维赋予最大的信任,这令人非常感动!不说姜维,就是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人,要是能遇到一个这么照顾、提拔、信任自己的领导,怎么可能不全力以赴,为领导分忧呢?

结语

综合来看,姜维之所以誓死效忠蜀汉,执意北伐进攻曹魏,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一是姜维忠心于汉室,二是姜维在曹魏遭到排挤打压,没有前途,三是诸葛亮刘禅对姜维非常信任,给了姜维充足的发挥空间!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华阳国志》)

标签: 历史姜维三国

更多文章

  • 王莽建立新朝长达十几年 新朝算是一个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王莽,新朝

    还不了解:王莽和新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王莽建立新政十几年,为什么不能算一个朝代?一般来说,史学家将王莽建立的新朝称为新莽时期,而不作为一个朝代的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新莽政权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很尴尬的。大家如果看历史朝代表可以发现,新莽处于两汉之间,并且两汉是属

  • 汉末三国时期,汉室宗亲都占据哪些地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汉室宗亲,汉朝

    自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后,开启了刘氏皇族四百余年的江山,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提起汉末三国的皇室宗亲,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刘备“刘皇叔”。其实在汉末刘备未崛起之前,有五位皇室宗亲担任刺史、州牧,然而尽管如此他们却无力回天,没能拯救大汉王朝。1、刘焉——益州刘焉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

  • 历史上孝诚仁皇后是什么人?她与康熙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孝诚仁皇后,清朝

    孝诚仁皇后,是“千古明君”康熙帝的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们常说皇帝坐拥三千佳丽,是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可是皇上也有皇上的烦恼,他拥有这么多妃子,也不过是他维持国家稳定的手段之一,偌大的后宫,真正的知心人又能有谁?这样的问题,即使是贵

  • 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做皇帝 孙权为何无视传位的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孙权,三国

    对孙权称帝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为皇帝,为何无视孙策?看过三国的朋友都了解,江东政权其实是孙策打下来的。公元194年已经天下大乱,孙策了解袁术有称帝的想法,随即把当初从洛阳得到的传国玉玺献给袁术,换来了孙坚的旧部和一些兵马粮草,带着这支部队征讨江东。

  • 白起带兵打仗了30多年 最后为什么会被秦王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秦国,白起

    还不了解:秦国和白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白起为大秦,忠心耿耿了30年,却惨遭秦王赐死,这是为什么?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武将豪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起战国的武将,我想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人。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

  • 豫妃博尔济吉特氏是如何进入乾隆后宫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豫妃,清朝

    乾隆帝的后宫中有这样一位神秘人物,在影视剧中的她总是给人一种很不着调的印象,她就是豫妃。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自古以来,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可谓是享尽了齐人之福。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皇帝们一般都会为了维持前朝的关系才迎娶这么多的女子入宫,对于她们并没有

  • 历史上刘岱兄弟是什么出身?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刘岱,汉朝

    刘岱,字公山,东汉末年兖州刺史,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末三国是一个大乱世,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董卓之乱时,天下州郡豪杰并起,不知道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军阀。然而经过多年兼并混战,最终只剩下曹、孙、刘三家。今天咱们聊聊被刘岱、刘繇兄弟,作为声名远播

  • 汉朝时期刘邦分封的异姓王都是哪些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刘邦,汉朝

    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象棋上有一个分界线,楚河和汉界,这其中便蕴含了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故事。秦朝末年,秦始皇的暴政统治加上秦二世的荒唐,使得百姓无法生存,最终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起义。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很多英雄豪杰涌现了出来,不过最后灭

  • 有哪些与李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李峤,唐朝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

  • 代善在努尔哈赤死后为何不继承皇位?有何顾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代善,清朝

    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也是后来共同参政的四大贝勒之首。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作为大清开国君主的努尔哈赤,他的一生传奇和充满谜团,而最大的谜团,就是他究竟想让谁继承自己的君王位置?根据史学家推测,努尔哈赤无论传位给谁,绝不会传位给皇太极,那么皇太极究竟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