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辅佐曹操二十年荀究竟为何要自杀?

辅佐曹操二十年荀究竟为何要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57 更新时间:2024/1/19 0:27:51

辅佐曹操二十年荀究竟为何要自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剧照

一、关于荀之死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

曹操

誉为有“巍巍之勋”的荀离世。关于他的死,袁宏《后汉纪》卷三十、陈寿《三国志》本传称其“以忧薨”,而裴注引《魏氏春秋》则记为“太祖馈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范晔《后汉书・荀传》所载与《魏氏春秋》略同。尽管诸史对荀之死的记载不一,然而不论是认为他死于“忧”抑是认为他死于“药”,均是将荀之死看作他反对曹操晋爵魏公、加九锡的必然后果。

袁晔《献帝春秋》记载了荀死讯在吴、蜀的流传,从中可见时人对荀之死的看法。兹引于下:

“(荀)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荀)杀伏后,不从,故自杀。(孙)权以露布于蜀,刘备闻之,曰:‘老贼不死,祸乱未已。’”

袁晔为孙吴名士袁迪之孙。据《三国志・陆瑁传》,袁迪与孙吴丞相陆逊之弟陆瑁相游处。故可推知,袁晔所载荀死讯流传吴、蜀之事必有所本,应非杜撰。《献帝春秋》一书亦见于《隋书・经籍志二》,与信史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等同列。从上引可知,寿春逃亡者误传了荀死因,可见其并非曹方高层。但非高层者关注荀、并将荀之死当作忠于汉室(不肯杀献帝皇后伏后),可见荀在曹操统治区具有一种忠于汉室的形象。误传的消息无疑为孙权方所接受,才会继而“露布于蜀”。刘备之语亦表明他认可荀对汉室的忠心。寿春逃亡者、孙权、刘备分别代表了割据的三方。荀虽为曹操谋主,其忠心汉室的形象却得到三方的一致认同,并被认为这是荀之死的原因。

我们还可从荀死后汉献帝的表现来佐证这种看法。据《后汉书・荀传》载:“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谠乐,谥曰敬侯”。祖日为祭祖神之日,应有识乐,然而汉献帝因荀之死而在最具神圣性的祭祀仪式上“废谯乐”,足见其对荀“哀惜”之情。而且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均在荀死后表述“明年,(曹)操遂为魏公云”,意在凸现荀给曹操晋爵魏公所带来的阻力。只有荀死去,曹操才能如愿晋爵魏公。

后世关于荀之死的论议,也大多承认荀忠心于汉室。然而,令论者难解的是,荀既忠心于汉,又何必辅佐曹操,这岂非自相矛盾吗?这引发了历代论者长时间的讨论。

《三国志・荀传》裴注中记载了所谓“世论”:“世之论者,多讥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世之论者”对荀之死持以“讥”的态度,认为荀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魏倾汉,其晚年改节忠汉,盖出于愧疚之心。

裴松之为晋宋之际人,距荀之死已近二百年,所谓“世之论者”当指这一时期的议论者。魏晋南朝士族一脉相承,祖宗人物之论与家族地位甚为相关,尤其是在门第升降之时更是如此。颇疑此“世论”与晋宋之际的特殊政局有关。当时门阀政治的条件消失,旧有的家族格局处于变动之中,荀后裔荀伯子,多次上表追讼魏晋封爵排位旧事,“凡所奏劾,莫不深相谤毁,延及祖祢”,还“常自衿荫籍之美”,对琅邪王弘说:“天下膏粱,唯使君与下官耳。宣明之徒,不足数也。”“宣明”即时为执政的陈郡谢晦。对于荀伯子的做法,“世人以此非之”。对荀之“讥”,许便是时人对荀伯子“深相谤毁、延及祖祢”的报复。

至唐代,杜牧《题荀文若传后》云:“荀文若为操画策取兖州,比之高、光不弃关中、河内;官渡不令还许,比之楚、汉成皋。……及事就功毕,欲邀名于汉代,委身之道,可以为忠乎?”杜牧对荀之死完全持否定态度,他认为“邀名”是荀立晚节的动机。司马光反驳此说不合人情:“凡为史者记人之言,必有以文之。然则比魏武于高、光、楚、汉者,史氏之文也,岂皆口所言邪!用是贬,非其罪矣。且使魏武为帝,则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明清之际,王夫之从“天良未泯”的角度来解释荀阻止曹操加九锡、晋爵魏公的行为。他说:“夫九锡之议兴,而刘氏之宗社已沦。当斯时也,荀非良心之牿亡已尽者,未有不侧然者也。亦天良之未泯,发之不禁耳,故虽知死亡之在眉睫,而不能自己。……之失,在委身于操而多为之谋耳。”孙明君认为荀死于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从现实出发,认识到汉不可为,于是拥护曹操重造天下,但在情感上又与旧王朝藕断丝连,所以荀死于困惑与矛盾。此论从个人心态出发,对荀多有理解之同情,不较古人责以君臣之义,但仍可看作是王夫之观点在现代学术话语中的延续。

推荐阅读:

靖康之耻什么原因,靖康之耻的原因过程结果是什么?

