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为何逃过一死?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为何逃过一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61 更新时间:2023/12/13 3:56:52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为何逃过一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不久,便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的党羽,并逼迫姑母自尽,同时还杀死她的三个儿子,却唯独饶恕公主的次子薛崇简。那么,薛崇简为何能躲过杀身之祸?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薛崇简是太平公主与驸马薛绍的次子,生年不详,当在唐高宗开耀元年(681年)到垂拱四年(688年)间。太平公主初嫁薛绍,生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及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薛绍死后又改嫁武攸暨,生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及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

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将其子女青睐有加

唐高宗与武则天因为溺爱幼女太平公主,便抱着“爱屋及乌”的心理,对她所生的四子四女自然也是青睐有加。正因如此,薛崇简还是个娃娃的时候,便被封为郢国公,拜太中大夫、司礼丞,之后又历任赞善大夫、尚辇奉御、卫尉少卿等要职,加银青光禄大夫,徙封燕国公。

薛崇简幼时经常出入皇宫,跟李唐皇室的子孙经常玩耍,由此结识了表兄李隆基(唐睿宗之子,太平公主之侄),因为志趣相投,由是结下深厚的友谊。等到韦皇后毒杀唐中宗,并意图效仿婆母武则天做女皇时,薛崇简追随李隆基举兵讨逆,一举诛杀韦皇后及其党羽,史称“唐隆政变”,时在唐隆元年(710年)七月。

太平公主权倾朝野,野心日渐膨胀

政变结束后,太平公主因有谋划政变及拥立唐睿宗复辟之功,得以加号为镇国太平公主,并与太子李隆基一起共掌朝政。随着权势和名望的攀升,太平公主的政治野心也日渐膨胀,由此引起唐睿宗父子的警惕。睿宗自知无力对付妹妹,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此时,薛崇简因从龙有功,晋封为立节郡王,拜太仆卿兼太子虞候率,进位上柱国。

唐玄宗登基后,采取种种举措削弱太平公主的权势,结果引起后者的敌视,并意图将其废黜。对于太平公主的想法,薛崇简心中甚是恐惧,为此曾多次劝谏她不可这样做,并尽力弥补母亲与皇帝间的隔阂。然而对于儿子的一番苦心,太平公主非但不领情,反而因为发怒多次鞭打他,让薛崇简敢怒而不敢言。

太平公主夺权失败后,被唐玄宗逼令自杀

不久,太平公主的阴谋被人揭发,唐玄宗见事情紧急,便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及心腹郭元振、王毛仲、姜皎、李令问、王守一、高力士、李守德等人发动政变,指挥羽林军捕杀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党羽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并将宰相宗楚客等人流放,一举铲除太平公主赖以专权的根基,时在先天二年(713年)。

政变发生后,太平公主仓皇逃入山寺避难,直到三天后才回到府邸,并派人向唐睿宗、玄宗父子上书,请求朝廷能饶自己一条性命。唐睿宗内心里很希望宽恕妹妹,但遭到唐玄宗的拒绝。不久,唐玄宗以“谋逆”的罪名赐死太平公主,并诛杀了她的三个儿子薛崇训、武崇敏、武崇行,唯独宽恕了薛崇简。

唐玄宗在宽恕薛崇简的同时,为了帮助他跟家庭划清界限,便赐他国姓为李,并保留他原有的官职、爵位(“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公主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薛崇简以数谏其母被挞,特免死,赐姓李,官爵如故。”见《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自此以后,薛崇简便改名为李崇简。

唐玄宗唯独宽恕了薛崇简

薛崇简被唐玄宗宽恕后,此后便“消失”在正史当中,结局如何不得而知。按照常人的理解,薛崇简既然跟唐玄宗走得很近,那么结局自然不会很差,甚至有可能得到后者的厚待,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根据薛崇简的墓志铭(《大唐故袁州别驾薛府君墓志铭并序》)来看,他的结局完全可以用“凄凉”二字来形容。

