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纵观卫灵公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纵观卫灵公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36 更新时间:2023/12/14 19:38:12

卫灵公(前540年—前493年),姬姓,名元,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前534年—前493年在位。因多猜忌且脾气暴躁留下不好的史学评价。但其擅长识人,知人善任,也正是他提拔的三个大臣孔圉、祝鮀、王孙贾的合作,才使卫国的国家机器运行正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轶事典故

典故一

《左传》载: 昭公二十年,因灵公之兄絷“狎齐豹(狎,轻亵;齐豹,卫司寇)、恶北宫喜、褚师圃,而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姜,惧(公子朝乃襄公之弟、灵公之叔,与以相貌俊美著称的宋朝无关,更与南子无关,公子朝私通的是其嫂宣姜,公子朝叛乱时灵公尚未娶南子)“,故四家叛乱,农历六月二十九日齐豹首先发难,以伏兵杀絷,时灵公在平寿,闻乱返都,但时局已经失控,灵公只得带少数人逃至死鸟(地名,不知何处,应离濮不远),其时齐公孙青(齐顷公孙子,字子石)正要聘卫,闻讯后急忙请示齐景公,齐景公说:”只要还没出卫国的国境,(灵公)就还是卫国的国君。“,于是公孙青继续聘卫,并”亲执铎“为灵公警戒。六月三十日北宫喜的家宰攻杀齐豹,灵公当晚即赶回国都与北宫氏盟约,第二天又跟”国人“盟誓,迅速稳定了局势,然后才开始追究责任,所以八月二十五日褚师圃、公子朝、子玉霄、子高鲂奔晋,闰八月十二灵公杀了叛乱根源之一的宣姜,彻底稳定了卫国内部局势,自此之后二十九年内卫国再无此类内乱(公叔戌和蒯瞶未遂者不算),而灵公当时只有18岁。

典故二

定公七年,北宫氏因”平乱“之功势力越来越大,灵公几不能制,故灵公与齐景公密谋,先派北宫结聘齐(其时北宫喜已卒,谥贞子,北宫结为家族长),再让齐景公寻隙把北宫结抓起来并出兵侵卫,灵公把责任推到北宫结身上,趁机削弱北宫氏的势力,然后再和齐景公盟约让其退兵,既解决了北宫氏尾大不掉的问题又不使其他大臣起疑心,同时还加强了与齐国的关系,可谓一石三鸟。

典故三

定公九年,为支援齐景公,灵公带兵车五百乘欲过中牟,时晋国有兵车千乘在中牟,所以灵公令人占卜(这在当时很重要,凡事均需谋之于天,得到指令后再定行止,《孔子家语》载孔子亦喜此道),但占卜的那位不知是过于激动还是业务不精,竟将占卜用的龟甲烧焦了,没有了道具当然就无法与老天爷沟通了,就在那位占卜者诚恐诚惶的时候,灵公却豪情万丈地说:“可以前进,我们卫国的兵车有中牟的一半,我本人也可以抵他们的另一半,加起来正好和他们的兵力匹敌!”。

灵公这还真不是吹牛,中牟当时也真的想修理他,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人家的兵力还比灵公多一倍,可逃亡在中牟的褚师圃却说:”卫国的兵力虽少,有卫灵公在那儿,是不可战胜的,还不如打齐国的军队。“中牟果然因此未修理灵公而去打了齐军,结果缴获了齐国的战车五百乘。时隔二十多年,褚师圃仍畏灵公如虎,可见灵公当年平叛时手段之高超。

典故四

《孔子家语》载: 鲁哀公曾颇为自负地问孔子:”现在的国君谁最贤?“,孔子回答:”最贤的我还没见过,相比之下应该是卫灵公吧?“,哀公说:”我听说灵公闺门之内无别(应指南子参政),你怎么说他是贤君呢?“,孔子答道:”我说的是他在朝廷上的行事,不是指他在家里的事。“,哀公又问:”他在朝廷上的行事如何?“,孔子答道:”灵公弟子渠牟,其智足治千乘,其信足以守之,灵公爱而任之;又有士林国者,见贤必进之,而退与分其禄,是以灵公无游放之士,灵公贤而尊之;又有士庆足者,卫国有大事则必起而治之,无事则退而容贤,灵公悦而敬之;又有大夫史(苟),以道去卫,而灵公郊舍三日,琴瑟不御,必待史(苟)之入,而后敢入。臣以此取之,虽次之贤,不亦可乎?“。孔子在这里讲了四个人的事,一是渠牟,即弥牟,字子瑕,也就是被演绎为分桃夺车的那位,但人家韩非在《说难》中只是借用卫灵公和弥子瑕这两个人讲了个故事,再拿这个故事作比喻罢了,人家还讲过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呢,你拿它当故事当成语都无所谓,可千万别当了真,历史上的弥子瑕乃卫国的将军,智信兼备,死后谥文子,所以灵公”爱而任之“。而”士“(士在当时为”职称“,贵族无职者为士,有职者为大夫、卿)林国和庆足一个”见贤必进“,一个”有大事则起而治之,无事则退而容贤(此为真君子也)“,故灵公”贤而尊之“、”悦而敬之“。再就是大夫史苟(原文缺字,应该为史苟,与孔成子同梦康叔而废絷立元的史朝之子,灵公时与孔成子之曾孙孔圉共为相),其可能与孔圉政见不合而”去卫“,灵公就到郊外住了三天,禁绝声色,一定等史苟回来后才回宫。

