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早年时对诸葛亮十分信任 后面为何再也不相信诸葛亮了

刘备早年时对诸葛亮十分信任 后面为何再也不相信诸葛亮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81 更新时间:2024/2/10 10:32:53

刘备早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创业成功后,为何不再相信诸葛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顾茅庐”的典故在我国历史上应该算是比较出名的,就当时而言,如果刘备没有得到诸葛亮的辅佐,或者说没有去请出诸葛亮。那在笔者看来,刘备当年大大概率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军阀而已,因为论起对天下大势的了解与划分,他是真的不如曹操孙权

前段时间笔者在翻阅资料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基本内容就是如标题所说的,问刘备为何在创业初期(汉中之战前)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可创业成功后(汉中之战后)就不再搭理诸葛亮,并直到夷陵之战失败后才重新将诸葛亮召回权力中枢?如果说屏幕前您的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那您或许可以接着往下看(以正史而言)。

其一,情况与情势不同

刘备在“三顾茅庐”并请出诸葛亮为自己效力时,刚刚过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败,那时的刘备堪称一生中最为窘迫的日子,因为他没有文臣只有武将,而且还只有关张赵三人(关羽张飞赵云)而已。更为悲凉的是,当年的刘备甚至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之前有徐州,被他丢了)。

而当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后,刘备才真正找到了走向成功的那条康庄大道。原因在于,诸葛亮及时补充了刘备在内政和谋略上的不足,同时还为刘备指明了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和方向。因而,刘备在早年之所以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正是因为诸葛亮凭借着自己的足智多谋而说服了刘备及其属下,并确实拿出了相应的方案来告诉刘备。

然而当刘备创业成功后事情便有了不一样的变化,比如说当时的刘备已经进位汉中王,事后更是在众人的拥护下登基称帝。这里我们其实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您是皇帝,而且是一位有雄心壮志且不甘人下的皇帝,那么会对一个属下言听计从吗?尽管这个属下很出色很厉害,而且之前还对自己有过很大帮助。相信答案大家都明白,所以这里笔者也不做过多叙述。

再者,诸葛亮的身份在当时而言其实也是比较特殊的。原因在于,诸葛亮的亲兄弟诸葛瑾在东吴担任大将军官职,同族兄弟诸葛诞更是在曹魏担任征东大将军官职。因而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即三兄弟分属不同的阵营,而且都是担任了相当高的官职,那么如果他们联起手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这里在笔者个人看来,创业成功后的刘备之所以不在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其实也是有着此方面的考虑。毕竟在当时来说,刘备并不缺少可以帮他制定计策的谋臣,和帮他稳定内政的文官。另外,这句话也可以换个角度去看,比如可以理解为,是诸葛亮自愿退居幕后,并心甘情愿地被刘备边缘化(汉中之战时诸葛亮身在后方,且只负责筹备粮草)。

其二,诸葛亮自身的原因

前文提到,我们本文是以正史为主要参考标准,所以也就不提那些借东风或七星灯续命之类的神话故事了。在正史当中,我们的诸葛武侯虽然也很厉害,但这种厉害是有限且有方向的。史料《三国志》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为“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样一句话,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即诸葛亮不擅长出奇谋,且理政能力高于领兵能力。

仔细观察历史后不难发现,即便从“三顾茅庐”算起,诸葛亮真正参与过的刘备这边的军事行动,也是非常少的,那么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在笔者个人看来,这最起码可以说明,刘备本人也是了解诸葛亮这一缺点的,所以并没有让诸葛亮跟随自己去参加军事行动,只是将他放在后方统筹全局并发挥其擅长理政的优势(是个隐患,也是后来北伐失败的伏笔)。

其次,诸葛亮本身对于刘备本人也并非是言听计从,或者换句话说,诸葛亮也并不是绝对相信刘备。这里我们以汉中之战举例,当年刘备在汉中前线已经与曹魏僵持了一年之久,甚至将曹操本人都逼到了长安亲自坐镇。但此时的诸葛亮依然不愿和曹魏进行正面的直接交战,所以在接到刘备要求全力援助的信件后,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事后若非有杨洪劝导,笔者甚至怀疑刘备与诸葛亮在当时就会发生冲突。

