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31 更新时间:2024/2/25 22:11:35

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朱棣自己是藩王造反成功,那么朱棣为什么要造反呢?他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这一点,那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何还要延续藩王制度了。

当时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手段太过于狠毒,甚至还逼死了自己的亲叔叔。所以朱棣是借着这个名义,认为朝中有奸佞小人,挑拨他们叔侄的关系,所以朱棣清君侧的理由,那就是拒绝削藩政策。

朱棣因为拒绝削藩政策,认为这是有损老朱家兄弟骨肉之间关系的事情,所以他才会发动靖难之役。所以说他称帝以后,如果依旧要削藩,那他当初清君侧的理由岂不是不成立了?

01朱棣造反时反对削藩,目的是为了团结诸侯王。

朱元璋生了很多儿子,他们全都分封在各地。其中还有几个手里权力比较大的,比如说朱棣手里就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此外朱权手里也有一支规模相当的军队。

所以说是朱元璋遗留下了削藩的重大障碍,但是我们需要理解朱元璋,他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他认为手底下的猛将全都不靠谱,只有自己的儿子才能帮他守卫边疆。

于是乎朱元璋就把猛将都给宰了,让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在各地裂土封王。这是他的小心思,可问题是如果每个皇帝都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出去裂土封王的话,那大明王朝岂不是乱成一团了吗?可朱元璋理解不来这个问题。

甲午,京师地震,求直言。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六月,岷王楩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己酉,燕山护卫百主户倪谅上变,燕旗校于谅等伏诛。诏让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挥张信叛附于燕。---《明史》

朱元璋撒丫子走人了,朱允炆上台以后,立刻意识到了诸侯王对中央集权的影响。可以说在诸侯王的封国之内,皇帝派去的任何官员,那都是不顶用的。

如此多的小王国不听从中央政权的调遣,这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当年唐王朝之所以衰弱,那就是因为藩镇割据不听从唐王朝的调遣。

朱允炆为了大明朝的未来,为了子孙后代少些烦恼,自然是要着手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所以削藩是正确的行为,而这个时候朱棣之所以强烈反对削藩,目的也很简单,他就是要把其他诸侯王都笼络到自己的身边。

首先光靠他一个人是很那造反成功的,只有所有诸侯王都起来造反,朱棣这边的实力才足以推翻朝廷政权。

其次朱元璋这么多儿子,去反对朱元璋的孙子,天下人就算是瞎了,也能看得出来是谁做错了。在舆论上,对朱棣后续登基也是有帮助的。

所以说朱棣高举反对削藩的大旗,这是有很大好处的。不仅可以壮大他手里的力量,而且对他造反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02朱棣登基以后,如果支持削藩,那岂不是啪啪打脸吗?

朱棣打到了南京以后,局势发生了转变。他灭了朱允炆,自己做了皇帝。这个时候的朱棣,跟朱允炆一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那就是藩镇割据力量太强大的问题。

辛酉,命诸王分守都城,遣李景隆及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申前约。壬戌,复遣谷王橞、安王楹往。皆不听。甲子,遣使齐蜡书四出,促勤王兵。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

朱允炆做的难道不对吗?从他的角度出发,那绝对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可当时对朱棣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等到朱棣坐上了龙椅以后,朱棣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这才知道,朱允炆当时是有多难。可朱棣不能反悔啊,既然反对削藩,那自己肯定是不能削藩的。

首先,如果朱棣选择削藩,那就是告诉大家,他朱棣这次靖难之役,纯粹就是为了造反,压根就不是因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其次,朱棣选择削藩,人情方面比朱允炆还要过不去。因为朱允炆削藩好歹伤害的是自己的叔叔,而朱棣削藩伤害的却是自己的亲兄弟。

再者,削藩是建文朝时期的错误政策,因为这个政策建文朝亡国了。朱棣上台以后,如果延续这样的政策,将来会有怎样的遭遇呢?传到民间的影响是相当不好的。

所以说就算朱棣非常希望削藩,那他也不可能选择削藩这条路。其实是个皇帝都想要削藩,谁愿意皇权被其他人给瓜分了呢?

03朱棣不削藩,但是换个角度削弱了藩王的权力。

朱棣是个聪明的皇帝,也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皇帝。他虽然反对削藩,但是也知道藩王对中央朝廷的威胁。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明史》

所以朱棣改革了朱元璋时期的藩王制度,他对藩王的权力做出了一系列的限制,有效地解决了藩王作乱的可能性。

首先,朱棣不允许任何藩王,在不经过皇帝允许的情况下,离开自己封地所在的城池。这就等于是限制了藩王们的自由。

其次,朱棣不允许任何藩王,拥有私募士兵的权力,每个王府只能有规定数量的护卫,超过数量也要受到责罚。

再说,朱棣不允许藩王和藩王的后代,从事任何生产生活。也不准考进士做官。他们只需要每年从地方上收取赋税,再加上去朝廷那里领取俸禄就行了,至于工作,想都不要想。

最后,朱棣在所有藩王所在封地上,所选派的官员,那都是朝廷的嫡系官员。这些官员一边可以帮助朝廷管理藩王的封地,一边还可以严密地监视藩王的一举一动,实在是一举两得。

有了这些措施以后,就算是朱棣没有削藩,却也已经将藩王的权力,基本上都给消除了。其实只要藩王手里没有兵权,那一切都是好商量的。

总结:朱允炆削藩太着急,朱棣的方法更合适。

要么说朱棣是永乐大帝,这个人虽然是造反成功的皇帝,可的确是有很出色的才能。相比较之下,朱允炆就显得太嫩了。就算他手底下所有大臣加起来,也不是朱棣的对手。

朱允炆削藩的理由是正确的,可是削藩的手段却显得非常差劲:

