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为什么对秦国如此仇恨 楚国为何没有参与那次对秦国的战争

楚国为什么对秦国如此仇恨 楚国为何没有参与那次对秦国的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492 更新时间:2024/2/4 16:37:39

对楚国与秦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楚国与秦国有深仇大恨,为何没有参加此次伐秦战争?

【核心提示】楚怀王去世,楚人喊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宣言。同年,齐、韩、魏、赵、宋五国伐秦。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楚国既然与秦国有那么大仇恨,为何没有参与此次对秦国战争呢?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话是一种宣誓,也反映了楚国对秦国的仇恨。楚国之所以如此仇恨秦国,与楚怀王芈槐客死秦国有关。

楚怀王怎会客死秦国呢?这要从张仪戏楚说起。

张仪是魏国人,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去游说诸侯。期间,张仪曾陪着楚国国相喝酒,楚相丢了一块玉璧,其门客认为张仪贫穷,品行鄙劣,怀疑是张仪偷去了楚相的玉璧,于是将张仪拘捕起来拷打逼问,差点把张仪活活打死。

公元前328年,张仪来到秦国,被秦惠王任命为卿相。公元前313年,秦惠王派张仪前往楚国,寻机破坏楚国与齐国的联盟。

张仪来到楚国,以献上商於六百里土和秦国美女来引诱楚怀王断绝与齐国的联盟关系。楚怀王听后十分高兴,当即决定与齐国断绝关系,并重赏张仪,之后又派使者随张仪去秦国接收商於六百里土地。

不料,张仪回到秦国后,却假装堕车,三月不上朝,直到楚国与齐国彻底断绝联盟关系后,这才故作惊讶地对楚国使者说:“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六里多见方。”

楚国使者方知被张仪忽悠,回国报告楚怀王。楚怀王勃然大怒,于是发兵攻打秦国。

公元前312年,秦、楚两国大军在丹阳大战,结果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屈匄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汉中郡也被秦军乘势夺取。楚怀王不甘心,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与秦国在蓝田决战,结果楚军再次大败。在此期间,韩、魏等国见楚国危困,趁火打劫,出兵袭击楚国,直达邓地。楚怀王无可奈何,只好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然后率军回救。

次年,秦惠王派人通知楚怀王,想用武关以外的地方换黔中之地。楚怀王痛恨张仪欺骗自己,表示不愿意换地,只愿用黔中之地换张仪。张仪听说后,主动请求秦惠王同意让他前往楚国。张仪之所以能如此有恃无恐,主要是因为他早已买通了楚怀王身边的宠臣靳尚。果不其然,张仪来到楚国之初,虽被楚怀王打入监牢,但经靳尚给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做思想工作,楚怀王很快就改变了主意,将张仪放走了。

同年,秦惠王去世,秦武王继位。秦武王不喜欢张仪,张仪回到魏国。公元前309年,张仪在魏国去世。两年后,喜好习武较力的秦武王与孟说进行举鼎比赛,因用力过猛,血管破裂而死,于是秦昭王继位。

秦昭王的母亲芈八子(宣太后)是楚国人,且因为秦昭王继位时年纪还小,秦国大政主要掌控在芈八子和魏冉(与芈八子异父同母)手中。因此,在秦昭王继位之初,秦国与楚国的关系似乎出现了缓和的迹象。

公元前304年,秦昭王与楚怀王在黄棘会盟,秦国把上庸归还给楚国。公元前303年,齐、韩、魏三国因楚国背叛抗秦同盟,联合出兵攻打楚国。楚怀王派太子芈横(即后来的楚顷襄王)到秦国当人质,向秦国求救。秦国也立刻派大军援救楚国,逼退三国联军。

但仅仅过了一年,即到公元前302年,秦国与楚国的关系就又急转直下,十分紧张。秦、楚关系紧张的导火索是由在秦国当人质的楚太子芈横引起的。当时,秦国有一名大夫与芈横因私事而产生矛盾,芈横便杀了这位秦大夫,然而逃回楚国。

