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宗李治的故事:渔翁得利即位勤政,受制武后昏庸无能

高宗李治的故事:渔翁得利即位勤政,受制武后昏庸无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65 更新时间:2024/1/23 13:04:28

高宗李治

(公元628年~公元683年)

在位时间:公元649年~公元683年

曾用年号:永微、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

庙号:高宗

安葬地:乾陵

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李治出生。

公元649年,唐大宗李世民病逝,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公元654年,李治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公元660年,李治因病,将日常政务交给武则天处理。

公元664年,李治与上官仪商量,想废掉武则天皇后的地位,结果失败,武则天遂完全掌握实权。

公元683年,李治病死。

李治懦弱,多病,是个守成之君,除此而外,没有什么好评价的。唯有一点,从他和他的儿子李睿、李旦之所以为人们所熟悉,是因为沾了武则天的功,如果要说李治真有贡献的话,那就是把武则天册立为皇后,把大权都交给了她。

渔翁得利即位勤政

李治能当上皇帝,还要靠那些想当皇帝的哥哥们所赐。唐大宗年老之后,皇位由谁来继承就成了大臣和众皇子最为关注的问题。唐太宗有14个儿子,其中只有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为长孙皇后所生,因而只有他们四个有皇位继承权。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李承乾自然成为太子。唐太宗对这个太子倒是严加管教,但李承乾实在不争气,太过顽劣,年少时就常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等长大一些后,又与一个皇宫戏班中十岁的男孩,玩起了同性恋,等恼怒的父亲将这个男孩杀死后。李承乾又与七叔汉王元昌在宫中各领二队人马,布阵交战,以为取乐。在加上李承乾自幼脚残,李世民自然对承乾越来越不满意,便生废太子之心。

而以文笔见长,颇被父亲宠爱的四子李泰也沉不住气,见哥哥失宠,便想尽快挤掉李承乾而自代。他到处收买朝中大臣,又与驸马都尉柴令武、房玄龄的儿子驸马都尉房遗爱等20余人结成死党,形成颠覆太子的一大势力。李承乾见弟弟李泰的步步进逼,也采取了一些行动,试图除掉李泰,但事事皆不顺利。沮丧的李承乾眼看大势已去,便暗中召募刺客死士,密谋杀入皇宫,发动武装政变,直接夺取皇位。但还没有准备好计划,事情就泄漏出去,李承乾被废为庶人。

李承乾的被废,似乎是李泰被立为太子的机会来了,他也为此四处获得,每天到宫中侍候,进一步讨父亲的欢心。但大臣们却分成两派:岑文本刘洎等主张立李泰,在朝中地位显赫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却主张立九子晋王李治。看来太子之位一时难以决定,这李泰也实在不是个当皇帝的命,实在等不下去,竟然狠心地表示在自己临死前杀掉自己的儿子,再把皇位传给九弟李治。一向宽以待人的李世民觉察出了他的狠毒,再加上李泰为取得太子资格而胁迫软弱的九弟退出竟争的事情败露,李世民联想起当时李承乾正是因为受李泰排挤,才有了政变动机,于是决定将皇位传给李治,为防止李泰闹事,李世民派人把他囚禁起来。就这样,李承乾和李泰相争,两败俱伤,李治坐收渔翁之利。

李治被立为太子后,李世民为了巩固他的地位和培养他的治国才能,确实花费了不少心血,但内心对这个性情温和天赋不高的儿子不甚满意,认为他过于懦弱,将来恐怕难有作为。为此,李世民一度想废掉李治,让三儿李格做继承人。这个想法遭到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大宗东征高丽,留太子镇守,李治表现得很出色,而且平时也非常孝顺,因此李世民便没有再提废立太子之事。公元649年,唐大宗病逝,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做了皇帝的李治实际是个守成皇帝,他在位期间所做出的政绩,实际上是父亲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延续,也是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世绩和于志宁等人精心辅佐的结果,不过李治还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非常勤于政事,确有治理好国家的愿望,再加上父亲把他立为太子后,对他所进行的一系列做皇帝的培训,使得他受益匪浅。尽管自己天资不高,李治还是利用善于纳谏进行弥补,使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在李治当政的前几年得以延续,后世也称李治颇有贞观遗风。

他在位前期最显着的功劳是继承了贞观时期相对疏阔的法律的,在处理皇族不守法制方面也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当时的皇室成员往往仗势欺人,横行不法,欺凌百姓,胡作非为。李渊的小儿子腾王李元婴与大宗的七于蒋王李恽都是搜刮民财的能手,在一次赏赐诸王时,李治就无不讽刺地说:“滕王和蒋王都善于自己经营,我看就不必赐给财物,只赏给他们两车麻,让他们回去做串铜钱的绳子吧。”李治虽没有严厉地惩罚他们,却使他们当场亮相,大失脸面,体现了赏罚分明。

