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刘询不废太子刘奭?详解其原因

为什么刘询不废太子刘奭?详解其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3 更新时间:2024/2/1 8:25:30

为什么刘询不废太子刘奭?这是因为古代一直以来奉行“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已经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如果实在不喜欢嫡长子,才会举行废立之事,从而另选其他皇子,不过这样的举动势必也会遭来很大的压力。因为朝中势力纷杂,废立太子会引起不小的动荡。所以在废立太子一事上,每一位帝王都是慎重不已,思考再三。

有一位帝王,明知道所立的太子难成大事,一旦上位必将把王朝带入万丈深渊。但是他却仍然没有废黜太子的意愿,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宫中阻力太大,还是另有缘故呢?

这位帝王便是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英明神武,在他的领导下西汉步入了鼎盛局面,这是他的政治成就。不过,他却没能挑选好下一任继承人。

当时,嫡长子为刘奭,太子之位自然归于他。不过,他自身能力不足,如果登基之后必然无法控制住朝政。因为朝中有三股势力在处于斗争之中,分别为宦官、外戚和儒臣。要是魄力不足,制不住这三股势力,那么王朝肯定会走向衰败。汉宣帝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而且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乱我家者。太子也。”

纵然如此,他也未曾废黜刘奭的太子位。那刘奭究竟有什么本事呢?既无能力又无魄力,他靠什么坐稳太子位呢?难道是有人暗中相助?

汉宣帝刘询的前半生可谓历经磨难,入过狱,还险些被汉武帝杀掉。也正是这些经历磨练了他的性格和意志,让他在困境中保持着坚强的心志。后来他当上皇帝,按理说应该采取汉武帝的“怀柔之策”,“以仁为本”。但是,汉宣帝却来了一个“推陈出新”,既接受又改变,在怀柔的同时又采取严治,大臣犯错就会遭来酷刑。

当时,已是太子的刘奭对此很纳闷,为什么要采取暴政呢?因为刘奭所学的都是儒家思想,自然不能够理解这套严厉的法治。所以,刘奭就向父亲劝谏,说应该以仁政为本,那些酷刑都应该废除掉。但是汉宣帝刘询却说汉朝的治理方针是“王霸结合”,既有仁政又有酷政,如此才能驾驭群臣,一统天下。

但是刘奭并不同意,还做出了轻视的行为。如此之下,汉宣帝刘询才生气的道出了:“乱我家者,太子也”。

既然太子刘奭心中以仁政为本,上台之后自然会施行怀柔政策而砍掉酷政,那么朝中争斗必然会更加激烈,汉朝恐怕会就此走向衰亡。如果换作是其他帝王,必然下定决心把太子给换掉了。

但是汉宣帝却没有,因为他深知废太子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西汉的衰亡会来得更早更猛烈。风险实在是太大!

再加上,嫡长子继承制是历朝历代都遵行的原则,如果他要废黜刘奭,必会遭来群臣的坚决反对。一旦太子废黜,那么其他皇子必会为了太子位而争得头破血流,甚至是引发内部动乱。此外,朝堂之上也会各有扶持人选,甚至是不惜以武力相争。

所以说,不到万不得一,废太子这条路是不能走的。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众所周知,刘奭是皇后许平君的第一个儿子。而汉宣帝刘询与许平君的感情又非常深厚,这个太子宝座,刘奭是靠着母亲才保住的。

早前,因“巫蛊事件”,汉宣帝一直是阶下之囚,一直生活在阴影之中。但是,许平君却不嫌弃他的戴罪之身,毅然的嫁给了他,并且给了他勇气和信心。就这样,汉宣帝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若是此生没有遇见许平君,可能他的境况也不会好起来。但是许平君最终却死得很惨,而且还是在生二胎时被霍家人给害死的。

汉宣帝虽然气愤,但是却无能为力,此时他不能为爱妻报仇,只能将此仇恨深埋于心。因为当时霍家势力很强势,而汉宣帝刘询的命运前程也被霍光给牢牢掌控者,一旦不如意,那么刘询的前程就毁了。

刘询所能做的就是等待时机,等到霍光去世之后再来对付霍家人,为爱妻报仇雪恨。因此,刘奭身为许平君唯一的儿子,他的母亲受了那么多苦楚,汉宣帝心中充满了愧疚之情,所以就算是刘奭能力不足,这太子之位还是不能废掉。

可见,事关汉朝的未来发展,还是抵不过汉宣帝对于许平君的感情。这才是汉宣帝没有废太子最重要的理由。当初,许平君不顾一切下嫁。现在,汉宣帝也是不顾汉朝的命运,依然让刘奭当太子。这两事件是密不可分的,可见汉宣帝的情深义重啊!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刘奭并无过错,只是能力稍有欠缺而已。并且,当时也没有外部势力想要废掉刘奭的太子位。要知道,汉高祖刘邦想废立太子刘盈,是因心中另有佳人,要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而汉武帝废黜太子,则是听信了谗言。

