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以前各朝代矿冶业管理机构概况

宋以前各朝代矿冶业管理机构概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21 更新时间:2023/12/29 20:08:17

中国古代的矿冶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商代早期就已有专门化的铸铜生产。商代中期的郑州商城有两处铸铜遗址,分别以铸造生产工具和兵器为主,兼铸青铜彝器。商代晚期的殷墟铸铜遗址面积至少在一万平方米以上,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生产场地。这些出土遗址和遗物足以证明商朝国家政权对采铜冶铸生产已实施管理。

先秦时期国家对矿冶业的管理,不仅限于铜矿业,金、锡、铁等矿产亦包括在内。《周礼·地官》中就曾提到:“人掌金玉锡石之地。”山东临淄出土的“齐铁官丞”之印,说明东周的齐国已有管理铁矿的官员。春秋战国时期是铁器应用于生产的普及发展时期,各诸侯国均积极开采铁矿。秦统一六国后,在少府下设置铁官,实行官营生产。汉武帝推行盐铁官卖制后,又进一步扩大机构编制,在郡、县、侯国产铁之地设铁官49处,负责管理本地区的冶铁生产与贸易,其他不产铁处也设置小铁官,负责管理铁器的贸易事务。此外,西汉时期,还在丹阳郡设置了“铜官”,负责铜的采炼生产。总之,从汉代起,中央与地方的两级制矿冶业管理已粗成系统。

魏晋以后至隋唐时期,各朝代矿业管理机构的名称及隶属关系传承不一。如秦汉时期掌门卫、屯兵之职的卫尉卿一职,在晋朝时改为掌管冶铸,当时江北有5350冶,均在卫尉卿管辖之下。北齐的矿冶事务属太府寺管辖,而南朝各国的矿冶事务仍沿袭秦汉之制,由少府管辖,地方基层采矿之处或置冶令、或置冶丞。魏晋隋唐时期虽朝代更替频繁,但一些重要的矿场几百年问一直采炼,延续不衰。

汉至隋唐,矿业管理机构的名称及其隶属关系虽然常有变化,但机构设置基本上均为中央、地方二级制。这一格局在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中央派出的管理关中地区盐铁事务的盐铁使,“关中始置疏决、盐铁、长春宫三使”,其后,河南道、江西道等地亦设置了盐铁使。但是这一使职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常常兼管其他事务,从官职名衔上看,有“度支盐铁转运使”、“水陆转运盐铁租庸使”等等,这说明唐中央政府派出诸道的官员要统管各类经济事务,派出的官员在名衔上要根据各道的具体情况“随事立名,沿革不一”,盐铁只是派出官员管理诸道事务的其中一项而已。根据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说,唐朝的矿冶业管理机构体系正处于中央、地方二级制中央、道、地方三级制过渡的时期。

随着诸州藩镇势力的增强,唐中央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矿业的支配权,为此,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户部侍郎韩洄提出:“天下铜、铁之冶,是日山泽之利,当归于者,非诸侯方岳所有。今诸道节度、都团练使皆占之,非宜也,请总隶盐铁使。”其后,唐王朝虽下令各地矿业一律归中央管理,但实际上,这一命令并未得到执行。到宗太和年间(827~840),盐铁使王涯针对“三道十二州皆有铜铁官,岁取冶赋百万,观察使擅有之,不入公上”的严重局面,再次请求:“如建中元年九月戊辰诏书,收隶天子盐铁。”然而行之未久,“开成元年(836年),复以山泽之利归州县,刺史选吏主之。其后诸州牟利以自殖,举天下不过七万缗,不能当一县之茶税。”唐朝后期,由于地方藩镇势力的强大,中央政权实际上已丧失了对各地矿业的管辖权。

