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李世民杀弟纳弟媳为妃 竟是武则天表姐

唐太宗李世民杀弟纳弟媳为妃 竟是武则天表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35 更新时间:2024/1/13 23:06:21

红潮导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杨婕妤。这个杨婕妤是武则天的一位表姐,原为太宗之弟齐王李元吉的王妃。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宗杀了李元吉,却把元吉之妻杨氏封为婕妤——资源不要浪费掉了。

选妃嫔在一般情况下,是由内侍省挑好了请皇帝批准,但太宗有时也根据传闻自己点名要人。

这一次,他就点名要前武都督的二丫头进宫当才人。令出如山,没什么商量!

唐太宗怎么会点名点到武二囡的头上?

促成这件事的,是两个重要人物。第一个荐举武则天的是杨师道。杨师道当时任侍中,职权等于宰相,又是皇亲,和太宗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朝堂上天天见面。他为了让自己的外甥女有出头之日,就极力向太宗推荐武则天的才貌。此外桂阳公主也从旁进言,让太宗未见其面先闻其名。加之太宗对武士彟也还有些念旧,所以这件事情很快就敲定。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杨婕妤。这个杨婕妤是武则天的一位表姐,原为太宗之弟齐王李元吉的王妃。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宗杀了李元吉,却把元吉之妻杨氏封为婕妤——资源不要浪费掉了。

杨婕妤这女子的道行不浅,大概很会讨人喜欢。齐王死后,长孙皇后看她可怜,就把她接到正宫里来住,太宗也就顺势把她纳入小老婆队伍。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又想立她为皇后,可惜遭到魏徵等一干重臣反对,说是“恐遭天下人耻笑”,这好梦就没做成。

杨婕妤对此痛心疾首,对几位重臣衔恨在心,但敢怒而不敢言。为了加强自己在后宫的势力,开选妃嫔之后,她就想到了自己的表妹武二囡。

上述两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一下子就决定了武则天未来的命运。

这日,中使前来宣召,念了一通诏敕,母亲杨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等中使走了之后,杨氏如天塌了一般,放声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得了哦!

杨氏深知后宫就是个角斗场,此一去,不能经常与家人团聚不说,是祸是福也未可知。官宦人家女儿,若是平平常常嫁人,起码体面与亲情都能兼备,进了宫,人人都在争宠,舒心的日子就别指望了。若是不入皇帝的眼,这一辈子不就完了?

据《新唐书·武后传》记载,武则天对这事的态度,与其母大不相同。当母亲与她泣别时,她却坦然自若,说:“见天子安知非福,何必作儿女之悲?”

这段记载,不见他证,不知是否属实,但却非常符合武则天一贯的见识。

她知道,改变命运,就在此一搏。虽然进宫不过是做个末等的妃嫔,但毕竟已是走近最高权力中心了。事在人为,只要有心,也许就能碰上重振家声的机会。

武则天进宫后,太宗见她果然是姿容秀丽,就赐号“武媚”。这个“媚”字,体现的恐怕不单单是漂亮,用现代民间的话语来说,就是会“勾人”。

她的宫中生涯就此开始,在才人位置上一坐就是十一年。这和武则天心里隐隐预期的太不一样了!她根本就没有得到太宗的宠爱。在一群大小老婆队伍中,武则天不过就是个边缘人物,她的这一段经历,连记载都没有多少。

媚娘怎么会没有媚住唐太宗?这里面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男女吸引,往往以互补型为佳。唐太宗是盖世英主,杀伐决断经历得多了,内心很希望有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做伴。

武则天,可不是这样一个文弱类型的女子。在这里,我们就要提到那件着名的“师子骢事件”了。

事情发生在武则天随侍太宗期间,但不见于当时的记载,是武则天在七十六岁时提到的:

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资治通鉴》)

这女人,太厉害了,简直就是赳赳武夫。虽然太宗当时鼓励了武则天,但他对这种男性化的女人,怕不会太感兴趣。

史料表明,起码太宗没被武则天迷倒。宫中日月长,武则天在宫里所做的,无非就是具体事务,眼睁睁蹉跎了十一年。

而迷倒太宗的,另有人在。与武则天同时进宫的,还有一个才人叫徐惠。徐惠生于书香之家,四岁时始诵《论语》、《毛诗》,八岁能作文,辞意清通,文名扬于京中,被太宗知道了,于是亲自点名召进宫。

