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修运河 杨广到底有什么打算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修运河 杨广到底有什么打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4 更新时间:2024/1/15 12:02:11

对隋朝杨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广为何一定要修大运河?把运河路线连起来,看出杨广有多厉害?

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为惋惜,那无疑就是隋朝了,当年隋文帝杨坚窃取了北周的江山,虽然手段并不高明,可是杨坚自身的雄才大略让中华文化再一次发扬光大,当提及大唐盛世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当然的将隋朝和他一起并列在一起。

惋惜的是隋朝只经历了二世就亡了,杨坚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很快将隋朝打造成了一个强大我国家,四方蛮夷无不臣服,在杨坚死后,其二子杨广继位。

坦白来说,杨广这个人的能力并不差,当年杨坚灭陈的时候,就是以杨广为主帅率领各路军队进攻南陈,这活脱脱就是一个隋朝版的李世民

然而,杨广并未将隋朝继续发扬光大,在这之后他滥用民力,三征高句丽、修大运河等同时又征集众多民女供其享乐,让隋朝江山走向了覆亡的边缘,这其中修大运河就是压垮隋朝的最后一颗稻草。

为了修大运河,杨广动用了数百万人,最终引起了隋朝百姓的强烈反抗,而杨广也在一片的反对声之中被宇文化及杀死,在这之后各路群雄逐鹿中原,太原人李渊取得了胜利建立了大唐。

根据《隋唐演义》的记载,杨广修大运河的目的就是享乐,为此他召集数百万民夫修大运河,同时又强征数百万纤夫在前边拉龙舟,而他自己则和众多的妃子在龙舟上尽情享乐。

按照《隋唐演义》的说法,杨广的灭亡实在是咎由自取,可是历史上真实的杨广说实话其能力并不差,虽然作为皇帝他在位后期确实有点骄奢淫逸,可是他也断然不会真的为了享乐而强征民力,那么杨广究竟为何要修大运河呢?

其实早在杨广修大运河前期,历朝历代就已经开始修建运河了,然而这其中的一大弊端就是当时的各条水渠就如同秦始皇前期的长城一般,各国有各国的长城,可是彼此之间都不连通,这样对于抵御匈奴来说非常的不利,因此秦始皇就调集了70多万人修建长城。

秦始皇修建长城虽然加速了秦朝的垮台,可是从宏观意义上来说,后世王朝正是靠着长城才不至于天天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汉朝、晋朝、唐代、宋代、明代等都是吃着秦朝的红利,靠着长城抵御游牧民族。

同样的,大运河也是如此,当年杨广修大运河的目的于隋朝非常不利,可是其罪在当下利在千秋,杨广修建大运河无意之中将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水渠都开始连通起来,这让经济南移是具有重大贡献的。

同时也让南方周边的城市成为了著名的鱼米之乡,也让江南等地成为了真正的“江南水乡”,由于水运比陆运更省事省力省钱,朝廷有重大灾害就可以利用这条2000多公里长的大运河直达灾区,这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而杨广的问题在于他太急了,他修建大运河还不够,他还想靠着这条大运河征服高句丽,高句丽问题当时一直是隋朝的心腹大患,由于隋朝时期突厥发生了巨变分裂成为东西突厥,导致其实力进一步下降。

外加上隋朝初期名将众多,杨素凭借着其独具一格的军事思想重创了突厥,在隋朝时期突厥并非隋朝的心腹大患,然而此时北方另一个威胁一直萦绕在隋朝的心头上,那就是朝鲜半岛的高句丽。

由于隋朝的前身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原战乱故而忽略了高句丽的威胁,那个时候高句丽一直觊觎辽东半岛的土地,因此和中原一直有摩擦。

隋朝建立之后,高句丽对辽东的图谋并未减弱,这更加让隋朝和高句丽的关系更加复杂,为了打击高句丽,杨广在位期间征兵规模达到了130万达到了巅峰。

而杨广之所以能够大规模的征兵靠的就是大运河,利用水运的便利可以将南方的物资迅速的运到北方前线,这其中省去了很多的波折。

大运河的成功修建让杨广起了灭高句丽的心思,可正是这条运河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也由于其过度运用民力,这条运河最终成为了隋王朝的催命符。

标签: 历史隋朝杨广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拉拢长孙无忌为何被无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拉拢长孙无忌为何被无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654年,30岁的武则天,带着4车金银珠宝,专门去拜访国舅长孙无忌。武则天的目的,长孙无忌心知肚明,可就是不表态。从此,武则天怀恨在心,最终谋杀了他。长孙无忌,唐朝开国功臣之一,不仅是宰相,更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当时,武则天还是

  • 秦叔宝为什么排在二十四功臣之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秦叔宝为什么排在二十四功臣之末?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也许你想不到,《隋唐演义》是清人写的一部小说,但是很多人都是通过这部书了解隋唐英雄的。比如说第一高手用双锤的李元霸,侠义无双的秦叔宝等等。隋朝大业十年,秦叔宝跟随张须陀,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当时,秦叔宝去讨伐卢明月的叛军,他带着一

  •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千古一帝吗 杨广执政时百姓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大家口中的千古一帝吗?执政期间百姓是否民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杨广同志远征土御魂,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把这个建立在青海河西一带的小国给灭了。但奇怪的是,杨广同志灭亡土御魂后,并没有在当地建立起统治,而

  • 历史上李世民怎么对待太子旧臣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历史上李世民怎么对待太子旧臣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军在玄武门设伏,拦截正欲进宫面圣的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李元吉。经过一场激战,李世民弑兄杀弟,随后向李渊奏报“太子谋反”,在李世民咄咄逼人的军事压力下,李渊被迫“禅位”于李世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

  •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再难出明君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再难出明君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们在看唐朝的历史的时候,有一件事会觉得非常奇怪。在李隆基之前,唐朝的皇帝一个个都是叱咤风云的,我们对他们的事迹也可以说耳熟能详。比如说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这样的皇帝。就算是李显、李旦这样一些没什么出息的皇帝,我们对他们的事迹

  • 历史上晏殊的官场生涯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晏殊,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晏殊的官场生涯。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时值赵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

  • 曹操是如何看待孙权的吗?真的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因为曹操写了一首词,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叫做什么"生子当如孙仲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对孙权的高度评价。其实蛮不是这么回事儿。大家代入思考一下。你有一个好朋友对你说,我将来要是生一个儿子,肯定生一个你这样的。心思比较单纯的可能就想,啊,他这么欣赏我呀,这是对我有一种怎样的,跨

  • 徐达功成名就却能善终 他的子孙后代为何会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徐达,明朝

    还不了解:徐达和子孙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徐达一生功成名就,善始善终,子孙为何会反目成仇?公元1407年7月,明代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在囚禁中去世。消息传到南京皇宫,正在病中的徐皇后悲痛欲绝,竟也在同月病逝了。一月之间,徐达的长女、长子先后去世。讽刺的是,在几年

  • 晋阳起兵真的是李世民和刘文静策划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隋朝末年,因隋炀帝征伐高丽,开凿大运河,这些大动作都是吞金兽,所以很快,弄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最后导致天下大乱。一开始烽烟四起之时,全国的义军队伍多如牛毛,但形成规模,具有相当实力的,主要有以下三支起义军队伍,他们分别是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

  • 杨广生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李渊当上皇帝后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杨广,隋朝

    还不了解:杨广子女下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广有四子二女,隋朝灭亡后,李渊是如何处置他们的?我国拥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并且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也经历了多个朝代。通常情况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不止一位的帝王君主,就比如人们对历史上隋朝最后一代君主杨广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