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节 提倡节俭,完善制度

第二节 提倡节俭,完善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13 更新时间:2024/1/9 21:44:13

宋真宗即位之始,就提出了节俭的主张,他曾对宰相张齐贤说:“国家所应谨慎对待的事情,首要的一件就是俭约,在上面的人节约爱人,民间的风俗自然会变好。”他又对宋太宗亲自洗衣服一事表示钦佩,反映了他对节俭作风的推崇。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有关官员提出要更新宫内锦绣地毯、坐垫等,宋真宗说:“这些东西只是上朝的大殿等公开场合用,朕在内宫并不需要,以后全都换成用黄绸、紫绸制作的算了。”接着他表扬了宦官卫绍钦和魏昭易:说有一次他听见房外争吵,出去一下,原来是有的宦官违反制度多领物品,被卫绍钦夺回。魏昭易主管御厨,也曾制止多领食物。接着他说:“国家一毫之用,尽出于民,如果主管官员都能爱惜财物,那么就可以减少向百姓征收的赋税。”

宋真宗本人是否真的能以身作则厉行节约难以确知,但他却是很注意提倡节俭的,其中大力抑制奢侈服饰尤其是销金服饰最为突出。宋真宗在位期间,先后不下20次发布诏书禁止销金服饰。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除下令禁止销金服饰外,且诰命夫人之外的妇女不许佩戴黄金首饰。他还下令皇帝、皇后用品也不准用销金、文绣一类制作,并要求将有关禁止销金等服饰的诏令发给亲王、公主、主要外戚每人一份,警告他们不得违犯。此年东封回京,后宫杜氏自恃是已故杜皇后的侄女,在迎接宋真宗时服用销金衣服,宋真宗大怒,勒令她出家作了道士。

此后,官方又一连用严刑惩治了几个违犯法令制作、销售销金衣服的工匠、商人等。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开封府发现专为皇宫制作物品的后苑有工匠为百姓制造销金衣服,拟判笞刑,宋真宗认为判得太轻,亲自决定判这个工匠刺面流放远方。宋真宗禁止销金服饰从皇宫开始,又颁布了严厉的刑法,使得在一个时期里销金一类服饰基本绝迹。

宋真宗严厉禁止销金衣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流社会的奢侈风气,也减少了官方不少开支,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宋真宗在这里使用的是专制手段,其做法是否全都妥当也是很难讲清的。

宋真宗在位时期与宋太宗在位时期不同,宋真宗已无须再考虑为儿子争皇位的事,他无须再对兄弟、侄子动杀心。但是宋真宗清楚,对自己的兄弟、侄子甚至侄孙子也不能全无防范之心,因为这些人毕竟也是龙子龙孙,这些人中难保没有心存非分之想者。宋真宗从小受儒家伦理教育,又很重视家族内的和睦,宗室就采取了“亲而不纵、养而不用”的方针。

所谓亲而不纵,是指对宗室成员亲近的同时,又用很多制度加以约束。说到对宗室的亲近,这是宋真宗同他父亲有明显区别的地方。前文已述,宋真宗对宋太祖赵廷美的后代主动亲近,努力作出像对自家人一样的姿态。宋太祖、赵廷美的某个孙子病了,他通常都派人或亲自去探望;某个孙子去世,他常常是亲自去临丧,有时哭得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动情。宋真宗亲近宋太祖和赵廷美的后代,他善待赵惟吉和赵德文就是实例。

赵惟吉是宋太祖的孙子,身体多病,宋真宗曾多次亲自探望他,有时还亲自用艾条为他灼疗。宋真宗让宫内给自己做饭的御厨每天给赵惟吉做饭并派人送去,在赵惟吉病重期间,宋真宗令人找和尚为赵惟吉建道场禳灾。赵惟吉死后,宋真宗知道他擅长书法,就令人把他的作品收集起来,亲自编为七卷,作了序言,又令人交秘阁收藏。

