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六贼之一的他,为何敢自称是苏轼的儿子?

北宋六贼之一的他,为何敢自称是苏轼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2 更新时间:2023/12/22 6:17:39

梁师成(?—1126),字守道。北宋末宦官,籍贯不详。为“六贼”之一,政和间为徽宗(赵佶)所宠信,官至检校太殿。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找人仿照帝字笔迹伪造圣旨,因之权势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职等无恶不作,甚至连蔡京父子也谄附,故时人称之为“隐相”。钦宗(赵桓)即位后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在行至途中时被缢杀。

梁师成外表愚讷谦卑,看上去老实厚道,不象是能说会道的人,实际上却内藏奸诈,善察言观色,处事老道,深得宋徽宗赵佶的宠信。

梁师成原本在贾祥的书艺局当役,因为本性慧黠,加之在书艺局耳濡目染,也略习文法、诗书。

贾祥死后,他便领睿思殿文字外库,主管出外传导御旨。这可是个肥缺,所有御书号令都经他手传出来,颁命天下。

天长日久,他也看出些门道,找来几个擅长书法的小吏模仿宋徽宗的笔迹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拟圣旨下传,外廷人不知底细,也不辨真伪。

师成先先是个骗子本色,他撤谎往往大手笔,属于弥天大谎。有一天忽发奇想,对天下人说:“我是苏东坡的遗腹子”这本来一开口就是笑话的,然而天下人都信了,包括皇上。这个有点狠了,连爹都敢这样卖,顺手连娘也卖了。我们常说下手狠,指的就是这样不择手段的角色。

这事本来很好证明的,那个时候,苏轼的家人还在,儿子、孙子,侄子都在的,问一下就清楚了。然而,中国古人特别不喜欢证明,他们好像觉得证明太累人,不如相信省事。于是,梁师成就成了苏轼的儿子。

撒谎的人心理素质再强,也往往要表现得没有底。有一天,梁师成自己想证明一下,于是,他来到了苏轼伯父苏焕的曾孙子苏元老的家,企图在这里得到一个帮助。《宋史·卷三四〇·苏元老传》这样记载,“元老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梁师成方用事,自言为轼外子,因缘欲见之,且求其文,拒不答。罢为提点明道宫。元老叹曰:‘昔颜子附骥尾而名显,吾今以家世坐累,荣矣。’未几卒,年四十七。有诗文行于时。”

那么,苏轼的儿子苏过对这个事如何看待的呢?史书记载:“苏过,他宁愿甘居微职,也不向梁师成低头,还曾阻止父亲的旧友向‘六贼’献媚。后来他遭遇靖康之难,笑骂群贼,以身许国,酷似其父‘挺挺大节’””

然而,梁思成不管这些,照样以苏轼儿子自居,到处搞关系,四处宣称以翰墨为己任,常常对门下的四方俊秀名士指点批评。他还在府宅的外舍放置各种字画、卷轴,邀请宾客观赏、评论,题识。如果题识令他满意的他便加以荐引。所以朝廷的大臣谁也不敢低估他背地里都称他为“隐相”。终成一代巨奸。

看来,人出了太大的名也不好,一是极易被骗子冒认祖宗,二是因此天下人被骗子骗。前些天,在乡间遇一傻瓜式书画家自称乾隆的孙子,不禁大笑,好在这等智商成不了梁师成。幸甚。

标签: 儿子北宋苏轼

更多文章

  • 揭秘司马光砸缸救出的那个孩子后来怎么样了?为何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后来,怎么样了,销声匿迹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16岁,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

  • 第四节 集聚图书,编地方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图书,地方志,第四节

    为了说明宋真宗爱作诗,我们将史书上记载的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他在祀汾阴归途中写诗的情况复述如下:在河中府,他游览开元寺、紫极宫、逍遥楼,赋诗赐给随行大臣。随后他举行宴会庆祝大典完成,作了《祀汾阴礼成诗》赐予参加宴会者。他拜谒西岳庙、巨灵真君观后,在宣泽亭设宴,他又即兴作了《仙掌诗》。他召见当地

