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靠这6个字打江山,谁知这6个字却让唐玄宗丢了皇位

李世民靠这6个字打江山,谁知这6个字却让唐玄宗丢了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12 更新时间:2024/1/10 20:07:36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强大的时代之一。唐朝以其昌明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举世无匹的强大国力,一度成为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大国。然而这一切繁华与荣耀,都离不开一条最基本的保障,那就是大唐强悍善战的军队。唐朝大军的骁勇无敌,也是唐朝威震四海、四夷宾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唐朝大军的强大战斗力,首先应该归功于唐军的缔造者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开国战争中,李世民身先士卒亲临战阵,选拔任用大量优秀将才,使得唐军越战越勇,越战越强。开国后,李世民坚持锐意进取、主动出击的立国之本,摒弃中原王朝依托长城防御外敌的传统策略,动辄出动千万大军远征塞外,千里奔袭长驱直入,对于周边游牧部族进行犁庭扫穴的毁灭性打击。

特别是在唐朝前期,对外战争的密度和规模达到高峰期,铁勒人、薛延陀、高昌、吐蕃、吐谷浑等曾经称雄一方的游牧部族,都在唐军的持续攻击下连连败退,甚至被灭国。兵威之盛,远超秦汉,比之后来的宋朝,更是甩出几条街。唐军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来自哪里?李世民究竟有何强军之道?

其实很简单。李世民说过一句话:能安天下者,唯在用人。李世民知人善任、放手用人的魄力和胸怀,堪称千古无人能与比肩。唐朝的朝廷官员和军队将领中,有一个独特现象,与其他封建时代迥然有异。这个现象就是唐朝在人才选拔方面独有的特色:文用汉,武用胡。这条规矩在唐朝传承数百年,首创者就是李世民。

历代封建王朝,大都对游牧部族持戒备和防范态度,任用这些人担任统兵大将,更是不可思议之事。但李世民独具慧眼,他在多年征战中发现,胡人将领虽骜不驯,粗犷狂野,但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堪称天生的战将。而且他们思想单纯直爽,如果对他们以诚相待推心置腹,他们更会以百倍的忠诚来回报。一忠一勇,正好符合武将的最重要的两条素质。

因此李世民首开先河,文官阶层以房玄龄杜如晦等饱学之士,武将方面,任用汉人将领同时,大量引进胡人将领。天下闻名的门神尉迟敬德,祖上就是货真价实的鲜卑人。曾经参与击灭高丽、平定高昌的契苾何力,是铁勒族人。曾经大败吐蕃、吐谷浑的执失思力,出身北疆执失部落酋长。阿史那社尔,在平定薛延陀之战立下大功,是漠北处罗可汗之子。李世民对他们亲如兄弟,他们也给了李世民丰厚回报,成为唐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

从此之后,军中大量任用胡人武将,成为唐朝一项不成文的规矩,李世民之后历任皇帝,无不萧规曹随,视之为强军之道,大量胡人武将手握重兵,为唐朝浴血奋战,驰骋沙场抵御外敌,也成为唐朝历史中一道独特景观。可以说,只要能用好这条原则,唐朝江山堪称万代永固。到唐玄宗上台后,依然如此,文臣中重用姚崇、宋璟等名相,武将则重用高仙芝哥舒翰等一批优秀外族将领,在唐朝对外战争中屡立大功,成为唐朝的擎天之柱。

然而,遗憾的是,唐玄宗的用人御将之道,比之唐太宗李世民,相差甚远。他最大缺陷就是不善处理与这些武将的关系,畸轻畸重总是把握不好分寸。镇守大唐北疆的三镇节度使、胡人将领安禄山,手握重兵称雄一方。但他为人狡黠诡诈,野心勃勃。唐玄宗偏偏把他引为知己,加倍宠爱,让他认杨贵妃为母亲,封他两个儿子为官,还把皇太子之女嫁给安禄山之子。安禄山要权给权,要兵给兵,随着实力越来越强,野心也日益膨胀。