李世民的女儿,嫁给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的高阳公主和李渊女儿丹阳公主的丈夫薛万彻、太宗的女儿巴陵公主的丈夫柴令武、李渊的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对李治做皇帝有不满情绪,逐渐形成一派势力,阴谋发动政变,推翻李治的统治。但此事很快被李治发觉,他立即命长孙无忌负责调查,并作了果断处理。

受制武后昏庸无能

李治的勤于政事并没有维持多少年,在他将武则天纳入宫中并加以宠信以后,李治逐渐受到武则天的控制,加上自己有了头晕病,整日头昏眼花,哪有功夫再管朝政?于是李治便逐渐昏庸起来。

武则天原是太宗的妃子,太宗死后,武则天随众嫔妃削发为尼,做太子时就对武则天深有好感的李治在一次进香时,二人相见,旧情复萌,于是让武则天蓄起头发,重新纳入官中。此时后宫中,王皇后正与受到李治宠爱的萧淑妃明争暗斗,王皇后与武则天结成同盟,试图排挤萧淑妃。等到萧淑妃被李治日渐冷淡之后,李治宠爱的对象并不是王皇后,而是武则天,于是恼羞成怒的王皇后又把攻击矛头指向武则天。想做皇后的武则天是个非常有心计的女人,不然也不会在后来成为一代女皇,面对王皇后的排挤,武则天并不像萧淑妃那样与之争宠,因此反而是千方百计地讨好王皇后,准备趁王皇后放松警惕后再进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众人面前落个贤淑的美名。果然,王皇后见武则天如此唯唯诺诺,也就不再排挤武则天,还与武则天结为姐妹,众人也认为武则天非常贤淑,并不会干出什么暗箭伤人的事情来。武则天的机会已经到来。

不久,武则天生了个女儿,王皇后不会生孩子却喜欢孩子,有时喜欢来逗着小女孩玩。武则天等王皇后走后,自己狠心地掐死亲生女儿,然后把她蒙在被子里。等李治来到,武则天装着看孩子,与李治共同发现了女儿的尸体,武则天号啕大哭,借此诬陷王皇后。这次事件坚定了李治废掉皇后的决心。

但是,李治提出王皇后不会生育,不能为皇家传宗接代,理应被废,武则天已生了儿子,立为皇后亦无可非议。但此想法刚一提出,便遭到长孙无忌、褚遂良、韩援、来洛等元老重臣的激烈反对,而李义府许敬宗、袁公瑜、崔义玄等奸佞小人却奏请李治废掉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皇后。

李治能做皇帝,是长孙无忌、褚遂良等积极努力的结果,李治初做皇帝,在各方面也多依靠他们。但已近而立之年的李治,不想再完全被他们左右。废立皇后成为反映控制与反控制这一矛盾的焦点。李治要摆脱被元老派大臣所左右的处境,只能继续坚持自己的做法。公元654年,李治以王皇后和萧淑妃用毒药害人为名,正式宣布废掉她们,同时宣布立武则天为皇后。当上皇后的武则天憎恨反对她为皇后的长孙无忌等人,于是在李治面前大进谗言,使得贞观时代留下来的元老除李世绩外,大部分被罢免或疏远。而支持武则天做皇后的李义府、许敬宗等人成为新的统治集团。

李治非常宠爱武别天,经常将一些政事交给武则天代为处理,武则天生性聪慧,又有很好的文史修养,对朝政的处理往往使李治感到满意。到了公元660年,李治开始生病,头痛眩晕,两眼模糊,难以主持日常政务,干脆委托武则天上朝处理政务。此时的武则天,雄心渐起,当皇后地位巩固,并有自己的一批心腹之后,武则天便开始控制李治,李治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她的监视。李治偶然发现被废的王氏和萧氏关在别院里,处境悲惨,遂萌发同情心,想把她们放出来。武则天知道后,立即叫人将二人残杀。李治这时方才后悔把武则天立为皇后,于是与上官仪商议,准备废掉武则天的皇后地位。结果得知消息的武则天来找李治质问,怕老婆的李治吓得把责任推给上官仪,上官仪与儿子成了替罪羊,被武则天下令杀害。从此,李治每次上朝,都由武则天垂帘听政,朝野内外都恭称“二圣”,而实权已转移到武则天手中。

