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子的作者是谁

孟子的作者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86 更新时间:2024/1/26 10:57:14

孟子》七篇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 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此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然而,关于《孟子》一书的作者,历来有多种说法。

一、孟轲自著说。《孟子》的最早注释本,是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赵氏在该书的《题辞》(即序)中说:“孟,姓也;子者,男子之 通称也;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元何异孙对此所作说明是:“《论语》是诸弟子记诸善言而编成集,故曰《论语》,而不号 《孔子》。《孟子》是孟轲所自作之书。”宋朱熹也从文章风格的匀称一致 上,力证该书出自孟轲之手,他说:“《论语》多门弟子所集,故言语时有长长短短不类处。

《孟子》疑自著之书,故首尾文字一体,无些子瑕疵。不是自下手,安得如此好? ”清阎若璩和魏源则从有无记述孟轲容 貌上推断,《孟子》应为孟辑自著。阎氏在《孟子生卒年月考》一文中说:“《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魏氏在《孟子年表考》一篇中云:“七篇中无述孟子容貌言动,与《论语》为弟子记其师长不类,当为手著无疑。”

二、弟子辑成说。唐韩愈首先提出这一论点,他在《答张籍书》中说:“孟轲之书,非轲自著。轲既殁,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柯所言焉耳。”此后,宋晁公武、清崔述又为之补充了三条理由。晁公武的 《郡斋读书志》认为,《孟子》书中称诸侯都用谥号,“夫死然后有谥, 轲著书时所见诸侯,不应即称谥”。崔述作《孟子事实录》认为,《孟 子》所讲的历史事实和地理位置往往不合,“果孟子自著,不应疏略如此”。崔氏又认为,《孟子》对门人乐正子等都称“子”,“果孟子所自著,恐未必自称门人皆曰子。细玩此书,盖孟子门人万章、公孙丑等所追述,故二子问答之言,在七篇中为最多,而二子书中亦不以子称也”。

三、再传弟子辑成说。清周广业认为,“此书叙次数十年之行事, 综述数十人之问答,断非辑自一时,出自一手”,是孟轲以其说传授于乐正子等,然后由乐正子及其门徒编辑成书的。

四、师生合著说。此说主张《孟子》由孟轲口授,其弟子万章、 公孙丑整理成书。宋朱熹、清魏源是主张孟轲自著的,但都认为有孟子和弟子参加。朱氏指出:“恐是其徒所见,孟子必曾略加删定也。” 魏氏也说是万章、公孙丑二人口授而笔之书。此外,《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提到孟轲:“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 《孟子》七篇。”今人杨伯峻认为,乐正子等皆称子,而万章、公孙丑不称,只能证明万章和公孙丑二人参与整理成书;《孟子》中提到的诸侯,死于孟轲之后的是梁襄王和齐宣王,但也仅后数年,万章、公孙丑整理时,当然要用谥号,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师生合著说。

诸说各有依据,但从争辩情况来看,似乎第四种说法较能为人接受。

孟子文章推荐

中国古代帝王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权臣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嫔妃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美女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战争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宫廷未解之谜

古代王侯将相未解之谜

古代文人名人未解之谜

民俗风情信仰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作品未解之谜

历史名胜的未解之谜

古代科学的未解之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庄子故居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庄子名周,是先秦道家学派主要创立者之一,著有《庄子》一书。 道教兴起后,庄周被尊为南华真人,《庄子》被尊为《南华真经》。他的哲学思想,以“清静无为”为主,鄙视富贵利禄,否认鬼神存在, 认为一切事物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其思想具有一定的辩证因素。他的文章想象丰

  • 离骚是谁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它感情浓郁,想象丰富,文辞优美,堪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对历代的文学创作影响极大。它的作者,自西汉司马迁以来,都认为是屈原,似无问题。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自称是古代华夏族首领高阳氏的后裔。其较直接的袓先是春秋初期的屈瑕,屈氏是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宗。屈原生活在战国

  • 扶桑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浩如烟海的我国古代文献中,扶桑之名最早见于《楚辞•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然而,扶桑究竟该作何解释?至今悬而未决。汉代王逸为《楚辞》作注释,曰:“扶桑,日所扶木也。”《说文解 字》云:“扶桑神木,日所出。&rd

  • 黄浦江与春申君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申君即黄歇(?一前238),楚国贵族,有门客三千并乐善好施, 与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一起,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他在楚顷襄 王时任司徒,考烈王即位后任为令尹,封给淮北地十二县,并封为春申君。后来改封于吴,即现在的江苏苏州。上海简称“申”,黄浦江又称

  • 韩非子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综合了商鞅的 “法”治、申不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封建君主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韩非本是韩国贵族,与李斯同为荀

  • 田光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光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处士,“为人智深而勇沈”。当时,燕太子丹一心想谋刺秦王,太傅鞠武就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对太子丹说:“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田

  •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 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 《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

  • 印章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使用印章作为信物,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可是,印章的使用究竟始于何时呢?因史无明证,后世遂产生种种猜测。一、印章是春秋战国的。马衡在其著作《谈刻印》(《凡将斋金石丛稿》) 中指出,鉴于《周礼》《礼记》《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韩非子》 等古代典籍记载和出土的古印实物,认为印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

  • 避讳习俗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避讳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种特殊的习俗,即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 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如遇应讳的字,就要读白或写白,如林黛玉母名“敏”,黛玉每逢此字,即读如密或米;汉武帝因名彻,遂改官爵彻侯为通侯;孔丘的“丘”字,在古文献中总是写作缺笔的“丘&r

  • 天兵天将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众多的志怪小说中,没少见“天兵天将”,尤其是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天兵天将”的数次恶战,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精彩得很。通常,人们并不把它当回事,因为这充其量是小说家言,出于作者想象而已。然而,在一些以记载翔实可信著称的笔记中,也有类似的故事, 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