第一,这些藩王是朱元璋亲自分封出去的,他们手里有了权力,在地方上有了地位,他们会轻易地交出权力吗?想都不要想,所以斗争是必然要发生的。

第二,朱允炆削藩,先从没什么本事的藩王开始削。他认为这些人手里没有多少兵权,是比较好动的。可是他不明白的是,他这一动手,那些有本事难道会坐以待毙?他们难道不会想办法绝处求生?

第三,削藩的过程中,居然发生了逼死藩王的事情。不要说自古以来是以孝道治理天下,就算是正常人家,逼死自己的叔叔,你这个侄儿会有好名声吗?

所以说朱允炆削藩所动用的所有措施,那都是非常臭的招数。相比较而言,朱棣不削藩,却达到了削藩的效果,这才是老江湖。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寇准最后为什么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寇准最后为什么没有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寇准是一个对北宋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皇帝都喜欢杀功臣。当功臣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时候,皇帝忌惮功臣功高震主,往往会想办法把功臣杀掉。不过,宋真宗虽然两次贬谪寇准,但是并没有杀他。宋真宗没有杀寇准,但寇准的结局依然非常惨。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么先

  • 清朝的“吕布”,王辅臣能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的“吕布”,王辅臣能力有多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吕布是非常勇猛的武将。特别是受到《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吕布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王辅臣,则被称之为清朝的“吕布”。对于王辅臣这位将领,被清朝初期的学者刘献廷评价道“辅臣长七尺余,面白皙,无多

  • 有哪些与刘义恭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刘义恭,南朝宋

    刘义恭(413年-465年9月18日),南朝宋宗室、宰相,武帝刘裕第五子,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异母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义恭封江夏王,在文帝朝历镇南豫州、南徐州、荆州、南兖州等地,后入朝为太尉。他在元嘉北伐时总领战事,出镇彭城,因御敌无功被降职,后起复为大将军

  • 朱元璋留下哪些底牌,防止朱棣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众所周知因为朱标的突然病逝,朱元璋将孙子朱允炆推上了皇位,那么朱元璋留下哪些底牌,可防止朱棣造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孙子当皇帝,儿子守边疆为了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朱元璋借由胡惟庸和蓝玉案,大肆的屠杀功臣能臣,为孙子消除了不利的影响,朝中虽然少有能用之人,但却换来了一个异常稳定的大明朝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真的是真情实意的哭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诸葛亮,马谡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马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看似情真意切,实则有意为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看似情深意切,实则暗藏杀机。一直以来,关于马谡失街亭,很多人都会将罪责归在马谡身上。正是马谡的骄傲自大,自恃才高,熟读兵法,不听诸葛亮“下寨必 当要道之处”的命令

  • 历史上来莺儿是什么人?她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来莺儿,汉朝

    谈起三国时期的曹操,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扮演着一个阴险狡诈的角色。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不可天下负我”道出了曹操的心狠手辣,书中他更是背负着奸臣、叛贼的罪名,成为三国演义中最大的反面角色。《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了白脸奸臣,阴险狡诈,生性多疑,作为

  • 朱祁镇的一生有哪些狗血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祁镇的一生有哪些狗血的事情?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现在我们感叹一件事情的发展太过于离谱,常常会说:“这也太扯了吧,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在很多影视作品当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离谱情节,但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话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我们在看到这些称得上“扯淡”

  • 历史上王僧辩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王僧辩,南北朝

    南朝梁,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悠悠五千年华夏史中,对于普天之下极为出名的文臣武将,大都被历代史家铭记于史册当中,因而文有文宣王庙,武有武成王庙。文臣名士多以配享孔圣人视为至荣,而武将猛士则以位列武圣姜太公左右当作极耀之事。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位视蜀汉五

  • 道光帝皇帝钮祜禄氏去世后的下葬规模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钮祜禄氏,清朝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大清自康熙后开始秘密立储,嘉庆帝也不例外,他继位后选择了自己嫡妻所生的儿子绵宁,道光帝即位后改为旻宁。嘉庆帝没有像父亲乾隆帝对待自己那样,不重视自己的婚姻,为自己选了包衣出身的嫡妻喜塔拉氏,好在自己与嫡妻喜塔拉氏感情深厚

  • 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只是因为陈圆圆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只是因为陈圆圆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世界上最复杂的就是人性,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在历史人物所身处的那个时间节点,也未必能够做出更好的抉择。如果我们简单的认为吴三桂没脑子,听说自己喜欢的女人被抢走了就立刻打开山海关大门放清军入关,那也太小瞧这个手握一方军权,自私自利,狡猾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