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柴荣的故事:要强兵不要残兵

柴荣的故事:要强兵不要残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61 更新时间:2023/12/31 0:46:18

柴荣

军队的强大最能体现国家的强盛,柴荣深知打天下、安天下的基本道理,要强兵不要残兵正是国家兵强马壮的体现。

唐末以来,军阀林立,藩镇将帅大多各自招募兵马,战斗力颇强,而朝廷禁军官兵,则数朝相承,因循守旧,几个政权沿袭下来,早已腐败无能到了极点。

历代帝只求快活,得过且过,不但没有魄力整编精简,反而惟恐激起变乱。

因此,堂堂中央禁军,只是徒有虚名,大多都是老弱残兵,而且懒散骄傲,根本不能作战。

每次遇到敌人,不是溃散逃走,就是解甲投降。

唐末五代国破家亡,大多都是由于这个缘故。

周世宗柴荣从高平战役中亲身经历了禁军将领樊爱能、徽临阵脱逃的事件,才知道这种弊端的严重性,他决心革除它。

柴荣对侍臣说:“用兵之道,士兵贵在精锐,而不在人数众多。现在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士兵多却很无能。100个农夫还供养不了一个士兵,为什么要搜刮尽民间的膏泽,去养那么多无用的东西呢?再说老幼不分,强弱无别,勇敢的和怯懦的待遇没有两样,怎么能鼓舞勇气勇敢作战呢?”

柴荣下令各军精简缩编,健壮的升入上军,老弱的一律淘汰。这样一来,禁军的人数大大减少了。

柴荣改革兵制最重要的措施是调整地方军队,充实中央禁军。

藩镇将帅多自辟兵源,自招强悍兵卒,所以骁勇之士都被各藩镇网罗帐下。

柴荣下令招募天下勇士,由各州、县送到京师(开封),命令赵匡胤挑选其中最强壮的组成殿前各路禁军,以保都城安全。

而骑兵和步兵各军,也命令将帅分别挑选。自此以后,中央禁军兵强马壮。

在以后的四方征讨中,捷报频传,这都是选将练兵的结果。

打仗要靠军队,而要打胜仗,就必须靠精锐的军队。这是人所共知的,柴荣看到了五代兵制的弊端,大胆地进行了改革,从根本上削弱了地方军阀的势力,同时增强了中央禁军的战斗力,这对后周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定北方起了重要的作用。

太祖赵匡胤后来能够很快统一天下,结束纷纭战乱局面,很大程度上也得力于柴荣的兵制改革。

标签: 残兵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那么多有名的君臣,都比不上这一对相处太有爱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这一

    历史上的武则天除了是一代女皇,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建树,由她一手提拔的狄仁杰也是一代名臣,相传年老之时的武则天好男色,所有大臣劝诫不要纵情声色,耽误国家大事。很多时候,劝人干点什么或者不干什么,是件招人嫌的事。但在古代有一些大臣,就专门劝谏皇帝,俗话说得好“劝赌不劝嫖,劝嫖两不交。&rdq

  • 玄武门之变前,唐太宗李世民势力有多恐怖?怪不得不惜杀掉兄弟也要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有多

    在唐代替代隋朝贡献千秋霸业的全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的奉献不容置疑是较大的,其实即便略微对历史时间有点儿知道的人都不容易对其造成提出质疑。那么唐太宗对唐代创建的奉献到底反映在哪儿,将会就没是多少人知道了。公年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禅坐落于唐代,唐王李渊即皇上位,改国号为唐代,改元武德。武德年间,李渊封

  • 单雄信是谁?他为什么选择牺牲自己也不降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他为

    单雄信的死主要是因为他太重义气了,其实单雄信也明白王世充不是明主,可是他无法说服自己去背叛一个对自己有恩的人,无论是对瓦岗寨的李密还是后来的王世充都是一样的忠诚。单雄信的悲剧是那个时代所不可避免的,他每天都想着手刃仇人,可最后的结果却是牺牲了自己。和秦琼徐茂公等人相比,单雄信最起码是个仁义之人,他全

  • 佳丽三千:李世民为何独宠大自己十七岁的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贵妃

    李世民比武媚娘大26岁,李隆基比杨玉环大33岁,这样的年龄差距对于封建帝王来说,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事情到了明宪宗朱见深身上,情况却掉了个头,他一生最宠爱的万贵妃,竟然比自己大了17岁,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事情还要从宪宗当太子之时说起,宪宗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瓦剌犯边,英宗听信宦官

  • 隋唐时期的道教:道教兴盛的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道教

    隋唐之际,道教进入了一个兴盛的时期,究其原因:1.强盛的时代气息。初唐、盛唐是中国古代从未有过的风流、浪漫与自信的时代,人们一扫魏晋南北朝以来混乱、压抑的政治气氛,油然而生欢乐、热情的气息。在这种时代氛围下,道教主动迎合人们眷恋尘世生活、留恋世俗欢乐的心理,道教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以不死成仙为极

  • 史上最能打的太监杨思勖简介 唐朝为何派杨思勖平定越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越南

    杨思勖战功显赫,生性刚毅果决,有军事才能,性情凶暴,同时他对唐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并没有居功自傲,攫取政权,因而也算是一个好宦官。杨思勖简介杨思勖(约659-740),本姓苏,罗州石城人(现广东廉江市)。时的着名太监,为人残暴,有军事才能。幼年为内官杨氏所养,阉割后,在内侍省服侍。因讨伐叛将李多祚有功

  • 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很看不上武则天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刚开始

    今天给我们介绍的是武则天和唐太宗的故事。要知道武则天的容貌是很美丽的,可是进宫以后,为何知道才人的位置呢?按照她的容貌不是应当很受皇帝喜爱吗?下面小编就从四个方面给我们剖析下:为何最开端看不上武则天?武则天是唐朝的美女,由于容颜俏丽,很早就有美名。14岁的小女子被召入宫,刚开始很受大唐皇帝的宠爱。但

  • 唐太宗李世民杀弟纳弟媳为妃 竟是武则天表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弟媳

    红潮导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杨婕妤。这个杨婕妤是武则天的一位表姐,原为太宗之弟齐王李元吉的王妃。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宗杀了李元吉,却把元吉之妻杨氏封为婕妤——资源不要浪费掉了。选妃嫔在一般情况下,是由内侍省挑好了请皇帝批准,但太宗有时也根据传闻自己点名要人。这一次,他就点名要前武都督的二丫头进宫当才人

  • 8、肃宗李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唐肃宗李亨(711~762),玄宗第三子。母杨氏,弘农华阴人,曾祖士达,隋炀帝时为纳言,父知庆,唐左千牛将军。杨氏开元十七年去世,至德二载(756)五月,追册为元献太后。景云二年九月乙亥(初三)生肃宗,初名嗣昇,2岁封陕王,5岁拜安西大都护、河西四镇诸蕃落大使。为人聪敏,记忆力强,文辞优美。开元十五

  • 高宗李治的故事:渔翁得利即位勤政,受制武后昏庸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渔翁得利

    高宗李治(公元628年~公元683年)在位时间:公元649年~公元683年曾用年号:永微、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庙号:高宗安葬地:乾陵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李治出生。公元649年,唐大宗李世民病逝,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