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你知道哪些元朝的冷知识呢?

揭秘:你知道哪些元朝的冷知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58 更新时间:2024/2/10 10:31:53

揭秘:你知道哪些元朝的冷知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中国历代大一统朝里,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却看上去十分“低调”。正史的史料,比起汉唐宋明清几大王朝都少得多。

就连民间票友们喜闻乐见的野史里,以元朝为背景的都少之又少。

甚至比起这个时代灿若星辰的科技文化巨匠们,这个王朝的存在感,俨然要低得多。

不过,就是从“存在感较低”的大元王朝里,透过那比前后王朝短得多的国祚,却依然可以找到一些重要的冷知识:或新鲜或热闹,却都充满着超越历史的思考。

冷知识1:大象扛起“豪华座驾”

元朝实行“两京制”:大都(北京)与上都(内蒙古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每年夏季时,元朝皇帝都要去上都避暑,“凉快”到秋天再回来,每次出行都是浩浩荡荡,照元朝人的诗歌描述说“车如流水牛捷,鞍镂黄金白马良”。如此大阵仗,皇帝的“座驾”当然也不能含糊,而自元世祖忽必烈起,

元朝皇帝们则独爱一款“豪华座驾”:象辇。

何为象辇?顾名思义,就是大象扛着大轿子。元朝皇帝享用的“象辇”,那更是大场面:四只大象扛着一个木制的大轿子,不但元世祖端坐在轿子里,轿子周围还站着大批威武弓箭手,轿子顶上更有鲜艳的日月旗迎风怒展。如此场景,当然十分震撼,

就连《马可波罗游记》里都大书特书,满是惊叹之情。

自从1280年,元世祖坐上第一架象辇后,好几代元朝皇帝,都对这豪华座驾青睐有加:大象不但力气大,步伐更十分稳重,大象身上的轿子也设计得高大宽敞,走起来又稳又舒适,搁哪个帝王不喜欢?可围观的文武大臣们,却是看得心脏砰砰跳,这大象的脾气可不似牛马,万一扛着皇上发起彪来,岂不是大麻烦?也有大臣上书苦劝,全是石沉大海。

而酷爱象辇的元世祖,还真遇到过一次生死惊魂。有次他乘象辇出行,正好赶上沿途有舞狮子节目。

不料假狮子就把大象吓得惊叫,当场就扛着元世祖发起彪来。

如果不是随行护卫贺胜冒死制住大象,一统天下的元世祖忽必烈,没准就被甩得粉身碎骨。

不过就算这生命危险,也拦不住元朝皇帝们对象辇的喜爱之情,面子最重要嘛。可北方苦寒地带,哪来的大象?这可难不住大元朝,元朝的皇宫里,历代都饲养各种珍奇动物,牵几头大象根本不算事。

单是喂这些动物的伙食费,每年就有数万绽钞。

如此“天价”的劳民伤财,难怪衰的快。

冷知识2:你竟比朕还有钱?

元朝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巨贪出名的多。其中贪得无比高调的,当属元世祖时代的重臣桑哥

桑哥,翻译官出身的元朝右丞相,最大的本事就是敛财。

元世祖“大事”办的多,用钱也常手头紧,偏偏脑筋灵活的桑哥,每次都能给他搂到钱。

当然办法上不得台面,不是把国家官职标价卖,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可急于用钱的忽必烈,哪里管这个?反而把桑哥当做了心头肉,还特意给桑哥立了个“功德碑”,表彰他为国搂钱的辉煌功绩。如此宠爱,简直开了中国古代史先河。

但这个桑哥,不止给国家搂钱卖力,给自己搂钱,才叫真积极。待到他后来落马倒霉,其私人财富,也是狠狠辣了元世祖的眼睛:单是桑哥家里搜出来的钱财,就直追元朝国库储备。特别是桑哥存的两箱子名贵珍珠,其价值也比元世祖皇宫里的珍珠贵得多。

另外还有昂贵的金丝衣服,元世祖自己才不过两件,桑哥随身穿的竟有三件。

七窍生烟的元世祖,一怒把桑哥斩首,“功德碑”也砸的稀烂——叫你比朕还有钱!

“比朕还有钱”的桑哥被砍了,但元朝“高官大贪”的风气,却是从元世祖到元顺帝,将近一个世纪,楞没杀住!

冷知识3:拆了城墙又修墙

在刚刚平定南宋时,坐拥天下的元王朝,还曾折腾了一场“拆城墙运动”。

拆得有多狠?以《至正金陵新志》记载,曾经顽强抵抗过元朝的襄樊地区,原有的城墙一律都被铲平,全被改成了耕地。《元史》更记录得细致:南宋亡国后,先是长江沿线的各个城池,一律被铲掉了城墙。到了1278年,连川蜀西南各城池的城墙也没“幸免”。然后是江浙福建广东各地,

以元朝文人的各类笔记说,唐宋年间的各种城墙,几乎全是“今不存”。

可以说,随着元朝大军的隆隆南进,南中国各地的城池,除了少数有防洪作用的古城墙外,几乎全被铲平。城市居民们进进出出,常见连城门都找不着。元朝学者陈大震感叹说“天兵(元兵)南下,平夷城壁,楼橹雏牒一切荡除”。拆得十分彻底。

为什么要办这事?《马可波罗游记》里倒有一句评价:“这样(拆城墙后),军队就能随意进入城市而不受阻挡……通过这种控制手法,臣民保持平静,没有发生什么变故”。

拆掉城墙,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依托城墙造反。

但这个奇葩办法,真能让“臣民保持平静”?恰恰是大拆城墙的1278年,江西等省的地方官给元王朝叫苦,说“目今草寇生发”,满眼都是大量民变暴动。

可城市的城墙都拆了,一旦“草寇”打来,躲都没处躲。

恍然大悟的元王朝,赶紧给各处下令,命令各地赶紧纷纷修补城墙。“拆完又修”的闹剧,一折腾就是好些年。

可是,要想防止民变,哪里只是修城墙拆城墙的事儿?

