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熹的故事:生逢乱世闭门读书,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朱熹

朱熹的故事:生逢乱世闭门读书,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朱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21 更新时间:2023/12/21 8:43:51

第一节生逢乱世闭门读书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紫阳、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生于福建尤溪,最后定居建阳考亭。虽曾任官,但平生致力于着述与讲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童年之时,正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南宋初年。1127年,金兵攻陷开封,北宋灭亡,宋宗室康王赵构于同年即帝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是为南宋高宗。南宋之初,面对金兵南下的咄咄逼人之势,宋高宗曾以抗战派着名人士李纲宗泽岳飞等人为相为将抵御金兵南侵。但自从主和派秦桧任相把持朝政以后,所有抗金措施都被取消,致使抗金名将宗泽在临终三呼“过河”之后忧愤而死,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罪名被冤杀于风波亭。宋金和议以后,黄河流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沦落于异族统治之下,女真统治者对黄河流域的人民剥削和压迫非常残酷,任意掠夺金银财宝和子女,霸占良田山林,而且挨家挨户搜捕成年男子,标价出售,甚至驱使到西夏等地交换战马。如遇抵抗,便被屠杀或活埋。这就逼得中原地区广大人民自动聚集起来,依山傍水连营结寨,袭击金兵,给南侵的金兵造成极大威胁,主要有红巾军、八字军、五马山寨义军等,其中以王彦领导的“八字军”最为有名,曾多次打败金兵,斩获甚众。

南宋人民的灾难,不仅仅来自金朝统治者的侵扰,还来自以高宗赵构为首的大官僚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压榨剥削。他们一定都杭州,便借着政治特权和南宋混乱之机,疯狂地争夺霸占土地,同时南宋统治者还为了庞大的军费开支、行政费、向金贡纳费和过奢靡腐朽的寄生生活而巧立名目,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使“百姓膏腴皆归贵势之家”(《宋史》卷一七三)。另外,统治者为了消除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取得中下层地主阶级的支持,采取了“不抑兼并”、“田制不立”的政策,权臣宿将势要之家竞相兼并土地。占田几十万亩的大地主也有不少,如南宋大将张俊在解除兵权后退居家乡,田庄分布在12个县,占地70余万亩,每年收租米60万斛。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疯狂地兼并土地,致使民不聊生,劳苦大众纷纷起来反抗,起义此起彼伏,“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如一伙”,其中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的钟相、杨幺起义规模最大。

土地大量兼并,赋税日益繁多,使得本已偏安一隅无甚作为的南宋王朝社会危机越来越深。但是南宋王朝统治者不是去整顿吏治富国强兵,而是去贪图享乐醉生梦死。以高宗赵构为首的官僚大地主集团却大造宫殿花园,搜刮天下的奇花异石,抢掠江南的歌妓美女,或闲游于亭台楼阁之间,或醉酒于山珍海味之席,美丽的西子湖畔使得统治者们昏昏然无所作为,可谓醉生梦死,置抗金报仇收复失地于不顾,真是“酣歌深宫,啸傲湖山,玩岁愒日,缓急倒施”(《宋史·汪立信传》)。统治者苟安东南半壁,把临安变成荒淫堕落的乐园,当时的诗人林升怀着极为悲愤的心情,写下了着名的《题临安邸》诗一首: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吹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朱熹就是在这种南宋政权内外交困却只顾享乐的形势下出生并成长的。

朱熹家庭的兴衰,是同当时政治风云变幻息息相关的。他的远祖朱环,唐末时任婺源镇将,巡辖德兴、祁门等四县,便在婺源万安乡松严里安家,成为朱家在婺源的开基鼻祖,一共传了六、七代,都没有取得什么大的功名。到了第八代也即是朱熹的父亲朱松时,朱家声名逐渐显赫,据史籍所载,朱松是进士出身,宣和年间任政和县尉、尤溪县尉,后又任校书郎、着作郎、度支员外郎等。绍兴十年(1140年)因反对投降得罪奸相秦桧,被主和派赶出朝廷,朱松便要了一个只领薪水不用到职的主管祠庙的闲职,从此便居住在建州家里,直至病故。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朱熹在其父亲朱松的指点下,整天闭门读书,“夜寝灯迟灭,晨兴发早梳”。朱松多次叮嘱儿子,朱家没有厚实的产业,全靠他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朱熹也真的不负父亲期望,细读儒家经典,8岁读《孝经》,10岁读《孟子》,几乎无暇与其他孩子嬉戏玩耍,用朱熹自己的话来说是“家贫儿痴但深藏,五年不出门庭荒”,可见儿时的朱熹读书十分勤苦。绍兴十三年(1143年)即朱熹14岁时,朱松辞世,把家事托付给好友刘子羽并嘱咐朱熹投靠刘子羽。刘子羽,崇安五夫里人,汉高祖刘邦之弟楚王交之后,世代显赫,在社会上权势较大,家业也很富足,曾在抗金名将张浚部下参议军事,抗击过金兵,后被秦桧指使的谏官弹劾,罢官归家。朱松死后,刘子羽不负朋友所托,为未熹母子建一所住宅,供其衣食,朱熹就在刘子羽这个大靠山的庇护下,继续读书,师事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人,受学三位道学家。年幼的朱熹不仅研读《孝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还对哲学、理学、佛学、道学甚感兴趣,据说有一次刘子翚打开朱熹的箱子,发现箱中别无所有,只有一本当时着名禅宗高僧宗果的语录。

