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被杀的同时 为什么连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被杀了

岳飞被杀的同时 为什么连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被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27 更新时间:2023/12/14 17:33:39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岳飞的儿子被杀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提到岳飞,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岳少保连接河朔、收复襄阳,将要北伐中原,直捣黄龙之际,却冤死风波亭,留下千古遗憾。不过许多人忽略的是,与岳飞一同被杀的,还有他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既杀岳飞,为何还要杀岳云和张宪?

历史上,皇帝诛杀大将功臣并非没有,而是很多,比如刘邦韩信彭越都夷其三族、李善长、蓝玉、胡惟庸都被灭族,问题是,他们的罪名都是谋反,谋逆是超级重罪,按律法是要牵连全家。

而其他一些,远至秦国战神白起,功高震主,只是被赐死。唐朝开国将领侯君集的罪名虽然是谋反,但李世民还是只杀了他一人,没有动他妻儿。唐朝名将高仙芝被杀,家人无事。明朝开国将领冯胜被赐死,家人平安。袁崇焕被凌迟,家人被流放但并未被杀。清朝大将军年羹,被列大罪九十二条,也只是被赐自尽。

可见,除非是被按了谋反的重罪,一般即使皇帝要杀大将,如果不是有谋反的实锤,一般不会杀其子女,更不会连部将一起杀害,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岳云连同张宪被一起杀害呢?

可能有人认为,很简单,是因为怕杀了岳飞后,激怒岳云谋反,这有一定道理,但是诺大岳家军十余万之众,杀害了岳飞岳云父子,不怕更加激怒其部下将领,适得其反吗?比如崇祯逮捕袁崇焕后,就激怒了祖大寿等部将,直接将辽东军带走,最后还是要靠袁崇焕手书才能召回。岳飞手下将领众多,又皆愿效死力,除了岳云、张宪,难道就不会有人出头了?

这就牵涉到岳云、张宪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岳家军的性质。

岳家军是在名义上归朝廷节制的一支地方军队,本质上是一支私兵,从一千多人发展到十余万之众,都唯岳飞马首是瞻,这同唐末的节度使手下众地方军实际上差别不大,有区别的只是岳飞忠义报国,没什么其他私心,但假设一下如果岳飞如同安禄山一般包藏祸心,那安史之乱再上演一次也不是没有可能,唐朝距离宋朝并不太遥远,赵构当然知道这点。

岳云年少英雄,是员勇将,这是公认的,十二岁从军,在军中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期,如果说他在军队里呆了十几年,一点人脉都没有,那是谁也不会相信的,何况他每次作战,身先士卒,率领的又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对军人来说,最钦佩的当然就是“勇”字。张宪也是如此,排在岳飞岳云之后,是岳家军实际上的第二号人物,军功卓着。

岳云被捕后,一并由大理寺审讯,由秦桧的心腹万俟卨罗汝楫主审,实际也相当于秦桧主审。对于秦桧来说,他只是同岳飞有矛盾,与岳云张宪并无太大过节,所以对他来说,揣摩上意,觉得处死岳飞就已经够了,没必要再牵连广大,一番商议之下,大理寺得出这样的判决:

岳飞私罪斩,张宪私罪绞,岳云私罪徒。看详:岳云因父罢兵权,辄敢私通主兵官张宪,节次催令得与心腹兵官擘画,因此

致张宪要提兵谋叛。及传报朝廷机密,惑乱军心。及传报朝廷机密,惑乱军心。情朝廷机密,重奏裁。

对岳云的具体判决是:其岳云,合比加役流私罪断,官减外,徒三年,追一官,罚铜二十斤入宫,勒停。可以看到,秦桧所掌控的大理寺对岳飞张宪是判的死罪,岳云只是判免官坐牢三年,完全够不上死刑。但最后的决定权并不在大理寺,也不在秦桧手中,最后做决定的,只能有一个人。

赵构最后的裁决结果?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为何赵构会做出这样的裁决?这就需要分析一下宋高宗赵构这个人。赵构命运也算坎坷,本无可能成为皇帝的他经过一系列离奇的遭遇,突然成为了皇帝,民间甚至有“泥马渡康王”的传说,不过这个皇帝当的并不安稳,除了被时刻要担心金人打过来,自己重蹈父亲和大哥的覆辙之外,国家内部也是纷争不断,先是苗刘兵变,后是淮西军变,两场兵变使得赵构对于武人更加心存疑虑。

而这时国内最大的军事集团就是岳家军,看看这名号就能明白赵构会有多么地不舒服,天下都是我赵家的,赵家的军队却被称为岳家军,而这岳家军的首脑还是个不听话的刺头,身为武将上书奏请立太子已是大逆不道,又连续违抗十一道圣旨,这种刺头掌握着军权,赵构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那为什么要杀岳云?想想当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对部下说的那番话就明白了: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赵家的天下就是这么来的,即便岳飞没有异心,难保他部下不想荣华富贵,再来一出黄袍加身,普天下恐怕无人能当岳家军锋芒,就算杀了岳飞,岳云久在军中,深得军心,即使岳云没有异心,万一部下不服,拥戴其举兵为岳飞报仇,到时候恐怕他也是身不由己了。而杀了岳云,一则可以立威,二则可以在岳家军异姓部将中进行分化瓦解,如果谁再想举兵,就不会又那么大的号召力。

事实上,赵构的策略是成功的,岳飞岳云被杀后,岳家军被分解裁撤,原来那些部将,有些为自保而背叛了岳飞,比如王贵,也有激烈抗争的,比如牛皋,最终被暗害,更多的服从了命运安排,或辞官或继续从军,还有一些,则干脆投降了伪齐或金国,岳家军,从此再也不复存在。设想一下,假如岳云仍在,赵构的策略是否会存在一些变数?

