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爱玩蟋蟀的“亡国宰相”贾似道

爱玩蟋蟀的“亡国宰相”贾似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573 更新时间:2023/12/30 9:35:53

古代不仅斗兽,也斗禽虫。斗禽,如斗鸡、斗鹌鹑;斗虫,如斗蚁、斗蟋蟀。禽虫虽小,性尤好斗。争斗起来,或羽飞肢残,或横尸疆场,少有畏惧。其勇敢拼搏的战斗精神,令人感动,惹人爱怜。其最为憨勇者,恐怕莫过于蟋蟀了。

养蟋蟀本是一件怡情养性的有益活动,古人曾把养菊与斗蟋蟀二事称为“雅戏”。但也有不少人玩物丧志,为此断送了美好的前程。最为荒唐的要数南宋的贾似道和明末的马士英,这两位大蟋蟀迷都官居高位,却为玩蟋蟀小虫而置军国大事于不顾,白白断送了南宋与大明的江山,成为了千古不赦的历史罪人。

明宣宗宣德皇帝是有名的蟋蟀皇帝。经过祖父明成祖永乐皇帝的励精图治之后,到了他的父亲仁宗(只在位一年)和他所在的宣宗时期,明朝上下已经开始出现了初步繁荣的景象,封建历史学家经常把这个历史阶段和汉朝的“景之治”相比较,称之为“仁宣之治”。

宣德皇帝或许真的以为国家繁荣昌盛起来,便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可我们的这位宣德皇帝和历朝历代的皇帝哥哥都不太一样,既不喜欢喝酒也不喜欢女人,只喜欢逗个蛐蛐。皇帝喜欢什么,上行下效,全国都开始盛行起来了逗蛐蛐,据说当时一只能征善战的好蛐蛐可谓价值连城,当时的人炒蛐蛐和现代人炒房子差不多。

大官玩蛐蛐可不只是宣德皇帝一个人。其实,早在南宋,就出现了一个有名的蟋蟀宰相。

南宋在斗蟋史上是着名的时代。此时斗蟋蟀已不限于京师,也不限于贵族。市民,乃至僧尼也雅好此戏。相传天台人道济,即喜嗜酒肉的有名和尚济颠僧,也曾为其被誉称为“铁枪”的蟋蟀之死而伤悼,为之安葬,并作悼词、祭文,以为纪念。美国大地自然博物馆,藏有一幅儿童斗蟋情景的中国画,即南宋之遗物。

贾似道本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市侩小人,靠父亲的老底子和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登上高位。贾似道酷玩蟋蟀,当时昏庸的理宗皇帝也爱玩,两个人很投缘。

正在君臣二人沉湎于“蟋蟀经”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忽必烈率领蒙古铁骑大举入侵江南,一肚皮吃喝玩乐的贾似道被理宗委以重任,推到了战争的前线。他凭借着欺诈和卖国行径,居然戏剧般地连续在扬州、月州和黄州让蒙古军屡屡后撤,自己也因这些“战绩”一步步爬到了权利的巅峰,成了权倾一时的魏国公和右宰相。

贾似道的卖国和欺诈行为毕竟只能暂时延缓南宋朝灭亡的命运,最终在南宋王朝大厦将倾之际,这位靠蟋蟀发家的宰相也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亡国宰相”贾似道,因“斗蟋蟀”有了名,人们送他个“蟋蟀宰相”的雅号。不过,这“蟋蟀宰相”还是做了一件好事,就是从玩中还悟了点“真经”,写出一部《促织经》,留给了后世。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专论蟋蟀的书,分论赋、论形、论色、论胜、论养、论斗、论病诸章,系统描写了蟋蟀的种类、形态、斗法、养法等。

贾似道伺候着宋理宗十几年,宋理宗命短,35岁而亡,留下4岁的儿子,就是南宋的末代皇帝(一直逃到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最后被大臣捆绑,一起投海殉国)。