标签: 历史卫灵公卫国

更多文章

  • 关羽“汉寿亭侯”的封号有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汉寿亭侯,关羽

    众所周知关羽因斩颜良诛文丑,助曹操解了白马之围,汉献帝封其为“汉寿亭侯”,那么“汉寿亭侯”的封号有什么深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然而就是这个“汉寿亭侯”的爵位却被许多人误解为大汉的寿亭侯直至今日。事实上关羽的爵位并不应解读为大汉的寿亭侯,而应是汉寿亭的亭侯之意。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就

  • 关羽失荆州,真的只是因为“大意”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关羽,失荆州

    关羽失荆州,真的只是因为“大意”吗?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当时环境下政治时事等多方面的因素才导致的这一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第一个理由是,在襄樊之战中,关羽给了东吴夺取荆州的机会。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带领军队西征,他留下诸葛亮和关羽在荆州镇守。建安十九年(214),刘备进攻雒城

  • 为什么关羽被称为美鬓公?详解真实的关羽外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关羽,三国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为什么关羽被称为美鬓公?这个得从关羽的胡子说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大家印象中的关羽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面目凶神恶煞吧,手提青龙偃月刀吧,头顶一个绿帽子吧,还有一袭战甲,当然了也有大大的将军肚了。但是我们再继续回顾关羽的面目问题,其实关羽的脸是红的了,而且关羽的胡

  • 历史上的明英宗是昏君还是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历史上的明英宗是昏君还是明君?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关于历史的纷争非常之多,这正是因为历史没有确切的答案,而对于历史的记载却是出入良多,正如史料记载中对于皇帝的评价,在明清两朝时期就出现了很多皇帝嬗变的案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数明英宗了,在明朝的官方正史中所记载的明英宗可

  • 雍正为什么要将宜妃赶出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雍正为什么要将宜妃赶出宫?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无情不过帝王家”这句话说来是无奈,也是不争的事实。古时历任皇帝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通常会用尽一切办法消灭站在自己对立阵营的人,甚至他们的家人。例如被雍正赶出宫的宜妃,就是因为自己的儿子站在了雍正的对立面。但宜妃被赶出宫

  • 明朝最聪明的嘉靖皇帝为何堕落了45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最聪明的嘉靖皇帝为何堕落了45年?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夜,明朝发生了一件亘古未闻的奇闻。当日,明朝第11位皇帝朱厚熜正在翊坤宫熟睡,突然觉得有人死死按住自己。朱厚熜大惊,睁开眼一看,有七八个宫女分别按住自己的头、胸膛、手臂和腿脚,然后另一个

  • 刘备招兵买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刘备招兵买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氏家族虽然世代为官,但是到刘备父亲这一代就没落了。而刘备的父亲去世早,也没有给刘备留下点什么。刘备卖草鞋幼时丧父,刘备和母亲相依为命,靠编织卖草鞋为生。但是,刘备真的可以称为是一个连续创业者。虽然中间屡遭失败,但他最终

  • 吴三桂一定要杀永历帝朱由榔的原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吴三桂一定要杀永历帝朱由榔的原因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明的灭亡时间是1644年,以李自成攻入北京城为截止,大明王朝彻底结束了自己的统治历程,事实上明朝并没有完全结束,这只是明朝作为全国政权的结束,而在南方地区还有庞大的明朝残余势力存在。如果说当时南明能够团结起来,统

  • 和珅贪污那么多钱 乾隆为什么到晚年都没有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乾隆,和珅

    对乾隆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晚年为什么没有杀和珅?和珅是乾隆的宠臣,他还有一个称呼那便是大清第一贪官。嘉庆一上台便将和珅扳倒,从他的家中搜刮出了大批的金银财宝,经核算价值11亿两白银。按照当时大清国库一年能够入库7000万两的收入,和珅的家产相当于大清十五年的赋税

  • 隋文帝杨坚打仗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隋朝

    隋文帝杨坚打仗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隋文帝杨坚,一个使分裂的中国重新一统的人。但是在这条统一的道路上,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杨坚凭外戚身份步步为营,取北周而代之,将军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里。所以隋朝并没有什么内忧,但外患却是不容忽视的。隋朝建立之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