赵德文是赵廷美的第八个儿子,从小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读,文章写得很好,宋真宗对他刻苦学习很是赞赏,开玩笑称赵德文为“五秀才”(因赵德文排行老五),这一称呼后来为宫里人共用,人们都称赵德文为五秀才。宋真宗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南下亳州等,每次赵德文必献文祝贺。宋真宗也时时赐他诗,让他应和。有时赵德文也献诗给宋真宗,宋真宗也会赐应和的诗。有一次赵德文患了一种怪病,请了好几位医生都治不好,有人说江南有一位医生能治这种病,宋真宗特通过驿站将此医生召来为赵德文治病。赵德文几次向宋真宗请求,希望得到一位名士做师友,宋真宗特命杨亿与他交往。

宋真宗对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亲侄子侄女自然就更为亲近。

尽管宋真宗对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堂侄堂侄女都显得很亲,但又用制度严格加以约束,对这些人提出的过分要求,宋真宗都不讲情面地予以回绝。景德四年(1007年)宋朝举行了郊外祭天大典,不少宗室趁机提出许多要求。宋真宗对知枢密院事陈叟说:“如果都满足他们的要求,那些实有劳绩的官员就会有意见,以后凡属制度外的要求,一律不要批准执行。”陈尧叟说:“以前陈国长公主为儿子求官,有的皇亲去外地买东西要求免税,晋国长公主为某犯罪官员说情,我们向陛下请示,陛下一概不准,我们就已了解了陛下的心思。”宋真宗说:“有人提要求时,还引用太祖、太宗的先例,朕总是说,朕的功业不能同先帝相比,所以也不能像先帝那样施恩。皇亲们近来也懂得了凡事都要遵守制度,非分的要求也少了。”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又专门下诏重申,对宗室成员的亲戚请求担任在京职务的,要严格审察其是否胜任。

所谓养而不用,就是宋真宗对宗室成员给予高官厚禄,却绝不安排实际职务。在宋太祖、宋太宗在位时期,宗室成员都是可以出外担任职务的,如担任知判州府等。宋真宗即位初还有这种情况,但后来宋真宗改变了这种做法,他干脆不让宗室担任任何实际职务。不但不让宗室担任实际职务,而且限制宗室成员的行动。他为宗室成员建造了所谓“南宫北宅”,让他们住在里面,不经通报不得随便出入,不得随便会见客人及与官员往来。

宋真宗把宗室成员关在高墙大院内,限制其与外界交往,却要求这些人读书,学习写诗文、书法、音乐、射箭。他为这些人配备了老师,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还经常检查近亲的学习情况。他还常常与宗室成员诗歌唱和,晚年他令人编成《诸王唱酬诗集》,亲自为此书作序。

一方面,宋真宗对待宗室的办法,对当时的国家和社会都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些做法避免了宗室成员仗势在民间横行霸道、扰乱正常秩序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前代因宗室成员与外官勾结谋求皇位而导致的许多动乱。从皇族自身讲,这一做法也避免了过多的自相残杀。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把宗室成员关在大院内,处于一种与外界半隔绝状态,又使宗室成员几乎失去了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失去了许多人生的乐趣,这又是很不人道的。在宋真宗统治时期,皇室近亲多数寿命只有30~50岁,这同他们特殊的生活环境有直接关系。

标签: 制度第二节节俭

更多文章

  • 繁华鼎盛的大宋因何苟且偷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宋,苟且偷安,鼎盛

    社会的中兴,也挽救不了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对南宋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官场的腐败产生致命的影响。偏安一隅的江南,人间天堂的苏杭,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官场造成的强大冲击,使官吏经商成为风气,贿赂公行,贪赃枉法,吏治更为腐败。宋代的右文政策本来就造成了一支庞大的文官队伍,文官乃至整个士大

  • 巾帼英雄穆桂英却是因杨家将出名,看看真实的穆桂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却是,巾帼英雄,杨家

    其实,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人物中,有很多在历史上并没有存在过,而是因为演义而虚构出来的,久而久之的,就成为了我们口口相传的人物了,今天给大家介绍杨门女将里的穆桂英,我们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是,也是的的确确是杜撰的人物。在我们平常所看的影视作品里面,穆桂英的形象非常的高大,可以说是一个力挽狂澜的人物