但如果就此认为赵构是昏君,那就太小看赵构了,也低估了皇帝这个职业的技术含量,说到底,杀死岳飞和岳云,在当时对赵构来说,是经过反复衡量之下的最稳妥方案,秦桧当然是帮凶是刽子手,但有宋一朝,没有宰相能起到左右皇帝的作用,做最终决断的还是皇帝自己,所以不管是岳飞之死,还是岳云之死,都是这个策略的体现。杀害了岳家军的一二三号人物,其余人等,已掀不起太大风浪,赵构的本意,在意的是岳家军的潜在威胁而不是所谓迎回二圣之类,对赵构来说,除掉岳飞岳云张宪三人,才是完美的执行。

当然即便到了几十年后岳飞平反,由于为尊者讳的原因,皇帝的坏话还是说不得的,这也是历史的另一面罢了。

标签: 被杀部将长子

更多文章

  • 《宋史论稿》十二、简论北宋定都开封的背景及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宋史,背景

    中国历史上,开封作为统一王朝的都城,仅见于北宋一朝,由此也标志着国都东移趋势的完成。那么,开封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成为都城的,北宋开国者又是如何选择其为京师的?这些问题古人有过议论,今人也曾谈及,但或失之于偏颇,或不够全面。本文拟对此重新加以探讨。中国古代的都城是专制集权王朝的统治中心,所谓“天下之

  • 元朝时期的甘肃:河西诸王与巩昌汪氏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河西,甘肃

    元朝时期,实行宗王分封与出镇制度,于是宗室贵族得以分封并出镇各地为王。河西走廊水草丰盛,适宜放牧,不仅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优越,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蒙古灭西夏后,便不断将宗室贵族分封在这一地区,其中以阔端系与出伯系诸王分封较早,势力强大。巩昌汪氏家族称雄陇右,世袭其地,也成为陇右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

  • 宋朝黔南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行政区划,黔南

    黔南路(大观元年至大观三年)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崇宁四年至绍兴四年黔南路:崇宁四年(1105)置平州、格州、允州;五年(1106)格州更名从州;大观元年(1107)分置广南西、黔南二路,黔南路治融州,以融州、柳州、宜州、平州、允州、从州来属,并置庭州、孚州、观州来属;三年(1109)广南西、黔南二路并

  • 揭秘宋朝着名词人柳永为什么又叫柳三变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又叫,宋朝,词人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朝的时间是960年至1279年间,在世五代十国和元朝之间的朝代。960年的时候,后周的将领发动了陈桥兵变,将赵匡胤拥立为帝,从而建立了宋朝。1125年的时候,金国

  • 宋朝的遗民文化——遗民诗人的生死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诗人,遗民

    遗民诗人的生死书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尽管华夏文明在宋代尤其是南宋进入巅峰之境,但是很不幸地遭遇了史上最强大的骑兵蒙古铁骑,从而丧失了更进一步的可能。大宋王朝最终灭亡,大宋文明最终在血与火之中化为历史烟云。遗民文化是300年文治大宋的最后一道晚霞,这最后一道晚霞竟是那样的绚烂,它见证了一个文明是怎

  • 朱熹的故事:生逢乱世闭门读书,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朱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乱世,朱熹,让你

    第一节生逢乱世闭门读书朱熹,字元晦,号晦庵、紫阳、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生于福建尤溪,最后定居建阳考亭。虽曾任官,但平生致力于着述与讲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童年之时,正是民族矛

  • 南宋岳家军将领,王贵为何要背叛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宋,将领,岳家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一定对王贵这个人不陌生,可以说他在秦桧等人冤杀岳飞这件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可以说如果没有王贵,秦桧等人想要杀掉岳飞将会变得更加难以实现。而王贵身为岳家军第三号人物(岳飞,张宪之后),跟随岳飞征战多年,他与岳飞之间一定有着非

  • 第二节 提倡节俭,完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制度,第二节,节俭

    宋真宗即位之始,就提出了节俭的主张,他曾对宰相张齐贤说:“国家所应谨慎对待的事情,首要的一件就是俭约,在上面的人节约爱人,民间的风俗自然会变好。”他又对宋太宗亲自洗衣服一事表示钦佩,反映了他对节俭作风的推崇。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有关官员提出要更新宫内锦绣地毯、坐垫等,宋

  • 繁华鼎盛的大宋因何苟且偷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宋,苟且偷安,鼎盛

    社会的中兴,也挽救不了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对南宋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官场的腐败产生致命的影响。偏安一隅的江南,人间天堂的苏杭,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官场造成的强大冲击,使官吏经商成为风气,贿赂公行,贪赃枉法,吏治更为腐败。宋代的右文政策本来就造成了一支庞大的文官队伍,文官乃至整个士大

  • 巾帼英雄穆桂英却是因杨家将出名,看看真实的穆桂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却是,巾帼英雄,杨家

    其实,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人物中,有很多在历史上并没有存在过,而是因为演义而虚构出来的,久而久之的,就成为了我们口口相传的人物了,今天给大家介绍杨门女将里的穆桂英,我们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是,也是的的确确是杜撰的人物。在我们平常所看的影视作品里面,穆桂英的形象非常的高大,可以说是一个力挽狂澜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