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到底翻过武则天的牌吗?为何不宠幸她

李世民到底翻过武则天的牌吗?为何不宠幸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9 更新时间:2024/1/13 9:13:33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那么,李世民到底翻过武则天的牌吗?这就需要了解李世民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其实不用笔者介绍,大家就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了?那就是夫妻关系。

然而,据相关史料记载,李世民却根本就没有碰过武则天,不过,为什么李世民没有临幸武则天呢?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站在眼前,哪个男人不会动心呢?可为什么偏偏李世民放过了武则天呢?究其原因,和李世民的性格有关。虽然李世民非常花心,妃子也非常多。但他本人非常迷信。当时,他把武则天册封为才人后,正准备临幸之际,手下有一位大臣叫袁天罡,这个人可了不得,前知500年后知800年。他向李世民进谏称:武则天的相貌上有夺取大唐天下的晦气。所以,李世民就赶紧让武则天与其他不得宠的妃嫔一起被送往了尼姑庵,一直到李世民驾崩。

后来,李治当了皇帝,武则天才被李治接回来,封为昭仪,再册封为妃,贵妃,最后是皇后,等李治驾崩后,武则天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位女皇帝。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14、鉴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鉴真(687~763)是唐代着名高僧,律宗的重要代表之一。晚年受到日本僧人的邀请,到日本传播佛学,成为日本佛学界律宗的始祖。鉴真俗姓淳于,武则天垂拱三年(687)生于江苏扬州,14岁在大云寺出家,智满禅师为他取名鉴真。神龙元年(705),鉴真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成为律宗的传人。从景龙元年(707)开

  • 为了当皇帝,她蛰伏53年,就连其陵墓也无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陵墓

    在我国历史久远的古代,每个人都想当皇位,就连女子也不例外。为了能当上皇帝,为此很多人都付出了太多,更甚至于有些人还豁出了性命。但有一个女子,她蛰伏了53年,最终做了皇帝,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是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刚出生没多久,就被着名的相士袁天罡看出有帝王之相

  • 古代历史上唐朝女性是有多奔放?一般都穿什么服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有多

    唐朝的强大,离不开国家的开放政策。但是,大家知道唐朝的女性在当时到底有多开放吗?唐代是中国古代妓业的繁荣期,宫妓盛行不衰,地方官妓崛起,家妓普及,市妓发达。朝野上下狎妓淫乐之风盛行,有“犹自笙歌彻晓闻”一说。一、皇室乱伦失德,李唐皇室始终秽事不绝。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后,便将亡弟李元吉之妻霸为己有,

  • 张说简介:不作伪证不枉良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伪证

    不作伪证不枉良善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祖先为范阳(今北京大兴)人,后移居洛阳。其家世代为官,祖父张恪曾做过庆州都督,父亲张骘做过洪洞丞。武则天永昌元年(689),朝廷策贤良方正,当时四方应试者达万人之多,竞争激烈,武则天亲自到洛阳临试,张说对策得乙等,授太子校书郎。不久,升迁左补

  • 唐太宗李世民能得天下竟是因为一脸青春美丽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脸

    李世民“因为青春年少,精力过剩,所以脸上长出了一脸青春痘,宫廷里边的剃头匠稍一动刀,就血流如注,吓得都不敢给他刮脸”。所以跑到长安城里最负盛名的剃头匠杨三(也有人说他叫杨三城)的铺子里来试试。一试,果然手艺高超,刮得很是舒服。便让跟随自己而来的秦琼掏十两银子给他。孰料他却不接,说若平民人家,五文足矣

  • 唐朝官员收入几何:白居易赋诗说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我对当代中国诗坛十分陌生,读诗很少,有点孤陋寡闻,还没有见过任何诗人在自己的作品里,以诗歌的形式,写他的月工资收入。这一点,不得不佩服,这位大诗人,居然有本事能够用诗的语言将他的历年收入进账,或津津有味,或斤斤计较,或有零有整,或多寡不均,吟哦出来,这真是开中国诗人先河之创举。洪迈的《容斋随笔》认为

  • 四朝重臣裴度:裴度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重臣

    裴度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究竟有多重。到文宗时期,自己真的已经老得不能动了。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他自己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多可供追忆的东西,但无奈随着年老的到来,他还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当年沙场的壮烈,自己每一步决策的艰难。这么想起来,自己最多的记忆,恐怕就是宪宗那朝了。此后虽然又

  • 史海钩沉: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钩沉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

  • 李隆基以忍制动,伺机谋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人生难免会遇到坡坡坎坎,向坑中急行,不是正当的进步;向安稳处退后,也不是怯懦的落后。大丈夫能屈能伸,宋代苏洵说:“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忍耐而不逞匹夫之勇,这在权力的争夺中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是高宗李治的孙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

  • 揭秘隋唐好汉单雄信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唐

    关于单雄信为何不肯降服于李世民。追根究底要从两人的父辈说起。单雄信的父亲单禹,曾是北周镇守东昌(今山东聊城)的将军。公元581年,当时尚在隋任将的李渊,奉命攻打北周,并且围住了东昌。双方血战数日,李渊率部攻破城墙,单禹也是兵败被擒。只是后者性情忠烈、宁死不屈,最后被李渊处死。此后,单氏举族出逃,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