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节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第四节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87 更新时间:2023/12/24 13:59:01

宋真宗时期前后共有11名宰相。王旦是宋真宗在位时期担任宰相时间最长(共11年)的人,所以,他是宋真宗时期最重要的宰相,是宋真宗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助手。而宋真宗长时间任用王旦,是他最明智的举措之一。

王旦之所以能做那样长的时间的宰相,而且与宋真宗配合得较好,是由于他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的谨慎和归功于君主,这同毫无顾忌的寇准形成鲜明对照(宋真宗对寇准最不满意的一点,就是讲寇准总买个人的好)。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王旦被任命为兖州景灵宫朝修使,他沿途检查了地方官员的政绩,回京后把了解到的情况向宋真宗禀报,要求下诏表彰政绩好的官员。有人私下对王旦说:“您作为宰相,看到地方官表现出色,只下诏表彰,而不是直接提升或黜降,会不会让人看轻宰相您呀?”王旦说:“如果直接升降官员,就会让人感觉宰相代行了皇帝的权力,这是做臣子的大忌。”此次出行,同行的还有宦官入内押班周怀政,王旦每次与他会面都要在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而避免单独与周怀政会面。

在每次选择人担任某项职务时,王旦往往先秘密拟出三四个人选,列出名单,让宋真宗在中意者的名字上画点标出,再由王旦当议事时正式提出。这样,王旦每次提的人选都被采纳,而反对的意见都被驳回。但是,王旦又从来不向外透露他推荐人的情况,并且要求知情人保守秘密。他曾推荐许多人担任重要职务,但他都千方百计不让被推荐者知道是他推荐的。关于他推荐人担任重要职务的许多情况,人们往往是在宋真宗去世后,宋仁宗召集人修订《宋真宗实录》,人们翻阅档案材料时才知晓的。

王曾张知白、陈彭年一次向王旦提出,朝廷的事有时不经皇上审定批准,主旦就自行向下批发,这恐怕不妥。不久,他们在退朝时留下来,又向宋真宗重复了这个意见。宋真宗问:“这些事当中有处理得不妥的吗?”这几位大臣说:“没有。”宋真宗说:“王旦在朕左右已多年了,朕认为他办事没有一点私心。自从东封以后,朕已同他约定:小事一律由王旦自行处理,大事再报朕共同决定。各位认真协助王旦吧!”众人这才知道宋真宗早已有过交代,只是王旦没有将此事公开罢了。

宋真宗多次对王旦说:“听说爱卿的宅第很简陋,朕已令人做好了准备,想给爱卿翻修一下,爱卿可以对如何修建提出意见。”王旦却一再推辞说:“我的住宅是先父留下的,经过臣下我的增修,已比先父时排场多了,每当想起先父,就深感惭愧,哪敢再让朝廷为我花费人力、物力重修!”始终坚持住原来的旧房子。

宋真宗一次对王旦说:“朕做开封府尹时,爱卿的弟弟王旭任本府属县的知县,以廉正、有才干闻名。现在却担任闲散职务,应当委以重任。”王旦说:“臣做宰相,安排弟弟担任要职,恐怕不太妥当。”宋真宗说:“不能因为你做宰相,就埋没了你弟弟的才能。”王旦说:“如果陛下一定要用他,就请陛下直接安排他的职务。”宋真宗于是安排王旭任判吏部南曹,接见时,见王旭官阶很低,就抱歉地说:“想不到你现在还穿着绿官服,这是朕照顾不周!”

王旦看到王曾敢于公开拒绝宋真宗任命他为会灵观使,并毫无惧色地向宋真宗申述理由,感到很敬佩,这恰恰说明王旦知道自己的弱点,即缺乏直接抵制宋真宗错误行为的勇气和魄力。王旦对宋真宗迁就和顺从的情况是较多的,包括没有抵制宋真宗搞天书降以及此后一系列装神弄鬼的活动,并且违心地说了许多肯定“天书”“圣祖”的话。

对于宋真宗大兴土木,修建玉清昭应宫等,许多大臣都公开表示了反对意见,王旦心里肯定也不赞成,但却从来没有公开站出来反对。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对王旦等人说:“近来让大臣们把对朝廷不满的意见写出来,结果递上来的书面意见尽是议论些平常事。”王旦这时似乎想乘机提出大兴土木的事,就说:“其中有不少是反对大兴土木的。”不想他的话却被向敏中给叉开了,王旦也就没有再提起。王旦的谨慎大约是有些过头的。

天禧元年(1017年),王旦从兖州回京,身体感到非常虚弱,坚决要求辞职。一天,王旦在滋福殿由二人搀扶谒见宋真宗,宋真宗见他病情严重,很伤心地说:“朕觉得自己身体不佳,原想把辅佐太子的大任委托给爱卿,不想爱卿竟病成这个样子,这怎么是好啊!”随即让太子出来见王旦,王旦说:“太子有德,定能继承大业。”就举荐了可以信任的大臣十余人,这些人在宋仁宗在位时期都得到重用。于是,宋真宗决定免去王旦宰相职务,只担任玉清昭应宫使。10月,王旦病危,宋真宗亲自去王旦家中探视,赐给王旦家白银5000两。王旦去世后,宋真宗亲自到灵前吊唁,痛哭失声。随后,又给王旦的家人和门生故吏十多人授予了官职。

由于王旦有意归功于君主而揽过于自身,所以他究竟有哪些政绩是很难说清楚的。或许可以讲,宋朝在他任宰相时期各方面的许多建树,都同他有联系。仅就记载而言,王旦的辅佐之功最突出地表现在合理使用人才方面,这是因为按宋人的说法,宰相的主要职责是选任官员。