标签: 亡国宰相蟋蟀

更多文章

  • 毕昇:活字印刷的发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毕昇,活字印刷

    北宋时期,雕刻印刷大为盛行。相传杭州西山有位号称“神刀王”的雕刻师傅,技术出众,很负盛名,但他有个怪脾气,从来不肯收徒弟。那时毕昇还是个小孩子,听别人说后,就慕名前往拜师。“神刀王”见他聪明灵巧,十分讨人欢喜,就破格收下了这名小徒弟。毕昇早起晚睡,勤奋

  • 知不可为而为之——文天祥起兵抗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为之,可为,文天祥

    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末年着名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奉进士第一。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大举进攻,文天祥在家乡聚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持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地区,

  • “米颠拜石”讲的是什么?米芾和砚台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砚台,米芾,讲的是

    “米颠拜石”讲的是什么?米芾和砚台的故事!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要说起中国的书法史,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还是王羲之,他的《兰亭序》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除了兰亭集以外,还有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一位有名的书法家,还有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欧阳询等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能够真正名垂青史的也

  • 宋朝的耻辱——中国人永远的心头之恨_《李国文说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心头,耻辱

    靖康二年(1127),汴京城破,宋徽宗赵佶、钦宗赵桓父子,为金人所俘,与后妃、皇室、贵戚、臣工一起,共约一万四千人的大队俘虏,分七个批次,押解北上。据金人可恭所着《宋俘记》:首起宗室、贵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妇女三千四百余人,濮王,晋康、平原、和义、永宁四郡王皆预焉,都统阇母押解。二起昏德妻韦氏,相国

  • 李邈视死如归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故事,视死如归

    公元1126年10月,金兵进攻真定,守将李邈奋力率军抵抗,杀死了大量敌军,最终寡不敌众,真定城防被金兵突破了。李邈看着蜂拥而至的敌军,率领为数不多的将士进行巷战,在与敌军进行的肉搏中,自己身负重伤,血溅铠甲,不幸被俘。这座宋朝的重镇从此便陷落了。金军统帅得知李邈被俘后,感到非常兴奋。他们极力劝降,希

  • 怎么评价周敦颐?道德高尚且思想深邃的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敦颐,深邃,道德

    道学先生的真实面目当我们利用百度搜索键入关键词“道学虚伪”的时候,可以找到相关网页600000篇;检索“真道学”可以找到29000篇;而搜索“假道学”可以找到748000篇。这几个数字很明白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人们的心目中

  • 历史上秦桧是被冤枉的?秦桧的千古奇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千古,奇冤,秦桧

    在中国人的眼里,秦桧可谓是最大的奸恶之人了。在演义小说《岳飞传》中,秦桧更是恶得不可救药。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从而使自己背上了千古骂名。相传,秦桧是金国的奸细,绍兴和议之后,金国派使者送密信给秦桧说:“你天天向我们求和,但是留着岳飞,我们不放心。一定得想法子把他除掉。&rdquo

  • 《宋史论稿》五、北宋皇室与“将门”通婚现象探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宋,宋史,探析

    内容提要:北宋时期,皇室与“将门”通婚的现象相当突出,即:一方面帝王、太子大都娶武将女为后妃,而另一方面武臣及子弟则多尚公主及宗室女。这一现象最初出现,主要在于宋初统治集团对武将上层收买所致,以后则形成打压和拉拢相结合的武将政策中的一个内容。由此也造就了一批长期与皇室联姻而又统军的着名将门。北宋时期

  • 宗泽简介与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故事,简介

    宗泽(1059~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祜六年(1091年)进士。曾任大名府馆陶县(今山东馆陶县西南)县尉、莱州胶水县(今山东平度县)县令、衢州(今浙江衢州)龙游县令和登州(今山东蓬莱)通判。在金军南侵、国难当头之际,许多官吏都托故不去河北前线担任地方官。他却认为:&ldq

  • 广平王贵妃病逝 为何整整三年不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广平,贵妃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唐代宗的贵妃独孤氏的故事,也就是大唐荣耀中的独孤靖瑶原型。在公元750年,皇上为皇长孙广平郡王举行采选,而独孤氏是因为姿色妖艳,被选为李豫(广平王)侍妾,独孤氏还是非常的受宠爱的。公元750年,独孤氏后生下第七子李迥,还有华阳公主。公元762年,李豫登基,独孤氏被封为贵妃。按照道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