标签: 朝代概况管理机构

更多文章

  • 第四节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时不再来,机不可失,第四节

    宋真宗时期前后共有11名宰相。王旦是宋真宗在位时期担任宰相时间最长(共11年)的人,所以,他是宋真宗时期最重要的宰相,是宋真宗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助手。而宋真宗长时间任用王旦,是他最明智的举措之一。王旦之所以能做那样长的时间的宰相,而且与宋真宗配合得较好,是由于他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 元朝时期的甘肃:元朝时期的甘肃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时期,甘肃

    以蒙古族为主体建立的元朝,是一个领土空前辽阔的封建国家。在元朝统治时期,尽管甘肃地区民族成分复杂,矛盾纠纷不断,但在甘肃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经济仍在缓慢向前发展。一、元初甘肃经济凋敝宋、夏、金时期,甘肃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在蒙古汗国的崛起及其统一战争中,甘肃地区屡遭蒙古铁骑的

  • 宋朝太平三宰相是指谁?吕蒙正、吕端、王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平,宋朝,是指

    吕蒙正吕蒙正(946~1011)少年时家贫,不得已行乞为生,他曾寄宿于一间寺庙中读书,寺里的和尚经常揶揄他。寺中的规矩,吃饭前先敲钟集合,他以钟声为号,于和尚处吃饭。久而久之,和尚们对这个白吃饭的人颇有怨言,他们商量出一个整人的方法。一天,和尚们故意在吃完饭以后才敲响钟,等吕蒙正赶到时,看到的是和尚

  • 《宋史论稿》二十二、略论北宋的漕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二十,北宋,宋史

    北宋时期,漕运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极盛之时,每年调运的漕粮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记录。其中东南六路的漕粮占总量的绝大部分,北方的漕粮量则日渐减少。北宋时漕粮居高不下的原因,既在于当时东南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运河的畅通发达,更在于当世中央集权政治的影响。北宋长期维持的巨额漕粮,一方面对稳定中央集权政治发挥了重要

  • 第一节 登基伊始,刷新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政治

    宋真宗在位期间完善了多项制度,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官员荐举制度、官员俸禄制度、货币制度。宋真宗很重视选拔人才,尤其重视选拔现有官员中的人才,由此就对官员荐举制度做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新皇帝即位,有些事是例行公事:如安排已故老皇帝的丧事,发布大赦,给大臣、官员们普遍施恩,封原皇后为皇太后,立皇后,将皇帝自

  • 宗泽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宗泽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名将,简介,评价

    宗泽(1059~1128)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汝霖。婺州义乌人(今属浙江)。宋哲宗元六年(1091)同进士出身。从元八年起,他先后任大名府馆陶县尉、衢州龙游县(今浙江衢州东)令、晋州赵城县(今山西洪洞县北)令、知莱州掖县、登州(今山东蓬莱)通判、巴州(今四川巴中)通判等地方官。靖康元年(112

  • 宋仁宗赵祯大事记,赵祯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仁宗,大事记,生平简介

    仁宗赵祯(公元1010年~公元1063年)在位时间:公元1022年~公元1063年曾用年号: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谥号:神文圣武明孝皇帝庙号:仁宗安葬地:永昭陵(今河南巩县)公元1010年,宋真宗赵恒第六子赵祯出生,生母李宸妃,后过继给章献皇后刘氏为养子。公元1022年

  • 柳永简介 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柳永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柳永,词人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

  • 历史上唯一一个妓女名医:宇文柔奴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名医,唯一一,妓女

    说起宇文柔奴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若提起点酥娘,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震北宋京城的歌舞伎。可民间更多的赞美是柔娘,尤其是在岭南一带有口皆碑,被老百姓们誉为神医。宇文柔奴,即柔娘,点酥娘。此女堪称是很特殊的一位,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音律歌舞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她医术高明,也

  •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沈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科学家

    小编今天说的人物就是沈括,他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杰作有很多,而他作为一个古人能够达成这样的地位,毫无疑问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即便是到了现在,他依然是很多科学家们敬仰的目标。他的功绩自然是扬名千秋的,但是很多人却发现了他的另一面,让我们慢慢说来。他出身于官僚世家,自小衣食无忧,不过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