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王安石与欧阳修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王安石与欧阳修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72 更新时间:2024/2/15 10:18:03

在古代宋朝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跟着小编一起探寻。

自古以来,英雄总是惺惺相惜的,倘若同一个领域之中的贤能之人能够有机会一同探讨问题的话,必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畅快不已。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两个相互敬佩之人,他们分别是欧阳修和王安石。欧阳修对于王安石十分喜欢,并对其作品称赞不已,甚至认为“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不过可惜的是,两人在学识之外,并没有太多的联系。

到了1056年的一天,欧阳修终于同王安石有了会面的机会,两个文豪相谈甚欢,惺惺相惜。而在聚会之后,欧阳修写下《赠王介甫》一诗,送给王安石。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

欧阳修这首诗中充满了对王安石的才华赞赏之意,并将王安石引为知音,“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中还寄于了对王安石的厚望。而王安石拜读了这位文坛前辈赠诗,自然也是有所感触的,于是便写下了《回赠奉酬永叔见赠》一诗,送给欧阳修。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不过,当欧阳修读到王安石回赠的诗后,噗嗤一下笑了:“王介甫误解我用的典故了,‘吏部文章二百年’,我指的是谢朓(南朝诗人,曾任尚书吏部郎,故称谢吏部),沈约曾与之书,称赞他的诗二百年来无此作也。如果是韩愈,在时间上来说,迄今何止二百年?”

王安石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哈哈大笑道:“欧阳公读书不多啊!”那么,如此欣赏欧阳修的王安石,为何会笑博学多才的欧阳修读书不多呢?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欧阳修只知沈约赞谢朓之诗作“二百年来无此作”,却不知晚唐孙樵也曾赞美韩愈的文章“二百年来无此文”,而韩愈名气比谢朓大的多。

第二,李白以诗闻名,韩愈是古文大家,一诗一文,再加上李、韩同为唐朝人,对仗更为工整。

第三,即使是从时间上来讲,韩愈生于768年,逝于824年,距1056年是232年,诗作之中取其整数二百年,是相当正常的事;谢朓生于464年,逝于499年,沈约生于441年,逝于513年,距1056年是五百多年了。

也就是说,就这几个原因而言,王安石理解为韩愈,是相当正确而妥帖的,而这便是为何王安石笑欧阳修读书不多的原因。

标签: 历史王安石宋朝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很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为何说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很菜?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要说明朝哪个皇帝最英明圣武,当然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朱元璋的儿子朱老四了,但是要说哪个皇帝的人生历程充满传奇色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镇了。明英宗朱祁镇那是个做过皇帝,当过俘虏,又遭囚禁,最后还能重登大位的男人,纵观历史,有此传奇

  • 汉桓帝为何能登基称帝?在位后有哪些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汉桓帝,汉朝

    汉桓帝刘志是个前清后昏的人物,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倘若说起汉桓帝,世人都会想到一个昏君的形象,因为在《三国演义》之中有这样这样的描述:“桓帝、灵帝以来,朝政败坏……”因此,即使汉桓帝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场,也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经典的坏事,但是世人都是不喜欢他的,认为他是汉

  •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死的?与萧皇后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隋炀帝杨广,隋朝

    隋炀帝杨广,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的帝王总是处于整个时代的漩涡的中央的,任何的大事都必定能够跟帝王挂上钩。而其中对于帝王来说,关系最密切的事情莫过于逆反之事,毕竟这关乎天子的生死存亡,因此在面对势力足够

  • 北伐时镇守街亭的人如果是赵云,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街亭,三国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声势浩大,关中响震,诸葛亮为了第一次北伐能胜券在握,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北伐前给蜀汉后主刘禅上表,就是著名的《出师表》,言辞恳切,尽显忠心和决心。诸葛亮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对外宣称由斜谷道取

  • 诸葛亮当初没有北伐的话 蜀汉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诸葛亮,蜀汉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积蓄实力等待机会,蜀汉能否一统天下?事实上,诸葛亮北伐的时机选择得特别精准,若不是他坚持北伐,蜀汉必定提前灭亡!很多人都质疑诸葛亮的北伐,认为诸葛亮北伐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若他不坚持北伐,蜀汉实力必将更加强大

  • 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棣自己是藩王造反成功,那么朱棣为什么要造反呢?他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这一点,那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何还要延续藩王制度了。当时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手段太过于狠毒,甚至还逼死了自己的亲叔叔。所以朱棣是借着这个名义,认为朝中有奸佞小人,挑拨他

  • 寇准最后为什么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寇准最后为什么没有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寇准是一个对北宋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皇帝都喜欢杀功臣。当功臣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时候,皇帝忌惮功臣功高震主,往往会想办法把功臣杀掉。不过,宋真宗虽然两次贬谪寇准,但是并没有杀他。宋真宗没有杀寇准,但寇准的结局依然非常惨。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么先

  • 清朝的“吕布”,王辅臣能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的“吕布”,王辅臣能力有多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吕布是非常勇猛的武将。特别是受到《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吕布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王辅臣,则被称之为清朝的“吕布”。对于王辅臣这位将领,被清朝初期的学者刘献廷评价道“辅臣长七尺余,面白皙,无多

  • 有哪些与刘义恭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刘义恭,南朝宋

    刘义恭(413年-465年9月18日),南朝宋宗室、宰相,武帝刘裕第五子,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异母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义恭封江夏王,在文帝朝历镇南豫州、南徐州、荆州、南兖州等地,后入朝为太尉。他在元嘉北伐时总领战事,出镇彭城,因御敌无功被降职,后起复为大将军

  • 朱元璋留下哪些底牌,防止朱棣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因为朱标的突然病逝,朱元璋将孙子朱允炆推上了皇位,那么朱元璋留下哪些底牌,可防止朱棣造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孙子当皇帝,儿子守边疆为了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朱元璋借由胡惟庸和蓝玉案,大肆的屠杀功臣能臣,为孙子消除了不利的影响,朝中虽然少有能用之人,但却换来了一个异常稳定的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