李治此时也再无心管理朝政,见武则天如此喜欢政事,他干脆将大权都交给武则天,自己躲在后宫中不闻不问。

公元683年,长时间处于抑郁之中的李治,病情终于加重,不久便死去。享年56岁。

标签: 渔翁得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拿自己女儿试探55岁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有人曾经把管理称为“权力控制的游戏”。如果从人与人之间利益博弈的角度来看,此言可谓确论。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论是古代的帝王,还是今天的一个组织领导,要想高效地运用权力,除了依靠明面上的制度和规则之外,更要有一些隐性的驭人手段。在古代,这种隐性手段就是帝王术,称之为“恩威并施”。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

  • 雍正王朝时期参与夺嫡的九王,哪一个姥爷家的背景这般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

    我国在现如今的国际社会中,人们被称之为“唐人”,而我国代表性的服装自然是“唐装”。大家都知道,当全世界全部国家都了解中国古代时,唐朝就是我国。当时,唐朝在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领先于世界。那时,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即使来自《西游记》的高粱也听到了大唐的高粱

  • 如果没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还会有大唐盛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唐

    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大一统的国土,有着享誉中外的名望,是十足的大唐盛世。不过呢,大唐盛世的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历并不光彩,他的皇位来得更是不光彩。在他的父亲李渊立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为太子之后,在看自己登上皇位无望后,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

  • 错失皇位的李建成到底是不是个废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位

    大唐的故事说了一茬又一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浩瀚的过往成了云烟,那年玄武门的血迹渐淡,贞观,又开了新的纪元。李建成,这个唐朝的开国**,多年来在影视作品中被塑造成了嫉贤妒能只顾寻欢作乐,终于把弟弟逼的揭竿而起的废柴,可历史上的李建成又是怎样的呢?实际上,他不仅不是个无能的**,反而曾为大唐的开创立

  • 李世民出生时有何异象?两条龙预示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两条

    话说当年,也就是公元599年,在陕西武功降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不是别人,正是唐国公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出生之时突然有两条龙出降临在他家门外,盘桓不去,一直呆了三日才离开,吓得李家人是三天没敢出门,连吃饭都是点外卖。龙是皇帝的象征,而此时的天下是人家杨家的,你一个李姓人家,居然也配有

  • 一位出色的将领,因女儿名留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青史

    这一时期的皇上和走马灯一样换得非常经常,压根记不住。这一时候的官府高官你就更记不住了,时期越来越那么经常,哪些两朝股肱,三朝元老,连四朝都并不是梦好吗?因此,就算是当世贵显,否则是有独到之处,要不然在史籍上面不容易有着部位。而独孤信这一人,后代一提及他确是由于他女儿。独孤信这个人,别看大家一提到他就

  • 淮西之役,胜利来之不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来之不易

    安史之乱之后,安禄山的造势,让整个唐朝王室和朝廷上上下下老是心有余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无法从这样一次失败的经历中摆脱出来。然而,事实上,安史之乱之后的唐王朝政局,远远比这严重。王室衰微、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无论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威胁,都能断送了它的前程。地方割据

  • 李世民不杀魏征的真相!“宽宏大量”还是另有他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宽宏大量

    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他手下有个敢直言犯上的“勇士”,名叫魏征。据史料记载,魏征的直言进谏的个性在唐朝是出了名的!常常把太宗气的火冒三丈,尽管这样,李世民也不会对魏征痛下杀手,其原因不止是“宽宏大量”,还有其他原因。其一:稳固人心。细想唐朝不过刚刚建立不到十年,帝位尚不稳固,

  • 《别样晚唐史》第五篇 长庆二年春_第十六章 长庆二年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二年

    ——藩镇复叛的风潮深州刺史牛元翼突然收到一条玉带,还有一柄寒光凛凛的三尺长剑。那是魏博节度使李愬送来的。田弘正遇害的消息传到魏州,不过几天时间。一夜间,魏州城中哭声四起,纸钱飞舞。田弘正离开这座城,仅仅半年时间。谁也没想到,与这位仁慈的老帅就此人鬼殊途。只有城头上的灵幡在秋风中招展,招唤着不泯的英灵

  • 鉴真六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时期,有一位在佛学上有着很深造诣的和尚,名叫鉴真。那时,日本佛教界秩序混乱不堪。人们无需任何手续,便可私自剃度出家。为了建立像唐朝一样正规的受戒制度,日本国派人到唐朝请高僧鉴真赴日本弘扬佛法。收到日本国的请求后,鉴真不顾自己年老体迈,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唐朝政府对海防管理得很严格,不允许随意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