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哪些与魏元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魏元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70 更新时间:2024/1/17 1:48:58

魏元忠(?~707年),原名魏真宰,字元忠,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 。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为太学生,学习兵法,累拜殿中侍御史。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度出任宰相,兼具政治和军事才能,从定徐敬业的扬州叛乱, 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了积极作用,是唐代宰相之中颇有作为的一位。武则天晚年时,受张昌宗、张易之陷害,贬为高要县尉。唐中宗复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令、光禄大夫,封齐国公随波逐流,不再直言进谏。牵涉太子李重俊起兵反对韦后及诛杀武三思事,贬思州郡务川县尉。景龙元年(707年),卒于涪陵,享年七十余。 追赠尚书左仆射,齐国公、本州刺史,陪葬定陵,谥号为贞。

轶事典故

相命

丞相魏元忠与礼部尚书郑惟忠,都是宋城人,都很有才气,从小就很要好。年近三十岁了,两人都未有成就功名。有位擅长相术的人看见他们后,用特殊的礼节接待他们。一开始对魏元忠说:“古人说,同类的事物聚在一起,信不信?魏官人官能做到为人臣子的最高一级,声名显赫。你为官一定是忠诚正直,诚信而不行邪僻,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朝中的重臣,你的面相贵是贵啊,然而你命运多曲折,时有忧患。这些都是登上宰相高位以前的事,不必担心。但是,遇事就要去做,听着话就要应和。”这位相士又对郑惟忠说:“您将来金章紫绶命中注定福寿无边,既能进入三品高官的行列,也能升任到八位重臣之一。你做官一直不会被贬职,你的寿数也长久。”魏元忠又请教说:“我的俸禄从什么时候开始,为官任到什么职位结束。”相士回答说:“你今年如果向皇上上书进言,俸禄就来了。”于是,魏元忠就在这一年,在凉宫上书陈事,却好长时间没有回音。这时盘缠已经用完了,他就往回去。路上遇到了一位熟人,送给他丝和绢等,他又返回了凉宫。这时,皇上已经降下诏书,召魏元忠进宫,授予他校书的官职,后来改任中丞大夫。这期间因违逆圣命,触犯了权贵,多次遭到责罚,下狱追究。每当他想自杀时,就回忆起当年相士说过的话,才又自己宽慰自己,但是越来越刚直不阿地抨击时政,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志向,收敛自己的言辞,最后还是免除了祸患,登上了宰相的高位。后来,魏元忠从仆射降职被贬到南郡任刺史。沿江巡行中,几天后病势沉重。魏元忠说:“我就死在这里了吗?”果然他就死了。

因材任能

唐高宗驾临东都洛阳时,关中正发生饥荒。高宗担心路上会遭遇强盗,就命令监察御史(官名,掌管巡察州县狱讼、军戎、祭祀、出纳等事)魏元忠(宋城人,为太学生,任殿中侍御史)提前检查途径路线。

魏元忠受命后,去巡视了赤县(唐朝京都所在的县)监狱,见到一名犯盗窃罪坐牢的囚犯,言语举止都异于常人,魏元忠命令狱卒打开他的手铐、脚镣,让他整理衣冠,乘车跟随在后面,并跟他生活起居在一起,要求他去协助防范强盗。这个人含笑应许。结果高宗此次巡幸东都的过程中,随行兵马多达万余人,但竟不曾遗失一文钱。

人物评价

李治:是子未习朝廷仪,然名不虚谓,真宰相也。

李旦:故左仆射、齐国公魏元忠,代协人望,时称国良。历事三朝,俱展诚效。晚年迁谪,颇非其罪。

宁原悌:自天授以来,二十馀载,周兴、来俊臣等,谮害忠良,壅蔽正直,先皇旧臣,夷灭殆尽,唯有狄仁杰、魏元忠尚存。仁杰等处先帝之朝,犹为小吏,及周室之际,实谓忠臣,或树绩当时,徇身王室。

刘昫:大帝、孝和之朝,政不由己,则天在位,已绝缀旒,韦后司晨,前踪覆辙。当是时,奸邪有党,宰执求容,顺之则恶其名彰,逆之则忧其祸及,欲存身致理者,非中智常才之所能也。况元忠、安石、巨源、至忠、彦昭等行非纯一,识昧存亡,徇利贪荣,有始无卒,不得其死,宜哉!

宋祁:魏、韦皆感概而奋,似矣。及在惸上侧臣间,临机会,不一引手揕奸邪之谋,诚可鄙哉。至牴后艳主以烝谮撼宗社,亦不肯从也。古所谓具臣者,谅乎!”

洪迈:若唐宰相三百余人,自房、杜、姚、宋之外,如魏徵、王珪、褚遂良、狄仁杰、魏元忠、韩休、张九龄、杨绾、崔祐甫、陆贽、杜黄裳裴垍、李绛、李藩、裴度、崔群、韦处厚、李德裕、郑畋,皆为一时名宰,考其行事,非汉诸人可比也。

冯梦龙:因材任能,盗皆作使。俗儒以‘鸡鸣狗盗之雄’笑田文,不知尔时舍鸡鸣狗盗都用不着也。

王夫之:李日知、魏元忠、唐休璟、韦安石当武氏之世,折酷吏之威,斥宣淫之魂,制凶竖之顽,怀兴复之志,张挞伐之功,皆自命为伟人,而为天下所属望者也。及其暮年,潦倒于韦氏淫昏之世,与宵小旅进旅退,尸三事之位,濡需于豢养,殆无异于鄙夫。

李塨:魏元忠从盩厔江融学兵,尽其术。后上封事,谓今言武者先骑射,不稽之权略,言文者首篇章,不取之经纶。夫由基射能穿札,不止鄢陵之奔;陆机识能辨亡,无救河桥之败。其言剀切,可为万世取人者龟鉴,而后人覆辙相寻,谓之何哉!

