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房遗爱娶了公主后为何一路作死?

房遗爱娶了公主后为何一路作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05 更新时间:2024/3/9 4:23:50

房遗爱娶了公主后为何一路作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亲信部将的协助下,于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同年八月,唐高祖李渊宣布退位,称太上皇,李世民正式登基,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

贞观17年,为了纪念当年反隋争位的诸位功臣,李世民命阎立本于凌烟阁中描绘24位功臣的画像,阁中功劳最大者,当属长孙无忌、杜如晦侯君集、房玄龄以及尉迟敬德五人,其中文臣翘楚乃房杜二人,而房玄龄更是李世民身边的重要谋臣,唐初第一良相。

然而,一生兢兢业业,行事小心谨慎,最终得以配享太庙的房玄龄。其留下的政治遗产却被不肖之子败坏得一干二净,甚至连房玄龄本人的画像都一度搬出凌烟阁。那么这位不肖子究竟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以至于房家一夜之间跌落谷底。

大唐贵婿,纨绔不羁

武德年间,房玄龄次子房遗爱降生。自少年时起,房遗爱深受父亲喜欢,不善读书,嗜武好勇,与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交好。在父亲的帮助下,房遗爱成功进入朝堂之上,受封右卫中郎将一职。太宗对这位弓马娴熟,武艺精湛的世家子弟也是赞赏有加。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去世后,其长子房遗直继承爵位。为了补偿无法得到爵位的房遗爱,唐太宗将女儿高阳公主嫁与房遗爱为妻,高阳公主生性刁蛮无礼,不满父皇将其嫁予一个无爵位的世子,多次上疏请求太宗将房遗直的爵位转封给房遗爱,唐太宗虽然溺爱这个女儿,但也没有理由剥夺房遗直的爵位。

高阳公主因此对太宗大为不满,四处留情,而房遗爱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拿着高阳公主赐予他的金银珠宝到处风流,甚至甘心为高阳公主的偷情之事打起掩护,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绿帽世子"。

和尚辩机,皇室丑闻

贞观十九年,高僧玄奘从天竺返回长安,其徒弟辩机继承衣钵,依据玄奘口述作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因此辩机也被尚佛的李唐宗室奉为上宾,可以自由出入宫中。

多才英俊的辩机自然吸引了宫中女子的注意,高阳公主也是其中一位,在"绿帽爱好者"房遗爱的协助下,高阳公主多次与辩机私通,二人在府中翻云覆雨,共论佛法,好不快活。

然而世上纸包不住火,大理寺卿在侦办一起有关皇室的盗窃案中,从盗贼的赃物中搜出了圣上御赐给高阳公主的玉枕,据盗贼交待这玉枕是从辩机所在的寺庙中所偷。

事关皇家颜面,大理寺卿不敢定夺此案,于是上书至内廷禀明太宗,太宗听闻此事,顿时勃然大怒,责令大理寺严加调查此案,最终揪出了和尚辩机与高阳公主私通一事。

李世民决不能容忍皇室成员有此等丑闻,为了维护皇族尊严,李世民授意大理寺给辩机定腰斩之刑。高阳公主见爱人即将就死,跑到太宗面前苦苦哀求,希望她的父皇能留辩机一条性命,然而太宗不为所动,并令侍卫将这个败坏门庭的女儿赶出內宫。

不久之后,辩机于闹市之中被腰斩,而高阳公主自此对父亲,对李唐皇室充满了无尽的忿恨,唐太宗龙驭宾天之后,高阳公主的脸上没有任何哀色。

图谋不轨,家道中落

高阳公主能与辩机私通多年而不被发现,其夫房遗爱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肖子与不肖女的搭配,成了大唐时期最离谱的一对夫妻。

李治继位之后,房遗爱不甘心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安稳一辈子,他要效仿他的父亲,辅佐一明主协助他夺位,成为新一代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在向妻子高阳公主表明自己的造反心意后,二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和李治一向不和的薛万彻等人,欲拥立李渊第六子李元景为帝。

人最忌讳的就是毫无自知之明,房遗爱与高阳公主二人正是其中翘楚,一个幻想能像父亲一样成王佐之才,建不世之功。一个妄图自己能成为平阳公主般的巾帼英雄。

然而事实总是残酷的,房遗爱的大哥房遗直看到自己的弟弟行事荒唐,担心弟弟犯罪株连全家,便上疏请求唐高宗严查房遗爱。

于是唐高宗命长孙无忌调查此事,长孙无忌何许人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李世民的大舅哥,当世第一权臣,在长孙无忌的威逼利诱下,还没着手准备造反的房遗爱就被其气势吓懵了,一五一十地供出来薛万彻以及自己的谋反图谋。