最后,关于刘备早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创业成功后,为何不再相信诸葛亮的这个问题,笔者个人有两个看法。第一个是当时的情况与情形不同,比如刘备早年一无所有,因而他只能相信并服从诸葛亮,可创业成功后他身边不再缺少文官谋臣,所以自然会疏远诸葛亮以保持自己的权威。第二个是诸葛亮自身的原因,比如诸葛亮本身并非绝对信任刘备,且并不擅长军事行动,而刘备在创业过程中又离不开军事行动等。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

标签: 历史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归降刘备后,马超对赵云是什么样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马超,三国

    马超,字孟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马超和赵云都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是最早跟随刘备的元老之一,而马超是后来归降刘备的,一个是老资格,一个是后来者,但是,赵云和马超在蜀汉的地位,在正史中,截然不同,马超高出赵云很多。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封马超为左将军,封赵云为翊军将

  • 宰相张廷玉和皇帝雍正在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雍正,清朝

    雍正,清朝第五位君主,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有些时候,人的关注点不同,考虑事情的角度不同,对于一件事情便会有不同的看法。当然,有些想法对于人们而言,是很难理解的,比如在清朝的时候便发生了一件奇怪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为宰相张廷玉和皇帝雍正。张廷玉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官员之一,此人为安徽桐城

  • 揭秘:你知道哪些元朝的冷知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元朝

    揭秘:你知道哪些元朝的冷知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作者:我方团队张嵚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里,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却看上去十分“低调”。正史的史料,比起汉唐宋明清几大王朝都少得多。就连民间票友们喜闻乐见的野史里,以元朝为背景的都少之又少。甚至比起这个时代灿若星辰的科技文化巨匠

  • 蜀汉当初有诸葛亮坐镇 诸葛亮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诸葛亮,三国

    对诸葛亮和一统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何没有一统天下,从《隆中对》开始,他就已经失败了。引言说起汉末三国的那段历史,诸葛亮是一个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蜀汉的丞相,一生为报答先帝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能臣的典范。历朝历代,诸葛亮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在各类文学

  • 朱元璋给朱棣剥橘子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给朱棣剥橘子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我国古代的历史,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毕竟在这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变换,有很多朝代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明朝便是如此,我们对这段历史颇有了解的原因也很大程度上源于影视剧的拍摄。很多电视剧中,我们都能

  • 司马懿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司马懿为何对自己的妻子如此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司马懿,妻子

    对司马懿和妻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晚年为何如此厌恶妻子?关于司马懿的传奇故事,一直以来人们都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以及司马懿为高平陵之变忍辱负重的过程,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司马懿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不过在司马懿传奇故事的背后,实际上也有

  • 元朝最后的名将:王保保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元朝

    元朝最后的名将:王保保什么结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从草根成为皇帝,按理说朱元璋的人生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其实不然!朱元璋在总结自己的政治生涯时,说出人生中的三大遗憾,“少传国玺”、“元太子无音问”、“王保保未擒”。前两项很好理解,一个是没有传国玉玺,另外就是元朝的太子没有消

  • 历史上周瑜如果没有死,他自立为王的概率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周瑜,三国

    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周瑜这个人在东吴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孙权曾经说,如果不是周公瑾,我不会成为帝王。可见周瑜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该有多么重要。不过,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到东吴去向孙权借取荆州曾经说,周瑜这个人“器量广大”,怕是不会长久作为他

  • 杨修作为难得的人才 曹操爱才为何还要将人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杨修,曹操

    对杨修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修聪明,爱才的曹操为何将他杀了?汉末三国时期,杨修之死令人惋惜,被曹操处死的罪名是“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这个罪名的意思是指杨修泄露国家机密,结党营私,曹操给他按的罪名实在是有些牵强了,这不适合曹操爱才的特点。杨修有才华吗?绝对算有

  • 诸葛亮和司马懿斗了一辈子 两人到底谁更加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诸葛亮,司马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和司马懿斗了一辈子,死前都留下一计,更显诸葛亮厉害。诸葛亮和司马懿斗了一辈子,他们两个人在最后一计中都不想暴露自己葬在哪里,也同时达到了目的,直到今天他们的墓地仍未被发现。但还是诸葛亮技高一筹,因为诸葛亮是算到的,而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