天宝年间,唐玄宗亲手养育的这条毒龙终于肆虐成灾。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的叛军如滔天巨浪,席卷中原。唐玄宗慌了手脚,又出了大差错。唐朝军中此时并不缺良将奇才,高句丽将领高仙芝,就是足以匹敌安禄山的定海神针。可惜的是,由于初战失利,狂暴的唐玄宗竟然下令处斩高仙芝,自毁长城。接着由催逼老将哥舒翰仓促出战,结果兵败被俘。

安史之乱,让唐玄宗亲口品尝到了自己一手栽培的苦果。叛乱最后虽被平息,但唐玄宗失去了皇位和杨贵妃,被唐肃宗取代。并且此战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辉煌一时的唐帝国从此江河日下,不复往日荣光。

标签: 个字

更多文章

  • 大唐的外交使臣有多牛?去到日本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天皇跪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唐

    唐朝的外交使臣都非常牛。如着名外交家王玄策,唐太宗让他出使印度,他因三哥对大唐使臣不友好,一怒之下借了几千杂牌军,居然横扫印度无敌手,还将中印度王阿罗那顺俘虏回国,在太庙献俘。如此威名异域的王玄策,在国内,却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史书上对他只是一笔带过。大唐的外交使臣,在国外也许卑微如尘埃,但一旦到

  • 为何说李世民“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懵懂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李世民:“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毛泽东评说李世民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是在读欧阳修等所着的《新唐书·李恪传》时写的批语。这句批语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储问题上的失误。李治、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儿子,他们的优缺点、长短处,李世

  • 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好任侠,喜纵横,仗剑远游,病逝途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的人

    第一节好任侠,喜纵横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

  • 唐太宗李世民竟是胡人?揭李世民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胡人

    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兵谏李渊放权,最终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唐朝建立初期.他被封为案王

  • 唐朝重大事件:元和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

    “四王二帝”事件之后,德宗削藩的雄心尽失,转而对藩镇割据采取纵容姑息的政策。到宪宗时,推行“以法度制裁藩镇”政策,将不臣藩镇逐个铲平,使唐朝出现了“中外咸理,纪律再张”的局面。史家称之为“元和中兴”。&l

  • 文成公主的故事:终止战争的“和亲利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利器

    在古代,两个国家之间面临战争时,往往会采取一种比较缓和的处理方式,说得委婉一点可以用“和亲”二字作为概括,说得直白而真实一点则是一种“人身交易”。譬如先秦时,西施就作为越国的“人身利器”送给了吴王夫差,从而阻止了更惨烈的战争,换

  • 《国泰民安:说说开元之治那些事儿》序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开元

    开元之治是李唐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盛世之下,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又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呢?我们不妨走进玄宗统治下的大唐,重温开元盛世下的那些事,感受当时的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祥和情景。唐玄宗李隆基出生时,正是唐王朝处于“二圣”临朝的时局,而实际掌权的是武

  • 李世民的嫡次子魏王李泰为什么未能当上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次子

    魏王李泰为何未能当上太子?魏王李泰一心谋取太子之位,也走到了仅差几步的位置,可是,最后他却失望了,三十五岁就抑郁而死。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小名青雀,与原太子李承乾,晋王李治,都是长孙皇后亲生嫡子。唐太宗一生共育有十四个儿子,除了这三位,其余都是出于嫔妃。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之后

  • 唐代睢阳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南)与太守许远,及城父县令姚阎合在一起。之后,他们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北上抗击叛军,并在宁陵北击败杨朝宗,斩叛将20人,杀敌一万余人,投敌尸于睢阳渠中,渠水为之不流

  • 李世民10岁的弟弟李元名为何不对女官行礼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代皇宫里面,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的身份都是皇帝的性伴侣。她们身份比嫔妃更低;比宫女略高。只要皇帝需要,她们都必须随时随地侍寝。她们就是皇宫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女官。女官,顾名思义,是女性官员。她们也要像男性官员一样做事,承担皇宫里的某项具体职务,比如,有的管礼宾,有的管食膳,有的管衣饰。而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