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元朝末年的天灾人祸

二、元朝末年的天灾人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37 更新时间:2023/12/14 3:01:15

顺帝即位七年后,于1340年追究了其父明宗被宗谋害的事,将文宗庙主撤出了太庙,安置文宗后于东安州,将文宗子(即先前的太子)流放到了高丽,到这个时候,“帝位之争”才算告一段落。在同一年,顺帝在脱脱的帮助下击败了权臣伯颜,将统治权力真正掌握到了手中。而在这一时期,元朝积弊已深,顺帝要想力挽狂澜,每一步都要小心,都不能出错。

从1344年顺帝亲政,至1349年间重新起用脱脱,这时期顺帝面对连年的天灾和愈演愈烈的社会动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成效并不明显,问题反而越来越多。1344年5月,黄河暴涨,先是白茅堤溃决,6个月后,金堤又被冲垮。黄河中下游,即今天的河南省东北部,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山东省南部和河北的部分地区,都被洪水淹没,成为万里泽国。黄河泛滥不仅严重妨碍了漕运,更威胁到了盐场的安全,直接扣住了元朝的财政命脉,使本来就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元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而水灾过后,就是严重的饥荒与瘟疫,这对元政府来说就更是雪上加霜。不过二十多岁的元顺帝必须积极主动地解决一切问题。于是他在1349年7月,召回了称病在家的脱脱,重新任命他为右丞相。

脱脱的这次改革并不能说是成功的。为了缓解元朝政府的财政问题,他在1350年底,印行了没有准备金的“至正交钞”,铸造新铜钱进行流通。因为没有准备金,新的货币如同废纸一样。形成了以滥发新钞搜刮民间至元宝钞的态势,造成了更大的经济危机。导致老百姓避虚就实,先是舍钞用钱,最后连钱都不用,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给百姓带来更多苦难的是脱脱对黄河的治理。1351年5月,脱脱动用民工15万,监工的军队2万,开始了他庞大的修河工程。脱脱将黄河水由哈只口引入黄河故道,再东引到徐州,入淮河最后流进大海。尽管脱脱治理住了洪水,但却在这次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引发了比洪水更可怕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造成起义的原因很多。首先民众是被强征为河工的,而不是出于自愿。而工程中元朝政府发放的工资货币“至正交钞”更是毫无用处的废纸,即使这样还多被监工贪污克扣。在修河道的过程中,众多民工因饥饿和繁重的体力劳动致死,民怨沸腾。在这关键时刻,他们的怨恨与愤怒被白莲教利用、点燃,最终成为了一场无法遏制的大起义。

脱脱对起义始料未及,他被迫率领百万元军,南征北讨,经过几年的应对,到1354年,才基本控制住了局势。1354年冬,脱脱率军围攻高邮张士诚。高邮战役是元朝走向灭亡的真正开始。1354年11月,脱脱率元军抵高邮,大败张士诚。张士诚寡不敌众,只好退入高邮城中进行坚守。于是脱脱命元军分兵,破六合、盐城、兴化等地,使高邮成为孤城。当时张士诚守在城中,和将领们每天所谈论的都是投降的事,可又怕投降后不能被脱脱赦免,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坚持。12月,脱脱突然被元顺帝削去了兵权。失去主帅,百万元军不战自溃,高邮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张士诚不仅因此得救,还收编了大量元军,将地盘不断扩大,成为了一方霸主。

高邮兵败完全是元廷自己制造的动乱,是元朝政治腐败、元顺帝丧失治国志向,生活走向堕落的必然结果。在脱脱复相之前,康里人哈麻、雪雪兄弟向顺帝多次为脱脱美言。因此脱脱复相后为表示感激,升哈麻做了中书右丞。可不久,脱脱与哈麻就发生矛盾,哈麻被脱脱降为了宣政院使。这以后哈麻怀恨在心,他知道要报复脱脱就得让元顺帝听自己的话。哈麻偷偷地找来西天僧人,教元顺帝学习运气术。西天僧人教给元顺帝的运气术名为“演揲儿”,汉语称“大喜乐”。大喜乐既是一种宗教舞蹈,也是一种气功。哈麻利用这种气功的一些特点诱导元顺帝进行淫乐。从此以后元顺帝与推行至正新政时判若两人,全然不顾皇帝尊严,整天寻欢作乐。脱脱对哈麻的举动深恶痛绝,打算除去哈麻。哈麻知道后,就在皇后、皇太子面前挑唆。脱脱出征高邮时,哈麻趁机让监察御史弹劾脱脱,结果就出现了上面的那场闹剧。脱脱被弹劾解职后,被调回了大都,随后又被流放到了云南,最后哈麻假传圣旨,在云南贬所中毒死了脱脱。

