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王朝的外戚与宦官是怎么同归于尽的?

东汉王朝的外戚与宦官是怎么同归于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93 更新时间:2024/2/17 0:47:09

东汉王朝的外戚与宦官是怎么同归于尽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东汉是西汉的延续,甚至连自身的最大问题都一模一样。

西汉末年,强势的外戚长期把控着朝政,直至王莽篡夺了皇位;而到了东汉,这一问题非但没有解决,甚至还进一步恶化。

东汉皇帝大多长于深宫、身体孱弱,要么早亡、要么绝后,为了延续皇统,朝廷要么从藩王中挑选接班人,要么幼童即位,导致经常出现母后临朝的现象。

《后汉书·皇后纪》称:“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外立者四帝指的是:安、质、桓、灵四帝;临朝听政的六大太后分别是窦、邓、阎、梁、窦、何。

而这些太后作为女流之辈,许多事务并不方便亲自处理,于是大多委托自己的父亲、兄弟。于是便形成了东汉特有的外戚持续专权现象。

这就像如今的家族企业。假如当家人因故英年早逝、留下的儿子过于年幼,企业一定不会交给那些“外人”打理,往往会托付给自己的妻子——老板娘;即使让兄弟继承,原来的老板娘也会占据重要地位。而为了应对险恶的江湖,老板娘基本上会找自己的娘家兄弟帮忙。

而随着小老板逐渐成长,他基本不会甘于受亲戚长辈的掣肘。为了夺回应有的权力,他挑选帮手的首要条件,就是忠诚可靠。什么人最符合这些条件?发小,或者只能从依附自己而获得利益的人。

在东汉帝王眼里,最忠诚可靠的,莫过于身边的宦官。他们陪着自己长大,而且身体残缺、人格不独立,只能依附于皇权才能获取相应的生存空间。

在这种逻辑下,东汉那些过于强势的外戚,如窦、梁、阎,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宦官势力的诛杀。而东汉末年的何氏,也是在与宦官的斗争中双双迎来灭顶之灾、同归于尽。

外戚与宦官的第一次搏杀,发生于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时期。

刘肇于公元82年被立为太子,生母是梁贵人。但为了符合皇统,他被过继给窦皇后为继子。随后,窦皇后为了保住未来的地位,算计害死了梁贵人。

公元88年,汉章帝病死,年仅10岁的刘肇即位。由于其过于年幼,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从此窦氏家族开始把持朝政,窦太后的几位兄弟纷纷位居要职,哥哥窦宪以侍中的身份内主机密、外宣诏命,三个弟弟窦笃、窦景、窦瑰也都百官封侯,风头一时无两。

一个人的权力如果来得太过容易,往往会轻易放纵自我。随着家族的权势地位如日中天,窦氏压抑不住地专权跋扈。窦宪等人党同伐异、残害官员,安插亲信占据要职;他们侵凌平民、强夺财货、无恶不作,惹得朝野怨声载道,当然也让日渐年长的汉和帝不满。

公元92年,14岁的汉和帝决心铲除窦氏。他认为,朝中大小官员无不依附窦宪,只有长期与自己相处的宦官郑众等人可靠又能干。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汉和帝以窦氏一党勾结太后、欲图杀害自己为名,出其不意地发起行动、一举将窦氏灭族。

但这次事件的副作用也很明显,从此开创了宦官参与机要的先河,史书称“中官用权,自众始焉”,众,即郑众。

外戚与宦官的第二次搏杀,发生于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时期。

公元106年,汉和帝驾崩,不满100天的儿子刘隆即位,太后邓绥临朝听政。几个月后,刘隆夭折,邓太后与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密谋,迎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入宫为帝,是为汉安帝。

由于汉安帝时年13岁,外戚邓氏联合宦官郑众、蔡伦打压士大夫集团,成功继续掌权。

公元121年,邓太后去世,安帝之妻阎皇后及其哥哥阎显开始了新的外戚统治。汉安帝去世后,阎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迎立汉章帝之孙刘懿即位,是为少帝。

七个月后,少帝病死,汉安帝的废太子济阴王刘保在宦官孙程等人的帮助下,一举诛灭阎显势力,自己成功即位,是为汉顺帝。

顺帝即位后,立即投桃报李,大肆封赏以孙程为首的19个宦官为侯,宦官势力进一步渗透到了东汉的统治机器中。

外戚与宦官的第三次搏杀,发生于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时期。

汉顺帝掌权后,又扶植起新的外戚——梁氏,他拜岳父梁商为大将军;梁商死后,他又让大舅子梁冀继任这一岗位。

梁冀何许人也?本身其貌不扬、毫无才华可言,只在花天酒地、斗鸡走狗方面十分擅长,但架不住人家有个好妹妹。顺帝死前下诏,令梁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共同辅政,年仅两岁的儿子刘炳即位、是为汉冲帝。

仗着先帝的托付、妹妹的撑腰,梁冀专横跋扈、无恶不作。两岁继位的冲帝不到一年便夭折,梁冀又立了年仅8岁的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

下一年,由于称梁冀为“跋扈将军”,汉质帝被梁毒死。梁冀随后迎立河间孝王刘开之孙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

从此以后,梁冀更加无法无天。他杀害大臣、搜刮财富、鱼肉百姓、欺压良善,党羽遍布。如果从汉冲帝时期算起,他的这种状态前后一共持续了20多年。迫于他的淫威,不仅百官不干预其分庭抗礼,连汉桓帝也只能忍气吞声,甚至不得以封赏连连对其进行安抚。

公元158年,汉桓帝联合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宦官,召集一千多名宫廷守卫,突袭包围了梁府,梁冀被逼自杀。由于政变过于突然,朝廷因此而大乱数日,随后汉桓帝清洗梁氏党羽,以至于朝中为之一空;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变卖后合计三十多亿,足以抵消全国一半的税收。