  • 怎么评价朱熹的一生?说说宋代朱熹理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代,朱熹,理学

    历史的惯性不会停摆,大一统基因不会改变。在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抱残守缺的时代,诗人词家奔走呼号,热血健儿前仆后继走上抗金前线流血牺牲的时候,南宋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退居山林,潜心研究宋明理学。朱熹在理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儒学为汉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成为华夏在百年分裂后重新大一统的凝结剂。宋代

  • 苏轼父子三人浴室住一年,武大郎竟然是有房一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有房,父子,苏轼

    今天的年轻人提起买房大都是头疼,不管是在一线、二线或者远处的小县城,想要买房的总感觉跟自己眼前的收入比起来都差着相当一段距离,那么在宋朝的时候呢?在宋朝,文人但凡说起住房问题,简直就是比惨大会。比如公元1057年,一位四川老伯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没房子住,父子三人竟然在太平兴国寺的浴室整整住了一年

  • 贾似道得宠两朝弄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贾似道

    能够在官海中驰骋几载的人,或者善于随风转舵,要不就会溜须拍马,但在南宋却有一个无才无德无功的人却能专权两朝,其中原委如何呢?贾似道,字师宪。生于公元1212年(宋宁宗嘉定五年),系台州(今浙江宁海)人,父亲贾涉任淮东制置使,在贾似道幼年便去世了。贾似道生性浮华,在失去父亲之后,亲生母亲又不知去向,所

  • 布艺的始祖纺织技术家黄道婆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始祖,布艺,技术

    黄道婆,被称为布艺的始祖。那么这么伟大的一个女人出生在哪,到底怎样的山水才能孕育出这么好的人才,俗话说得好,山清水秀出人才,而黄道婆就生在人杰地灵的海滨地区。她出生在松江府乌泥泾镇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徐家汇的华泾镇,照现在来说也算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了。黄道婆出生的时候,中国还是处在南宋时期,备受侵略,

  • “远交近攻”的悲歌——导致两宋亡国的战略决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亡国,战略决策,远交近攻

    宋朝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朝代。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尤其引人瞩目的是在宋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市民社会初步形成,人们的收入、自由也大大增加。然而,北南两宋王朝竟先后断送于经济、文化远远低于自己的两个异族手里。北宋先亡于金,南宋后亡于元,更让后世唏嘘不已的是北宋和南宋竟亡于

  • 宋钦宗为什么让李纲负责守卫京城抗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京城,宋钦宗,让李纲

    我国东北地区有个女真族,正当宋朝国力日渐衰弱的时候,他们却在逐渐强大。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皇帝,国号大金。从此,强大的金兵屡次南侵,宋朝国力不支,疲于防守。公元1125年冬,金太宗派宗望率军南侵,进逼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传位于太子赵桓,即宋钦宗。宋徽宗自己当了太上皇,并连夜

  • 陈家裕杨业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裕杨业,陈家

    杨继业归顺大宋后,宋太宗也十分喜爱杨业,仍然派他守卫边关。杨业任代州的刺史,是当地的最高长官。他带领着军队日夜不停地训练,以防止北边辽国的军队南下。高梁河一战,辽军打败了宋军,辽景宗得意洋洋并扬言:“朕要发兵,乘胜追击,一举灭掉大宋。”公元980年3月,辽景宗不顾萧皇后以及其

  • 白衣秀士_《李国文说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国文,白衣秀士

    猛一听王伦这个名字,恐怕未必马上意识到是谁,但一加上“白衣秀士”,立刻就明白,而且会在脑海里跳出一个气量褊狭、容不得人的形象。“白衣秀士”,原指尚未及第的士子,从字面看本无贬义,但经《水浒传》一用,就成了带有否定意义的专属词汇,一是专指《水浒传》中的王伦,二是泛指类似王伦式的人物。这就是文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