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朱标不死朱棣就不敢造反 朱元璋为何对朱标如此独宠

太子朱标不死朱棣就不敢造反 朱元璋为何对朱标如此独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07 更新时间:2024/3/9 4:20:47

还不了解:明代太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开国太子朱标,他不死燕王朱棣不敢反,兄弟们没人敢抢皇位!

明明有二十多个兄弟,却没有一个人敢和他争皇位;明明没有当上皇帝,却在死后享受帝王般的待遇,他便是草根皇帝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那么,朱标到底有多厉害,竟然镇住二十多个兄弟,还能让明成祖朱棣都不敢造反,又为什么能让朱元璋独宠于他?

本篇,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中国历史上的太子,从李世民发动玄武之变,到康熙九子夺嫡,一直都是铁打的东宫宝座,流水的太子爷,就没有几个能够一直稳坐东宫的,但万事都有意外。历史上独镇二十多个兄弟,成为最有权威太子的朱标,就是令人羡慕的对象。

朱标出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生母孝慈高皇后,也就是马皇后。中国传统的立嫡、立长、立贤,朱标是三样都占了。甚至有人说:如果朱标没有早死,朱棣是不敢造反的。

那么,为什么说朱标不死朱棣不敢反,他做了什么能镇住二十几个兄弟呢?

首先,对于朱标不死朱棣敢不敢造反的问题,基本上是不会反的。朱棣是很有能力,这一点不假,但是朱棣有能力不代表朱标没有能力。恰恰相反,朱标的能力很可能是在朱棣之上。

早在朱标十五岁的时候,朱元璋就寻遍天下名士,让大明文人之首的宋濂给朱标做老师,接受正规儒家教育,形成了朱标仁慈宽厚的性格。并且在早年间跟随父亲征战,是亲眼见证大明代的创建,他的见识心胸,也远高于其他的兄弟。

在兄弟越来越多后,朱标发挥超长的人际交往能力,调节各兄弟间的关系,为人处世非常得当。而最重要的就是朱标在治国上极强的个人能力。朱元璋在外征战时,朱标独自看守老家处理事务,让朱元璋无后顾之忧。

朱标礼贤下士,宽厚仁爱的气度让文官折服。机敏多变的谋略也让一同征战的将士心服口服,特别是在悍将蓝玉等武将中有极高的威望。拥有这样卓越的朱标是朱棣不能比的。

而另外一方面,朱标和朱棣之间的地位更是相差甚远。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而同父异母弟朱棣生于至正二十年,比朱标小了五岁。当朱元璋还是吴王时,朱标就被立为世子,洪武元年朱标被册立为太子。而朱棣要到洪武三年,他十岁时才受封为燕王。

此时,朱标已经十五岁,朱标为吴王世子时,便是从当时大儒宋濂等名士,接受当时全国最好的教育。立为太子后,朱元璋更是极力爱护,用心培养。令他自己的辅政班子同时兼领东宫。

这大概总结下来就是:朱棣输在了生的晚,也输在了起跑线上,毕竟当朱棣开始培养自己势力时,朱标已经羽翼丰满,只等一步登天,这样的差距也实在难以让人产生造反的念头。

而朱标最大的底气来源还有一个,就是父亲朱元璋的爱护和看重。在朱标被立为太子后,朱元璋可是将自己的班底都给了朱标,这在历史上可是十分罕见的。

一般来说,皇帝一方面用心培养储君,另一方面又堤防储君,极力压制东宫的势力,来保证自己皇帝的权威,否则一不小心就走了。

唐高祖、宋瑞宗或者唐玄宗的老路,被儿子翻了天,这些皇帝们失去权势后的日子可不太好过。所以在历史上,一般情况下,东宫太子的班子要么是德高望重,但无实权的长者,要么就是学问优长,但权力还没有达到顶峰的中层官员。

让一个不太成熟的班子辅佐太子,无疑是帝王最好的选择。但朱元璋让自己的班子兼领东宫,这是对朱标莫大的信任和栽培。

洪武十年,朱元璋已经放心将政务交给太子处置,自己只听汇报,这是已经在为朱标上位做准备了。这一年,朱标二十二岁,真正的临门只差半步,而燕王朱棣年近十七岁,还在当太平王爷。从地位上来讲,朱标是太子,名分一定是未来的皇帝。

从经历上来讲,朱元璋刻意培养多次监国,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年纪轻轻就在朱元璋处分政务,且与勋贵集团关系良好。这些地位与资历不是一个刚经营两三年,排行第四的皇子可以望其项背的,所以如果朱标不死,必然会登上皇帝宝座。

提起这里,朱元璋为什么喜欢朱标这个儿子呢?换句话说朱标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老朱如此重视和宠爱呢?