标签: 乱世朱熹让你

更多文章

  • 南宋岳家军将领,王贵为何要背叛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宋,将领,岳家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一定对王贵这个人不陌生,可以说他在秦桧等人冤杀岳飞这件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可以说如果没有王贵,秦桧等人想要杀掉岳飞将会变得更加难以实现。而王贵身为岳家军第三号人物(岳飞,张宪之后),跟随岳飞征战多年,他与岳飞之间一定有着非

  • 第二节 提倡节俭,完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制度,第二节,节俭

    宋真宗即位之始,就提出了节俭的主张,他曾对宰相张齐贤说:“国家所应谨慎对待的事情,首要的一件就是俭约,在上面的人节约爱人,民间的风俗自然会变好。”他又对宋太宗亲自洗衣服一事表示钦佩,反映了他对节俭作风的推崇。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有关官员提出要更新宫内锦绣地毯、坐垫等,宋

  • 繁华鼎盛的大宋因何苟且偷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宋,苟且偷安,鼎盛

    社会的中兴,也挽救不了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对南宋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官场的腐败产生致命的影响。偏安一隅的江南,人间天堂的苏杭,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官场造成的强大冲击,使官吏经商成为风气,贿赂公行,贪赃枉法,吏治更为腐败。宋代的右文政策本来就造成了一支庞大的文官队伍,文官乃至整个士大

  • 巾帼英雄穆桂英却是因杨家将出名,看看真实的穆桂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却是,巾帼英雄,杨家

    其实,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人物中,有很多在历史上并没有存在过,而是因为演义而虚构出来的,久而久之的,就成为了我们口口相传的人物了,今天给大家介绍杨门女将里的穆桂英,我们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是,也是的的确确是杜撰的人物。在我们平常所看的影视作品里面,穆桂英的形象非常的高大,可以说是一个力挽狂澜的人物

  • 怎么评价朱熹的一生?说说宋代朱熹理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代,朱熹,理学

    历史的惯性不会停摆,大一统基因不会改变。在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抱残守缺的时代,诗人词家奔走呼号,热血健儿前仆后继走上抗金前线流血牺牲的时候,南宋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退居山林,潜心研究宋明理学。朱熹在理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儒学为汉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成为华夏在百年分裂后重新大一统的凝结剂。宋代

  • 苏轼父子三人浴室住一年,武大郎竟然是有房一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有房,父子,苏轼

    今天的年轻人提起买房大都是头疼,不管是在一线、二线或者远处的小县城,想要买房的总感觉跟自己眼前的收入比起来都差着相当一段距离,那么在宋朝的时候呢?在宋朝,文人但凡说起住房问题,简直就是比惨大会。比如公元1057年,一位四川老伯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没房子住,父子三人竟然在太平兴国寺的浴室整整住了一年

  • 贾似道得宠两朝弄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贾似道

    能够在官海中驰骋几载的人,或者善于随风转舵,要不就会溜须拍马,但在南宋却有一个无才无德无功的人却能专权两朝,其中原委如何呢?贾似道,字师宪。生于公元1212年(宋宁宗嘉定五年),系台州(今浙江宁海)人,父亲贾涉任淮东制置使,在贾似道幼年便去世了。贾似道生性浮华,在失去父亲之后,亲生母亲又不知去向,所

  • 布艺的始祖纺织技术家黄道婆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始祖,布艺,技术

    黄道婆,被称为布艺的始祖。那么这么伟大的一个女人出生在哪,到底怎样的山水才能孕育出这么好的人才,俗话说得好,山清水秀出人才,而黄道婆就生在人杰地灵的海滨地区。她出生在松江府乌泥泾镇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徐家汇的华泾镇,照现在来说也算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了。黄道婆出生的时候,中国还是处在南宋时期,备受侵略,

  • “远交近攻”的悲歌——导致两宋亡国的战略决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亡国,战略决策,远交近攻

    宋朝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朝代。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尤其引人瞩目的是在宋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市民社会初步形成,人们的收入、自由也大大增加。然而,北南两宋王朝竟先后断送于经济、文化远远低于自己的两个异族手里。北宋先亡于金,南宋后亡于元,更让后世唏嘘不已的是北宋和南宋竟亡于

  • 宋钦宗为什么让李纲负责守卫京城抗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京城,宋钦宗,让李纲

    我国东北地区有个女真族,正当宋朝国力日渐衰弱的时候,他们却在逐渐强大。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皇帝,国号大金。从此,强大的金兵屡次南侵,宋朝国力不支,疲于防守。公元1125年冬,金太宗派宗望率军南侵,进逼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传位于太子赵桓,即宋钦宗。宋徽宗自己当了太上皇,并连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