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秦昭王以此为借口,先后于公元前300年和公元前299年两次出兵攻打楚国,斩杀楚军数万将士,夺取楚国九座城池。

即便如此,秦昭王尤觉得不够。他之后又写信给楚怀王,诱骗楚怀王到武关会盟,趁机将楚怀王扣押为人质,要求楚国用土地来换回国王。

这样的无礼要求,不仅楚怀王不答应,楚国人也不答应。他们把在齐国当人质的太子芈横迎回楚国当楚王(即楚顷襄王),然后通知秦国说:“蒙上天神灵佑护,我们楚国又有君王了。”彻底绝了秦国试图以楚怀王为要挟,夺取楚国土地的企图。

秦昭王因此恼羞成怒,再度出兵攻打楚国,斩杀楚军五万将士,夺占楚国十六座城池。

大概是由于楚国已经迎立新君,所以秦国人认为楚怀王不再重要,放松了看管的缘故,在公元前297年的某一天,楚怀王竟然逃脱了看守,从小路逃到赵国。不巧的是,此时赵武灵王正好在代郡,赵国官员不敢作主收留他。楚怀王只好改道逃奔魏国,却被秦国人追上,抓回秦国。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发病,死在秦国。秦国人将楚怀王的尸体送回楚国。楚国人见了,就像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全都悲痛欲绝,并喊出了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充分反映了当时楚国对秦国深仇大恨。

有意思的是,就在楚怀王去世的同一年,就在楚国人喊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口号的同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即齐、韩、魏、赵、宋五国共同出兵攻打秦国,大军直达盐氏,逼得秦国把武遂归还韩国,把封陵归还魏国求和,五国联军才撤兵。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就会产生疑惑:楚国既然与秦国有那么大仇恨,为何没有参与此次对秦国战争呢?我以为,楚国之所以没有参加此次伐秦战争,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齐、韩、魏等国不愿带楚国玩

原本,楚、齐、韩、魏、赵、燕等国是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的。公元前318年,在魏相公孙衍的撮合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伐秦。值得一提是,当时,楚怀王还是五国伐秦的纵约长。

然而,后来的楚怀王见利忘义,听信张仪的游说,出尔反尔,断绝与齐、魏等国的联盟关系,破坏合纵,从而不仅令楚国自身遭受到沉重的打击,也令魏、韩等国遭受到秦国的进攻。齐、魏、韩等国因此大怒,于公元前312年和公元前303年两次联合出兵攻打楚国。

换句话说,此时的楚国已经彻底成了“孤家寡人”,齐、魏、韩等国联合伐秦,自然不会邀请楚国加入。

第二、楚国内部意见不一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面对强敌时,都会出现意见相左的主战派和主和派。当时的楚国也不例外,以公子芈兰为首的一班旧贵族主和,而以屈原、昭睢为首的则主战。

屈原主张革故鼎新,联合齐、魏等国与秦国抗争到底,起初还能得到楚怀王的重用,不仅参与了楚国许多内政、外交大事,还随军参加了第一次五国伐秦的战争。但公子芈兰等人在楚怀王面前诬陷屈原,令楚怀王逐渐疏远屈原。屈原也因此被流放到汉北地区。

公元前299年,秦昭王写信坑骗去楚怀王武关会面。昭睢和屈原都认为,秦是虎狼之国,早有吞并各国的野心,不可信任,不仅劝楚怀王不能去,还应该赶快调兵固守。而芈兰等主和派则劝楚怀王应该去。楚怀王听从了芈兰等人的意见,前往武关,结果就被秦国扣押了。

就在楚怀王死于秦国,尸体送回被楚国的同一年,即公元前296年,屈原因为主张对抗秦国,再度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

从屈原的遭遇来看,当时的楚国不仅存在主战派与主和派,而且主和派还占据了上风。而在主和派占据上风的情况下,楚国自然不会参与齐、魏等国发起的五国伐秦的战争。

第三、楚国国力大不如前

公元前318年,楚怀王作为纵约长,率领楚、魏、赵、韩、燕五国大军合纵伐秦,俨然成为了天下霸主。此时的楚国,应该是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

