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巾军韩山童和刘福通起义:摧富益贫、杀尽不平

红巾军韩山童和刘福通起义:摧富益贫、杀尽不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526 更新时间:2023/12/7 14:21:27

顺帝在位的时期(1333-1368年),元的统治进入末期,政治、经济、军事都更为腐败,很多地方出现了农民起义。1342年,黄河决口。1344年,大雨20多天,河水暴涨,平地水深二丈,受灾区不断扩大。1351年,朝廷强征民工15万人,以戍军两万人监督,挖河使复故道,对受灾区加重了沉重的负担。当时到处流传着一支民谣,说:“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果然,有一个一只眼的石人被挖出来了。这对于酝酿已久的大起义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起义军的活动以巨大的规模展开了。

农民起义军主力是红巾军,最初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韩山童刘福通。他们以宣传白莲教的形式进行活动。韩山童在准备起义中被捕殉难。1351年,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省阜阳县)发动起义,起义者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红巾军发展很快,连续攻下今河南省一些县城,淮河流域和大江南北响应的人很多,达到十余万。

1355年,刘福通攻占了亳州(今安徽省亳县),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建国号为宋。同年,顺帝下诏,富民能自集丁壮5000名者授官为万户,500名者为千户,100名者为百户。这是号召各地组织地主武装来对抗农民军。沈丘(今属河南省)的蒙古人察罕帖木儿和罗山(今属河南省)的汉人李思齐纠集的地方武装,发展成为红巾军的顽固敌人。

1357年,刘福通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由苏北渡海,占领山东,进入河北,威胁大都。中路渡过黄河,进攻山西,克大同,破上都,达辽阳。西路进入陕西,连破四川、甘肃,到达宁夏。刘福通本人于1358年攻占开封。接着,宋也迁都开封。这是北方红巾军最兴盛的时期,已把元在北方的统治力量基本打垮。但红巾军的作战,多是采取流动形式,不大注意后方建设和各部队相互间的联系,而在胜利后又发生内部争吵,并且对于新发展起来的地主武装缺乏应有的警惕。所有这些缺点,都容易被敌人钻空子。1362年,红巾军的三支队伍都失败了。刘福通在开封受到察罕帖木儿的围攻,撤到安丰(今安徽省寿县),于1363年力战牺牲。小明王韩林儿,为朱元璋接到滁州(今安徽省滁县)居住。

当北方红巾军节节胜利的时候,南方的农民起义军也在摧毁元的统治,其中主要的有徐寿辉的队伍。他受到弥勒教首领彭莹玉的推戴,于1351年在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起义,后来攻占了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及四川等省的很多地方。1360年,徐寿辉为部将陈友谅所害,这支队伍发生了分裂。还有张士诚的队伍,于1353年在泰州起义,攻占了高邮,后来攻占了苏州、杭州一带地区。1357年叛变降元。徐寿辉和朱元璋都属于红巾军系统,而张士诚不属于红巾军。

1352年,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郭子兴起兵响应刘福通。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得到很大的信任。1355年,郭子兴死,他就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第二年,攻下集庆(今南京),并以此为根据地,逐步向外扩张。他接受了地主阶级政治家战略家李善长刘基等的献策,不止要夺取元的政权,而且要统一全中国。他利用元无暇南顾的机会,首先在南方下手。1363年,朱元璋大破陈友谅。陈友谅中流矢死。1367年消灭张士诚。他又抓住元领导集团内部纷争的时机,立即挥师北伐。第二年,朱元璋军入山东,平河南,攻占河北诸地,直逼大都。元顺帝北逃,元亡。

红巾军的斗争口号是“摧富益贫”,要以“杀尽不平”来实现太平。这仍是北宋以来“均贫富”口号的延续,只是这时带有民族斗争的色彩。元的统治最后结束在朱元璋手里。但朱元璋在他逐步取得胜利的过程中,也就是向封建政权转向的过程中,农民起义就完全变质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二、元朝末年的天灾人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天灾人祸