周池:元忠为孝逸,败敬业,云:天下安危在此一举,则其昧视事机甘心武氏已久,卒以容容循默致为三思所陷,诚可为贪禄苟活,知进而不知退者戒。

金维宁:魏公于武瞾时搏击诸张于反正,后愤疾二武,可以知其立身之大概矣。然当李敬业起兵,义旗所指在武瞾,武瞾败而诸张二武能独全乎,何魏公不审一举而败敬业之师?败敬业者成武瞾也,成武瞾者成张诸凶也。心恶之而又成之,遂使唐之宗室摧残,宫闱渎乱,皆魏公无识所致也。继而武瞾死,武三思矫遗制,慰谕魏公,封百户,魏公捧制感咽涕泗,何迷惑如是?

乾隆帝:元忠素负重望,颇能不为利害动心,乃自岭表召还,顿改前辙,捧制感咽,时名节扫地,盖不待酸枣尉责以十失,已知其无能为矣。行百里者半九十里,晚节可不慎哉![1]

《史戈》:元忠慷慨论事,无所屈挠,其负忠贞之名素矣。武后死,三思矫太后遗制,实封百户,而元忠捧制感涕,何为耶?呜呼!大臣国之柱石,小人尝其嗜欲,人主亦饲其从,违意外之宠,毅然勿受可也。宋真宗天书之役,王旦受美珠之赐而不敢异议,君子耻之,而况元忠受武后之遗制乎?

标签: 历史魏元忠唐朝

更多文章

  • 姜维当初投降蜀汉是不得已而为之 姜维为何还对蜀汉忠心耿耿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姜维,三国

    还不了解:姜维和蜀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姜维不得已而降蜀,为何在后来三十多年岁月里,会誓死效忠蜀汉?姜维当年“不得已”而降蜀,结果却对蜀汉忠心耿耿,根本没想过回归魏国的怀抱,这里面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姜维说起姜维,很多人都会说他是穷兵黩武者,若是他不坚持北伐,让蜀汉休

  • 王莽建立新朝长达十几年 新朝算是一个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王莽,新朝

    还不了解:王莽和新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王莽建立新政十几年,为什么不能算一个朝代?一般来说,史学家将王莽建立的新朝称为新莽时期,而不作为一个朝代的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新莽政权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很尴尬的。大家如果看历史朝代表可以发现,新莽处于两汉之间,并且两汉是属

  • 汉末三国时期,汉室宗亲都占据哪些地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汉室宗亲,汉朝

    自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后,开启了刘氏皇族四百余年的江山,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提起汉末三国的皇室宗亲,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刘备“刘皇叔”。其实在汉末刘备未崛起之前,有五位皇室宗亲担任刺史、州牧,然而尽管如此他们却无力回天,没能拯救大汉王朝。1、刘焉——益州刘焉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

  • 历史上孝诚仁皇后是什么人?她与康熙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孝诚仁皇后,清朝

    孝诚仁皇后,是“千古明君”康熙帝的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们常说皇帝坐拥三千佳丽,是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可是皇上也有皇上的烦恼,他拥有这么多妃子,也不过是他维持国家稳定的手段之一,偌大的后宫,真正的知心人又能有谁?这样的问题,即使是贵

  • 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做皇帝 孙权为何无视传位的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孙权,三国

    对孙权称帝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为皇帝,为何无视孙策?看过三国的朋友都了解,江东政权其实是孙策打下来的。公元194年已经天下大乱,孙策了解袁术有称帝的想法,随即把当初从洛阳得到的传国玉玺献给袁术,换来了孙坚的旧部和一些兵马粮草,带着这支部队征讨江东。

  • 白起带兵打仗了30多年 最后为什么会被秦王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秦国,白起

    还不了解:秦国和白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白起为大秦,忠心耿耿了30年,却惨遭秦王赐死,这是为什么?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武将豪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起战国的武将,我想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人。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

  • 豫妃博尔济吉特氏是如何进入乾隆后宫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豫妃,清朝

    乾隆帝的后宫中有这样一位神秘人物,在影视剧中的她总是给人一种很不着调的印象,她就是豫妃。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自古以来,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可谓是享尽了齐人之福。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皇帝们一般都会为了维持前朝的关系才迎娶这么多的女子入宫,对于她们并没有

  • 历史上刘岱兄弟是什么出身?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刘岱,汉朝

    刘岱,字公山,东汉末年兖州刺史,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末三国是一个大乱世,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董卓之乱时,天下州郡豪杰并起,不知道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军阀。然而经过多年兼并混战,最终只剩下曹、孙、刘三家。今天咱们聊聊被刘岱、刘繇兄弟,作为声名远播

  • 汉朝时期刘邦分封的异姓王都是哪些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刘邦,汉朝

    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象棋上有一个分界线,楚河和汉界,这其中便蕴含了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故事。秦朝末年,秦始皇的暴政统治加上秦二世的荒唐,使得百姓无法生存,最终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起义。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很多英雄豪杰涌现了出来,不过最后灭

  • 有哪些与李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李峤,唐朝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