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末年没有李自成和满清的话 明朝最后能进入工业社会吗

明朝末年没有李自成和满清的话 明朝最后能进入工业社会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23 更新时间:2024/4/5 10:47:41

还不了解:明代和工业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明代末年没有李自成内乱,清军入关,会进入到工业社会吗?

对于中国历史之中的遗憾也许就是你没有办法穿越到项羽入关的时候不要让他烧毁咸阳城和里面的瑰宝,对于中国历史之中最为困难且公认的几件事情就是东汉末年的时候带着汉献帝重新振兴,南宋末年的时候抵挡住蒙古军队的南征,明代末年的时候如何代替崇祯皇帝挽救大明。

这几个历史问题堪比中国历史之中的世纪难题,即使让你了解了历史之中所要发生的一切,但你还阻止不了事情的发生,就像让你回到明代末年,即使是没有李自成等人的内忧和后金人的外患,你就一定能够保证让明代末年的中国进入到工业社会之中吗?

明代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时期的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二个就是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厂集中劳动方式。明代时期江南地方一带有着很多的商业重镇其实都出现了这两种情况,像从南宋以来就一直出名的景德镇瓷器事业,每天居住在景德镇瓷器的工人有好几千人,技术指导也是好几百人,供皇家使用的巅峰瓷器大师是数十名,这里的工人每天按时来到瓷器场地打卡上班,然后进行工作。

这一幕幕像极了今天中国人的996工作责任制度。而且明代末年这种关系发生的地方和产业还不是集中在瓷器生产这一个行业上面,明代时期的煤矿业,瓷器行业,茶叶生产,丝绸纺织,棉花种植与布匹生产这些重要的行业之中都出现了这种情况,无数的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城市之中集中的场地开始这些工作,到下班时间之后又回到自己的家乡,然后每个月或按照劳动量,或按照说好的工资给钱,这些被统称为明代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对于这种观点的提出其实在历史教科书之中很早就已经出现,而且还得到了认可,认为这是中世纪中国民间商业发达的表现,更有一些激进派的专家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和这种工商关系其实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因为南宋时期一直是被认为中国商业和对外贸易古代朝之中最为发达的一个,这种繁华程度即使是到了后来的明代都赶不上他。

中国民间商业的发达为中国人创造了一种自信,使得很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那个时候的中国虽然是一个封建王朝,但实际上中国从唐到宋,从宋到明都是一直在进步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方式的变化上面,还体现在政治制度的改革上面,明代初年废除丞相,后来因为皇帝事务繁多,又开始设置了内阁大学士进行辅佐政治,这种内阁制度极容易被一些历史初学者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之中的首相内阁制度相混淆。

内忧外患断送了大明的工业化

明代末年的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和各种工商业的发展其实从明代中后期都是时候就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值,但很多年都没有进步和出现一种质的蜕变,这一点让我们都搞不懂,按道理来说以那个时候大明的经济总量和市场需求,要发生蜕变所需要的生产物品应该是很多很多的啊!可是比较奇怪的就是这个萌芽一直处于萌芽之中,直到遇到了内忧外患的李自成和后金八旗兵入侵。

李自成厉害啊,将整个大明都给葬送掉了,也不了解应不应该去怪罪他,西北地方的生态环境其实早就不行了,对于西北地方朝廷其实能够收取的赋税十分有限,根据明代实际历史记录之中记载西北地方只是在前期的时候收取到了一些赋税,但整个西北依旧不如江南的一个省份之多,到中后期的时候因为防备投入了太多的白银了。

明代末年时候的崇祯皇帝为了节省西北的开支,开始裁撤自古以来就设立的“驿站”。使得整个西北数千人失业,其实不裁撤的话还好,就不会引起这数千人失业,这数千人失业的背后是数千个家庭的破产,根据那个时候一个家庭生育七八个孩子的情况,就是好几万人吃不到饭了,这一下就在陕西等地方引起了一个量变,量变催生了李自成这个质变的出现。

很多人可能会说如果没有李自成那也会有什么张自成或者刘自成出来推翻大明王朝,对于这种看法只能说是过于肤浅了,这种看法完全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是建立在既然已经了解了答案的情况之下对于历史事实进行分析评论,完全就是一个错误的观点,首先如果没有以李自成为首的流民在西北祸乱,那明代就不用分兵西北,也就可以全心全意的抵抗后金王朝了。

明代的战略决策走错了就是走错了,不要使用后面的历史走向去推动之前的结果,就像一个婴儿出生大家都了解他是会死的,难道聪明人会说出来吗?只有那些愚蠢到极点的人才会说不管这个婴儿怎么样,他一定会死。这不是智者该说出的话,道理使用在李自成和大明王朝身上也是一样的,大家谁不了解没有千秋万代的朝代啊,还要你们这些专家来指出不管时间先后明代一定会灭亡吗?

后金是一个东北地方的边患,这里从万历皇帝萨尔浒之战失败之后就一直在流血,这里投入了明代历代皇帝无数的心血,东南地方的钱财粮食砸进去了,西北地方的士兵人马填进去了,到最后连一个浪花都没有起来一个,最后的结果就是李自成千辛万苦地推翻了大明王朝,可是胜利的果实却是属于后金的。让我们遗憾无比,也同时在想,要是明末没有这些内忧外患,资本主义萌芽可以带着大明进入到工业化社会吗?

