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不杀魏征的真相!“宽宏大量”还是另有他因

李世民不杀魏征的真相!“宽宏大量”还是另有他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96 更新时间:2023/12/20 14:26:21

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有个皇帝叫世民,他手下有个敢直言犯上的“勇士”,名叫魏征

据史料记载,魏征的直言进谏的个性在唐朝是出了名的!常把太宗气的火冒三丈,尽管这样,李世民也不会对魏征痛下杀手,其原因不止是“宽宏大量”,还有其他原因。

其一:稳固人心。细想唐朝不过刚刚建立不到十年,帝位尚不稳固,国内民生尚不安定,国外有突厥犯境,可谓内忧外患。而魏征是太子的党,如果除掉他,其他国内齐和太子的余党会怎么想呢?所以魏征非但不能杀,还要委以重任,目的就是给余党传递一个“宽仁大度”的帝王形象,以便稳固人心。

其二:背景强大。李世民不杀他还因为他与山东的关系十分特殊。在某种意义上,他代表着山东的豪族,是豪族在朝中的代表人物。所以李世民很明白,他要利用山东庶族来制约山东士族的势力,试想削弱庶族,士族必定会对国家造成威胁,这对初立王朝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其三:魏征的大多进谏不会触怒唐太宗,每年就几次而已,这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为历史上犯言进谏让人们印象深刻,因此很多人会误以为每天全是这样,这是一种误解。

标签: 宽宏大量

更多文章

  • 《别样晚唐史》第五篇 长庆二年春_第十六章 长庆二年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二年

    ——藩镇复叛的风潮深州刺史牛元翼突然收到一条玉带,还有一柄寒光凛凛的三尺长剑。那是魏博节度使李愬送来的。田弘正遇害的消息传到魏州,不过几天时间。一夜间,魏州城中哭声四起,纸钱飞舞。田弘正离开这座城,仅仅半年时间。谁也没想到,与这位仁慈的老帅就此人鬼殊途。只有城头上的灵幡在秋风中招展,招唤着不泯的英灵

  • 鉴真六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时期,有一位在佛学上有着很深造诣的和尚,名叫鉴真。那时,日本佛教界秩序混乱不堪。人们无需任何手续,便可私自剃度出家。为了建立像唐朝一样正规的受戒制度,日本国派人到唐朝请高僧鉴真赴日本弘扬佛法。收到日本国的请求后,鉴真不顾自己年老体迈,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唐朝政府对海防管理得很严格,不允许随意出海。

  • 李世民饮下李建成的毒酒,为什么没有毒发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毒酒

    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李世民这个皇位来之不易,按照正统的礼法来看,李世民的皇位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李渊登基后,立了李建成为皇太子,论能力,李世民在李建成之上,所以李世民自然是李建成顺利登基皇位最大的竞争对手,李建成曾经想要毒死李世民,而且据说李世民确实喝了毒酒,为何没死反而登上了皇位?我们都知道李

  • 安禄山如何一步步取得唐玄宗的信任?安禄山的升迁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剧照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作为安史之乱的发动者的安禄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能赢得的极大信任有他自身的性格和能力原因,也有当时他的处境比较巧妙满足玄宗要求的原因。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由盛世走向了衰微,安史之乱也被看做是封建社会发展的转折点,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在分析安史之乱爆发

  • 没想到武则天初夜勾住李世民的绝招竟是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初夜

    知道武则天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人,一生中合好几个皇帝同处过,也和许多男人睡过,那么你们知道武则天的初恋,或者说初次给了哪一个男人吗?接下来我就和咱们一起来探求一下武则天的初次终究给了谁?是先夫李世民,还是后夫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与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是一个好色之徒,猎艳的行家里手,他不仅

  • 唐文宗李昂感叹:自比不如周赧王、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唐文宗李昂宦官拥立宝历二年(826)十二月初八,宦官刘克明杀死敬宗李湛,并假冒敬宗遗诏让敬宗之叔绛王李悟代理监国,并试图借此专权,引起宦官王守澄的扑杀。王守澄联手中尉梁守谦等人组织神策军讨伐刘克明。很快,刘克明就遭诛杀,李悟亦死于乱军厮杀之中。在讨伐刘克明和苏佐明的同时,宦官王守澄等人秘密将江王李涵

  • 唐高宗李渊从太原到长安到退位历史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原

    一、从太原到长安(一)太原起兵大业十三年(617)春,马邑军人刘武周杀死太守王仁恭,占据郡城,自称天子,国号定杨。不久,刘武周又攻下楼烦郡(今山西静乐),并占据了隋炀帝的离宫汾阳宫。李渊认为这是集中军队的好时机,于是对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说:“刘武周占据了汾阳宫,如果不能尽快剿灭,当犯

  • 名相张说的故事:不作伪证辅佐太子,为节度使倡学士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伪证

    一、不作伪证辅佐太子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其祖为范阳(令北京大兴)人,后移居洛阳。家世代为官,祖父张烙曾官庆州都督,父亲张鸳曾官洪洞丞。武则天永昌元年(689),朝廷策贤良方正,当时,四方应试者达万人之多,竞争激烈,武则天亲自到洛阳临试,张说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郎。不久,升迁左补阙

  • 《别样晚唐史》第三篇 元和十五年春_第八章 《满床笏》的续集《麦克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晚唐

    ——元和宫变是一场家变让我们来听一段唱词:“金乌东升玉兔坠,景阳钟三响把王催……”戏剧舞台的错彩流金,还有古老唱腔,流动着历史的迷离感。悠悠然的西皮流水里,我们再换个角度,把李纯(唐宪宗)之死和台前幕后的悲喜人生、前因后果说一遍。红氍毹上,七子八婿齐聚一堂,为郭子仪贺寿。儿媳昇平公主自恃身份高贵,在

  • 潼关一战:安禄山叛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潼关

    遇事最忌手忙脚乱,如果提前将布局设好,打通各路关卡,这样会使计划实施得更加顺利,对方只能甘拜下风。安禄山重兵在握,大肆笼络朝中要人,又善于算计,重创大唐军队。公元756年,正是“安史之乱”第二年。唐明皇每日在宫中享乐,根本没把安禄山放在眼里。他急功近利,命常胜将军哥舒翰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