  • 历史上宋辽的澶渊之盟只怎么谈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澶渊,谈成

    宋太宗时,辽朝从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此后,辽、宋两朝打打停停,战事不断。至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时,两朝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辽朝大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相继去世,韩德让已升任大丞相,萧挞凛为南京(幽州)统军使;宋朝太宗皇帝已死,其次子赵恒继承皇位,史称宋真宗,寇准、毕士安为宰相。这年秋天,

  • 黄天荡大捷:韩世忠以8000兵士重创金兀术10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兵士,大捷,韩世忠

    宋高宗和黄潜善、王伯彦军投降派不仅不让李纲、宗泽等人领导南宋官军抗击金军,他们也不让各地的起义军和金军打仗。并强迫他们解散。这样,由于南宋投降派的破坏,起义军一个个地失败了。宋高宗军投降派的这些行为,使金军很高兴。公元1129年,金国军队在兀术的带领下大举向南宋袭来。高宗听到金国已大兵压境的消息,急

  • 古代一味毒药叫的好听“鹤顶红”,一听俗名原来是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俗名,好听,毒药

    明争暗斗一直存在,而下毒就是明争暗斗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历史上暗杀的手段主要就是下毒,他们那个年代没有很好的验毒工具,所以用毒来刺杀或者害人非常容易成功。而他们常用的毒就是鹤顶红。那么历史中的“鹤顶红”究竟是啥药?毒性多大?它的别名你听说过。其实鹤顶红就是砒霜,也就是鹤顶红的

  • 宋真宗赵恒临终懊悔不该听信王钦若祈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临终,懊悔,真宗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正月,宋代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赵恒,强撑着病体,挣扎着在东华门看灯。这一折腾,那本已十分严重的疾病就越发加重了。他回到了景灵宫的万寿殿,那些为他祈祷的道尼、僧徒仍旧在日夜不停地诵经吟典,这只能使他烦躁。这万寿殿还是在前年,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他病重时修建的。那一年他命皇

  • 《宋史论稿》十、宋初名将郭进事迹述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名将,宋史,述评

    摘要:郭进是宋初守卫北疆的名将,以善于用兵,从严治军而享誉一时。在宋太祖一朝,郭进长期镇守西山一带,有力地抗击了北汉、契丹军队的进攻,确保了防区的安全,因此得到宋太祖的高度评价。在宋太宗即位后,由于对统军将帅采取了极端猜忌、压制的态度,郭进虽仍然在守边及北伐北汉的战场上屡立战功,但最终却被逼自杀。其

  • 揭秘着名词人柳永为什么又叫柳三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又叫,著名,词人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朝的时间是960年至1279年间,在世五代十国和元朝之间的朝代。960年的时候,后周的将领发动了陈桥兵变,将赵匡胤拥立为帝,从而建立了宋朝。1125年的时候,金国

  • 才华出众的大诗人柳永竟是死在赵香香床上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出众,死在,香香

    很多人都听说过柳永的大名,他曾经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大诗人,而且还在朝廷中担任过职位,为人放荡不羁、风流洒脱,有着非常卓越的才华,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佩和赞赏。而赵香香则是宋朝时期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妓女,可以说柳永与赵香香本是毫不相干的两种人,可是二人之间却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那么柳永和赵香香之间曾经发

  • 《宋史论稿》二十一、宋代漕运管理机构述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二十一,宋史,漕运

    摘要:漕运虽在秦代就已产生,而且成为历代中央集权统治的“大政”,但就其组织管理而言,只有到了宋代,才出现了独立、完整的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对宋代漕运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漕运管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漕运自秦代形成以来,即成为历代中央集权统治的“大政”,意义十分重大。但就其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