长孙无忌万万没有想到,只是稍加讯问竟捕到这样一条大鱼,便在奏折中添油加醋,然后将房遗爱及高阳公主等人交付刑部问罪。

公元653年,房遗爱因谋反罪,被唐高宗李治赐死,高阳公主以及薛万彻等人,一并坐罪处死。而那个倒霉的荆王李元景,本无谋反之意,也被长孙无忌认定为篡逆集团一员,惨遭侍卫鸩杀。

而房家长子房遗直凭借父亲功劳以及无谋反之意被李治特赦,但是仍被剥夺一等公爵位,废为庶人。房玄龄画像也一度撤出凌烟阁中。自此,赫赫有名的房家正式衰落,后世子孙鲜有建功立业之人。

结语

正所谓富不过三代,房玄龄凭借出色的谋划才能,深受太宗重用及信任,然而对子孙的教导不严,导致自己留下的政治遗产被挥霍得一干二净。

不学无术,纨绔执拗的房遗爱,摧毁了房家数十年建立的基业,连累了自己的大哥,自己的子女更是被流放至岭南,永世不能返回长安。

身为功臣之子,只求无过便可。然而历史上的功臣后代,鲜有安心富贵的知足之人,更多的是妄图与皇权对抗,落了个满门抄斩的悲惨下场。可谓是"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各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 最后为什么会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秦国,战国

    对秦国和战国各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其他国家有一次联合起来攻打秦国,为何却最终无功而返?自从周幽王姬宫涅被犬戎部落杀死,周平王姬宜臼继位以后。随着周王朝把都城由镐京迁到了洛阳以后,整个周王朝开始走向没落。周王朝的各个封国之间互相吞并和厮杀,因为周王朝中央政府的漠

  • 历史上圣人孔子是怎么学琴的?有多勤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孔子,春秋

    众所周知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那么圣人孔子是怎么学琴的?有多勤奋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

  • 圣人孔子一共编写了多少书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孔子,春秋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孔子编写书籍的故事。孔子于68岁返回鲁国,开始整理图书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相传他整理《诗经》《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

  • 李世民最宠信的功臣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最宠信的功臣是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古代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很多经典的君主合作的搭档,不如这个齐桓公和管仲,还有这个刘备和诸葛亮,甚至雍正和张廷玉了,当然在历史上比较有名气的肯定是魏征和李世民了,这对组合一个善于纳谏,一个善于提意见,最后也就在他们的共同的努力下,才开创了一

  • 李世民更爱马周为什么不爱魏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更爱马周为什么不爱魏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于李世民与魏征两人的故事,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这两个兄弟之间,一个爱问,一个则是爱听。真的是已经达到了一个终极的状态。然而,它也让无数人目瞪口呆的是在魏征去世后没几天,李世民却做了一件令人十分难以置信的事 。就是亲自将魏征的墓碑给打碎

  • 李世民夸奖大臣经常用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夸奖大臣经常用的一个成语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中国的文化中,文字组成的词语中,有许多成语、俗语、歇后语等等,诸如“三人成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霜打蔬菜分外甜”等等,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里面有经验和故事,大大方便了后来者。流言有多可怕,我们完全可以说“三人

  • 历史上士燮是什么身份?死后为何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士燮,三国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东汉十三州,汉末三国的纷争大戏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区,今天我们来看看在帝国最南端的交州,在汉末三国这段历史时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说起汉末三国的交州,绕不开士燮(xie),他控制交州近40年的时间

  • 吕蒙临死前选择的接班人是谁?为何不是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吕蒙,三国

    吕蒙,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向来被认为是东吴四大都督,孙权正是依靠他们才能够与曹操、刘备抗衡,坐断东南。周瑜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鲁肃也曾称赞吕蒙“非复吴下阿蒙”,为何吕蒙临死前没有推荐陆逊,而是推荐朱然接替自己呢?不得不说,孙权是一个

  • 三国时期魏延的真是能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魏延,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是神一般的存在,有“身处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本事。在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之后,关羽和张飞并不服气,但是博望坡和新野的两把火,烧的曹军屁滚尿流,也彻底收服了关羽张飞的心,更是稳定了刘备。但是有一个人,在

  •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张飞,三国

    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后世历代老百姓的印象中,张飞是一个身长八尺、说话声如巨雷、行走如奔马的赳赳武夫。但经一些学者多年的考证,认为张飞不是一个大老粗,很可能是一个兼工书法绘画、写诗作赋的儒将耶。( 一)莽汉形象深入人心张飞的莽汉形象为啥深入人心呢?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