冷知识4:高利贷摧毁了元王朝

元朝号称“商品经济发达”,那最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啥?公认就是一桩买卖:高利贷。

当然,

高利贷在元朝,叫做“翰脱钱”,民间又称“羊羔息”。

比如借出去一锭银子,第一年利息翻倍,第二年再翻倍,如此利滚利,不到十年的时间,利息就能暴涨到一千多锭。简直比“生羊羔”还来钱快。元朝的“翰脱钱”商人,早期大多替王公贵族们放债,赚个中间商差价,帮着各路贵族捞得盆满钵满。后来元朝官府也看得眼红:这么好的买卖,朝廷为啥不能干?又成立了“翰脱总管府”,地方上还有“翰脱所”,从上到下狠抓“放贷”。这不单承认高利贷合法,更是朝廷亲自出手分钱。

如此一来,

元朝的高利贷经济,一个世纪里严重泛滥。

比如元朝脍炙人口的杂剧里,常见放贷引发的血泪事,现实生活中更严重,发展到元朝中后期,经常一地的百姓欠下王公贵族的天价高利贷,动辄就是被“强行拖拽人口头匹”,也就是所有百姓倾家荡产。大批百姓从此流离失所,变成了元末的流民。

如此血泪,元朝官府一度不在乎,能拿到钱就行嘛。但万没想到,这坑爹的高利贷,还渗透进了元朝军营里,军官们靠放“翰脱钱”做营生,

欠下巨额高利贷的士兵们,也不得不纷纷逃亡。元朝许多精锐部队,竟因此逃得剩不下一半。

待到元末流民们一声怒吼,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席卷南北,全无战力的元朝军队,也是一触即溃——说是被打败,不如说被高利贷坑死!

这红火了近百年的“暴利”生意,摧毁的,是一个王朝的肌体。

标签: 历史古代元朝

更多文章

  • 蜀汉当初有诸葛亮坐镇 诸葛亮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诸葛亮,三国

    对诸葛亮和一统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何没有一统天下,从《隆中对》开始,他就已经失败了。引言说起汉末三国的那段历史,诸葛亮是一个不可不提的人物,他是蜀汉的丞相,一生为报答先帝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能臣的典范。历朝历代,诸葛亮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在各类文学

  • 朱元璋给朱棣剥橘子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给朱棣剥橘子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我国古代的历史,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毕竟在这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变换,有很多朝代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明朝便是如此,我们对这段历史颇有了解的原因也很大程度上源于影视剧的拍摄。很多电视剧中,我们都能

  • 司马懿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司马懿为何对自己的妻子如此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司马懿,妻子

    对司马懿和妻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晚年为何如此厌恶妻子?关于司马懿的传奇故事,一直以来人们都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以及司马懿为高平陵之变忍辱负重的过程,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司马懿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不过在司马懿传奇故事的背后,实际上也有

  • 元朝最后的名将:王保保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元朝

    元朝最后的名将:王保保什么结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从草根成为皇帝,按理说朱元璋的人生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其实不然!朱元璋在总结自己的政治生涯时,说出人生中的三大遗憾,“少传国玺”、“元太子无音问”、“王保保未擒”。前两项很好理解,一个是没有传国玉玺,另外就是元朝的太子没有消

  • 历史上周瑜如果没有死,他自立为王的概率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周瑜,三国

    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周瑜这个人在东吴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孙权曾经说,如果不是周公瑾,我不会成为帝王。可见周瑜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该有多么重要。不过,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到东吴去向孙权借取荆州曾经说,周瑜这个人“器量广大”,怕是不会长久作为他

  • 杨修作为难得的人才 曹操爱才为何还要将人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杨修,曹操

    对杨修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修聪明,爱才的曹操为何将他杀了?汉末三国时期,杨修之死令人惋惜,被曹操处死的罪名是“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这个罪名的意思是指杨修泄露国家机密,结党营私,曹操给他按的罪名实在是有些牵强了,这不适合曹操爱才的特点。杨修有才华吗?绝对算有

  • 诸葛亮和司马懿斗了一辈子 两人到底谁更加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诸葛亮,司马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和司马懿斗了一辈子,死前都留下一计,更显诸葛亮厉害。诸葛亮和司马懿斗了一辈子,他们两个人在最后一计中都不想暴露自己葬在哪里,也同时达到了目的,直到今天他们的墓地仍未被发现。但还是诸葛亮技高一筹,因为诸葛亮是算到的,而司

  • 萧赞留下了哪些作品?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萧赞,南朝梁

    萧赞(502年或501年~531年),一作萧缵,本名萧综,字德文,小名缘觉,南朝齐宗室大臣,东昏侯萧宝卷遗腹子,梁武帝萧衍养子(名义上的次子),母为吴景晖。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元三年(501年)十月,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占有怀孕的皇妃吴景晖。梁朝建立后,生下

  • 萧统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萧统,南朝梁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宗室、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萧统于天监元年(502年)被册立为太子。他举止大方,在东宫以仁德而闻名,受朝野及百姓爱戴。后因“蜡鹅厌祷”一

  • 猛将常遇春身上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猛将常遇春身上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有两员大将,为其逐鹿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就是被称为明朝双壁的常遇春和徐达。这两员大将几乎代表着明朝战力的天花板,从元末逐鹿天下到明初北伐大都,无人能出这二人之右。可当人们谈及他们时,总是将徐达排在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