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元婴一生做尽坏事,就做过这一件好事

李元婴一生做尽坏事,就做过这一件好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53 更新时间:2024/3/17 15:23:40

李元婴一生做尽坏事,就做过这一件好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高祖李渊有很多儿子,比较著名的有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个嫡子。除了他们四人,李渊还有一个庶出的小儿子,知名度也比较高,他就是李元婴,也就是修建了滕王阁的“滕王”。李元婴一辈子干了不少坏事,但是就因为做了一件好事,流芳千古。

李元婴不是李渊的嫡子,他的母亲是李渊后宫的一位宝林。宝林是妃嫔的名位,在唐朝的后宫中地位排在末流,可以说比宫女也高贵不了太多。李元婴并不受李渊的重视,因为出身低,他也从来没想过要去争夺什么皇位,只想做一个享乐的王爷。

到底还是皇室宗亲,李世民、李治两人都还算看顾他。而李元婴也是在皇室熏陶下长大的,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擅长享乐。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把他封为滕王,食禄滕州(今山东滕州)。李元婴到了山东,就开始了大肆享乐的“征途”。

李元婴骄奢淫逸,享乐无度,他在滕州时,经常带着手下人出外打猎,纵容手底下的官兵践踏庄稼;他又在滕州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精美的行宫楼阁,搞得民怨四起。他的所作所为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就斥责他行为不端,把他贬到金州做刺史。

结果呢,李元婴到了金州,还是老样子。金州离长安不远,李元婴的所作所为,李世民是一清二楚的,但他这次没再多管,只付之一笑。年底李世民赏赐诸王,还给李元婴最多的赏赐。李世民自己是杀了兄弟登上帝位,也忌惮自己的兄弟太强大,李元婴这样,他反而放心。

后来李世民驾崩,按理说身为弟弟,李元婴应该表现出悲痛的,但是这家伙胆大包天,连装悲伤都不想装,服丧期间,照样喝酒唱歌取乐。李治拿自己这个叔叔也没办法,就把他调到苏州做刺史。

没过一年,李元婴又被贬到洪州。李元婴还是没当回事,反而乐呵呵的,他琢磨着洪州地理位置不错,风景又优美,所以决定修一座楼阁,会客交友。过了好几年,楼阁终于建好了,李元婴邀请很多诗文好友前来一同饮宴庆祝。因为李元婴是滕王,这座楼阁就被称为滕王阁。

但是滕王阁修好没多久,李元婴又被贬到滁州。李元婴在滁州照常享乐肆意妄为,李治得知后,又把他贬往隆州。李元婴被贬来贬去,滕王阁他也没享受几天。但是,他的名字却伴随着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被许多人记住。

起因是唐初著名诗人王勃写了一篇《滕王阁序》,使得滕王阁名声大噪,其中有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成为千古绝唱。李元婴也因为这个缘故,在江西知名度很高,真可以说是只做一件好事就历史留名了。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亲外甥,贺兰敏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的亲外甥,贺兰敏之是怎么死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贺兰敏之是谁?这位可是在史书中记载“年少貌美”的武则天亲外甥。武则天的父亲是武士彟,第一个妻子生下了武则天的两个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之后娶了杨氏,也就是武则天的母亲,生了一个姐姐武顺,嫁给了贺兰安石,武则天排第二,还有一个妹妹是

  • 唐肃宗李亨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肃宗李亨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唐王朝自唐太宗李世民起,便走向了以往朝代没有过的辉煌。此时大唐王朝在政治、经济上都领先于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上的大唐帝国。然而自从唐太宗以后,唐高宗李治还能够勉强维持大唐的强盛,到唐中宗、唐睿宗的时候,大唐王朝已经再也回不去昔日的辉煌

  • 范仲淹伏阁请对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范仲淹,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范仲淹伏阁请对的故事。明道二年(1033年)冬,郭皇后误伤仁宗(当初,皇帝宠爱张美人,想让后人,章献太后难的。后来立,而有些被疏远。他后来娶美人、杨美人都幸运,多次与后争吵。一天,尚氏在皇上面前有侵犯后语,皇

  • 传闻晏殊是个五岁就能作诗的神童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晏殊,宋朝

    传闻晏殊是个五岁就能作诗的神童是真的吗?这是真的,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创作诗,有“神童”之称。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抚张知白闻知,极力举荐进京。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

  • 历史上晏殊的政治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晏殊,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宋朝晏殊的故事。真宗死,命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议遂定,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仁

  • 司马懿杀曹氏三族,为何他们不联合反抗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三国,司马懿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乘大将军曹爽陪小皇帝曹芳去京城以南的高平陵祭祀魏明帝曹睿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他调集敢死劲卒三千人控制了洛京,亲自率部据守洛水浮桥,扼制住各条要道,同时逼迫太后发布诏书,声讨曹爽罪行。司马懿冒险成功了,无谋无勇、不敢绝地反击、背水一战的曹爽被迫交出了兵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真的是无人可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明朝,朱棣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手下能征善战的将军确实不多,善于打进攻战的将领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只能重用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具体分析如下。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给太子朱标接班做准备,给建文帝的老爸朱标配置了实力强劲的武人班底集团,其中就有能征善战的明朝开国功臣蓝玉,被拜将封侯后的蓝玉飞扬跋扈,屡屡

  • 李旦为什么没有传位李成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旦为什么没有传位李成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李隆基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鲜为人知的是,按照宗法传承制度,李隆基本来没有机会成为皇帝。自周朝以来,为了确保政权平稳交接,古代王朝从身份血统上制定了一套规则,就是所谓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长子是帝位

  • 李宪为何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宪为何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宪不仅让了,还让了两次。之所以这么心甘情愿,一是因为李旦李宪李隆基父慈子孝,李宪李隆基兄友弟恭。二是因为武则天时代留下的名相众正盈朝。这一段权力交接,虽然也不乏刀光剑影,但总的来说清明有序,非常难得!事情的起因是李隆基的伯父唐中

  •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 刘邦为什么要实施郡县制和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刘邦,汉朝

    对刘邦和制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什么要同时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一统不行吗?刘邦之所以要同时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主要是出于当时的特殊时局考虑。一方面,从国家一统的角度来说,郡县制确实要比分封制更强。郡县制可以保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