根据墓志铭的记载,薛崇简虽然获得唐玄宗的宽恕,但很快便被赶出长安,到蒲州去担任别驾,数年后又被贬谪到溪州。在贬谪期间,薛崇简的妻子武氏(武三思之女,封方城县主)因为水土不服、心情抑郁,在开元十二年(724年)病逝,令他无比悲痛。

薛崇简郁郁不得志,最终病逝于袁州

妻子病故后不久,薛崇简被朝廷起复为袁州别驾。由于薛崇简迟迟无法忘却丧妻之痛,再加上怀才不遇,心情郁闷,在上任后没多久便身患重病,并在同年九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官舍当中,享年不详。薛崇简死后,唐玄宗并未对他进行褒赠、追谥,也没有对他进行厚葬,如此表现,实在是刻薄寡恩。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晏殊有什么贡献?详解晏殊的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晏殊,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宋朝晏殊的故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任光禄寺丞,他父亲去世,他回到临川(今江西抚州)服丧,服丧期未了就被召回任职,跟从皇上到太清官祭祀。皇上令他编修宝训,做了同判太常礼院。不久,母亲去世,他请求等服期结

  • 晏殊的《清平乐·红笺小字》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晏殊,宋朝

    晏殊的《清平乐·红笺小字》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清平乐·红笺小字宋代: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译文红线格的绢纸上写满密密小字

  • 南宋丢失襄阳城后 王朝为何快速的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南宋,襄阳

    还不了解:南宋和襄阳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襄阳丢了之后,南宋很快就灭亡了?襄阳之战的胜负,对于南宋来说,绝对不是一场局部战争那么简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战争,几乎可以称得上蒙宋战争的主力决战了。对于南宋来说,最为精锐的大军,几乎都被派去了襄阳前线。而襄阳被攻破

  •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修运河 杨广到底有什么打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隋朝,杨广

    对隋朝杨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广为何一定要修大运河?把运河路线连起来,看出杨广有多厉害?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为惋惜,那无疑就是隋朝了,当年隋文帝杨坚窃取了北周的江山,虽然手段并不高明,可是杨坚自身的雄才大略让中华文化再一次发扬光大,当提及大唐盛世的时候,很多人都会

  • 武则天拉拢长孙无忌为何被无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拉拢长孙无忌为何被无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654年,30岁的武则天,带着4车金银珠宝,专门去拜访国舅长孙无忌。武则天的目的,长孙无忌心知肚明,可就是不表态。从此,武则天怀恨在心,最终谋杀了他。长孙无忌,唐朝开国功臣之一,不仅是宰相,更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当时,武则天还是

  • 秦叔宝为什么排在二十四功臣之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秦叔宝为什么排在二十四功臣之末?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也许你想不到,《隋唐演义》是清人写的一部小说,但是很多人都是通过这部书了解隋唐英雄的。比如说第一高手用双锤的李元霸,侠义无双的秦叔宝等等。隋朝大业十年,秦叔宝跟随张须陀,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当时,秦叔宝去讨伐卢明月的叛军,他带着一

  •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千古一帝吗 杨广执政时百姓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大家口中的千古一帝吗?执政期间百姓是否民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杨广同志远征土御魂,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把这个建立在青海河西一带的小国给灭了。但奇怪的是,杨广同志灭亡土御魂后,并没有在当地建立起统治,而

  • 历史上李世民怎么对待太子旧臣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历史上李世民怎么对待太子旧臣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军在玄武门设伏,拦截正欲进宫面圣的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李元吉。经过一场激战,李世民弑兄杀弟,随后向李渊奏报“太子谋反”,在李世民咄咄逼人的军事压力下,李渊被迫“禅位”于李世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

  •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再难出明君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再难出明君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们在看唐朝的历史的时候,有一件事会觉得非常奇怪。在李隆基之前,唐朝的皇帝一个个都是叱咤风云的,我们对他们的事迹也可以说耳熟能详。比如说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这样的皇帝。就算是李显、李旦这样一些没什么出息的皇帝,我们对他们的事迹

  • 历史上晏殊的官场生涯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晏殊,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晏殊的官场生涯。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时值赵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