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李世民“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

为何说李世民“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45 更新时间:2024/1/14 22:22:03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李世民:“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泽东评说李世民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是在读欧阳修等所着的《新唐书·李恪传》时写的批语。这句批语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储问题上的失误。

李治、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儿子,他们的优缺点、长短处,李世民自己是清楚的。李恪善骑射,有文才武略。“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李世民很喜欢文武双全、“英果类我”的李恪,并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教导,封为远地藩王,让其历练成长。李世民经常对左右说:“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可见对他的期望之高。

李治则为人软弱,缺乏主见,少雄主才略,恐难以重任。这一点,唐太宗看得清楚,于是打算废李治立李恪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但因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为其外甥争位,只得放弃了改立计划,仍以李治为太子。殊不知留下后患。李治即位,即唐高宗,封武则天为皇后。李治不理朝政,致使武则天专权,宫中并称“二圣”。李治死后,武则天又连废中宗、睿宗两个皇帝,自称“圣神皇帝”还改唐国号为周。

武则天在争夺政权的过程中大肆翦除异己,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所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及程务挺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则被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被杀戮殆尽;另有“海内名士”36家,也因谋反的罪名而被族诛。

武则天以女主的身份号令天下,执政前本无自己的心腹,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刑逼供,奖励告密,滥杀无辜。造成这种局面的祸根,当在“朽物”李治。假使当初立李恪为太子,就不会出现李治称帝、则天乱唐的局面。所以,毛泽东认为当初唐太宗李世民明明知道李治不及李恪,而没下决心改立太子,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深为这一英主的失误而惋惜

标签: 懵懂

更多文章

  • 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好任侠,喜纵横,仗剑远游,病逝途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的人

    第一节好任侠,喜纵横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

  • 唐太宗李世民竟是胡人?揭李世民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胡人

    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兵谏李渊放权,最终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唐朝建立初期.他被封为案王

  • 唐朝重大事件:元和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

    “四王二帝”事件之后,德宗削藩的雄心尽失,转而对藩镇割据采取纵容姑息的政策。到宪宗时,推行“以法度制裁藩镇”政策,将不臣藩镇逐个铲平,使唐朝出现了“中外咸理,纪律再张”的局面。史家称之为“元和中兴”。&l

  • 文成公主的故事:终止战争的“和亲利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利器

    在古代,两个国家之间面临战争时,往往会采取一种比较缓和的处理方式,说得委婉一点可以用“和亲”二字作为概括,说得直白而真实一点则是一种“人身交易”。譬如先秦时,西施就作为越国的“人身利器”送给了吴王夫差,从而阻止了更惨烈的战争,换

  • 《国泰民安:说说开元之治那些事儿》序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开元

    开元之治是李唐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盛世之下,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又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呢?我们不妨走进玄宗统治下的大唐,重温开元盛世下的那些事,感受当时的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祥和情景。唐玄宗李隆基出生时,正是唐王朝处于“二圣”临朝的时局,而实际掌权的是武

  • 李世民的嫡次子魏王李泰为什么未能当上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次子

    魏王李泰为何未能当上太子?魏王李泰一心谋取太子之位,也走到了仅差几步的位置,可是,最后他却失望了,三十五岁就抑郁而死。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小名青雀,与原太子李承乾,晋王李治,都是长孙皇后亲生嫡子。唐太宗一生共育有十四个儿子,除了这三位,其余都是出于嫔妃。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之后

  • 唐代睢阳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南)与太守许远,及城父县令姚阎合在一起。之后,他们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北上抗击叛军,并在宁陵北击败杨朝宗,斩叛将20人,杀敌一万余人,投敌尸于睢阳渠中,渠水为之不流

  • 李世民10岁的弟弟李元名为何不对女官行礼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代皇宫里面,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的身份都是皇帝的性伴侣。她们身份比嫔妃更低;比宫女略高。只要皇帝需要,她们都必须随时随地侍寝。她们就是皇宫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女官。女官,顾名思义,是女性官员。她们也要像男性官员一样做事,承担皇宫里的某项具体职务,比如,有的管礼宾,有的管食膳,有的管衣饰。而且,这

  • 鉴真的故事——六次东渡创立律宗的盲人高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律宗

    第一节见佛动心始作沙弥李利安武则天垂拱四年(688),鉴真出生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的一位商人家中。唐朝自创立后,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生产发展的措施,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武则天上台后,虽然发生了改朝换代的政治动荡,但国家的大政方针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武周皇朝继续着盛唐的雄

  • 唐太宗不爱武媚娘 李世民为何从未碰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不爱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候,还是个才人,且从未生育过李世民的子嗣。这足以说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