明代无法进入工业化

进入工业化的代价其实十分的沉痛,皇帝这些和贵族官僚可能不会马上失去很爽的权力,但他们的权力会一步步的被抽空,要将皇权和官僚权力分配一大部分到大商人的手中,因为中国古代商人其实并不是不想将自己的钱财投入到一个新行业的扩大再生产之中,而是完全不敢去投入,因为农业社会的朝廷和官府实行的一直都是“养猪战略”等到这些商人富可敌国且不小心触犯道德法律的时候就进行抄家俩充实国库。

功臣武将害怕天下太平之后被谋害,商人致富之后害怕自己积累千万的家产说没就没有。所以他们宁愿偷偷的将金银珠宝深埋于地下留给子孙后代也不愿意使用手上的这些钱去扩大再生产,所以这些商人宁愿花费大价钱去买田地,也不愿意造船去开拓海外殖民地收割更多的财富,商人们满足于成功之后的现状,不敢期望更大的成功。

可是如果有了权力能够自保之后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有了权力之后他们的这些钱财就成为了合法钱财,可以继续扩大再生产而不用担心被皇帝或者权臣侵吞,他们可以正大光明的去开拓海外的市场,然后催生出工业革命。

惋惜的是这些在农业社会之为主的中国太难实现了,只有改变这种社会本质才可以迈入到工业社会之中,所以说大明那个时候资本主义萌芽不缺,军事上的火器这些热武器不缺,甚至用于远洋航行的船只也不缺少,缺少的就是一种能够合理分配使用权力的政治体制。

标签: 历史明朝工业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秦国,商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的故事。在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为人们开辟广阔的山林,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开辟和耕种大量私田,需要大批劳动力。而用奴隶制的办法已不能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而商周

  • 为什么古人不认可商鞅变法?详解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秦国,商鞅

    为什么古人不认可商鞅变法?这是因为商鞅没有行王道,而是选择了霸道,那么何为"霸道"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在《史记》里,司马迁对他评价很低,认为他“刻薄寡恩”。其后,班固可能也受到了该影响,认为商鞅是“衰周之凶人”。到了宋代,苏轼则对他的评价更差。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里说

  • 曹真是曹营的常胜将军,为何却很少出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三国,曹真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知名度之高不仅全国老幼皆知,甚至还盛名海外。然而《三国演义》从本质来看仅是一本小说,许多看官老爷们如果真把《三国演义》当正史来看那就大错特错了。在作者罗贯中的手中,曹操一系的武将总被其所“丑化”,特别是亲族将领的能力更是被贬的一无是处。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曹操

  • 唐朝的建立过程中,李世民和李建成谁的功劳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皇帝之一,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为唐朝的建立付出了不少的功劳,他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十九岁时,在他的鼓动下,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李建为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李渊的军队攻入长安后,拥立代王杨侑为皇帝,李渊也被进封为唐王、大丞相,关中的局势完全控制在李氏

  • 诸葛亮设空城计的时候,为何让士兵在城门口扫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三国这段前后长达100年的历史除了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比如刘关张,吕布,曹操,周瑜等等人物之外最精彩的就是一场又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了。比如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可以凭借手上5万大军击败袁绍30万大军后鲸吞河北,成为天下间最强大的诸侯;比如赤壁之战时刘孙联军可以凭借一把火把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烧成灰烬

  • 不派马谡守街亭的话,诸葛亮最应该派谁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这可是蜀国最重要的战略失策,要是能够守得住坚持的话,估计再这样继续下去,诸葛亮就可以真正的打败魏国,从长安直入,夺得天下。但是诸葛亮忘记了刘备你死前说的话,不可以用这个人,可是诸葛亮偏偏想要用它,结果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都是他不听刘备的话。要是换一个人重新来过的话,结局会不会好一点呢?当时最好的人选

  • 历史上改善了整个秦国的商鞅的老师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秦国,商鞅

    历史上改善了整个秦国的商鞅的老师是谁呢?能做商鞅的老师,必然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商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在魏国时,商鞅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史记·商君列传》记载:“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魏武侯九年(前387)

  • 岳家军是怎么来的?详解岳家军的创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岳家军,宋朝

    众所周知岳家军是南宋初年由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那么岳家军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创立背景南宋初年,在宋金民族斗争的烽火烈焰之中,逐渐锻炼出几支抗金大军,其中最主要的有张俊的张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岳飞的岳家军,杨沂中的杨家军,刘光世的刘家军等,尤其是岳飞所部岳家军,骁

  • 清朝妃子为什么要戴着长长的指甲套 这个东西不会影响生活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妃子

    对古代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妃子为何戴长指甲套?除了好看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皇帝!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虽然在现代男女平等的民主社会中,女性打扮自己多是为了取悦自己,而非“悦己者”,但是在女子地位十分低下的封建社会时期,女子打扮多是为了取悦处于家庭

  • 正史上刘备的荆州是怎么来的?真是借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从古至今流传着很多歇后语,有的作为名言警句警醒着世人,有的作为日常用语让我们朗朗上口,还有的则是一个完成的故事缩影。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就是这么一个故事。赤壁之战后刘备向东吴借来荆州,说拿下益州后就归还。但当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孙权派人前来索取却被拒绝,最后导致两边联盟破裂。一心想拿回荆州的孙权暗中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