高邮兵败,使元朝丧失了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最有利时机。以后元政府再也没有能力集结大规模的军队对付起义军了。不久起义势力复振。到1355年以后,元朝陷入了起义者和镇压起义的军阀各自为政、割据一方的局面,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的统治实际已经瓦解。

标签: 天灾人祸

更多文章

  • 关汉卿和元代杂剧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杂剧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关汉卿就是当时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做“元曲四大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有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就是着名的《窦娥冤》。关汉卿,号己斋,大都(今北京)人,大约生于13世纪20年

  • 蒙古西征之一——成吉思汗征西 蒙古与西方各国一般形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蒙古

    花刺子模诸战役及初期四大汗国之建立蒙军西征,前后三次,初为成吉思汗征花刺子模。次为拔都征俄罗斯及匈矛利。三为旭烈兀征波斯。史称为蒙古人三次西征。成吉思汗征服花刺子模后,分建窝阔台汗国,及察哈台汗国,封长子术赤于咸海以西。拔都征服俄罗斯及匈矛利,扩建钦察汗国。旭烈兀征服波斯,建立伊儿汗国。蒙古三次西征

  • 元顺帝痛失大元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之谜

    当初泰定帝死的时候,太师燕铁木儿与诸王、大臣迎立文宗即位,文宗因为他的哥哥嫡长,便又遣使迎立他的哥哥即位,这就是明宗。明宗即位于和宁的北面,立文宗为皇太子。不料明宗在去往大都当皇帝的路上忽然死了,死因不明,时人怀疑是文宗反悔以后害死的。文宗复了帝位,明宗的皇后八不沙被谗言所害,于是妥欢帖睦尔被流放到

  • 窝阔台简介:如何评价历史上的窝阔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窝阔台(1186-1241),即元太宗。蒙古大汗,又称合罕皇帝。成吉思汗第三子。1229-1241年在位。早年随父征服漠北诸部,参加攻金、西征。西征后受封于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喀什湖以东地区。1229年被推为大汗。次年,与弟拖雷分道攻金。窝阔台汗六年(1234年)与宋联军灭金。次年,议定分兵西征中亚

  • 第四节 远征大理,凯旋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理

    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大汗命令忽必烈率兵远征大理。这是忽必烈总领漠南后承担的第一次重大军事征伐活动。依照总领漠南军国重事的使命,忽必烈负责经略征伐的目标是整个南部中国。然而,蒙古军对南宋的进攻,因在江淮和四川遭到顽强抵抗而显得举步维艰。阔端大王对叶着的征伐却连连告捷,西藏已逐步划入蒙古军队的控

  • 元朝末年蜀地地方割据政权明氏政权兴衰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政权

    元朝末年,曾经有这样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在群雄混战之际,保住了四川百姓的平安,造福了四川百姓,为他们创造了短暂的幸福生活。但是,好景不长,也许刘邦把四川的天地灵气都用光了,明氏政权最终也没能跨越过蜀道,入主中原。明氏家族的发迹始于明玉珍。明玉珍生于河南行省随县梅丘村(今湖北随县柳林),与其他农民起义的

  • 蒙古军三次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蒙古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欧亚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候,中亚一带是由花剌子模沙摩诃未统治着(“沙”就是国王的意思)。蒙古建立后,他派使者去拜见成吉思汗,以探听虚实。成吉思汗承认摩诃未为西方的统治者,并说自己为东方的统治者。并说自己为东方的统治者,并约定准许两方做生意。公元1128年发生了讹订刺事件。成吉思汗

  • 揭外籍太监朴不花:竟发挥着一个特殊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监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深宫之内,外籍太监究竟从何而来?他们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兴元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外籍太监的特殊身份以及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历史。外籍太监多出于政治需要,在本国阉割

  • 蒙哥汗台州遇飞矢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台州

    平定大理国后,蒙古积极准备攻打南宋,令蒙哥汗苦恼的是首都和林离中原太远,不利于指挥。忽必烈建议他迁都,并替他在醒州滦水的卧龙山,即今内蒙多伦县北方一带,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宫殿。蒙哥汗巡视后极为满意。这里不仅气候宜人,而且山水如画,不久就正式成为新都。有一次,蒙哥汗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商议怎样伐宋。之后,

  • 他是张无忌原型,父亲是抗元先锋,自己却惨遭朱元璋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他是

    小时候看过《倚天屠龙记》的我们都知道,年轻时候的朱重八,也就是后来的皇帝朱元璋,曾经是张无忌明教的一个堂主。而熟悉金庸先生小说的都知道,他一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造武侠小说,所以金庸小说的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信的。而现在的文史界中普遍都是承认明教的存在的,而且确实在元末明初时期有过很大影响力。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