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氏子孙(赵匡胤上位后杀柴荣妻儿了吗)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氏子孙(赵匡胤上位后杀柴荣妻儿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91 更新时间:2024/2/21 8:22:30

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在位期间,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

后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

在位期间,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

对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

对此,史家更是称赞柴荣是“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但是,天不如人愿,到了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四皇子柴宗训在开封府登基称帝,即为后周恭帝。

新君年龄过小,只能在符太后、宰相范质和检校太尉赵匡胤等人的辅佐下掌管朝政。

当时,朝中有很多人都建议柴宗训削弱赵匡胤的权力,以免后周的江山易主。

但是,柴宗训年幼无知,非常信任赵匡胤,一点也不把大臣们的建议放在心上。

次年的大年初一,后周的朝野上下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当大家都在欢度新年的时候,前方却突然传来了北汉和契丹入侵的消息。

传信的人称:北汉早已和契丹暗中勾结,这次大举南下,目标正是后周的镇州和定州。接到消息后,宰相范质和王溥赶快催促检校太尉赵匡胤和大将慕容延钊率军迎战。

赵匡胤领兵多年,深知北汉和契丹的厉害。他不敢大意,短短两天内便整顿好了军队,然后,率军向北方进发。

正月初二的晚上,赵匡胤领兵来到了陈桥,并在此处安营扎寨。夜深之后,有些将士暗地里聚在一起讨论道:“现在皇帝还只是一个小孩,什么都不懂。我们就是立下了再大的功,恐怕他也不知道。既然如此,我们还不如拥立赵太尉为皇帝,然后再与敌军厮杀。”

众人纷纷称是,有几个胆大的人找来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掌书记赵普,想让二人一起劝赵匡胤称帝。赵匡义和赵普虽然认为此事过于草率,但架不住将士们的一再要求,还是同意了。

众人一起来到了赵匡胤的营帐外面,不料,赵匡胤却因饮酒过多,早已醉地不省人事。

赵匡义和赵普等人无奈,只得在赵匡胤的帅账外面休息,以免消息泄露出去。初三清晨,太阳刚出来,大家就在帅账外面大声呼喊。

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赵匡胤听见将士们在喊:“我们愿意让太尉当皇帝!”听到这样的话,赵匡胤吓得是魂飞魄散。

他赶忙从床上爬起来,准备制止部下。但是,还没等他有所行动,一些手疾眼快的士兵已经冲入了帅账,将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

将士们看到赵匡胤身上的黄袍后倒头便拜,口中高呼万岁。由于,担心赵匡胤不肯做这个皇帝,赵普等人联手将赵匡胤扶上了马,然后向开封府奔去。

赵匡胤想回去,众人不让。想下马,但众人将他死死地按在马上。见事已至此,赵匡胤也不反抗了。

他坐在马上说道:“我现在有几点要求,你们能答应我吗?”将士们异口同声地说道:“能。”

赵匡胤想了想,说道:“大臣们以前与我同朝侍君,你们不能欺负他们;进入京城后,你们要做到秋毫无犯,绝对不能掠夺老百姓。”众人答应后,赵匡胤这才率军返回了开封府。

当时,皇帝柴宗训和宰相范质、王溥等人还在上早朝。看到赵匡胤率领大军返回,范质抓着王溥的手,悔恨交加地说道:“让赵匡胤率军出征太冒失了,这都是我的罪过。”他本以为赵匡胤会血洗宫廷。

不料,赵匡胤见了他却说道:“世宗一直对我恩重如山,可现在是将士们逼我当皇帝,你们说我该怎么办才好呢?”范质和王溥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众将士见状,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大声叫喊道:“一定要让赵太尉当皇帝!一定要让赵太尉当皇帝!”身为文官的两人哪见过这场面,他们当即俯身叩头,表示愿意拥立赵匡胤为帝。

赵匡胤见大局已定,于是,便逼柴宗训禅让,然后登基称帝,即为宋太祖。即位之后,赵匡胤不仅没有对柴宗训和符太后赶尽杀绝,反而对柴家人很是照顾。很多年之后,柴宗训的子孙仍然在宋朝享有很多特权。

有些大臣担心柴宗训的存在,会对大宋的江山造成威胁,于是,向赵匡胤进言,主张对柴氏家族赶尽杀绝。但是,赵匡胤却严肃地说道:“朕现在已经把柴家的皇位抢走了,倘若,再把人家的孤儿寡母杀了的话,一定会遭到天谴的。”