国民党高级官员名单,国民党军队姓彭的高级官员名单(解放后才去世

十八军后代王蜀明:从军西藏,才懂父母的家国情怀(一)

鄂尔多斯文化的客观评价

【附录】的意思是什么?【附录】是什么意思?

标签: 二十年

更多文章

  • 短暂得志,刘备汉中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中

    短暂得志,刘备汉中称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借荆州早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就详细分析了天下大势,认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 吴国大将甘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国

    吴国大将甘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锦帆贼。当地闻铃响,即知道是甘宁出现。夺取船货二十余年,后停止抢劫,熟读诸子。18岁

  • 三国二十四名将――姜维人物生平 连结羌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名将

    三国二十四名将――姜维人物生平连结羌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早期经历姜维幼年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郑玄的经学。他出仕任本郡上计掾,州里征召他为州从事。姜维的父亲姜逶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逋ι砘の揽な兀死在战场,故此姜维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

  • 曹操说,我爱死他了!太雷人了。新三国太无语了,导演太“有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我爱

    曹操说,我爱死他了!太雷人了。新三国太无语了,导演太“有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最近夜以继日地关注新三国的更新,可每看一集失望一次。在昨天之前,咱还以为那导演是个女的,拍的片子好像成了文人耍嘴皮子,战争史能省即省,本来关注和期待的经典战役,居然一两句话就过去了。还没曹操撒尿的时间长,说道曹操

  • 陶谦:忧困徐州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州

    陶谦,原本是汉末诸侯纷争中的一个失败者,似乎也应该成为被后世很快遗忘的类型。可偏偏他又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能“出名”,并不是有多大的本领,而是被文艺、戏剧作品中的戏说造成的。“让徐州”使陶谦成为了一个正面的人物,因为他出让徐州的对象是刘备。实际上,所谓的“让徐州”在真正的历史记载中也是充满了悬疑

  • 比貂蝉还能勾引男人的三国美女,洛神赋为她而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洛神赋

    比貂蝉还能勾引男人的三国美女,洛神赋为她而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又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妾室,魏明帝曹敝生母。曹奔次缓笞纷鹫缡衔文昭皇后。甄氏于183年1月26日(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出

  • 刘备借荆州真相 孙权为保实力将荆州让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荆州

    刘备借荆州真相孙权为保实力将荆州让给刘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民间有句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而事实上,刘备借荆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东汉时期的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部分,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的荆州分为七个郡,以长江为界,南阳郡在江北,南郡、江

  • 三国最爱杀人的孙皓皇帝 剥皮挖眼成瘾杀人如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杀人如麻

    三国最爱杀人的孙皓皇帝剥皮挖眼成瘾杀人如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末期,有一位皇帝十分荒淫无道,最后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他就是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孙皓,是吴国一代明君孙权的孙子,在孙休死了之后,便由他当了国君。当孙休还是国君的时候,他将藩国赐给了孙皓,并且让孙皓当了乌程侯。当时有一个

  • 揭秘:历史上的诸葛亮与刘备是怎样认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是怎样

    揭秘:历史上的诸葛亮与刘备是怎样认识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对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军师一说,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之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只之后,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诸葛亮出山。而陈寿在《魏略》中即采用了此说;另一种是诸葛亮“北行见备”说,并非刘备三顾的结果。那么究竟

  • 千古奇冤:诸葛亮之妻为何成为三国第一丑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奇冤

    千古奇冤:诸葛亮之妻为何成为三国第一丑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如果排一下本国四大丑女的座次,不知诸葛亮的那位黄氏夫人能否忝列其中。大名人娶了个绝世的美人固然是千古流芳的佳话,殊不知若有个绝丑的太太也是可以作为谈资,名留诸帛的,例如东汉的梁鸿和妻子孟光。梁鸿的得意作品《五噫歌》早为后人所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