在汉宣帝统治时期,并没有大臣谏言要废旧立新。所以说,假如汉宣帝刘询有换太子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不会去行动的。因为,这换太子事关重大,更何况这里面还掺杂着他对许平君的感情,他是万万舍不得去做换太子之事的。

后来西汉的发展和汉宣帝预料的相差无几,刘奭上位之后,并不能控制住朝中各势力的斗争。最终,在这三股势力的斗争之下,西汉慢慢走向了衰落。

可见,汉宣帝的预料不假,当初他就猜到了这一切,却没有把太子给换掉了。用西汉未发的发展来证明他对许平君的爱,这爱实在是太让人刻骨铭心了!

若是刘奭没有这样一位母亲,恐怕太子之位早就被废黜掉了。汉宣帝英明一世,最终在选太子之上出了纰漏。不过后世虽有怪罪之言,但更多的是赞叹他对感情的忠贞!

标签: 历史刘询汉朝

更多文章

  • 宁锦战役,袁崇焕为何没有后金偷袭大本营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明朝,宁锦战役

    天启初年,后金军继沈辽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北镇)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面对后金的凌厉攻势,明辽东经略王在晋等人主张退守山海关;而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则主张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得到前往山海关巡视的明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支持。不久,明廷任用孙承宗取代王在晋。后来锦州、右屯和

  • 福全明明比康熙更加年长 福全为何没有成为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康熙,福全

    还不了解:康熙和福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皇帝为何要把皇位传给康熙,而不是更加年长的次子福全?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代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驾崩。在其去世之后,年仅八岁顺治皇帝第三子玄烨成功登上皇位,这便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皇帝。其实透

  • 三国有哪些混的比较好的降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东吴将领中,太史慈和甘宁这两位猛将,就是降将出身。至于傅士仁、麋芳这两位关羽的部下,也在襄樊之战后归降了东吴。当然,同样是降将,有些降将在投靠其他主公

  • 诸葛亮设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真的怕有伏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将三十六计用得淋淋尽职,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曹操不折不扣的谋略大师,后世评为“奸雄”,周瑜和陆逊是三国里的美男子,也是英雄出少年。总之,魏、蜀、吴三国英雄辈出,短短一个世纪金戈铁马,却让整个三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一笔,要说三十六计运用最精彩的

  • 项羽在江东还有兵马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过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项羽,江东

    还不了解:项羽和江东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在江东还有兵马,垓下突围项羽为何不肯渡江?楚汉之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龙虎争霸”。秦朝末年,民间传说项羽一人可以举手一座千斤重的鼎,项羽作战勇猛,就像是一只森林中的猛虎,项羽率领的军队在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

  • 三国时期蜀汉经历过几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蜀汉,三国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智勇双全,自追随刘备以来,忠心耿耿,虽然一生没有像关羽和张飞那样镇守一方,独当一面,但是也做出了突出的功绩,堪称名将。在正史中,诸葛亮两次重要的军事行动,都选定了赵云,把赵云作为

  • 刘袆:宋文帝刘义隆第八子,曾参与谋反被削去官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刘袆,南朝宋

    刘袆(436年~470年),字休秀,宋文帝刘义隆第八子,母为陈修容。元嘉二十二年,封东海王,累官至司空、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故。前废帝即位,加中书监。宋明帝践阼,进太尉、侍中、中书监。泰始四年,改封庐江王。五年,参与谋反,削去官爵。六年,逼令自杀,享年三十五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

  • 祝融夫人是孟获的妻子,诸葛亮是如何降伏他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三国,祝融夫人

    有人说三国是一个男人的三国,这个说法不全面但也不能否认。但是要提起女子,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美人离间的貂蝉,就是大小二乔。爱好武艺的女子恐怕也只有一位孙尚香,最终也成了刘备的孙夫人,从未上过战场。但这位让自己侍女随身带兵,自己也在闺房摆满兵器的奇女子,而在三国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位女将军横空出世。就连常

  • 安史之乱如此血腥残忍 最后是怎么平定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唐朝,安史之乱

    对唐代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唐代作为封建王朝之中实力最强大的之一,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领导之下,形成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觐见的场面。唐代百姓丰衣足食,外来文化与本土大唐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唐文华。贞观

  • 刘邦逃跑的时候抛弃儿女,真的是因为无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汉朝,刘邦

    如果说起汉高祖刘邦,没有深入了解过他的人,都觉得刘邦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和无赖,好色和自私成为他的专属名片。其中有一件事最为后人所诟病。常言道:虎毒不食子。而刘邦竟然在一次逃跑中,屡次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女儿踹下车,这简直完美诠释了刘邦的“自私”本性。其实,这是后人对刘邦的误解,他当时果断抛弃儿女,非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