论功行赏时,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被同日封侯,史称“五侯”。朝政大权从此又落入宦官手中,并且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最终压垮东汉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外戚、宦官的博弈。

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重,但此时还未确立太子。他的两个儿子中,长子刘辩为何皇后所生,次子刘协的生母是王美人、早年受董太后(汉灵帝生母)抚养。汉灵帝本人希望册立更聪明的刘协,于是交代蹇硕肢解和皇后之兄、大将军何进的军权,蹇硕则试图直接除去何进。

但由于消息泄露,蹇硕的计谋流产,刘辩顺理成章登基。何进掌权后,对蹇硕恨之入骨,准备除之而后快,时任中军校尉、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则建议趁机把宦官实力悉数铲除。

何进于是与妹妹进行商议。但考虑到当初自己获得汉灵帝的宠信,宦官郭胜帮了大忙,何太后坚决反对。又是在袁绍的建议下,性格犹豫、毫无气魄的何进密招各地兵马进京,试图对妹妹进行逼宫。

显然,这属于杀鸡用牛刀兼引狼入室,何进自己被宦官所杀,随后宦官被袁绍等人清除。至此,外戚、宦官两大集团在最后一次火并中同归于尽,东汉进入了权臣时代,并且彻底走向了灭亡。

也就是说,宦官、外戚、权臣,封建皇权的三大毒瘤,东汉全齐活了。

标签: 历史古代东汉

更多文章

  • 服务过五任主公的贾诩为何还能安享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服务过五任主公的贾诩为何还能安享富贵?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三国的谋士群里,贾诩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毫无忠诚度可言,先后为牛辅、李傕、段煨、张绣、曹氏效力,但不仅没被人骂作“五姓家奴”,还到处受欢迎;他一生中献上多条毒计,甚至还被视为东汉大乱的罪魁之一,但他却能位至三公,最终在荣耀等身

  • 历史上的秦始皇是怎样的人?和影视中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秦朝,秦始皇

    谈到秦始皇很多人对他的做法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他是一个残暴的人,不仅坑杀了那么多的儒士,还烧毁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如果这些都能够得存的话,肯定会填补历史上很多人们所不知道的空白。其实历史上真正对秦始皇了解的人少之又少。多数的人被一些野史甚至影视剧所影响,于是慢慢的秦始皇才变成了,现在人们心目中那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诸葛亮真的怕郭嘉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喜欢三国故事的人,应该都听说过“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因为西元207年,年仅28岁的郭嘉因病死于北征乌桓的归途中,巧合的是,同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27岁的顾葛亮。郭嘉死之前,诸葛亮一直在乡下种田,活得可以说是相当的低调,,虽然说他常自比管仲,心系天下,但是诸葛亮始终不出世,最后,偏偏选择在郭

  • 三国名将邓艾之死的背后蕴含了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三国名将邓艾之死的背后蕴含了什么道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邓艾之死,与其说是一个历史问题,不如说是个职场课题:面对猜忌心严重的上级,如果只想着把事情做好,而不惜违背基本的权力规则,大概率会被整得很惨。为了便于理解,先讲个身边的例子。多年前,笔者有个朋友,是一个国企的部门经理,上面的直接

  • 刘邦临死前派人杀樊哙 刘邦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刘邦,汉朝

    刘邦在临终之前为什么会派陈平去杀樊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论最早跟着刘邦一块儿起兵的人非樊哙莫属了,而且樊哙和刘邦都是沛县人,不仅仅是老乡的关系,更是非常好的朋友。樊哙在起兵之前虽然是个杀狗的,人是粗鲁了一些,但是他非常重情义,一直对刘邦忠心耿

  • 高阳公主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如何评价高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高阳公主,唐朝

    高阳公主(?―653年),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爱女,生母不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出嫁中书令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行为不检,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唐太宗大怒,腰斩辩机,废杀奴婢数十人。

  • 战国初期的人才到底有多重视功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战国

    战国初期的人才到底有多重视功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为了灭掉自己的祖国,名将乐羊坐视自己的亲生儿子被烹杀,甚至还当众吃掉了一碗肉羹。《史记》、《韩非子》里,都记载了这一令人难以置信、汗毛倒竖的事件。战国初期,魏文侯魏斯率先开展了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系统性变革。其中,最具颠

  • 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是谁?是不是杜如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有一天,李世民正在吃瓜,感觉瓜的品质不错,就把剩下的瓜,拿去祭奠已经过世的大臣杜如晦了”。骆驼看到这,心里有了一个小小的疑问,这是是李世民对杜如晦感情深,还是杜如晦本人生前爱吃瓜呢?又接着往下看,“有一天,李世民赏赐给了房玄龄一条金银带(唐代三品以上官员紫袍金带是标配),然后突然哭了起来,然后鼻涕

  • 揭秘:曹操为什么会冷落张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曹操为什么会冷落张松?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上没有张松送地图的桥段,但曹操瞧不上张松是真的。而这种态度,不过是人性的真实一面的体现而已。首先,对于“以貌取人”,咱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这就是贬义词。在特定时代特征下,这种态度其实没啥毛病。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隋以前),不存在考试和学

  • 关羽到底死在了哪里?马超为何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公元219年8月,关羽水淹七军,擒拿于禁、斩首庞德,威震华夏。但是,攻守之势瞬间转变,先是吕蒙夺取了关羽大本营荆州,然后徐晃驰援樊城,杀的关羽人仰马翻。大本营是回不去了,进无法攻下襄樊,退也不能夺回荆州。关羽的结局大家众所周知,“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大家注意这句话中的一个地点,临沮,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