此话一说,大臣们再也不敢多言了。

赵匡胤自幼从军,看惯了战场中的血雨腥风,死于他手下的敌人不知道有多少。他之所以对柴宗训母子如此关照,可能也是由于心中的不安吧。

毕竟,不管宋朝的大臣如何粉饰黄袍加身的过程,也改变不了赵匡胤从柴宗训的手中夺来皇位的事实。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了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宋朝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

赵匡胤受禅后,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之后,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光纤之父是谁获得了什么奖(我国光纤之父高馄的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高锟,被叫做“光纤之父”、“宽带教父”。相比起其他“高高在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的科研成果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早年间,他还是个被嘲笑“异想天开”的“傻小子”。诺贝尔奖自从建立以来,在普遍意义上看来,每年的获奖者都代表着各个领域中、各个时代中最顶尖的一批精英。在诺

  • 泾原兵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泾原兵变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泾原兵变发生的背景位于唐朝中晚期,在位的皇帝是唐德宗。唐德宗是一位颇有作为,也很有抱负的皇帝。自此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皇帝的权威就一天不如一天,靠着藩镇平定了叛军,终究只能养出更强大的藩镇。唐玄宗末年,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了“安史之乱”。这次兵乱将正处于盛世的唐朝打进深渊,唐朝皇帝自此饱受

  • 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祖逖和刘琨是如何认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刘琨一身豪阔贵公子打扮,身着紫貂皮裘,骑匹四蹄雪白的黑马;祖逖只穿普通的棉服,骑一匹粗壮的枣红马,衣服看上去有些单薄,但精神特别好。他身材和刘琨差不多,紫膛脸,面目棱角分明,鼻直口阔,二眸子精光射人。齐王司马冏被腰斩后,晋廷大赦天下,改元“太安”(太安元年,公元302年。这一年,也是永宁二年。齐王被

  • 潘安是什么人物真实长相如何(历史上的潘安长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但若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帅的美男子,那就非潘安莫属了。因为有个词叫“貌比潘安”,可见潘安已经成为了评判帅哥的标准。那这位帅哥最后又是何下场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貌比潘安”这个词,相信大家一定都十分熟悉。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年间,形容某一位男子长相帅气,这便是最常用到的一个词语。就像在当代社会之中,众

  • 破釜沉舟出自哪个战役(破釜沉舟的意思与寓意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四大战役是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破釜沉舟的故事就发生在巨鹿之战,这一战让一个年轻的将领一战成名,从此高歌猛进,让人莫敢仰视。在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四大战役是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破釜沉舟的故事就发生在巨鹿之战,这一战让一个年轻的将领一战成名,

  • 秦始皇陵有多可怕(从秦始皇陵活着走出来也活不过两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第1个原因是因为秦始皇陵规模巨大,第2个原因则是因为太危险。曾有专家说,如果人进入这座秦始皇陵,即使能活着走出来,说剩余寿命也不过两年之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在世界上寻找与之媲美规模的,也就只有埃及金字塔了。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信仰长生,曾经建造数支船队去海外,造访仙山。后来秦始皇也

  • 隆庆开关指的是什么事件(隆庆开关的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隆庆开关”是指的1567年刚即位不久的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参与海外贸易。从此民间的私人外贸获得了合法的地位,这与后来满清搞的“广州十三行”有本质的区别,因为明朝的官方贸易一直存在,此次开放的乃是私人贸易。现在一提到明清,很多人就大谈特谈“闭关锁国”从明朝开始,然而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深究过历史

  • 历史上伯邑考和苏妲己的故事(妲己对伯邑考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站在宫殿栏杆外的伯邑考,颜值实在太高,让隔着纱帘的苏妲己也心潮澎湃,动心起了歪念。苏妲己借着伯邑考琴弹得好,向伯邑考学琴的理由,将伯邑考留在了宫中,想用美色引诱,勾引伯邑考行苟合之事。苏妲己贵为皇后,深得纣王宠幸,为何她还要色诱伯邑考?心思太深。受父王之命,伯邑考代理西岐国政七年,勤政爱民,并无差错

  • 明朝第四位帝王是谁(朱高炽在位10个月却名垂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不过,对于明朝的皇帝,人们了解最多的还是朱元璋、朱棣、朱由检等人,对于朱高炽,了解着实不多。而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不到10个月,为何历史评价不俗?明朝在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加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因此在民间可谓是拥有一众粉丝。不过,对于明朝的皇帝,人们了解最多的还是朱元璋

  • 唐朝李隆基历史简介(唐朝皇帝李隆基一生命运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他前期勤于政事,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使得唐朝的统治达到顶峰;后期却耽于享乐,促成了“天宝危机”,引发“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他前期勤于政事,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使得唐朝的统治达到顶峰;后期却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