根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共育有子女四十二人,其中二十六子、十六女。而马皇后亲生的则有五子、二女,朱标是老大也就是正宗的嫡长子。

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制度,朱标有着其他兄弟无法超越的地位,而朱标的嫡长子身份,也让朱元璋对他十分的宠爱。当然仅仅是嫡长子的身份,也不足以让朱元璋对朱标如此的信任。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标是朱元璋创立基业过程中的第一个儿子,他的诞生也让乱世中的朱元璋,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朱元璋的童年经历十分悲惨,本就贫农出身的他,在父母和兄弟姐妹相继去世后,更是流落街头乞讨为生,这样的悲惨遭遇让朱元璋十分孤独。

而就在朱元璋起兵的第三年,长子朱标的诞生,让朱元璋感受到了久违的心情。此时的他成为父亲,更坚定了要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的信念。

并且朱标还是马皇后所生,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夫妻情深,我们是有目共睹的。马皇后不仅是朱元璋的恩人,郭子兴的义女,更是在后来的征战中患难与共,这种患难夫妻的感情最是深厚。

尤其是朱元璋后来受到猜忌,屡次身受险境,马皇后还对他不离不弃,让朱元璋倍感温暖。所以在马皇后生下第一个儿子后,朱元璋爱屋及乌,对朱标也十分疼爱,对马皇后和朱标也是当作真正的一家人,没有帝王家庭中的冷漠。更何况朱标个人能力出众,值得朱元璋着重培养。

历代帝王都希望自己的接班人能够扛起基业,而朱彪性格宽厚,在兄弟中也极有威望。在帮助朱元璋处理国事期间,更是受到了朝臣们的无数好评。对于朱元璋来说,朱标就是最完美的继承人。

最后还是两个在政治角度上从不冲突,朱标在整个朱元璋的家族中有着绝对的权威,这些权威来自于朱元璋的肯定与信任,这让朱标成为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

我们前面已经提过,朱标的东宫班底与朱元璋的辅政班底是同一个,两个人在朝堂势力冲突上,必然不会有太大的矛盾。毕竟历史上因为政治方向不对付,而闹翻的父子也不在少数,朱标的性格也注定他不会拉帮结派。

再说,有了最大靠山,朱元璋的支持也根本没有必要不是吗?所以说朱元璋提防谁,也不会提防朱标。相反的,朱标在朝堂上与朱元璋是互补的,两人性格上的差异让朱元璋王朝更加的稳固,朱标的各个方面都让朱元璋满意,所以朱元璋宠幸这个儿子。

标签: 历史明朝太子

更多文章

  • 楚国为什么对秦国如此仇恨 楚国为何没有参与那次对秦国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秦国,楚国

    对楚国与秦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楚国与秦国有深仇大恨,为何没有参加此次伐秦战争?【核心提示】楚怀王去世,楚人喊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宣言。同年,齐、韩、魏、赵、宋五国伐秦。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楚国既然与秦国有那么大仇恨,为何没有参与此次对秦国战争呢?“楚虽三户,亡秦必

  • 李渊22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两个争来争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渊22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两个争来争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个人当上皇帝后,天下的财富、土地和人口都是他的,所以皇位对诸皇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会想办法获稳固自身的继承权,没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也会想办法创造皇位继承权,这就

  • 李世民斩杀单雄信的后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斩杀单雄信的后果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评书当中,每当涉及到朋友之间反目成仇的情节时,都会引用这样一句话:“宁学桃园三结义,莫学瓦岗一炉香。”以此来形成对比,让听众更直观地分辨出结交朋友的差异。在世人眼中,刘关张自桃园结义开始,便肝胆相照,即便关羽身在曹营,仍对刘备念念不忘

  • 历史上蜀汉灭亡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蜀汉灭亡,三国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三国,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就已经结束了。其实诸葛亮死后,刘禅还维持了29年的统治,直至公元263年才灭亡。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蜀汉灭亡的原因,看看后三国时代政治人物在蜀汉灭亡过程中的作用。谯周——《仇

  • 魏征为什么总是不顾唐太宗的颜面屡屡犯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魏征为什么总是不顾唐太宗的颜面屡屡犯上?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春天到了,唐太宗召集群臣要去打猎,魏征趁着大臣们的那个高兴劲一盆冰水泼了上去,春天万物复苏“随意杀生岂是明君所为”,群臣一脸懵逼的看着唐太宗,太宗在心里暗暗骂到:“真该除掉这个老匹夫”。唐太宗在心里怒骂了魏征千百遍,但还是当着

  • 李世民和表妹近亲结婚,有生下子嗣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和表妹近亲结婚,有生下子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中国古代,为什么农民起义一直无法成功建立王朝(朱元璋除外),其中一点原因就是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要想成为皇帝,那就必须得名正言顺,当然大部分都是造假造出来的名正言顺,可是起码得有这么一说。那要想名正言顺,出身就很重要。比如说李唐

  • 武则天除掉自己姐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除掉自己姐姐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女皇》从秦宣太后芈八子主政,到北魏冯太后临朝称制,再到清慈禧垂帘听政。遍数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有

  •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北魏分裂

    北魏分裂,指的是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的事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北魏孝庄帝杀死权臣尔朱荣之后,北魏大乱,尔朱兆、尔朱世隆杀害孝庄帝,先后拥立元晔、元恭、元修做皇帝。混战的胜出者是高欢。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关系决裂,逃到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

  • 唐朝最倒霉的开国武将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朝最倒霉的开国武将是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都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可是明君也会犯错误,甚至还会制造冤案。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在盛怒之下,将一位没有什么太大过错的开国武将处死。事后,李世民也感到非常后悔,在与魏征谈论此事时,为自己的冲动而自责。那么,这位堪称唐朝最倒霉的

  • 崇祯时期的天灾到底是什么样的 究竟严重到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明朝,天灾

    还不了解:明代天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时期的天灾到底有多严重?如果要是没有农民起义,清军能否打败明代?这是一个读者私信我的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若是没有李自成那么清军就无法顺利入关,甚至连辽东的局势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客观地说,大明代的灭亡农民起义是主因,关外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