    顺帝即位七年后,于1340年追究了其父明宗被文宗谋害的事,将文宗庙主撤出了太庙,安置文宗后于东安州,将文宗子(即先前的太子)流放到了高丽,到这个时候,“帝位之争”才算告一段落。在同一年,顺帝在脱脱的帮助下击败了权臣伯颜,将统治权力真正掌握到了手中。而在这一时期,元朝积弊已深,

  • 关汉卿和元代杂剧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杂剧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关汉卿就是当时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做“元曲四大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有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就是着名的《窦娥冤》。关汉卿,号己斋,大都(今北京)人,大约生于13世纪20年

  • 蒙古西征之一——成吉思汗征西 蒙古与西方各国一般形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蒙古

    花刺子模诸战役及初期四大汗国之建立蒙军西征,前后三次,初为成吉思汗征花刺子模。次为拔都征俄罗斯及匈矛利。三为旭烈兀征波斯。史称为蒙古人三次西征。成吉思汗征服花刺子模后,分建窝阔台汗国,及察哈台汗国,封长子术赤于咸海以西。拔都征服俄罗斯及匈矛利,扩建钦察汗国。旭烈兀征服波斯,建立伊儿汗国。蒙古三次西征

  • 元顺帝痛失大元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之谜

    当初泰定帝死的时候,太师燕铁木儿与诸王、大臣迎立文宗即位,文宗因为他的哥哥嫡长,便又遣使迎立他的哥哥即位,这就是明宗。明宗即位于和宁的北面,立文宗为皇太子。不料明宗在去往大都当皇帝的路上忽然死了,死因不明,时人怀疑是文宗反悔以后害死的。文宗复了帝位,明宗的皇后八不沙被谗言所害,于是妥欢帖睦尔被流放到

  • 窝阔台简介:如何评价历史上的窝阔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窝阔台(1186-1241),即元太宗。蒙古大汗,又称合罕皇帝。成吉思汗第三子。1229-1241年在位。早年随父征服漠北诸部,参加攻金、西征。西征后受封于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喀什湖以东地区。1229年被推为大汗。次年,与弟拖雷分道攻金。窝阔台汗六年(1234年)与宋联军灭金。次年,议定分兵西征中亚

  • 第四节 远征大理,凯旋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理

    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大汗命令忽必烈率兵远征大理。这是忽必烈总领漠南后承担的第一次重大军事征伐活动。依照总领漠南军国重事的使命,忽必烈负责经略征伐的目标是整个南部中国。然而,蒙古军对南宋的进攻,因在江淮和四川遭到顽强抵抗而显得举步维艰。阔端大王对叶着的征伐却连连告捷,西藏已逐步划入蒙古军队的控

  • 元朝末年蜀地地方割据政权明氏政权兴衰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政权

    元朝末年,曾经有这样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在群雄混战之际,保住了四川百姓的平安,造福了四川百姓,为他们创造了短暂的幸福生活。但是,好景不长,也许刘邦把四川的天地灵气都用光了,明氏政权最终也没能跨越过蜀道,入主中原。明氏家族的发迹始于明玉珍。明玉珍生于河南行省随县梅丘村(今湖北随县柳林),与其他农民起义的

  • 蒙古军三次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蒙古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欧亚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候,中亚一带是由花剌子模沙摩诃未统治着(“沙”就是国王的意思)。蒙古建立后,他派使者去拜见成吉思汗,以探听虚实。成吉思汗承认摩诃未为西方的统治者,并说自己为东方的统治者。并说自己为东方的统治者,并约定准许两方做生意。公元1128年发生了讹订刺事件。成吉思汗

  • 揭外籍太监朴不花:竟发挥着一个特殊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监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深宫之内,外籍太监究竟从何而来?他们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兴元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外籍太监的特殊身份以及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历史。外籍太监多出于政治需要,在本国阉割

  • 蒙哥汗台州遇飞矢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台州

    平定大理国后,蒙古积极准备攻打南宋,令蒙哥汗苦恼的是首都和林离中原太远,不利于指挥。忽必烈建议他迁都,并替他在醒州滦水的卧龙山,即今内蒙多伦县北方一带,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宫殿。蒙哥汗巡视后极为满意。这里不仅气候宜人,而且山水如画,不久就正式成为新都。有一次,蒙哥汗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商议怎样伐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