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上官婉儿】从梅花少女到女尚书的蜕变

【唐朝·上官婉儿】从梅花少女到女尚书的蜕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07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3:52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是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武则天将上官婉儿倚为心腹,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得到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复位。中宗即位后政权掌握在韦后的手中。中宗一生颠沛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养成了一副柔弱性格。而韦后则一心学,勾结女儿安乐公主,把持了朝纲。中宗到了复位以后,大权在握,便接着把婉儿召幸,册为婕妤,封婉儿母郑氏,为沛国夫人。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

曾与武三思有私情,由于有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加入,韦后势力大增,把唐中宗的权柄完全架空。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景龙元年七月,李重俊与左御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皇帝旨意,发左御林军及千骑兵,在半夜时分,分两路军马直扑武三思、武崇训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统兵三千,直趋肃章门,斩关直入,搜索、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太子兵败被杀。中宗下诏将太子首级献上太庙。这时,韦皇后见死了,心中万分凄凉,听说太子首级到京,便下懿旨:“将太子首级,在三思、崇训父子柩前致祭。”韦皇后和亲自到灵前吊奠。

标签: 尚书

更多文章

  • 此女被六位皇帝宠幸 48岁征服了33岁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有位奇女子,就是隋炀帝的萧皇后,历史上有好几名萧姓皇后太后很有名,隋炀帝的萧皇后是其中一位。萧皇后一生经历六次婚姻,每次都嫁给皇帝。第一次婚姻:嫁给隋炀帝萧皇后嫁给杨广时,杨广只是晋王。那时的杨广没像后来那样残暴,加上孝顺且聪明,深得隋文帝杨坚信任。这是他后来被立为太子的重要原因。仁寿四年,隋

  • 《别样晚唐史》第五篇 长庆二年春_第十四章 谁是主人谁是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谁是

    ——卢龙复叛始末……又一次来到这里了。不可知且不可抗拒的力量引领着卢龙节度使刘总,在邈远而陌生的空间中蹀躞前行,一直走进多年前一个静谧的中午。那时,那里,灿烂到极致的正午阳光被父亲寝帐的缝隙分割成一片又一片。片状的阳光,还有阳光中飞舞的无数细微的尘埃,布满了整个空间。每一粒浮尘,都是一句无来由的痁语

  • 文宗李昂大事年表,文宗李昂一生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宗

    文宗李昂(公元809年~公元840年)在位时间:公元826年~公元840年曾用年号:宝历、太和、开成谥号:元圣昭献皇帝庙号:文宗安葬地:章陵公元809年,唐穆宗第二子李昂出生,原名李涵。公元826年,唐敬宗李湛被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李昂在王守澄等人的支持下,即位为帝,是为唐文宗。公元818年,横海留

  • 【唐朝·李商隐】隐晦诗歌留下无限遐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隐晦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着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

  • 3、天可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可汗

    “可汗”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首领的称号,相当于中原地区的皇帝。“天可汗”作为一种称号,始于唐太宗李世民,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这与唐初李世民君臣励精图治的文治武功密切相关。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初,国内局势尚不稳定,东突厥颉利可汗乘此机会亲率十万大军,

  • 大唐探秘:为什么李世民可以堪称是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唐

    话说,在我们中国古代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唐皇帝李世民作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曾经受到过万人的景仰,甚至,有很多人还将他称为“千古一帝”。那么,这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下面老吕就带大家去一探究竟。首先,我们先共同回首一下李世民其人。他出生于公元598年1月28日,祖籍是陇西成纪,系唐高祖李渊

  • 李世民与康熙皇帝究竟为何要公开贬低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长城

    长城就像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余里,雄踞于中国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作历史的陈迹,却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象征,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被历代帝王沿用长达两千余年,可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长城却被废弃了。这是为什么呢,皇帝为何不需要长城了?不过觉得长城用处不大的并非只有康熙一个皇帝

  • 血统决定审美 唐朝以“丰肥浓丽”为美人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血统

    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根据历史研究,唐朝的确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的。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从史书中对的描写

  • 大唐的玄武门之变是李渊偏心不立李世民而起的政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唐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长

  • 李世民留下1件护国之宝保大唐江山,却让唐玄宗吃尽苦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代杰出帝王中的代表人物。李世民的不仅文治武功旷古绝今,他还有一个旁人难以企及的长处,胸襟似海,任人唯贤。李世民之所以身经百战所向克捷,创立贞观盛世,与他的这个长处密不可分。无论打天下还是治理国家,用人都堪称第一要务。李世民在这方面堪称典范,以他的博大胸怀,广揽天下英雄为己所用,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