楚国国力变弱的关键转折点,是在上述张仪戏楚之后的那两场大战,即丹阳大战和蓝田决战。在这两场大战中,楚国损兵折将,国力受到极大的削弱,此后,楚国就不再是能够与当时的秦国比胳膊、掰手腕的强国了。

正由于此时的楚国国力大不如前,自保尚且捉襟见肘,力有不逮,又怎能有余力出兵参加齐、魏等国发起的伐秦战争呢?即便当时的楚国没有主和派干扰,上下齐心想要参加伐秦战争,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标签: 历史秦国楚国

更多文章

  • 李渊22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两个争来争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渊22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两个争来争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个人当上皇帝后,天下的财富、土地和人口都是他的,所以皇位对诸皇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会想办法获稳固自身的继承权,没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也会想办法创造皇位继承权,这就

  • 李世民斩杀单雄信的后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斩杀单雄信的后果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评书当中,每当涉及到朋友之间反目成仇的情节时,都会引用这样一句话:“宁学桃园三结义,莫学瓦岗一炉香。”以此来形成对比,让听众更直观地分辨出结交朋友的差异。在世人眼中,刘关张自桃园结义开始,便肝胆相照,即便关羽身在曹营,仍对刘备念念不忘

  • 历史上蜀汉灭亡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蜀汉灭亡,三国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三国,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就已经结束了。其实诸葛亮死后,刘禅还维持了29年的统治,直至公元263年才灭亡。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蜀汉灭亡的原因,看看后三国时代政治人物在蜀汉灭亡过程中的作用。谯周——《仇

  • 魏征为什么总是不顾唐太宗的颜面屡屡犯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魏征为什么总是不顾唐太宗的颜面屡屡犯上?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春天到了,唐太宗召集群臣要去打猎,魏征趁着大臣们的那个高兴劲一盆冰水泼了上去,春天万物复苏“随意杀生岂是明君所为”,群臣一脸懵逼的看着唐太宗,太宗在心里暗暗骂到:“真该除掉这个老匹夫”。唐太宗在心里怒骂了魏征千百遍,但还是当着

  • 李世民和表妹近亲结婚,有生下子嗣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和表妹近亲结婚,有生下子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中国古代,为什么农民起义一直无法成功建立王朝(朱元璋除外),其中一点原因就是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要想成为皇帝,那就必须得名正言顺,当然大部分都是造假造出来的名正言顺,可是起码得有这么一说。那要想名正言顺,出身就很重要。比如说李唐

  • 武则天除掉自己姐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除掉自己姐姐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女皇》从秦宣太后芈八子主政,到北魏冯太后临朝称制,再到清慈禧垂帘听政。遍数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有

  •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北魏分裂

    北魏分裂,指的是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的事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北魏孝庄帝杀死权臣尔朱荣之后,北魏大乱,尔朱兆、尔朱世隆杀害孝庄帝,先后拥立元晔、元恭、元修做皇帝。混战的胜出者是高欢。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关系决裂,逃到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

  • 唐朝最倒霉的开国武将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朝最倒霉的开国武将是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都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可是明君也会犯错误,甚至还会制造冤案。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在盛怒之下,将一位没有什么太大过错的开国武将处死。事后,李世民也感到非常后悔,在与魏征谈论此事时,为自己的冲动而自责。那么,这位堪称唐朝最倒霉的

  • 崇祯时期的天灾到底是什么样的 究竟严重到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明朝,天灾

    还不了解:明代天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时期的天灾到底有多严重?如果要是没有农民起义,清军能否打败明代?这是一个读者私信我的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若是没有李自成那么清军就无法顺利入关,甚至连辽东的局势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客观地说,大明代的灭亡农民起义是主因,关外的清

  • 朱元璋规定贪污六十两就被处死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铁律:贪污超60两银子立斩,60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钱从古至今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为了金钱他们能出卖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主人,亦能违背良心对无辜的人痛下杀手,也能顺手接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