这个徐惠的气质与思想,才是投了太宗的所好。原来,自长孙皇后死后,太宗就开始有些颓废,耽于享乐,对女色兴致尤其高。徐惠曾为此上疏劝谏,言辞间有长孙皇后之风,太宗大为欣赏,遂把她提拔为九嫔之一,算是正式的老婆之一了。太宗死后,徐惠哀思成疾,拒绝医治,情愿早死,好与太宗“死同穴”。结果在二十四岁时就死了,被追赠为贤妃。

标签: 弟媳

更多文章

  • 8、肃宗李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唐肃宗李亨(711~762),玄宗第三子。母杨氏,弘农华阴人,曾祖士达,隋炀帝时为纳言,父知庆,唐左千牛将军。杨氏开元十七年去世,至德二载(756)五月,追册为元献太后。景云二年九月乙亥(初三)生肃宗,初名嗣昇,2岁封陕王,5岁拜安西大都护、河西四镇诸蕃落大使。为人聪敏,记忆力强,文辞优美。开元十五

  • 高宗李治的故事:渔翁得利即位勤政,受制武后昏庸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渔翁得利

    高宗李治(公元628年~公元683年)在位时间:公元649年~公元683年曾用年号:永微、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庙号:高宗安葬地:乾陵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李治出生。公元649年,唐大宗李世民病逝,太

  • 李世民为何拿自己女儿试探55岁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有人曾经把管理称为“权力控制的游戏”。如果从人与人之间利益博弈的角度来看,此言可谓确论。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论是古代的帝王,还是今天的一个组织领导,要想高效地运用权力,除了依靠明面上的制度和规则之外,更要有一些隐性的驭人手段。在古代,这种隐性手段就是帝王术,称之为“恩威并施”。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

  • 雍正王朝时期参与夺嫡的九王,哪一个姥爷家的背景这般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

    我国在现如今的国际社会中,人们被称之为“唐人”,而我国代表性的服装自然是“唐装”。大家都知道,当全世界全部国家都了解中国古代时,唐朝就是我国。当时,唐朝在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领先于世界。那时,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即使来自《西游记》的高粱也听到了大唐的高粱

  • 如果没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还会有大唐盛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唐

    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大一统的国土,有着享誉中外的名望,是十足的大唐盛世。不过呢,大唐盛世的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历并不光彩,他的皇位来得更是不光彩。在他的父亲李渊立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为太子之后,在看自己登上皇位无望后,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

  • 错失皇位的李建成到底是不是个废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位

    大唐的故事说了一茬又一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浩瀚的过往成了云烟,那年玄武门的血迹渐淡,贞观,又开了新的纪元。李建成,这个唐朝的开国**,多年来在影视作品中被塑造成了嫉贤妒能只顾寻欢作乐,终于把弟弟逼的揭竿而起的废柴,可历史上的李建成又是怎样的呢?实际上,他不仅不是个无能的**,反而曾为大唐的开创立

  • 李世民出生时有何异象?两条龙预示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两条

    话说当年,也就是公元599年,在陕西武功降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不是别人,正是唐国公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出生之时突然有两条龙出降临在他家门外,盘桓不去,一直呆了三日才离开,吓得李家人是三天没敢出门,连吃饭都是点外卖。龙是皇帝的象征,而此时的天下是人家杨家的,你一个李姓人家,居然也配有

  • 一位出色的将领,因女儿名留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青史

    这一时期的皇上和走马灯一样换得非常经常,压根记不住。这一时候的官府高官你就更记不住了,时期越来越那么经常,哪些两朝股肱,三朝元老,连四朝都并不是梦好吗?因此,就算是当世贵显,否则是有独到之处,要不然在史籍上面不容易有着部位。而独孤信这一人,后代一提及他确是由于他女儿。独孤信这个人,别看大家一提到他就

  • 淮西之役,胜利来之不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来之不易

    安史之乱之后,安禄山的造势,让整个唐朝王室和朝廷上上下下老是心有余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无法从这样一次失败的经历中摆脱出来。然而,事实上,安史之乱之后的唐王朝政局,远远比这严重。王室衰微、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无论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威胁,都能断送了它的前程。地方割据

  • 李世民不杀魏征的真相!“宽宏大量”还是另有他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宽宏大量

    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他手下有个敢直言犯上的“勇士”,名叫魏征。据史料记载,魏征的直言进谏的个性在唐朝是出了名的!常常把太宗气的火冒三丈,尽管这样,李世民也不会对魏征痛下杀手,其原因不止是“宽宏大量”,还有其他原因。其一:稳固人心。细想唐朝不过刚刚建立不到十年,帝位尚不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