秦州是宋朝西部重镇,很长时间一直是曹玮在镇守,后来朝廷拟调升曹玮,准备选人替换他。宋真宗征求王旦的意见,王旦推荐李及,宋真宗就任命李及为知秦州,代替曹玮。但对这项任命不少人不赞成,原因是认为李及虽忠厚老实,却缺乏威严,这恰是镇守边疆所需要的。李及到了秦州,当地驻军也听说李及是文弱书生,不把他放在眼里,于是发生了军人大白天在集市抢妇女头饰的事。李及令人将闹事军人捕来,审问清楚,也不关监狱,当即下令斩首。此时使得人们非常震惊,对李及的看法一下子转变了,李及把秦州军政诸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消息传到京城,人们对王旦识别人才的能力十分佩服。王旦却说:“我看中李及的,主要倒不是这些长处,而是他办事沉稳,能把曹玮定的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延续下来,这对稳定边疆是很有益处的。”

一次,王旦因请假在家,政事堂拟议调知制诰盛度改任知开封府。宋真宗派人到家中征求王旦的意见。王旦说:“盛度必定不愿这样调动。”宋真宗于是派人问盛度本人,果然回答说:“我自己的长处是写文章,而知开封府需要很强的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这样调动是让我舍弃所长而去从事所短,我不愿意。”宋真宗感叹说:“王旦对大臣的了解真是精当极了,他能使大家都用其所长,太难得了。”

更多文章

  • 元朝时期的甘肃:元朝时期的甘肃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时期,甘肃

    以蒙古族为主体建立的元朝,是一个领土空前辽阔的封建国家。在元朝统治时期,尽管甘肃地区民族成分复杂,矛盾纠纷不断,但在甘肃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经济仍在缓慢向前发展。一、元初甘肃经济凋敝宋、夏、金时期,甘肃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在蒙古汗国的崛起及其统一战争中,甘肃地区屡遭蒙古铁骑的

  • 宋朝太平三宰相是指谁?吕蒙正、吕端、王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平,宋朝,是指

    吕蒙正吕蒙正(946~1011)少年时家贫,不得已行乞为生,他曾寄宿于一间寺庙中读书,寺里的和尚经常揶揄他。寺中的规矩,吃饭前先敲钟集合,他以钟声为号,于和尚处吃饭。久而久之,和尚们对这个白吃饭的人颇有怨言,他们商量出一个整人的方法。一天,和尚们故意在吃完饭以后才敲响钟,等吕蒙正赶到时,看到的是和尚

  • 《宋史论稿》二十二、略论北宋的漕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二十,北宋,宋史

    北宋时期,漕运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极盛之时,每年调运的漕粮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记录。其中东南六路的漕粮占总量的绝大部分,北方的漕粮量则日渐减少。北宋时漕粮居高不下的原因,既在于当时东南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运河的畅通发达,更在于当世中央集权政治的影响。北宋长期维持的巨额漕粮,一方面对稳定中央集权政治发挥了重要

  • 第一节 登基伊始,刷新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政治

    宋真宗在位期间完善了多项制度,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官员荐举制度、官员俸禄制度、货币制度。宋真宗很重视选拔人才,尤其重视选拔现有官员中的人才,由此就对官员荐举制度做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新皇帝即位,有些事是例行公事:如安排已故老皇帝的丧事,发布大赦,给大臣、官员们普遍施恩,封原皇后为皇太后,立皇后,将皇帝自

  • 宗泽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宗泽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名将,简介,评价

    宗泽(1059~1128)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汝霖。婺州义乌人(今属浙江)。宋哲宗元六年(1091)同进士出身。从元八年起,他先后任大名府馆陶县尉、衢州龙游县(今浙江衢州东)令、晋州赵城县(今山西洪洞县北)令、知莱州掖县、登州(今山东蓬莱)通判、巴州(今四川巴中)通判等地方官。靖康元年(112

  • 宋仁宗赵祯大事记,赵祯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仁宗,大事记,生平简介

    仁宗赵祯(公元1010年~公元1063年)在位时间:公元1022年~公元1063年曾用年号: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谥号:神文圣武明孝皇帝庙号:仁宗安葬地:永昭陵(今河南巩县)公元1010年,宋真宗赵恒第六子赵祯出生,生母李宸妃,后过继给章献皇后刘氏为养子。公元1022年

  • 柳永简介 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柳永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柳永,词人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

  • 历史上唯一一个妓女名医:宇文柔奴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名医,唯一一,妓女

    说起宇文柔奴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若提起点酥娘,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震北宋京城的歌舞伎。可民间更多的赞美是柔娘,尤其是在岭南一带有口皆碑,被老百姓们誉为神医。宇文柔奴,即柔娘,点酥娘。此女堪称是很特殊的一位,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音律歌舞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她医术高明,也

  •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沈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科学家

    小编今天说的人物就是沈括,他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杰作有很多,而他作为一个古人能够达成这样的地位,毫无疑问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即便是到了现在,他依然是很多科学家们敬仰的目标。他的功绩自然是扬名千秋的,但是很多人却发现了他的另一面,让我们慢慢说来。他出身于官僚世家,自小衣食无忧,不过跟很多

  • 杨业的历史事迹、影响与评价——北宋抗辽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事迹,北宋,民族英雄

    【点击英雄】杨业是北宋时候抗击辽朝的着名将领,他善于用兵,带领宋军取得了许多次抗击辽军的胜利。他的后代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抗辽,满门忠烈,被誉为忠勇的杨家将。【事迹微缩】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年轻时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侯。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后周政权